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中药内服、针刺治疗不寐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56例住院及门诊患者辨证分型:①肝火扰心-龙胆泻肝汤;②痰热扰心-黄连温胆汤;③心脾两虚-归脾汤;④心肾不交-六味地黄丸;⑤心胆气虚-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1剂/d,水煎100mL,早晚口服。针刺(主穴:百会、四神聪、印堂、风池、神门、支沟、三阴交、足三里),肝火扰心加太冲;痰热扰心加丰隆;心脾两虚加内关、膻中;心肾不交不加穴;心胆气虚加足临泣,采用1~1.5寸毫针,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留针30min,中间行针1次,均1min。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睡眠时间、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29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10%。[结论]辨证分型中药内服、针刺治疗不寐,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寐的中医证候的临床分型规律,总结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查阅不寐(或失眠)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9.0数据软件对证型及证候要素进行频数分析。结果不寐的常见证型为心脾两虚、肝气郁滞、肝火扰心、阴虚火旺、痰火(热)扰心、心胆气虚、心肾不交;常见病位证素为心、肝、脾、肾、胆、胃等;常见病性证素为火、气虚、气滞、阴虚、血虚、痰、血瘀、阳亢等。结论不寐的中医证型分类数目较大,证素辨证对临床辨证的概括性较好,能更有效的规范辨证。  相似文献   

3.
心房纤颤是紊乱性房性心律失常,不仅可以引起心肌缺血、心功能损害,甚至可导致循环衰竭、猝死,持续性房颤可增加血栓栓塞的危险性.病因病机为心虚血瘀、心肾阴虚、气阴不足、心脾气虚、阴阳俱虚.辨证多分为心脾两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痰火扰心等型.认为中医药治疗心房纤颤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毒性低等特点.但辨证分型繁杂、证型不规范、疗效评定标准不一等,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4.
关于失眠的概念、病因病机,从中医体质的角度中医将失眠辨证分为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胆气虚、肝火扰心、痰热扰心等。中药的选用以安神、补益、清热类药为核心,配合化痰、理气、平肝、温里类中药。提高对中药治疗失眠的认识,以期更好地解决睡眠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耳穴贴压对在大学生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在校大学生失眠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后,以枕、皮质下、交感、缘中、及神门穴作为主穴,以心、脾、肾、肝、胆作为辨证取穴,对患者进行耳穴贴压干预。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病证诊断评分,分数≥7分为失眠患者,再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耳穴贴压治疗。辨证分型包括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心肾不交,肝阳上亢,肝脾不和五类。通过比较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的分数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耳穴贴压治疗失眠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7%,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分数下降(P0.01)。结论耳穴贴压配穴可明显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马云枝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丰富,用药独特,在临床上应用五行学说将失眠的常见证型分为肝火扰心、心胆气虚、心脾两虚、痰热扰心及肝肾阴虚五型,并严格进行辨证施治,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7.
中医辨证治疗失眠症6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小波  白丽萍  米新 《陕西中医》2006,27(5):543-54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辩证分为肝郁化火型、痰热内扰型型、阴虚火旺型、心脾两虚型、心胆气虚型。结果:本组60例中,总有效率93%。提示:辨证治疗是治疗失眠症的优选途径。  相似文献   

8.
109例精神分裂症中医辨证分型临床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精神分裂症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 :对 1 0 9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为痰火内扰、痰湿内阻、气滞血瘀、阴虚火旺、阳虚亏损、心脾两虚、肝郁脾虚共 7型 ,并进行临床调查分析。结果 :显示中医分型中痰湿内阻型、痰火内扰型及心脾两虚型较多见。西医分型中偏执型较多见。提示 :临床治疗中应注重化痰、利湿 ,脏腑辨证多从心、脾 ,住院患者中药剂量应大于常规剂量  相似文献   

9.
闫朝勃  赵瑞成 《河南中医》2021,41(4):552-557
赵瑞成教授认为,失眠以五脏不和为本,心神不安为标,倡导从五脏入手治疗失眠。心脾受损所致失眠多以虚证为主,以归脾汤为基础方治疗。从肝论治失眠主要分为4个证型:肝气郁滞证,肝郁化火证,肝血瘀阻证,肝阴亏耗证。肝郁气滞者予柴胡疏肝散;肝郁化火者予四逆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肝血瘀阻者予桃红四物汤加减;肝阴亏耗者可予钩芍通络汤配合酸枣仁汤加减。赵教授从肾阴虚、肾阳虚、心阴虚、心阳虚、心肾阴阳两虚5个方面论治心肾不交型失眠。肾阴不足者,方选黄连阿胶汤加减;肾阳不足者,方用交泰丸加减;心阴虚者,用黄连阿胶汤合交泰丸加减;心阳不足者,可用桂枝加桂汤;心肾阴阳两虚者,用桂附地黄丸加人参、沉香。若失眠患者肺气虚弱,在基础方中配合补肺汤;肝火扰心患者,在清肝泻火,镇心安神的同时可加用枇杷叶;肺肾阴虚,虚热扰心者,用生脉地黄饮加减。赵教授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针灸治疗,常以百会、四神聪、安眠穴、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照海、申脉为基础穴组,灵活取舍。  相似文献   

10.
赖群清 《中医药学刊》2005,23(11):2108-2109
目的:观察慢性精神分裂症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对120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肝郁脾虚,心脾两虚,阴虚火旺,阳虚亏损,,痰火内扰,痰湿内阻七型,并进行临床调查分折.结果:显示中医分型中气滞血瘀,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型较多见.西医分型中衰退期多见.提示:临床治疗中应注重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养心安神.脏腑辨证多从心、脾、肝.  相似文献   

11.
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中医辨证分型临床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群清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1):2108-2109
目的:观察慢性精神分裂症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对120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肝郁脾虚,心脾两虚,阴虚火旺,阳虚亏损,,痰火内扰,痰湿内阻七型[1],并进行临床调查分折.结果:显示中医分型中气滞血瘀,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型较多见.西医分型中衰退期多见.提示:临床治疗中应注重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养心安神.脏腑辨证多从心、脾、肝.  相似文献   

12.
黄元御《四圣心源》归纳出了“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的“一气周流”理论模型,认为“一气周流”学说切中人体生理的本质,可有效指导临床辨证立法。失眠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症,中医内科学中分为肝火扰心证、痰火扰心证、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心胆气虚证等证型。本文通过用一气周流的理论来初步阐释临床治疗失眠症的辩证及用药。  相似文献   

13.
马智教授治疗不寐经验撷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妮  马智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288-1289
介绍了马智教授对失眠辨治的经验,即在以往传统教科书中心脾两虚、心胆气虚、肝气郁结、痰热内扰四型的基础上,增加心肾不交、胃气不和两证型.马老组方精炼,精于辨证施治,注重随证加减,重视失眠的心理治疗,使患者得到全身心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介绍孔立教授治疗不寐的经验。孔教授认为失眠的主要病机为心脾两虚,气血不和。治疗多从心脾二脏入手,辨其兼证,随证遣药。常用方为解郁益气养血汤随证加减。气血不和,心肝血虚者合归脾汤加减;气血不和,肝郁化火者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气血不和,心胆气虚者合安神定志丸加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单纯发泡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15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失眠患者,辨证分为阴虚火旺型39例、心脾两虚型40例、肝郁化火型43例、痰热内扰型57例、心胆气虚型36例,分型取穴,以斑蝥、生姜、大蒜按1∶2∶5比例捣碎混合贴敷发泡,贴敷时间为24h.观察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215例失眠患者中,阴虚火旺型、心脾两虚型、肝郁化火型、痰热内扰型、心胆气虚型总有效率分别为97.44%、95.00%、95.35%、98.25%、75.00%,复发率分别为26.67%、20.00%、3.03%、2.00%、33.33%.结论:采用单纯发泡疗法治疗失眠不仅起效快,疗效好,还会出现睡眠节律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张凤春教授认为,儿童多动症发病机制为阴阳平衡失调,病位常涉及心肝脾肾,主要是脾胃,其次是肝,病性为本虚标实。临床辨证上常见证型分别为:心脾两虚、脾虚肝亢、痰火内扰、肾虚肝亢,心脾两虚,主方为人参归脾汤加减;脾虚肝亢,主方以健脾疏肝颗粒为主;痰火内扰,主方以温胆汤加减;肾虚肝亢,主方以多动宁颗粒为主。张凤春教授认为,各证型并非一成不变,常混杂出现,要仔细辨证,用药上要注意顾护脾胃,同时除了内服药物还要在生活上配合心理治疗及注意饮食禁忌。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五脏证候是临床辨证的核心.从临床主证、临床特点、证候分类、类证鉴别等论述心病证候辨证施治.依据八纲将心病证候分为虚实两类虚证表现正气不足之气、血、阴阳;实证表现为邪气有余之寒、热、痰、瘀.证候分九类即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心血虚、心阴虚、心火亢盛、痰火扰心、痰蒙心神、心脉痹阻证.同时要作好类证鉴别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心阴虚证与心血虚证;心火亢盛证与痰火扰心证;痰火扰心证与痰蒙心神证.及胆郁痰扰证、肾虚水泛证、心肾不交证、心肺气虚证、心阳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肝血虚证、心胆气虚证等证的鉴别.  相似文献   

18.
失眠一症,中医称之"不寐","不得卧";责之病因,无外邪气加客、它病波及、脏腑既损三端。临证习惯以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诸证分型论治。如此分型虽然细致入微,但也使可操作性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失眠的八纲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八纲辨证的角度梳理失眠的常见病因、病位、病性、病机。失眠以里证为多见,病位主要在心、脾、肝、胆、胃、肾、经络,但并非全无表证,可有"表里同病"情形;热证失眠的常见成因为心火、肝火、痰火、脾倦火郁等,寒证失眠多从胆气虚冷立论;虚证失眠常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肝血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肝血虚证、心胆气虚证、心肾不交证、阴虚火旺证等,核心为神失所养;实证失眠常见肝郁化火证、心火炽盛证、痰热内扰证、胃腑不和证、瘀血内阻证等,核心为神识扰动;阳证失眠多为阳不入阴,而阴证失眠则多为阳气入阴困难。  相似文献   

20.
失眠病因包括心理生理、神经症、精神障碍、躯体疾病。失眠产生原因很多,如气郁化火,扰动心神;胃中不和,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思虑劳倦,内伤心脾,以及心胆气虚,神摇善惊等;均可扰乱心神而致失眠,主要与心、肝、脾、肾四脏有关。常见有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脾血亏型、心虚胆怯型、心肾不交、脾胃不和与五脏健康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