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立杰  宋雨婷  张媛  张艳春 《新中医》2014,46(3):229-231
<正>疼痛为临床常见症状,其成因复杂多样,寒凝、气滞、痰阻、瘀血等因素均容易阻滞气机,闭阻阳气,导致经脉气血运行不畅,产生疼痛。古人总结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疼痛的治疗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法。笔者不揣简陋,将《金匮要略》治痛法归纳为以下九法,就正于同道。1解表治痛法风寒湿之邪容易侵袭肌表,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疼痛。《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症》提出:  相似文献   

2.
曾琴  陶育惠  陈丹  陈琴 《河南中医》2011,31(7):707-708
口舌干燥的病因病机可涉及五脏六腑,实热、湿热、痰饮、瘀血、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皆可导致其发生。在《金匮要略》中可将其病因归纳为胃热、脾虚、肺燥、三焦阻滞、瘀血、肝寒六种;病机有寒、热两种,如阳明经气分热甚之白虎汤证以及寒邪凝滞之湿家、肝中寒者。  相似文献   

3.
黄疸病见于<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对于黄疸的含义及该篇的主要内容尤其是黄疸的分类、相关证名的理解,争论较大.篇名中的黄疸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黄疸包括狭义的黄疸和发黄证.而篇中的黄疸指狭义的黄疸,有的时候简称为疸.而篇中所指谷疸、酒疸是狭义黄疸病的初期阶段,女劳疸是狭义黄疸病的中后期阶段,黑疸是狭义黄疸病的晚期.  相似文献   

4.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说:“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林亿等注曰:“方见上,三日一剂,可至三四剂,此先服小青龙汤一刘乃进……。”对此二节原文之“肺痈”,在多数注本里,如《医宗金鉴》、《金匮要略直解》、《金匮要略心典》、《金匮要略浅注》等作肺痈病解。少数注本如《金匮要略今释》、《金匮要略语译》等作肺壅解,近年李今庸教授又析为肺壅。然而近代教材如《金匮要略选读》、《金匮要略讲义》等仍释为肺痈病。故确有重新商榷之必要。现试  相似文献   

5.
黄汗,这一名称出现于《金匾要略》中有两处,一在中风历节病篇,一在水气病篇。因其症状与“历节”、“水肿”某些方面有所类似,故仲景在书中连带附及,然所述条文散居各节,且前后无序,常易混淆,放后人有黄汗、历节、水肿难辨之说。笔者在研读之余,爱就其病因、治法及与历节、水肿的鉴别,略抒管见,以求正于同道。1黄汗的病因对于黄汗的病因,《金匾要略》原文未加详述,仅原则性地指出:“汗出入水中治,水从汗孔中入而得之”。其实,仲景在此不过就一端而论,讲了病的由起。若要对其病因进行全面的认识,仍当结合其症状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6.
“疼痛”在《金匮要略》中的描述非常具有特色 ,文章介绍了《金匮要略》中对疼痛的描述 ,通过归纳《金匮要略》中“疼痛”的治疗方法和常用药物 ,揭示了仲景对杂病疼痛的论治规律  相似文献   

7.
8.
《金匮要略》治则治法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华 《河南中医》2006,26(2):10-13
《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经典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是关于内伤杂病治则治法的论述,被誉为医方之经、方书之祖,是治疗杂病的典范,临床实践的准绳。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诸多难点、疑点。为进一步规范《金匮要略》治则治法的理论研究,作者从《金匮》一书的基本论点、杂病治则治法的概念、《金匮》治则内容概要、《金匮》治法内容概要四方面进行探讨。认为,整体恒动观念、脏腑经络学说、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形神统一等理论及在此理论指导下的治则治法,是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诊疗方法,是仲景学术思想的精髓与核心内容,应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广大。  相似文献   

9.
《金匮要略》中“痰饮”二字的含义历代注家多认为:“痰饮”即水饮。它和后世“稠者为痰,稀者为饮”之说不同。但从经文内容看,完全是论述的水饮病证,而未见其论“痰”。可见“痰饮”的命名,另有深义。现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脉证并治第十九》篇第1条:“师曰:病趺  相似文献   

11.
12.
肝着记载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中,历代医家各有不同的解释.笔者研习历代医家对肝着不同的论述,结合篇目与原文,加以发挥.认为肝着病位在胸胁,病因为风寒之邪,病机是邪阻肝经气血,使气血瘀滞不能畅行而致.  相似文献   

13.
饮证是指体内过量的水液,停聚在某一部位,不得输化的一类疾病。早在《内经》就有“积饮”之说。《金匮要略》则以“痰饮”为名,立专篇论述,根据水饮所停部位不同,在广义的痰饮之下,分为四饮:饮留胃肠者为“痰饮”;饮结胁下者为“悬饮”;饮溢四肢者为“溢饮”;饮犯胸肺者为“支饮”。此外,还有“微饮”、“留饮”及“伏饮”等,实际仍属“四饮”范畴。1 饮证的形成。饮证的发生,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外因如气候冷温,或冒雨涉水,水湿外侵,卫阳先伤,渐至由表入里,内脏阳气为温邪所困,不得舒展,于是水湿蓄积成病。《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湿淫所胜,民病积饮心痛”即指这类病证。又如,暴饮冷水,或多食生冷之物。因热伤冷,中阳骤遏,脾不运化,遂停而为饮。正如《金匮要略》所说:“饮水多,必暴喘满”,“食少饮多,  相似文献   

14.
《金匮要略》肾气丸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泳  陈建杉 《四川中医》2006,24(1):36-37
本文从现行《金匮要略》教材和《方剂学》教材对肾气丸的主治、功效误解入手,详细论述了肾气丸针对的病机、功效,仲景制方的特点以及临床加减运用要点,提出“肾气丸乃补肾气而非补肾阳之方”、“肾气丸非‘阴中求阳’的代表方”等创新性论点,以期对后学者正确理解肾气丸,把握仲景原意,更好地于临证中活用肾气丸这一经典名方起到一定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5.
疼痛是机体病理变化的一种自觉症状一信息。《金匮要略》论痛原因涉及风、寒、湿、热、痰、饮、水、湿、瘀血、燥屎、宿食、虫积等;疼痛部位涉及肌表、四肢、关节、腰背、头颅、咽喉、心胸、胁腹部等;疼痛信息表现大约有29种。详察疼痛信息的特征与性质是临床诊断疾病与辨证用药关键。  相似文献   

16.
疼痛是机体病理变化的一种自觉症状一信息。《金匮要略》论痛原因涉及风、寒、湿、热、痰、饮、水、湿、瘀血、燥屎、宿食、虫积等;疼痛部位涉及肌表、四肢、关节、腰背、头颅、咽喉、心胸、胁腹部等;疼痛信息表现大约有29种。详察疼痛信息的特征与性质是临床诊断疾病与辨证用药关键。  相似文献   

17.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因病机相同,而治法亦相同.中医治病的法则,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异同.异病可以同治,既不决定于病因,也不决定于病证,关键在于辨识不同疾病有无相同的病机.病机相同,即可采用相同的治法.  相似文献   

18.
仲景之书始终贯穿了顾护脾胃正气的思想,后来医家在脾胃论治方面提出了更为详细的治则。《金匮要略》中多次出现腹满、腹痛,为临床常见病。脾胃的详细治则又各有不同,分清有关经典条文中腹的具体部位可能有助于疗效的提升,故对此进行了理论浅析。  相似文献   

19.
严艳 《江西中医药》2007,38(2):23-24
通过对《金匮要略》肺痿原文及后世诸医家论述的分析,认为《金匮要略》所言虚热肺痿的病机是指肺气阴两虚.  相似文献   

20.
血来源于水谷之精气,通过脾胃的生化输布,注之于脉,化而为血。血病的表现,一般分为出血、瘀血、血虚三类。出血为血不循经,溢于脉络外,从九窍而出;瘀血为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消散而停滞于体内,或积压液运行受阻,淤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血虚为体内血液虚少。张仲景于《金匮要略》之中对血病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论述颇为详尽,作者择其治法,做一概述。1 养血 人体内血液虚少,不能充盈血脉,可导致不同的病理反应,治当养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