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炎华  刘文静 《当代医学》2012,18(22):148-149
目的 观察少腹逐瘀汤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1月对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针药结合进行治疗,并且将另外40例作为对照组,仅用少腹逐瘀汤加减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及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7.5%和85.0%,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少腹逐瘀汤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王晓东 《吉林医学》2013,34(24):4979-4979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牵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8例患者,采用温针颈椎夹脊穴结合牵引的治疗方法;对照组47例患者,晕可平颗粒冲服,10 g/次,3次/d,两组均在连续治疗10 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牵引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方法:子宫肌瘤患者68例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片,对照组患者单纯服用米非司酮片治疗,月经来潮时停服,3个月后观察闭经、月经恢复情况,观察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大小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均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肌瘤体积缩小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肌瘤体积的平均值(11.3+4.72)cm3,对照组患者的肌瘤体积平均值为(18.83+7.45)cm3。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有效、不良反应小、方便、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行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对照组行米非司酮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子宫体积及子宫肌瘤体积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子宫体积与子宫肌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体积与子宫肌瘤体积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其中研究组患者子宫体积与子宫肌瘤体积缩小幅度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肌瘤可以减少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宫瘤消胶囊实施辅助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4例子宫肌瘤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月经量水平、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月经状态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总时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月经量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0.4%,高于对照组的67.3%;月经状态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总时间短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仅有3例,少于对照组的10例。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宫瘤消胶囊实施辅助性治疗,能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在短时间内控制肌瘤体积,恢复子宫体积和月经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用药时间,使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疏肝散结汤治疗子宫肌瘤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疏肝散结汤(柴胡15 g,枳壳12g,丹参20 g,赤芍15 g,川芎12 g,香附15 g,延胡索12 g,桃仁9 g,三七粉(冲)3 g,蒲黄12 g,土鳖虫10 g,乳香6 g,没药6 g,甘草9 g)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肌瘤体积、血红蛋白和孕酮(progesterone,P)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肌瘤体积、血红蛋白水平和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8.4%,治疗组有效率为9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散结汤治疗子宫肌瘤气滞血瘀证可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有效缩小肌瘤体积,降低P水平,改善患者的贫血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对过敏性鼻炎患者鼻黏膜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和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3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每次10 mg,1次·d~(-1),于睡前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疗法,规格为0.25 mm×25.00 mm,取患者双侧的肺俞、肾俞、攒竹、迎香、大椎、风池、列缺、足三里穴;采用指切进针法,快速进针,平补平泻,留针20 min;肺俞穴进针得气后采用捻转法行针约20 s后出针,不留针;1次·d~(-1),每周5次。以上治疗均连续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gE、TLR4、NF-κB水平以及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IgE、TLR4、NF-κB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的IgE、TLR4、NF-κB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8.46%,对照组有效率为83.0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够明显降低过敏性鼻炎患者IgE、TLR4、NF-κB水平,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符合诊断标准的245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147例)和对照组(98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灸治疗。针灸取穴以活血化瘀、舒经通络为法则。取风池、肩井、天宗穴及夹脊穴进行针刺,留针20~30min,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时间隔2d。共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7.1%和98.6%,对照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2.4%和92.8%,两组治愈率与有效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在针灸治疗基础上加用推拿手法能提高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对其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雷公藤多苷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与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子宫体积与子宫肌瘤体积的缩小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36.67%),对比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时,患者的子宫体积与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明显减小,因此,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首选药物应为米非司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消瘤方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及对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中医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口服消瘤方,对照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子宫肌瘤体积进行比较,通过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3%(25/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0%(2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瘤体体积以及子宫体积均较治疗前显著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子宫肌瘤瘤体体积以及子宫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3,P=0.470)。结论消瘤方可使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有效降低子宫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效果安全可靠,且临床治疗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对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单纯米非司酮治疗;干预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体积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采取不同方法治疗后,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有意义;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出现的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平积汤加减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平积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子宫肌瘤体积及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水平。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的78.05%(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肌瘤体积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E2、P、PR、E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积汤加减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米非司酮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替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少腹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的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3、6个月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替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基础上采用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4.
张明丽   《中国医学工程》2013,(6):60-60,62
目的观察并分析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与单纯的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与宫瘤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5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减小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孕酮及雌二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治疗子宫肌瘤,可以明显缩小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有效降低性激素,是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案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共96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12.5mg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米非司酮25mg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以及孕酮等各项激素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激素指标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疗效更加优秀,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显著缩小,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西药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3次/日,疗程为l周;治疗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配合针灸背俞穴为主的多穴位治疗,留针30分钟,5天1疗程,休息2天.两组均治疗治疗4周,观察两组便秘临床改善情况.结果:在临床显效率方面,治疗组为总有效率96 25%,对照组为77 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针刺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临床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苍龟探穴针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9例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9例予以苍龟探穴针针刺治疗,观察组40例予以苍龟探穴针针刺+化痰通络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吞咽功能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吞咽功能(VFSS)评分,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1.7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VFSS、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7.69%,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苍龟探穴针联合化痰通络汤可改善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宣肺利水汤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对卵巢囊肿体积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30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宣肺利水汤治疗,药物组成:益母草10 g,茯苓10 g,猪苓10 g,泽泻10 g,白术10 g,桂枝10 g,黄芪10 g,泽兰10 g,牡蛎15 g,昆布15 g,麻黄15 g,海藻15 g。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囊肿体积、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卵巢囊肿体积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卵巢囊肿体积均缩小,且观察组卵巢囊肿体积缩小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有效率为7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卵巢囊肿患者采用宣肺利水汤进行治疗,能有效缩小卵巢囊肿体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7年3月卫辉市华新医院收治的100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联合组患者口服他莫昔芬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及月经复潮和诱导绝经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0%、96.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均小于对照组,联合组患者治疗后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月经复潮率、诱导绝经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他莫昔芬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缩小肌瘤和子宫体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4例。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使用中医活血化瘀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7.4%,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在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与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情况的时候,发现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西药治疗方法,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中医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将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安全系数较高,加快子宫肌瘤体积缩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