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味配合桑芎胶囊对肺胃湿热型痤疮患者疗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及相关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胃湿热型痤疮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2组均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桑芎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茵陈蒿汤加味治疗。观察2组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皮损严重程度,检测血清TNF-α、IL-8、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P0.05);治疗后2组皮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SH、LH、E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味配合桑芎胶囊可有效改善肺胃湿热型痤疮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和相关性激素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在湿热型痤疮治疗中应用清热除湿汤进行治疗的疗效及对其皮肤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天镇县中医院接受诊治的80例湿热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丹参酮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清热除湿汤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皮肤生理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肤生理指标发现,治疗前2组无显著差异(P 0. 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痤疮临床疗效显著,对其皮肤生理指标的影响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火针结合背俞穴刺络放血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结合背俞穴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丹参酮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结合背俞穴刺络放血治疗痤疮可有效减少皮损,改善疼痛和瘙痒症状,疗效优于口服丹参酮胶囊。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痤疮2号颗粒治疗胃肠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胃肠湿热型痤疮患者分别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痤疮2号颗粒口服,对照组给予一清胶囊口服,两组均给予夫西地酸乳膏外用,疗程4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皮损积分及中医症候积分进行评定,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4周治疗,治疗组皮损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总积分也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痤疮2号颗粒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疗效可靠,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清脾除湿汤治疗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痤疮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服用清脾除湿汤,1剂/d水煎早晚分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每周3次。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皮损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9%,对照组为7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 L-4)水平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积分、Qol-acne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清脾除湿汤治疗湿热型痤疮患者的效果显著且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皮损状况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背俞穴刺络拔罐疗法治疗青春期肺胃热盛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寻求对于青春期肺胃热盛型痤疮方便、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青春期肺胃热盛型痤疮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分别采用背俞穴刺络拔罐法和口服丹参酮胶囊对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情程度分级、皮损积分、血清睾酮水平,从而判断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病情程度分级、皮损积分、血清睾酮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78.5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背俞穴刺络拔罐能明显消除青春期肺胃热盛型痤疮的临床症状,是治疗痤疮的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芩消郁合剂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肝郁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郁湿热型中度痤疮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口服丹芩消郁合剂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口服丹参酮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有效率为88.57%,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74.29%,对照组愈显率为51.43%,两组患者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芩消郁合剂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肝郁湿热型痤疮,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0例。对照1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2组服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皮损与症状积分、皮疹分级情况、VAS评分。结果:愈显率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为93. 34%、73. 33%、50. 00%,治疗组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P 0. 05);总有效率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为96. 67%、93. 33%、86. 67%,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治疗组的皮损、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高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皮疹分级情况、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P 0. 05)。结论:针药结合能有效治疗轻中度痤疮,改善皮损类型及数量、症状,降低痤疮严重等级,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疗效及对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米诺环素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口服丹参酮胶囊治疗。统计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IL-8和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血清IL-8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降低更加显著(P均0. 05)。结论针灸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疗效确切且安全,可能与显著降低患者外周血IL-8和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平痤胶囊治疗痤疮(肺胃蕴热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经验方“平痤胶囊”治疗痤疮 (肺胃蕴热型 )的临床疗效。治疗组 4 2例 ,用平痤胶囊口服治疗 ,对照组 2 8例 ,用丹参酮口服治疗。观察皮损计数 ,并测定皮脂溢出率。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0 .5 % ,对照组为 80 .0 % ,两组有显著差异。提示凉血解毒 ,清脏腑湿热为有效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消痤丸联合火针治疗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囊肿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用化痰活血消痤丸联合火针治疗,对照组用丹参酮胶囊联合火针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以肿痛缓解时间和皮损消退时间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 5%(35/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 5%(27/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0. 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肿痛缓解时间和皮损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化痰活血消痤丸联合火针治疗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痤疮合剂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并从中药体外抑菌角度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痤疮合剂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34例,与当归苦参丸治疗28例作对照,观察4周后疗效;用痤疮合剂对痤疮丙酸杆菌、糠秕马拉色菌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研究。结果:治疗组34例,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28例,总有效率为89.29%。治疗后两组皮损积分、综合疗效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皮损消退率、综合证候疗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痤疮合剂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11.41g/L;对糠秕马拉色菌有抑菌环生长(直径≥10mm)的最低药物浓度为30%。结论:痤疮合剂对痤疮丙酸杆菌和糠秕马拉色菌有抑制作用,治疗肺胃湿热型寻常痤疮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揿针联合石膏外敷治疗肺胃湿热型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肺胃湿热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夫西地酸乳膏外用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耳穴揿针和石膏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illsbury分级、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acn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acne-QOL)评分和皮损症状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为6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皮损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皮损症状评分及治疗前后皮损症状评分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illsbury分级和Acne-QOL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50),与对照组的0%(0/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揿针联合石膏外敷治疗肺胃湿热型寻常型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升降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升降汤治疗。疗程8周。观察比较2组临床综合疗效及食管黏膜炎症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 3%,对照组为70. 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食管黏膜炎症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升降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单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综合疗效,比较2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复发率。结果:2组治疗过程中各脱落1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 1%,对照组为89. 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半年后随访,复发率治疗组为14. 8%,对照组为46. 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刺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胃康2号联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脾虚气逆型糜烂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胃康2号。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疾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1%、86.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总有效率分别为93.6%、80.O%;组间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疾病复发率分别为22.45%、58.9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康2号联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脾虚气逆型糜烂性食管炎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用奥美拉唑胶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点舌丸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12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丹参酮胶囊口服联合维A酸乳膏局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点舌丸口服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并观察两组患者皮肤状态改善情况及治疗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 33%(56/60)高于对照组的75. 00%(4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 00%(9/60)与对照组13. 33%(8/6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脸部皮肤p H、油脂程度、皮肤水分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脸部皮肤p H、油脂程度低于对照组,皮肤水分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8周及16周后,观察组痤疮复发率[3. 33%(2/60),8. 33%(5/60)]均低于对照组的[13. 33%(8/60),23. 33%(1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联合应用点舌丸与丹参酮胶囊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状态,降低痤疮复发几率,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凉血活血汤联合青黄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寻常型银屑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凉血活血汤联合青黄膏;对照组10例给予阿维A胶囊联合曲安奈德尿素乳膏.两组均2周为一疗程,一疗程后观察疗效及皮损面积严重性指数(PASI).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前皮损PASI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后皮损PASI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后PASI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凉血活血汤联合青黄膏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有效方案,可以作为血热证银屑病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囊肿型痤疮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火针治疗法,治疗组采用火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观察比较2组皮损积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4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皮损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囊肿型痤疮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并对比针药结合治疗与常规西药治疗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湿热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n=50)和西药治疗组(n=50),针药结合组采用以口服中药为主并辅以针刺的疗法进行联合治疗,西药治疗组口服米诺环素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及皮损的类型、分级、评分和不良反应等。结果:针药结合组与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 00%、84.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皮疹的分级与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针药结合组的改善程度优于西药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 00%、6. 00%,P 0. 05。结论:针药结合疗法比常规西药治疗更能够显著提高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