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双辛鼻鼽散(SXBQS)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药效。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致敏和鼻内滴注激发的方法建立卵清蛋白(OVA)诱导的BN大鼠AR模型,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盐酸西替利嗪组及SXBQS高、中、低剂量组。药物干预3周,基于行为学评价初步探讨SXBQS治疗AR大鼠的时效量效关系,通过检测血清Ig E、组胺含量,镜下观察大鼠鼻黏膜病理学变化,研究SXBQS药效。结果 SXBQS灌服后1 h即可明显缓解BN大鼠鼻部过敏症状,起效时间长于12 h。SXBQS高、中剂量组可明显抑制鼻黏膜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轻黏膜水肿。SXBQS各剂量组及盐酸西替利嗪组大鼠血清Ig E均较模型对照组下降,其中SXBQS高、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XBQS各剂量组及西替利嗪组血清组胺含量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SXBQS高剂量组及盐酸西替利嗪组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XBQS通过抑制炎性水肿,下调血清组胺、Ig E水平,发挥治疗AR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窍鼻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确诊的100例AR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鼻喷剂1~2喷/次,2次/d喷鼻,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通窍鼻炎颗粒2 g/次,3次/d,2组连续用药1个月;采用ELIAS法检测治疗前后Ig E及IL-6、IL-8、IL-10水平,光镜下观察治疗前后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Ig E水平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L-6、IL-8降低及IL-10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EOS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鼻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AR,能够显著改善血清Ig E、IL-6、IL-8、IL-10水平,降低鼻腔分泌物EOS计数,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BALB/c小鼠鼻腔灌洗液和鼻黏膜组织中胸腺基质促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al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以及血清IL-4、IL-5、IL-13与s Ig E水平的影响。方法:SPF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对照组及小青龙汤高、中、低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通过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腹腔注射基础致敏,及局部滴鼻激发建立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以相应剂量的小青龙汤灌胃小青龙汤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物组以醋酸泼尼松灌胃,而模型组及对照组则以磷酸盐缓冲液灌胃。采用ELISA法测量各组鼻黏膜和鼻腔灌洗液中的TSLP,以及血清中IL-4、IL-5、IL-13、s Ig E(OVA-specific Ig E,s Ig E)水平。结果:模型组鼻腔灌洗液和鼻黏膜组织中TSLP及血清IL-4、IL-5、IL-13与s Ig 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小青龙汤中、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中鼻腔灌洗液和鼻黏膜组织中TSLP与血清IL-4、IL-5、IL-13、s Ig E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青龙汤低剂量组鼻腔灌洗液和鼻黏膜组织中TSLP及血清IL-4、IL-5、IL-13与s Ig E水平虽有所下降,但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青龙汤具有降低TSLP及TH2细胞因子的作用,其中尤其以高、中剂量组最为明显,其发挥抗变态反应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上皮细胞来源的TSLP表达,导致其激活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触发原始CD4+T细胞分化成Th2的能力减弱,从而使Th2产生IL-4、IL-5、IL-13及引起s Ig E增加的能力受到抑制,最终使得变态反应炎症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鼻敏方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肺气虚寒型鼻鼽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12、IL-25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肺气虚寒型鼻鼽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鼻敏方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口服,2组均治疗28 d。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14 d、28 d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及血清总IgE、IL-4、IL-12、IL-25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治疗14 d、28 d后临床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2组症状体征积分、VAS评分及血清总IgE、IL-4、IL-25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血清IL-12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28 d后,2组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14 d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28 d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14 d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8 d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鼻敏方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肺气虚寒型鼻鼽患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可显著上调IL-12的表达,明显下调IL-4、IL-25的表达,从而纠正Th1/Th2细胞因子网络失衡。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0):191-194,后插6
目的观察醒鼻凝胶滴鼻剂对变应性鼻炎豚鼠上下气道相关的鼻腔灌洗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介素4(IL-4)、白介素13(IL-1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影响,鼻黏膜及肺组织X盒结合蛋白1(XBP1)的影响,及肺组织炎症情况。方法健康普通级豚鼠6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采用简单数字和分层随机法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醒鼻凝胶滴鼻剂6.88 mg/kg剂量组、醒鼻凝胶滴鼻剂13.76 mg/kg剂量组、醒鼻凝胶滴鼻剂27.52 mg/kg剂量组、雷诺考特组;10只/组。并于造模第16天开始给药。采用ELISA检测鼻腔灌洗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4、IL-13、TGF-β;用RT-PCR检测鼻黏膜及肺组织XBP1 mRNA;用HE染色评价肺组织炎症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鼻腔灌洗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鼻黏膜、肺组织XBP1 mRNA指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醒鼻凝胶滴鼻剂6.88 mg/kg剂量组、13.76 mg/kg剂量组、27.52 mg/kg剂量组及雷诺考特组鼻腔灌洗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IL-4、IL-13、TGF-β,鼻黏膜的XBP1 mRNA指标明显降低(P0.01);醒鼻凝胶滴鼻剂6.88 mg/kg剂量组、27.52 mg/kg剂量组,雷诺考特组及肺组织的XBP1 mRNA指标降低明显(P0.01)。HE染色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豚鼠肺组织气道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明显;与模型组比较,醒鼻凝胶滴鼻剂干预后,醒鼻凝胶滴鼻剂6.88 mg/kg剂量组、13.76 mg/kg剂量组、27.52 mg/kg剂量组肺组织气道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减轻。结论醒鼻凝胶滴鼻剂可通过下调上气道包括鼻腔灌洗液、鼻黏膜等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豚鼠鼻炎模型肺组织气道血管周围炎症,发挥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下调下气道相关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为醒鼻凝胶滴鼻剂在上下气道的变态反应性Th1/Th2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采用本院治未病贴膏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对AR模型大鼠的治疗效应及对IgE、IL-4、LTC4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SPF级健康SD大鼠,盐水对照组、模型组、贴敷治疗组、丙酸氟替卡松组,采用OVA与氢氧化铝腹腔注射及OVA滴鼻诱发制备AR模型,盐水对照组予以同样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大鼠鼻部症状,记录嗜酸性粒细胞数,检测血IgE、IL-4水平及鼻腔灌洗液LTC4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EOS数量显著上升(P0.01);穴位贴敷组、丙酸氟替卡松组与模型组比较,EOS数量显著降低(P0.01);2.与盐水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外周血清IgE、IL-4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贴敷治疗组与丙酸氟替卡松对照组血清IgE、IL-4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3.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鼻腔灌洗液中的LTC4含量明显增高(P0.01);模型组比较,穴位贴敷组鼻腔灌洗液中的LTC4含量减低(P0.05)。结论:采用治未病贴膏穴位贴敷治疗可调节IgE、IL-4、LTC4水平,显著改善AR大鼠变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张锦 《四川中医》2020,38(4):60-64
目的:观察通窍止鼽汤对过敏性鼻炎大鼠的作用,并观察其对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以及中药组(21只)。模型组及中药组大鼠建立过敏性鼻炎模型,中药组随机分为通窍止鼽汤高剂量组、通窍止鼽汤中剂量组及通窍止鼽汤低剂量组,每组7只,每日1次;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接受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干预10d,疗程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鼻部继发症状的变化,同时分别取鼻黏膜组织及血清,用HE染色法观察鼻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用ELISA检测血清组胺(HIS)、免疫球蛋白E(IgE)、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变化。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中药组大鼠出现明显的打喷嚏,鼻部红肿和挠鼻症状,其中中药组较模型组有所改善,并其中高剂量组及中剂量组改善较低剂量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空白对照组大鼠鼻粘膜结构完整,上皮细胞排列整齐,平滑,PH无炎症表现;模型组大鼠鼻粘膜出现大量上皮细胞脱落、坏死,出现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粘膜表面出现明显的分泌物;中药组大鼠鼻粘膜较模型组改善,炎性浸润征象有所缓解,其中高剂量组及中剂量组改善较低剂量组明显,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之间形态相近。(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中药组大鼠血清HIS、 IgE、IL-4及TNF-α均明显升高,其中中药组较模型组浓度下调,其中高剂量组及中剂量组改善较低剂量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止鼽汤可明显改善过敏性鼻炎症状及组织病理变化,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免疫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6,(3):639-640
目的:研究增液润燥汤对干燥综合征(SS)模型鼠颌下腺IL-1β和外周血Ig G的影响,探究该方治疗SS的机制。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法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增液润燥汤低、中、高剂量组(ZYRZI、Ⅱ、Ⅲ),白芍总苷组(BSZG);免疫诱导法制备SS模型;ELISA法检测IL-1β、Ig G。结果:模型组IL-1β、Ig G比正常组升高(P0.05);增液润燥汤各剂量组IL-1β、Ig G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增液润燥汤能降低SS模型鼠IL-1β、Ig G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减轻颌下腺损伤,是其治疗SS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清肺化痰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大鼠模型气道炎症和黏液分泌的调控机制研究。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PD模型组和清肺化痰汤低、中、高剂量组。Real-time RT-PCR法检测肺组织MUC5AC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MUC5AC蛋白表达,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中MUC5AC的表达,ELISA检测肺组织TNF-α和IL-1β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NF-κB的表达。结果:(1)COPD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MUC5AC mRNA明显升高,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清肺化痰汤治疗后MUC5AC 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呈剂量依赖性,和模型组相比较,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呈弱阳性表达,COPD模型组可见大量的MUC5AC表达,清肺化痰汤各组治疗后MUC5AC的表达明显下降;(3)ELISA结果显示COPD模型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MUC5AC蛋白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清肺化痰汤各组治疗后,肺泡灌洗液中MUC5AC蛋白量明显低于COPD模型组(P0.05);(4)ELISA结果显示COPD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TNF-α和IL-1β蛋白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清肺化痰汤各组治疗后,大鼠肺组织中TNF-α和IL-1β蛋白量明显低于COPD模型组(P0.05),呈剂量依赖性;(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OPD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清肺化痰汤各组治疗后,大鼠肺组织中NF-κB的表达水平低于COPD模型组(P0.05),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清肺化痰汤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调节TNF-α、IL-1β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气道上皮MUC5AC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种丽君  赵磊  康维 《光明中医》2016,(17):2556-2557
目的探讨养血固表法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14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血清Ig E及补体C3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g E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补体C3水平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养血固表法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儿止咳颗粒对哮喘模型大鼠血清与肺泡灌洗液中白三烯C4(LTC-4)、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的影响,从而探讨其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小儿止咳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余组均采用鸡卵白蛋白(OVA)致敏并反复多次激发的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从腹腔注射OVA氢氧化铝悬液致敏第15天起行雾化激发,在雾化激发前模型组以10 ml/kg生理盐水灌胃,地塞米松组以0.3 mg/kg地塞米松溶液灌胃,小儿止咳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12.5 g/kg、25 g/kg、50 g/kg小儿止咳颗粒溶液灌胃。空白对照组以10 ml/kg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结束后收集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运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LTC-4以及IFN-γ、IL-4、IL-5的含量。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P0.01);而地塞米松组及小儿止咳颗粒各剂量组大鼠体重均较模型组有显著提升(P0.01)。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中血清LTC-4水平显著升高,IFN-γ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而血清IL-4与IL-5无明显变化;地塞米松与小儿止咳颗粒各剂量均可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LTC-4水平(P0.01),高剂量组改善程度优于地塞米松组(P0.01);高剂量组可明显提升模型大鼠血清中IFN-γ水平,与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ALF中LTC-4、IL-4与IL-5水平显著升高(P0.01),IFN-γ水平显著下降(P0.01);地塞米松与小儿止咳颗粒各剂量均可下调LTC-4、IL-4水平(P0.05或P0.01),小儿止咳颗粒各剂量组均可上调模型大鼠BALF中的INF-γ水平(P0.01);地塞米松与小儿止咳颗粒中、高剂量可下调BALF中IL-5水平(P0.01)。结论:小儿止咳颗粒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可能是通过下调炎症介质表达,改善免疫紊乱,从而减轻气道炎症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气祛风汤雾化吸入治疗肺气虚寒型鼻鼽和生活质量改善作用及对白细胞介素-4(IL-4),IL-5,IL-13,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等因子的影响。方法:15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个鼻孔1喷,每晚1次;观察组采用益气祛风汤雾化吸入,1次/d,20 min/次。两组疗程均为14 d。进行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和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测量治疗前后鼻阻力;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Ig E水平(TIg E),特异性Ig E(s Ig E),IL-4,IL-5,IL-13,CYs-LTs水平;进行治疗后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检查。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1.55%,高于对照组的78.57%(χ2=4.683,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鼻塞、鼻痒、喷嚏、流涕、眼痒/异物感/眼红、流泪)评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QLQ量表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鼻阻力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Ig E,s Ig 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Ys-LTs,IL-4,IL-5,IL-1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祛风汤雾化吸入治疗肺气虚寒型鼻鼽患者,能减轻临床症状,降低鼻阻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能抑制鼻炎症状,减轻机体的致敏程度,临床疗效优于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相似文献   

13.
梁春兰 《光明中医》2022,(13):2366-2368
目的 探究通窍止鼽汤治疗过敏性鼻炎(AR)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收治的AR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窍止鼽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免疫球蛋白(Ig E)水平、临床症状积分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Ig E水平、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Ig E水平低于对照组,鼻塞、流涕、喷嚏及鼻氧等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通窍止鼽汤治疗能够增强过敏性鼻炎患者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薯蓣丸对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IgE和IL-17的影响。方法:将60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薯蓣丸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和通窍鼻炎片组,每组10只。在造模后分别按相应剂量灌胃各组动物。检测各组豚鼠血清IgE和鼻腔灌洗液IL-17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空白组、通窍鼻炎片组、薯蓣丸高剂量组IgE值均低于薯蓣丸中、低剂量组及模型组(P0.05);薯蓣丸中、低剂量组IgE值均低于模型组(P0.05)。薯蓣丸低剂量组和模型组IL-17值均高于空白组、通窍鼻炎片组、薯蓣丸高、中剂量组(P0.05)。结论:薯蓣丸高、中剂量可调节豚鼠动物模型的IgE和IL-17,高剂量效果更佳,低剂量对IgE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的变化及防哮方的干预作用,探讨其防治哮喘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各8只。用卵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慢性哮喘大鼠模型。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白细胞计数分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IL-4、IFN-γm 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1)与正常组比,模型组白细胞(WBC)总数及嗜酸粒细胞(EOS)百分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WBC总数及EOS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中药高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比,变化不明显(P0.05)。2)与正常组比,模型组IL-4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IL-4水平均降低,IFN-γ水平均升高(均P0.05);中药高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比,IL-4水平较高(P0.05),IFN-γ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防哮方可改善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其作用机理可能与下调IL-4水平、上调IFN-γ水平、调节Th1/Th2免疫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味六安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加味六安煎低、中、高剂量组。以卵蛋白、氢氧化铝致敏并吸入卵蛋白激发法复制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咳嗽次数、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的含量及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EOS)计数。结果 (1)咳嗽次数:CVA模型组较其余各组咳嗽次数明显增加(P0.001);与CVA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咳嗽次数明显减少(P0.05);(2)EOS计数: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EOS计数明显升高(P0.05);(3)TNF-α值:CVA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TNF-α值明显增高(P0.05),高剂量组与孟鲁司特钠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IL-5值:CVA模型组血清IL-5值较其余各组明显升高(P0.05);其中高剂量组血清IL-5值较其余各治疗组比较降低最明显(P0.05)。结论加味六安煎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CVA大鼠血清TNF-α、IL-5水平,改善CVA大鼠咳嗽症状、降低EOS数量,从而达到治疗CVA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双辛鼻鼽散对阳虚肺寒型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0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纳入阳虚肺寒型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给予双辛鼻鼽散(北京市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颗粒剂型),2次/日,1包/次,连续服用2周,观察不同时间点(服药前、服药后第1周、服药后第2周、服药后第3个月)患者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症状体征分级记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共纳入70例阳虚肺寒型过敏性鼻炎患者,不同时间点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值随用药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VAS总分值在用药第3个月下降的比例占100%,各项分值以流涕、鼻塞两项下降的最为明显。(2)用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逐渐增长,不同时间点的整体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3)不同时间点的中医次症,整体以鼻涕清稀、精神倦怠、恶风怕冷、喜热饮、乏力、容易感冒等表现所占比例高。精神倦怠、咳痰色白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各项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恶风怕冷、口淡不渴、喜热饮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比较最显著(P 0.01)。(4)用药1周时的不良反应共有18例,用药2周时共有3例。用药第2周、第3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第1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辛鼻鼽散有助于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远期疗效优于短期疗效,用药2周即可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发挥一定的预防作用;双辛鼻鼽散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流涕、鼻塞症状的治疗效果胜过对鼻痒、喷嚏的治疗效果;双辛鼻鼽散对中医次症的疗效以恶风怕冷、口淡不渴、喜热饮的疗效最佳,优于对其他中医次症的疗效;双辛鼻鼽散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均可缓解,没有远期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考察对血清组胺,Ig E,IL-4,IFN及TNF-α的影响,评价鼻鼽颗粒醇沉工艺的合理性。以咖啡酸和迷迭香酸的含量为综合指标,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影响鼻鼽颗粒水提组醇沉工艺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Box-Behenken设计对显著性因素进一步优化,确定最佳醇沉工艺。确定鼻鼽颗粒水提组的最佳醇沉工艺条件为:浓缩液相对密度1.15(65℃)、醇浓度70%、静止时间12 h。药效学评价结合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设计实验优化确定的醇沉工艺稳定可行,预测性好,为鼻鼽颗粒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脾益肠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IFN-γ、IL-10、TGF-β1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健脾益肠散高、中、低剂量组和柳氮磺吡啶组,每组10只;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复制UC大鼠模型;给药21天后,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IFN-γ、IL-10、TGF-β1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FN-γ、TGF-β1含量增加,IL-10含量减少,与正常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肠散高、中剂量组IFN-γ、IL-10含量和高剂量组TGF-β1含量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健脾益肠散高剂量组血清IFN-γ、IL-10、TGF-β1的变化与柳氮磺吡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明显优于健脾益肠散低剂量组(P0.05)。结论:健脾益肠散对UC肠黏膜免疫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调节外周血IFN-γ、IL-10、TGF-β1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7,(2):240-241
目的:探究通窍止鼽汤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AR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窍止鼽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随访半年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4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71.74%(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副作用,且观察组副作用总发生率及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止鼽汤联合西替利嗪治疗AR的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及复发率均较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