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伏气化热,四时皆有,有常有变张锡纯论伏气化热,倡<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说而有所发挥.他认为伏气化热四时皆有.春天发病者,多因冬天感受邪气,伏而化热,至春天阳气萌动化热而成温病,此即"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意.  相似文献   

2.
春温是温病学中重要的疾病之一,对其机理历代医家看法不一。时至今日,《温病学》教材说法亦不尽相同:或曰“发生于春季或冬春之交”的伏邪温病,或曰:“感受春季温热病邪而引起的”新感温病。笔者经过反复推敲,认为还应以伏邪论述更为适宜。 首先,从春温的源流来看。春温导源于《内经·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内经·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即指出春温是在冬季人体阴精先亏的情况下,感受寒邪,郁而不发,至春阳气升泄,郁热自内外发而成。这也是伏邪温病最早的理论根据。之后,历代医家对春温看法虽然不尽相同,但以伏邪  相似文献   

3.
9 关于春温的病因问题关于春温的病因,教材提出了“春季温热病邪”的概念,并与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病邪并列为四时温病的致病主因,认为春温“是感受春季温热病邪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病”、“外因是温热病邪,内因是阴精素亏,正气不足”。据此则春温应属新感温病,而不是伏邪温病了。然而教材在总论部分,多次提到春温为伏邪温病,在有关章节中论述春温的发病时又以“冬伤于寒”、  相似文献   

4.
江顺奎 《中医杂志》2008,49(12):1138-1139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一直被后世用于阐述伏邪温病的机理.亦有认为"冬伤于寒"是"冬不藏精"的互词.<温热赘言>说:"冬伤于寒者,乃冬伤寒水之脏,即冬不藏精之互词,安有寒邪内入,相安于无事,直待春时始发之理".  相似文献   

5.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非伏气论王玉生山东德州地区中医院(德州253000)“冬伤于寒,春必温病”首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历代医家对此注解多为冬伤于寒,潜伏而春发的伏邪论,只有极少数认为,春必温病的原因为冬不藏精所致,但亦未能言及冬伤于寒之真谛。笔者认...  相似文献   

6.
伏气暴感病原不同论清·柳宝诒撰冬时伏邪,郁伏至春夏,阳气内动,化热外达,此伏气所发之温病也。《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云: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难经》云:伤寒有五,有温病,有热病。《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  相似文献   

7.
温病学"伏气温病"之说来源于《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传统解释为"冬日伤寒,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与此相关的另一种说法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结合中医学气机圆运动及《内经》原文分析,笔者认为二者是有区别的,前者因冬日封藏之令太过,至春日疏泄之时,阳气升发过度,木火之气偏盛所致,为"物极必反"之意;而后者是冬令阳气封藏不足,过于消耗,卫外功能减弱所致。前者为实证,后者为虚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素问·生气通天论》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冬伤于寒"两段经文的细读,认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侧重于外感火化;"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侧重于内伤杂病而导致的火热病,临床诊病应活看外感内伤,详辨病机。  相似文献   

9.
“冬伤于寒,春必病溫”早在《內经·生气通天论》就提出,后代有些医家引用它来解释春季溫病的发生原因,作为伏气溫病的经典依据。认为伤寒感寒即发为伤寒,冬伤于寒,寒邪潜伏至春而发为温病。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妥当的,有失经文原意。茲提出个人几点看法如下: 一、冬伤于寒是否为春季温病直接病因  相似文献   

10.
李宇铭 《辽宁中医杂志》2014,(11):2307-2309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出自《黄帝内经》,对于其中温病的发病机理众说纷纭,多认为是伏邪所致。透过《内经》四时疾病发病规律的考证,可知温病的发生属于"外内合邪",是在冬季受寒以后邪气留连,正气受伤,到春季时再感受邪气而发病,其发病必须符合3个条件。实际上,《内经》的温病并非必须发于春季,冬伤于寒未必春成温病,温病亦不一定是伤于寒所致,"外内合邪"理论与后世多种温病学说有所不同。明确温病发生的源头理论,对于温病学理论与临床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宇铭 《辽宁中医杂志》2014,(10):2080-2082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出自《黄帝内经》,对于其中温病的发病机理众说纷纭,多认为是伏邪所致。透过《内经》四时疾病发病规律的考证,可知温病的发生属于"外内合邪",是在冬季受寒以后邪气留连,正气受伤,到春季时再感受邪气而发病,其发病必须符合3个条件。实际上,《内经》的温病并非必须发于春季,冬伤于寒未必春成温病,温病亦不一定是伤于寒所致,"外内合邪"理论与后世多种温病学说有所不同。明确温病发生的源头理论,对于温病学理论与临床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历代注家,素有争议,大多奉为“伏邪”学说的理论渊源。如张志聪认为:“冬伤于寒,邪不即发,寒气伏藏,春时阳气外出,邪随气而化热,发为温病。”通观全文,联系诸篇有关论点,愚意此条经旨,非言伏邪,实乃指冬令不善藏摄,时令之邪(寒)易伤阳气,正气先虚;至春令则多患温病。现试陈管见,析疑如  相似文献   

13.
卵巢囊肿发病方式及致病特点与伏邪致病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学习《吴述温病研究·伏邪》,从伏邪学说角度探讨卵巢囊肿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认为“少阴虚寒”是本病内生伏邪的根本病因,寒凝、血瘀络阻是伏邪成巢的主要病机。根据伏邪致病的特点及发展规律来认识卵巢囊肿,能做到见微知著、见病识源,有效抓住疾病的本质。治疗应本着扶正祛邪的原则,温补少阴、消癥散结,处方以吴雄志教授的验方化血煎,集托、破、攻、散四法来破溃伏邪成巢,直取其病;针对“冬伤于寒”以温少阴之阳气,“冬不藏精”以补少阴之阴精随证治之,对卵巢囊肿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伏气温病与杂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乃光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1):461-462
伏气温病又称伏邪温病 ,指感邪后邪气伏藏下来 ,经过一段时间再发病。伏气温病的最早根据是《内经》的“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但同时《内经》又认为伏藏下来的邪气不一定都是温邪或都变为温邪 ,伏气所致疾病也不一定都是温病。《素问 .生气通天论》说 :“是以春伤于风 ,邪气留连 ,乃为洞泄 ;夏伤于暑 ,秋为疟 ;秋伤于湿 ,上逆而咳 ,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这段话给后世主张伏气说的医家以广阔的发挥想象的空间 ,对温病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温病由于温邪的种类多 ,不同温邪引发的温病也各不相同 ,对其中那些起病隐秘、…  相似文献   

15.
(一) “新感”与“伏邪”概說 温病学说,在二千多年前内经中已有记载,如生气通天论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热论篇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溫,后夏至日为病暑”等等。迨至明代汪石山依据晉代王叔和的“时行之气”和“感而即发”等理论,认为溫病有“新感”与“伏气”之别,如汪氏说:“苟但冬伤于寒,至春而发,不感異气,名曰温病,病稍轻;溫病未已,更遇温气,变为温毒,亦可名曰温病,病较重,  相似文献   

16.
正《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伏气温病中"伏寒化温"说的理论来源,治疗上应根据病位病性辨证施治。本文通过对《内经》相关原文的剖析,旨在揭示《内经》对伏气温病的病因、发病、治疗及预防等的影响。1病因病机1.1从季节伏邪而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此为重阴必阳的一种诠释。冬于五行属于阴、寒亦属阴,因此便称为重阴,"必阳"即  相似文献   

17.
许远建 《陕西中医》2007,28(4):511-511
感六淫而不即发者,过后方发,谓之伏邪.六淫伏邪有伏风、伏寒、伏暑、伏燥、伏湿、伏热之区别.黄帝内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春伤于风,夏为飧泻,夏伤于暑,秋为疾疟".  相似文献   

18.
六、温病学中的几个问题1.伏气与外感伏气、外感(即新感)的学说,在章虚谷的著作中加以肯定。如果从流溯源,那末明代汪石山有伏邪,新感的学说,王安道、王叔和论温病有即病不即病的区别;伤寒论平脉篇也有“伏气”一词;内经的冬伤于寒一节,是伏气学说的源泉。内经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意义明确。伤寒论平脉法说:“帅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  相似文献   

19.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一语,始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晋代王叔和首先作注,指出:“冬伤于寒,即时而发为伤寒,未即时而发,寒毒潜藏于体内,至春发为温病。”故自王叔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凡论述温病的发病机理,皆谓寒邪潜伏于体内,至春天温  相似文献   

20.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一语出自《素问》,历代医家均将其释注为“冬伤于寒,邪不即发,寒气伏藏,春时阳气外出,邪随气而化热,发为温病”之义。自晋·王叔和至清·张志聪,乃至建国五十余年来的中医教科书亦不脱此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