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调神止痉结合面部巨刺法与常规针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原发性面肌痉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调神止痉结合面部巨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痉挛级别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痉挛分级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痉挛分级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8%,对照组为5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止痉结合面部巨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巨刺结合热敏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34例)采用巨刺结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患者(33例)采用常规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对照组患者愈显率为30.30%,治疗组为55.8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对照组愈显率为39.39%,治疗组为67.6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结合热敏灸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面部浅刺配合远端取穴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面部浅刺多穴及针刺手法配合远端取穴治疗面肌痉挛34例,对照组采用直刺或透刺穴位法34例。结果:经3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结论:浅刺多穴配合远端取穴是治疗面肌痉挛行之有效的方法,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隔姜灸配合巨刺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隔姜灸配合巨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隔姜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07%,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73%(P<0.05)。结论:隔姜灸配合巨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著,其总有效率优于隔姜灸联合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5.
杨东红  谭远飞 《吉林中医药》2012,32(11):1159-1160
目的:观察巨刺一针法配合刺血拔罐治疗急性落枕的临床研究,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巨刺法针刺外关穴并配合刺络放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相应穴位治疗.观察2组的疗程与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5%,而对照组为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落枕,巨刺一针法配合刺血拔罐优于传统针刺疗法,且疗程短,针刺少,疗效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小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面肌痉挛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取针刺配合小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于治疗前后面肌痉挛强度和频度分级情况,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面肌痉挛强度和频度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 0.05);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针刺配合小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6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是一种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巨刺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25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例与对照组12例。治疗组予巨刺法治疗,采取健侧针刺。对照组采取患侧针刺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针刺健侧)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针刺患侧)(P0.05)。结论:巨刺治疗面肌痉挛有较好疗效,采取针刺健侧疗效优于患侧针刺,临床上慎采取患侧取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肌痉挛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穴位注射。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痉挛程度分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改善患者的面肌痉挛状态,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程爱军 《新中医》2015,47(8):243-245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经筋刺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经筋刺法。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前根据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进行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7%,对照组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患者平均治疗天数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患者平均治疗天数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刺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在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经筋刺法,具有疗程短,痊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陈栎  刘美琼  刘红波 《新中医》2016,48(7):47-48
目的:观察透刺法配合穴位按摩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透刺法配合穴位按摩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以10天为1疗程,治疗2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的变化,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73.3%,对照组为4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透刺法配合穴位按摩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提高愈显率,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董氏奇穴配合巨刺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董氏奇穴针刺配合巨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采用House-Bralcm(H-B)面神经功能分级系统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H-B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100.0%和68.9%,对照组分别为100.0%和48.9%,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患者所需治疗时间为(20.15±3.30)d,对照组为(28.41±4.92)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董氏奇穴配合巨刺法配合药物治疗是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巨刺法透穴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应用效果,结合临床资料,寻找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选取94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患侧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巨刺法透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症反应,面肌痉挛组织恢复情况,计算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面肌痉挛病症有效缓和,治疗有效率为97.9%,明显优于对照组8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法透穴治疗面肌痉挛有显著疗效,有助于患者恢复面肌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小针刀疗法,对照组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疗法。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0.0%,对照组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针刀疗法治疗面肌痉挛优于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15.
薛广生  杨志洋 《河南中医》2012,32(11):1531-153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火针穴位点刺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6例面肌痉挛患者,分为观察组9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配合火针穴位点刺治疗,治疗30 d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显效时间、治愈率、显效、好转率上,差异不太明显,但在疗效维持平均时间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注射配合火针穴位点刺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著,且疗效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穴位注射配合康复治疗与常规针刺对改善中风后肌痉挛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2例中风后偏瘫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配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针刺联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上下肢功能康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周、4周、2月、3月、6月观察组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2月、3月、6月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康复治疗应用于中风后肌痉挛的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面部浅刺配合强刺激四关穴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润芬 《天津中医药》2018,35(7):503-505
[目的]探讨强刺激四关穴对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面部浅刺配合针刺四关穴,对照组四关穴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四关穴施以强刺激手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高于对照组的87.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显率87.5%,高于对照组的59.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所需治疗次数少,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无不良医疗安全事故发生。[结论]面部浅刺配合强刺激四关穴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与常规治疗疗效相当,可缩短治疗时间,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期间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广汉市人民医院共收治的130例偏侧面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面肌痉挛强度在0级、Ⅰ级中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Ⅱ级、Ⅳ级所占的比例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偏侧面肌痉挛患者较针刺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9.
胡梦 《新中医》2016,48(3):89-92
目的:观察动气针法巨刺三泉穴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动气针法巨刺三泉穴再选取少量常规穴位电针治疗;对照组为常规穴位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7天为1疗程,治疗3疗程评价临床疗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House Brackma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测试评分以及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85.7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级及F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气法巨刺三泉穴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单纯常规电针治疗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巨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常规针刺法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巨刺法治疗。应用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House-Brackmann,H-B)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对照组为92.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痊愈率治疗组为66.6%,对照组为4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评分在治疗1周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法能促进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