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蕴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脾虚湿蕴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将其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 02%,优于对照组的76. 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43%,对照组为78.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3.57%,对照组为19.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具有良好疗效,且无刺激性胃肠道症状及其他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参苓白术散。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64. 00%,治疗组有效率为88. 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中医证候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80. 00%,治疗组有效率为92. 00%,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含量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陈旧性踝关节损伤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组,将采用中药熏洗治疗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对照组,将采用针药联合治疗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VAS及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比较两组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损伤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疼痛,增强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介参苓白术散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IBS-D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9)与观察组(n=58)。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2组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统计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脑肠肽指标及直肠敏感性指标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 10%)高于对照组的(76. 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腹痛、腹胀、腹泻评分及总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血清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及P物质(S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肛管静息压、直肠感知阈值、腹痛阈值、排便阈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 08%,1. 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IBS-D可有效缓解患者腹胀、腹痛及腹泻等临床症状,降低血清脑肠肽水平,改善其直肠功能,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介参苓白术散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IBS-D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9)与观察组(n=58)。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2组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统计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脑肠肽指标及直肠敏感性指标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 10%)高于对照组的(76. 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腹痛、腹胀、腹泻评分及总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血清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及P物质(S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肛管静息压、直肠感知阈值、腹痛阈值、排便阈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 08%,1. 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IBS-D可有效缓解患者腹胀、腹痛及腹泻等临床症状,降低血清脑肠肽水平,改善其直肠功能,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保留灌肠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采用参苓白术散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灌肠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93.33%,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副作用发生率为3.44%,对照组副作用发生率为10.71%,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保留灌肠和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参苓白术散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予参苓白术散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予匹维溴铵片治疗。2组均治疗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腹痛、腹胀、腹泻积分,评定2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 44%(34/36),对照组为72. 22%(26/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腹痛、腹胀、腹泻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参苓白术散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郝金林  徐芳华 《新中医》2018,50(2):119-122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针刺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110例的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疗法,2组均连续治疗3疗程。治疗后对2组患者患侧踝关节疼痛、肿胀及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及治疗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RO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OFAS及RO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OFAS及RO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1%(6/5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3/5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针刺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临床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且治疗安全性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中散外敷与特定电磁波谱(TDP)热疗,并配合参苓白术散口服治疗脾胃虚弱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 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脾胃虚弱型IBS-D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煎服参苓白术散加味,2次/d,2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中散外敷并联合TDP治疗,1次/d,2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6%,对照组为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半年后随访复发率观察组为13.6%,对照组为50.0%,对照组复发率高于治疗组(P0. 05)。结论:中药外敷热疗法配合参苓白术散内服治疗脾胃虚弱腹泻型IBS-D疗效优于常规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  相似文献   

11.
陈静  赵化南  陈波  霍长亮 《河南中医》2019,39(5):706-709
目的:观察开胃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呕吐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开胃方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呕吐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 5%,对照组有效率为70. 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延迟期呕吐的缓解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预期性、急性期呕吐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 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开胃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呕吐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胃气虚型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脾胃气虚型腹泻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积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8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胃气虚型腹泻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在对照组患儿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可以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汤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秋季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健脾止泻汤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3%(40/43),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吐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止泻汤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秋季腹泻患儿,能提高治疗效果,快速改善患儿症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与探究对功能性下肢水肿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合四妙散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70例接受治疗的功能性下肢水肿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参苓白术散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四妙散对治疗组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功能性下肢水肿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合四妙散进行治疗,其临床价值高,安全性好,可有效提高总有效率,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用参苓白术散结合艾灸治疗,对照组40例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口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6%、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复发率治疗组9.3%、对照组3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泄泻疗效较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泄泻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泄泻可改善腹泻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痰湿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1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7例,治疗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穴位贴敷,对照组只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结果:经2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5%,对照组为84.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2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观察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配合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30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综合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对脾虚型泄泻患儿的临床疗效,同时评价其对消化吸收与肠道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9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脾虚型泄泻患儿5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蒙脱石散及补液盐对症处理,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1剂/日,200 m L煎煮早晚分服温服,2组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以及免疫水平变化。结果:1)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相仿(P 0. 05),治疗后分值2组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效果明显更优; 3)观察组淋巴转化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4) 2组CD4~+、CD4~+/CD8~+比值、Ig G、Ig M均高于治疗前(P 0. 05),CD8~+、Ig A的含量低于治疗前(P 0. 05),其中观察组由于对照组。结论:参苓白术散可有效改善脾虚型泄泻临床症状,可能与其具有改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