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药学教学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药学教学中,应注重优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记忆、解决临床课前置等问题。认为“精讲—自学—讨论”模式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归纳记忆法、歌诀记忆法、图表记忆法、反差记忆法、共有特征记忆法可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可解决临床课前置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药学》的学习方法很多,如归类记忆法、整理比较法,名称近似药区别记忆法,趣味记忆法,理解记忆法等等。任学生如何使用,中药性效牢固记忆甚微,临证精选药物颇感困难。究其原因,是没有理解药物性能效用,没有掌握应用这些方法的诀窍。现将各种学习方法的具体使用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基于思维导图与漫画结合的中药功效快速记忆法,启迪学习思维,提高记忆效率,探索《中药学》学习新模式。方法首先用思维导图与点名诗构建脉络;然后每味中药分别以药名、性状、功效等为切入点,结合实例,分别从"形,音,义,色,类,比"等方面进行情景创设,导出功效,采用漫画构建功效情景,形成快速记忆及认知。结果基于思维导图与漫画的中药功效记忆法,结合了认知心理及右脑思维激发,能高效进行中药功效的记忆学习。结论中药功效快速记忆法基于中医思维学习模式,以思维导图与漫画的形式呈现具有创新性开拓性,符合学习认知心理,能极大提高记忆效率,可为中医药学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方剂记忆的最佳方法.方法:以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09级254名学生为调查对象,按不同记忆方法分组,统计分析调查对象本课程期末考试成绩.结果:采用均数方差统计得出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采用Q检验(S-N-K)后药物组成组与汤头歌诀组和综合记忆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综合记忆法与其他各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方剂学不同记忆方法对于学习效果有影响,其中汤头歌诀记忆法与综合记忆法对于学习方剂学效果较好,尤以综合记忆法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方剂记忆的最佳方法.方法:以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09级254名学生为调查对象,按不同记忆方法分组,统计分析调查对象本课程期末考试成绩.结果:采用均数方差统计得出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采用Q检验(S-N-K)后药物组成组与汤头歌诀组和综合记忆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综合记忆法与其他各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方剂学不同记忆方法对于学习效果有影响,其中汤头歌诀记忆法与综合记忆法对于学习方剂学效果较好,尤以综合记忆法更佳.  相似文献   

6.
学习方剂的主要内容是记忆药物组成、功效及主治,而三者间又尤以药物组成最难,笔者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出9种方剂趣味记忆法,并自编趣味歌诀,有利于提高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像索记忆法对中药名称和功效记忆的影响,对比分析像索记忆法和传统记忆方法的记忆效率差异.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被试随机分为像索记忆组、歌诀记忆组和机械记忆组,每组30例.进行3次实验,分别运用各组的记忆方法记忆中药名称和功效,对比分析3组的记忆保持量和遗忘率,并且调查3组的记忆感受.结果:3组的记忆保持量和遗忘率均有显著差异(P 〈0.05),其中像索记忆组的成绩显著优于其他2组,并且在记忆感受调查中得到了较好的评价.结论:像索记忆法对于中药名称和功效的记忆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值得向同学们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像索记忆法对中药名称和功效记忆的影响,对比分析像索记忆法和传统记忆方法的记忆效率差异.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被试随机分为像索记忆组、歌诀记忆组和机械记忆组,每组30例.进行3次实验,分别运用各组的记忆方法记忆中药名称和功效,对比分析3组的记忆保持量和遗忘率,并且调查3组的记忆感受.结果:3组的记忆保持量和遗忘率均有显著差异(P <0.05),其中像索记忆组的成绩显著优于其他2组,并且在记忆感受调查中得到了较好的评价.结论:像索记忆法对于中药名称和功效的记忆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值得向同学们推广.  相似文献   

9.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基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很多针灸学习者都觉得腧穴定位既枯燥乏味,又不好记忆。针对这一点,作者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去总结容易忘记和混淆的部分内容,采用极其简单的数字记忆、图像记忆、比较记忆、循行记忆、规律记忆等多种记忆法,在此把这些方法分享给大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图标教学记忆法"在拔火罐中医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2级护理1、2班对照组采用常规拔火罐中医护理操作教学方法,2012级护理3、4班观察组在常规拔火罐中医护理操作教学方法基础上,加用"图标教学记忆法",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操作考试成绩、备物时间长短、备物是否齐全。结果:观察组操作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用物准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物齐全人数高于对照组、用物不齐全人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拔火罐中医护理教学中运用"图标教学记忆法",用有趣的图标记忆过程达到准确的记忆目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快速提高护理操作水平,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分类记忆法即按《中药学》的分类法记忆。首先记住每一章分几类、每一类有哪几种药物,然后对其逐一记忆。此法层次清楚、界限分明,有利于指导临床配伍选药。二、比较记忆法即将功效、主治等相类似的药物予以比较,找出其异同点,然后记忆。此法适宜于记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简便易行,且掌握准确、牢固,又可为临床合理选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周叔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1):2126-2127
总结、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中医方剂学习、记背方法,如加减记忆法、配伍记忆法、类方比较法、趣味记忆法等等,以尽快达到较完整、正确、全面地掌握中医方剂学,且适合不同年龄学习中医人群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腧穴的记忆是学习针灸学的基础,能否熟练掌握腧穴定位、主治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临床工作,然而腧穴的记忆是痛苦的。腧穴定位集中突破记忆法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将所需记忆的腧穴以天为单位分成若干单元,然后把每天用来记忆的时间也做出科学合理的分配,短时间内大量、集中、重复复习,经过反复复习后改造出一条新的遗忘曲线,将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令学生高效、直接掌握每个腧穴定位,并不再忘记,突破了传统穴歌记忆模式,对针灸学教学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叔平 《中医药学刊》2006,24(11):2126-2127
总结、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中医方剂学习、记背方法,如加减记忆法、配伍记忆法、类方比较法、趣味记忆法等等,以尽快达到较完整、正确、全面地掌握中医方剂学,且适合不同年龄学习中医人群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脑病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脑病主要指糖尿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1]。1型糖尿病认知功能损害主要在联想记忆和学习技能注意力方面;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开发一种可视化的方剂记忆法,用于提高初学者方剂记忆效果和锻炼中医象思维能力。方法:利用三角形等几何图形为记忆桩,以麻黄汤、桂枝汤、大承气汤等为研究对象,一首方剂有几味药就选择几边形来作为记忆桩。对几何图形进行意义赋值:一个角代表一味中药并将中药简称标注于角内,角与角连接的线段旁附注两药配伍所起功效,每个角上绘以中药谐音形象(趣味记忆法),几何图中心空白处则以风、寒、湿等简图类比主治证候。结果:运用WPS等软件能够完成多首方剂、加减方剂的记忆图绘制。该方剂记忆法与歌诀等记忆法相比,具有可视性、趣味性、包容性、清晰性等多重优点,也可与方剂歌诀等配合使用,形成图、文、言一体的表征方式。结论:该方法不仅能提升对中药方剂组成、功效、配伍等的记忆效果,还能够锻炼具象思维能力,培养对方剂整体配伍的认知能力,进而逐渐构建起一种图文结合的象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量化手段观察通督养神针法对脑梗塞患者记忆功能及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方法:选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标的62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为督调神法加常规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各治疗12周,观察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图象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及人像特点回忆及神经功能修复情况。结果:1治疗组治疗后指向记忆、联想记忆、图像自由回忆及记忆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各因子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改善最明显的是指向记忆、图像自由回忆及记忆商,其次是联想记忆及人像特点联想。2从第4周开始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P0.01)。结论:通督养神针法能改善脑梗塞患者的记忆功能并能明显促进神经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18.
<正>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步入医学殿堂后,最先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由于专业名词和术语繁多,且不乏生僻字词,而大学一年级新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故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流露出畏难情绪,甚至出现厌学倾向,故合理使用科学的记忆法对于学好人体解剖学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结合我们的实践,简要介绍11种记忆方法。1谐音记忆谐音记忆指对一些孤立枯燥、散在零碎、烦琐难记的内容,用同音字或读音相似的谐音概括成有趣  相似文献   

19.
记熟方剂的组成是学习中医的基本功之一,笔者在学习过程中,摸索出如下几种记忆法。按传统的汤头歌诀记忆。如温脾汤写道:“温脾附子与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寒热并行主补泻,温通寒积最相当”。背起来琅琅上口,能将方剂的主治、功效、组成一起记忆。按方剂归类记忆。有按治法归类;有按脏腑归类。前者如解表剂,分辛温解表(如麻黄汤、桂枝汤等)、辛凉解表(如银翘散、升麻葛根汤等);后者如治心热证的导赤散;治胃热证的清胃散;治  相似文献   

20.
李兆梅 《河北中医》2003,25(4):292-293
中药性能内容复杂 ,初学者不易掌握 ,若能改进记忆办法 ,定能事半功倍。为此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教学中 ,总结出了一套中药性能巧记方法 ,缩短了学习时间 ,同时又易学、易记、不易忘。具体内容如兹。1 名字记忆法凭借中药的名字来追记其性能。部分中药系根据其性味功能命名。如防风祛风 ,升麻升清 ,番泻叶通泄大便 ,续断续筋接骨 ,木通通经利尿等。名中寓以主要功用 ,言其名则知其用。2 象形记忆法某些药物可根据其形象来溯取其性能功效 ,实源于中医学的“取类比象法”。因其有现实意义 ,可藉此以简便记忆。如马兜铃、海浮石体轻中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