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后世医家遵《内经》“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多从风寒湿三邪论治。治法必去此风寒湿三气之邪而痹病可愈。临证中风邪易祛,寒邪易散,而水湿之邪胶滞难除,为三邪中坚者,且性阴粘着,易留关节筋骨,致病多缠绵难愈。故治痹尤当治湿,湿邪祛则风寒无党而易散。 痹证初起,不论肿在小关节还是大关节,疼痛则一;不论是风邪、寒邪还是湿邪偏胜,走关节,入筋  相似文献   

2.
痹病之根皆源于湿,湿邪致病特点为黏滞、重着、隐袭、秽浊、潮湿、趋下。故基于古代文献对湿与风湿病的论述,从风湿病的病名、病因病机、湿邪致病特点以及祛湿的理法方药进行阐释,说明从湿论治风湿病的重要性。并引用导师王承德"痹必挟湿"的观点,提出对痹病的治疗应注重祛湿,依其寒热不同有温补、清补之异。祛湿之法如化、通、温、渗、燥等,但生湿之源责之于脾,治湿须理脾。治湿之法有祛风除湿、清热利湿、温阳化湿、淡渗利湿、芳香化湿、燥湿祛湿,并提出相应经方和经验用药。临证祛湿应当注重配伍,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3.
白术附子汤治疗湿痹的病机特点为表里同病,内有脾虚湿盛,外有风湿侵袭,内外合邪而致病。其功效为健运中焦,温补脾阳,并行表里,利水除湿。从病位来看,病在脾胃,则以健运脾胃,条畅气机为旨;病在手太阳小肠经,以解表为要,表去里自和;兼转属阳明经,表里两经同病,需求其本,助太阴阳气来复逐湿邪,恢复机体水液代谢正常运转。然湿邪性质黏滞,非阳不化,故仲景在治疗时以中焦脾胃入手,助正气以逐邪外出,同时附子辛散走表,配合白术散在表之风湿,体现"治湿邪当以温药"之要旨。  相似文献   

4.
痹症又称"痹证""痹病""风湿病"等。依止叶天士"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络病理论为基,从吴地多"湿"邪的特点为源,据《临证指南医案》探讨苏州新"吴门医派"治疗痹证的"湿邪致病学说"。初识辨证痹病之虚实,治法之中,风易驱,寒可散,热能清,唯湿难除,唯虚难补。深深体悟到叶天士通络治痹之法,于学术多有建树,于传承者启发良多。  相似文献   

5.
伏邪理论是中医学重要的发病理论,平素病邪潜伏于体内而不外显,往往在外邪引动或某种诱因作用下逾时发作。伏湿具有湿邪的特性,即湿为阴邪,具有阻遏气机、损伤阳气、黏滞缠绵、重浊趋下等致病特点。伏湿为伏邪之一,伏湿之外湿属于中医“六淫邪气”之一,伏湿之内湿属“内生五邪”之一,均具有阻遏气机、损伤阳气、黏滞缠绵、重浊趋下等湿邪致病的特点,当人体正气不足,未能及时祛邪外出,就会导致邪气流连,伏于人体,待时而发,形成“伏邪”,对日后脾胃疾病的发病产生影响。郑关毅教授是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视伏湿在疾病发病与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注重祛除在脾之伏湿,对治疗湿邪导致的脾胃疾病具有独到见解。因地域和生活习惯因素,八闽地区人群易感湿邪,湿邪伏于体内,在正气不足或外湿的引动下发病,出现脾胃不适的症状。文章从八闽地区湿类疾病易发,伏湿困脾、虚则病发,伏湿致病、注重潜伏期,治湿重在健脾等方面进行论述,最后通过赏析经典病案梳理、归纳、总结郑教授关于伏湿导致脾胃疾病的学术思想,旨在为发展中医药事业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6.
痹病是人体正气不足或者脏腑功能失调,风寒湿热燥等外邪乘虚侵袭,造成经脉气血不荣,出现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或累及脏腑为特殊的一类疾病.包含了西医一些风湿病(结缔组织病).兹结合中医临床及现代研究对“痹病必夹湿”作一分析.1 痹病临床常见证与湿证的关系1.1 风寒夹湿 《内经?痹病》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可见风寒并不是单独致病,而是往往与湿邪相兼为病.风为百病之长,擅行而数变,往往与它邪夹杂为病,最常见的是风以湿邪为载体而留滞人体肌肉经络关节,从而导致风湿痹证;寒为阴邪,湿亦为阴邪,二者同气相求,易于兼杂为病而成寒湿痹阻.  相似文献   

7.
银屑病,相当于中医学的"白疕",早在隋朝即有记载。病因病机涉及风、寒、湿、热、燥、瘀、毒等。当今中医治疗银屑病,多从血分论治,辨证分血热、血燥、血虚、血瘀等,治以凉血润燥、清热解毒、养血祛瘀等法,对于湿邪与银屑病关系的阐释不足。古籍与文献中已经有对于湿邪与银屑病关系的论述,认识多为外湿合并风、寒等邪作用于人体发病;而现代医家对其认识则更为深入,不拘于外感,内湿亦可致经络、气血痹阻,宣泄不能皮肤不得濡养而发病。更有医家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银屑病致病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将现代医学方法与中医辨证结合,证明了湿邪在银屑病病机中的广泛存在。文章总结古今医家对银屑病的证治认识,突出强调了"从湿论治"银屑病在临证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传统医学将痛风归属于"痹症"范畴,认为痛风因脾肾功能失调,偏重于湿邪致病,湿浊痹阻经络。痛风急性期临床辨证为寒湿痹阻、湿热瘀滞、痰浊阻滞证型。痛风急性发作期多以实证为主,中老年患者多虚实夹杂病症。痛风急性期中医整体治法以利湿化浊、通络止痛,尚需注意气血之治,合理的中医治疗可以快速缓解关节肿痛,减轻患者行走负担。  相似文献   

9.
痛风性肾病属"痹症""历节病"等范畴,与脾肾不足、痰瘀湿浊密切相关,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脾肾亏虚是致病之本,痰瘀湿浊是致病之标,当从脾肾论治。健脾则脾之运化升清功能正常,水谷得以化生精液,湿浊之邪难以生成;补肾能使肾藏精、主水、分清泌浊功能正常,精微物质得以保留,湿浊之邪得以排泄;化痰祛湿,泄浊通络,活血化瘀,经脉流畅,则痰瘀湿浊之邪不能滞留为害。急性发作期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明显加剧,邪气实,以风湿热痹及风寒湿痹为主,方选二陈汤;慢性稳定期正虚邪恋,脾肾虚衰为主,方选温脾汤。临症辨证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中医如何认识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素问·痹论》篇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受此影响,后世多从风、寒、湿等论治类风湿。然《素问·痹论》亦提出"痹热"说,清代医者注解为"热为寒郁,气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热","初因风寒湿邪郁痹化热,久则化热攻痛"。即使因感受风寒湿邪而引发痹证,时间久了,也可能转化成热痹。随着医学的进步,人们对痹证的理解也更为深入,逐步认识到湿浊、热毒、瘀血等致病因素在痹证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中医科学  相似文献   

11.
结合重型老年患者病案1则,介绍从湿温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体会。认为本病初期邪伏膜原,进展期湿邪壅肺,重症期邪入营血,恢复期余热渐退;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中医辨证加用达原饮合三仁汤清热利湿、透达膜原,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探讨中医免疫观和西医免疫学理论的相关性,阐述湿邪的来源及其致病特点,从中医文献演绎和现代实验研究两方面论述"湿性黏滞",提出以中西医两种免疫观认识"湿性黏滞",运用中医正气学说和西医免疫学理论来解释其迁延难愈、缠绵复发的本质,为湿病的辨证论治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儿童过敏性鼻炎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确切.笔者根据儿童肺脾肾常不足,元气不足,营卫常虚的生理特点,认为本病发病常有湿邪为因.湿邪既为致病之因,亦为病理产物,贯穿疾病始终,虚实夹杂,病机复杂.临床辨证从外感风邪夹湿、寒邪夹湿入手,采用祛风胜湿、散寒化湿等治法,内生寒湿、湿热及卫气不足夹湿,采用健脾化湿、...  相似文献   

14.
下肢静脉曲张属于中医"筋瘤""脉痹"范畴,成肇仁教授认为其基本病机是瘀阻为本、湿邪下注为标,湿瘀胶着、血水互结、壅滞气机、阻塞脉道发为本病。并认为下注之湿邪有湿热与寒湿之分,血瘀贯穿脉痹的整个发病过程,具有多与湿邪裹挟、易滞气机的病理特点,而常形成气血水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在治疗上主张从气血水论治,临证强调辨别湿、瘀、气滞的主次轻重,多以活血通脉、祛湿消肿、调气利水三法合治,遣方用药,其经验独到,变化灵活,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正>中年之后人体脏腑器官的各种机能开始下降,虚损致病,如中医所说的"心气虚""脾虚""肾虚"等,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关注。然而,在老年人身上,伴随疾病发生发展的致病因素除虚损之外,湿邪是不能忽略的又一大致病因素。中医认为"湿"乃六淫之一,其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粘、滞,流连难祛。湿和风结合,形  相似文献   

16.
朱良春从湿论治痹证经验浅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熙  朱婉华  蒋恬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69-1169
<正>朱良春老师从医60余载,善治内科疑难病证,尤对痹证 (风湿病)经验独到,曾倡立“顽痹从肾论治”、“热痹佐用热药”、 “顽痹激素治疗后重在调整阴阳”等论点和方法,对临床实践很 有指导意义。朱老治痹重视湿邪,特别对病情处于缠绵不愈,正 虚邪恋阶段,从湿论治,往往邪退正复,病情豁然开朗。笔者就 朱老这一经验,浅述如次。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6,(7):581-583
湿热痰瘀闭阻经络而致的痹证为湿热痹,湿热痹的致病因素包括湿邪与热邪两个方面。外湿侵入人体,或肺、脾、肾、三焦功能失调导致湿邪内生,均可留滞肌肉筋骨而成痹。外湿与內湿可相互影响,相互促生。根据热邪与痹证二者的因果关系,可分为因痹致热和感热而痹。湿邪与热邪常易联合致病,两邪相合具有弥漫周身、易伤脾胃、易扰心神等特点。先热后湿,形成痹证以痰热为主,病情轻浅易治;先湿后热,形成痹证以痰瘀夹虚为主,病情难治。  相似文献   

18.
正皮肌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病(dermatomyositisinterstitial lungdisease,DM-ILD)是由Mills和Mathews于1956年首先提出的,随后的研究发现,是否合并ILD是影响DM预后的重要因素[1]。因其治疗效果欠佳,病死率高[2],已引起临床广泛重视。DM-ILD中医病位在肺,与脾胃密切相关,属"肺痹""肺痿"范畴。疾病初起邪毒阻络,瘀滞肌肤,气血不通,肺络受损,属肺痹,以邪实为主;久病则气血不足,肺叶焦痿,属肺痿,以本虚为  相似文献   

19.
李军 《江苏中医药》2014,46(3):8-10
溃疡性结肠炎(UC)病程迁延,病情复杂,治疗上缺乏特异性措施,治愈难度大,且常易复发,是消化内科难治病之一。其在病因、病位、发病及病机等各方面,具备风邪、湿邪致病特点,符合"脏腑风湿"理论范畴。从风药药性看,其具有祛风(湿)主要功效,于本病证治颇为吻合。从风药临床实践看,一些祛风(湿)药如防风、柴胡、苍术、升麻、桔梗、葛根等;具有祛风(湿)作用的方剂如羌活胜湿汤、秦艽椿皮汤等常用于治疗本病,并取得实效。临床应用风药治疗UC,应注重散邪、透邪,同时不忘扶正,当灵活把握应用时机与药量,体现其"轻灵辛散"之性。风药治疗UC,延伸了中医临床审因论治的思路,丰富了脏腑顽症从痹论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经》曰:"痹之安生,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病之发生,有正气不足之内因,外加风寒湿邪侵着而致病。其有单邪致病者,有兼邪致病者,总的来说,其单邪致病,如风邪、寒邪等因毒侵及人体,较易治愈。其多邪致病者,如风寒湿热等兼之邪侵及人体,往往缠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