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病机制及加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测定COPD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血清IL-10、TNF-α、TGF-β水平。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患者血清IL-10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OPD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组TNF-α水平明显升高,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TGF-β浓度均高于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P<0.01),但缓解期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TGF-β水平与IL-10呈正相关关系。结论:IL-10、TNF-α、TGF-β参与COPD发病机制及急性加重过程。IL-10作为炎症抑制因子,其血清水平降低,可能在COPD气道炎症反应以及炎症加剧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脂联素、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测定40例稳定期COPD患者(COPD稳定组)、42例COPD急性加重期(COPD急重组)、4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血清脂联素、IL-8水平,分析COPD稳定组、COPD急重组血清脂联素、IL-8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相关性。结果 COPD稳定组、COPD急重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COPD急重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COPD稳定组(P0.05)。COPD稳定组、COPD急重组血清IL-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COPD急重组血清IL-8水平高于COPD稳定组(P0.05)。血清脂联素与PaO2呈正相关,IL-8与PaO2呈负相关。结论脂联素、IL-8可能参与了COPD炎症反应,其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6、IL-8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60例60~75岁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另选30例健康查体老年人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30例仅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氧疗、祛痰、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间1周,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IL-6、IL-8水平及肺功能。结果激素组患者血清IL-6、IL-8及FEV1/FVC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常规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地抑制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炎症反应,降低患者血清IL-6、IL-8水平,早期使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中的作用及七叶皂苷钠的影响.方法 将94例符合COPD急性加重期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吸氧、化痰和平喘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七叶皂苷钠,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进行肺功能检测及血气分析,同时测定血清TNF-α和IL-6,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6、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FEV1%预计值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均有所改善(P<0.01),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所有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指标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FEV1/FVC、FEV1%、PaO2间呈负相关,与PaCO2间呈正相关.结论 细胞因子参与介导COPD急性加重的炎症反应,七叶皂苷钠可通过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TGF-β1、IL-13、TNF-ɑ水平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45例COPD急性加重期(A组)老年患者和经治疗后其症状明显缓解处于COPD稳定期(B组)的4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查体者45例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TGF-β1、IL-13、TNF-ɑ的浓度,并对进行肺功能检查。结果 A组患者血清TGF-β1、IL-13、TNF-ɑ浓度显著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1),B组患者血清TGF-β1、IL-13、TNF-ɑ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组患者肺功能指标VC、FEV1、FEV1/FVC、PEF均显著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1),稳定期组患者VC、FEV1、FEV1/FVC、PE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组及B组患者血清TGF-β1浓度与肺功能指标中的VC、FEV1、FEV1/FVC、PEF均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 血清TGF-β1、IL-13、TNF-ɑ浓度可作为判断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反应程度的辅助诊断指标,且血清TGF-β1浓度变化与患者肺功能下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Ⅰ procollagen,PⅠ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β-CTX)水平与骨密度降低的关系。方法:选取COPD患者80例,分为COPD急性加重组40例与COPD稳定组40例,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检测仪测量所有对象的骨密度,测定并比较血清中骨代谢指标PⅠNP、β-CTX的水平。结果:COPD急性加重组与COPD稳定组骨质疏松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COPD急性加重组与COPD稳定组血清β-CTX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且COPD急性加重组高于COPD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PD急性加重组与COPD稳定组血清PⅠNP水平、PⅠNP/β-CTX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OPD患者,尤其是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骨吸收功能异常活跃,新骨形成速度减慢,骨量丢失明显增加,从而存在较高的继发骨质疏松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肺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本院诊断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COPD缓解期46例(未合并肺炎21例,合并肺炎25例)、COPD急性加重期52例(未合并肺炎24例,合并肺炎28例)、单纯性肺炎22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IL-6、SAA、PCT水平。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炎组IL-6、PCT、SAA水平最高,其次为COPD缓解期合并肺炎组、单纯肺炎组、COPD急性加重期未合并肺炎组、COPD缓解期未合并肺炎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血清IL-6、PCT、SAA水平显著升高,而COPD伴肺炎患者升高更为显著,尤其COPD急性加重期伴肺炎患者水平最高,提示患者炎症反应最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木犀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防治作用及可能的抗炎机制.方法 本研究以木犀草素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A组),常规用药治疗为阴性对照组(B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前后血清TNF-α水平,同时进行MRC呼吸困难评分及肺功能FEV1(pred%)、FEV1/FVC、MVV、PEF测定,比较观察木犀草素治疗COPD患者前后血清TNF-α及肺功能的变化,并对其变化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①A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浓度明显下降(P<0.01),MRC呼吸困难评分明显降低(P<0.01),肺功能FEV1 (pred%)、FEV1/FVC、MVV、PEF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②A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的差值及MRC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 木犀草素治疗能明显下降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改善呼吸困难及肺的通气功能,由于其价格便宜,可能会大大降低COPD的治疗成本,这将会为COPD防治带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崔立慧  李素娟  陶建娇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11):1516-1518,154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水平变化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病程将80例COPD患者分为急性加重期组(n=46)和稳定期组(n=34).另选取4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血清IL-6、IL-8、IL-10水平,并对受试者肺功能进行测定.比较各组血清IL-6、IL-8、IL-10水平及肺功能指标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IL-6、IL-8、IL-10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组与稳定期组血清IL-6、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急性加重期组血清IL-6、IL-8水平高于稳定期组(P<0.05),IL-10水平低于稳定期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组与稳定期组FEV1、FEV1/FVC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急性加重期组FEV1、FEV1/FVC低于稳定期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患者中,血清IL-6、IL-8水平均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P<0.05),IL-10水平与FEV1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血清IL-6、IL-8呈高表达,IL-10呈低表达,且与肺功能损伤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探讨其对患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9年8月—2020年8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期(哮喘组)、COPD急性加重期(COPD组)、哮喘合并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组)患者,每组80例,另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受试者血清ECP、IL-13水平,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所有研究对象行肺功能通气检查,计算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采用Pearson法分析合并组患者血清ECP、IL-13、EOS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ECP、IL-13水平对哮喘合并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COPD组、合并组血清ECP、IL-13、EOS、水平升高(P <0.05);哮喘组与COPD组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和炎症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6例急性加重期、40例缓解期COPD患者、20名健康吸烟者和20名健康不吸烟者的血清,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IL-8.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患者血清IL-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OPD急性加重期又明显高于缓解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健康对照组中吸烟者血清IL-8水平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IL-8和中性粒细胞共同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反应并导致气流阻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2(IL-32)水平,以探讨IL-32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收集12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60例,稳定期60例。另选同期30例非吸烟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32和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同时测定肺功能(FEV1%pred、FEV1/FVC),并分析IL-32水平与IL-8、TNF-α和气流阻塞之间的相关性。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数据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组血清IL-32的含量[(174.56±88.15)ng/L]显著高于对照组[(59.41±20.98)ng/L]和COPD稳定期组[(89.40±33.84)ng/L](P均〈0.01),COPD稳定期组血清IL-32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0.01);COPD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组血清IL-32水平与IL-8、TNF-α呈正相关(P均〈0.01),与FEV1%pred、FEV1/FVC和PaO2呈负相关(P均〈0.01);不同严重程度COPD患者血清IL-8、TNF-α和IL-32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IL-32水平升高,可能与IL-8、TNF-α等炎性因子有关。IL-32可能作为一种促炎因子参与COPD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在其预后早期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85例为研究组,另选取3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3 d和1周的血清8-isoprostan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氧化应激指标,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随访1年的预后情况,比较不同预后情况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并采用Spearman无条件相关分析法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其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的血清SOD、T-AOC水平均降低(P0.01),同期血清8-isoprostane和MDA水平均升高(P0.01);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治疗3 d和1周的血清SOD、T-AOC水平均升高(P0.01),同期血清8-isoprostane和MDA水平均降低(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78.82%和96.67%,研究组1年生存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死亡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SOD、T-AOC水平均较存活患者降低,同期血清8-isoprostane和MDA水平均升高(P0.05)。Spearman无条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清SOD、T-AOC水平与其1年生存率均呈正相关(r=0.748、0.766,P0.05),其血清8-isoprostane和MDA水平与其1年生存率则呈负相关(r=-0.753、-0.768,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亦显示,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清SOD、T-AOC、8-isoprostane和MDA水平与其1年生存率均密切相关(P0.01)。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升高而抗氧化能力降低且其氧化应激水平与其预后密切相关,这可能与氧化应激促进细胞损伤和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相关,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可能作为其预后的早期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血浆中白介素-17(IL-17)、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5例,健康对照者23例,分别测定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及健康对照者血浆CRP、IL-17水平,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COPD组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IL-17、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COPD组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浆中IL-17与CRP呈正相关(r=0.402,P=0.001)。结论: IL-17、CRP二者均参与COPD的急性炎症过程;二者联合对判定COPD急性加重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干扰素-γ、白介素-32和白细胞介素-1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法检测健康对照组、COPD稳定组、AECOPD组血清中IFN-γ、IL-32和IL-1β的浓度。结果 AECOPD组的IFN-γ、IL-32和IL-1β的浓度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COPD稳定组(P〈0.01)。COPD稳定组较健康对照组的IL-32、IL-1β的浓度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COPD稳定组较健康对照组的IFN-γ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FN-γ、IL-1β、IL-32反馈环可能参与了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纪颖  王心杰 《医学综述》2012,18(8):1249-125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4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依据是否需要机械通气治疗分为机械通气组(23例)和非机械通气组(25例),非机械通气组经治疗后作为缓解期组。另选本院的健康体检者25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四组血清IL-8、TNF-α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且机械通气组明显高于非机械通气组(P<0.05)。结论IL-8、TNF-α参与了COPD呼吸道炎症的发生、发展,贯穿整个COPD病程始终,检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有助于监测病情、观察疗效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7.
彭丹 《海南医学》2012,23(20):107-108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总疗程均为两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CRP浓度和TNF-α、IL-6、IL-1β和TGF-β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CRP、TNF-α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TGF-β水平则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且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可阻止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加抑炎细胞因子TGF-β表达,纠正患者体内炎症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清热化痰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IL-8、TNF-α的影响。方法:将81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使用清热化痰方,1周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并在治疗前后观察IL-8、TNF-α。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IL-8、TNF-α水平显著下降。结论:清热化痰方能够有效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IL-8、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9.
人β-防御素-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中人β-防御素-2(hBD-2)的表达水平,来探讨hBD-2在COPD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及正常人的诱导痰各10例,处理后分别进行痰细胞的计数和分类,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法检测诱导痰中hBD-2的表达水平,并以图文分析系统进行灰度的半定量对比,同时用ELISA法测定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水平,并与hBD-2的表达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的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多(P〈0.01),而COPD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的hBD-2蛋白表达灰度值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与稳定期组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组hBD-2蛋白表达灰度值也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COPD稳定期组的IL-1β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与COPD稳定期组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组IL-1β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hBD-2的蛋白印迹的灰度值与IL-1β的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689,P〈0.01)。结论COPD患者诱导痰中hBD-2表达增高,并与IL-1β有相关性,提示hBD-2可能参与了COPD的炎性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不同分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不同发展阶段血清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及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变化,并探讨其在CML的诊治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50例初诊患者[慢性期(chronic phase,CP)30例,加速期(accelerated phase,AP)10例,急变期(blast crisis,BC)10例]为CML组,健康体检者40例为正常对照,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COX-2、b FGF及TGF-β1水平。结果初诊时,与对照组相比,CML组患者的血清COX-2及b FGF含量升高,而TGF-β1含量减低(P0.001)。CML组急变期、加速期患者血清b FGF及COX-2水平较慢性期患者增高,而TGF-β1水平减低(P0.001)。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时,CML患者血清b FGF及COX-2含量下降,而TGF-β1含量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达到缓解时,血清b FGF、COX-2及TGF-β1水平与C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ML初诊患者治疗前血清b FGF、VEGF水平与TGF-β1呈负相关(P0.05)。结论 CML患者初诊时COX-2及b FGF高表达,TGF-β1低表达,治疗后,达到CR时,血清相关因子水平基本恢复正常,提示其与CML的发生、发展与血管生成有密切关系。因此,动态监测CML患者血清COX-2、b FGF及TGF-β1水平,可作为CML病情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