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洁 《临床荟萃》2022,37(1):35-38
目的 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望江医院健康体检中心2020年5月-2021年5月行彩色超声初次诊断为NAFLD且未经过药物治疗的160例体检者作为NAFLD组,随机选取160例同期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年龄、身高、体重、血...  相似文献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及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脂肪变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  相似文献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以肝细胞显著脂肪变为病理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我国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NAFLD可进一步发展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细胞癌。肝脏除了代谢解毒功能外,还可以看作一个免疫器官,其中存在复杂的先天免疫信号网络,而先天免疫反应会导致肝脏脂肪变性,进一步调控NAFL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代谢反应、炎症及纤维化反应。此外,细胞因子能够通过诱发并参与免疫反应,激发肝脏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在肝脏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NAFLD的治疗方法有限,尚未有药物广泛普及于临床应用,而免疫相关性西医药及中医药的治疗药物还在不断研究中。因此,本文总结了先天免疫细胞、先天免疫相关信号通路及免疫相关性中西医治疗与NAFLD关系的研究进展,为预防和治疗NAFLD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肥胖人群的增多,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NAFLD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肝功能酶学异常和慢性肝病最常见的原因[1],并已成为仅次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的重要肝硬化前期病变[2].NAFLD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因而对其病因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IR与NAFLD的关系做一综述.关键词:胰岛素抵抗;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血脂;脂质过氧化作用;脂肪因子;脂联素;瘦素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429(2013)11-0100-04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其特点是脂质异常聚集于肝细胞,即肝脂肪变性,继而发展为有或没有纤维化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脏可看做一个"免疫器官",它可调节非淋巴细胞,如巨噬枯氏细胞、星状细胞以及淋巴细胞。这些细胞组成了经典的先天免疫系统,从而使肝脏能够更好地抵抗病原体。尽管肝脏提供了耐受性的环境,但先天免疫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可诱发炎症,导致组织损伤、纤维化以及致癌作用。此外,细胞因子能够通过诱发并参与免疫反应,激发肝脏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在肝脏炎症反应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各类先天免疫细胞、以及细胞因子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人群的临床试验及队列研究数据,本文系统总结了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水平及其变化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预防及其不良结局发生风险中的意义。结果显示,BMI与NAFLD发生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对于已发生NAFLD的人群,其基线BMI水平与NAFLD缓解率呈负相关,与死亡或肿瘤等不良结局发生风险呈非线性相关;BMI正常的瘦型NAFLD人群全因死亡、肝脏相关死亡、消化系统肿瘤与肥胖相关肿瘤的发生风险较超重或肥胖型NAFLD、瘦型非NAFLD人群升高。NAFLD人群基线BMI水平与其不良结局的关联性可能受其他代谢指标的影响。控制基线BMI后,虽然多数研究提示体质量减轻可降低NAFLD发生风险,但由于不同研究对BMI变化的评估方法与评估时间窗不同,目前对于如何控制体质量进行NAFLD预防尚未达成一致结论。对于已发生NAFLD的人群,有限的证据显示减重对不同不良结局发生风险产生不同的影响。未来需开展多中心队列研究和试验性研究,充分考虑NAFLD的异质性,针对不同特征人群制订个体化体质量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7.
李晓冰 《临床医学》2013,(12):87-90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新生大鼠低血糖模型,然后再以此为基础,诱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通过比较不同组间病变程度、胰岛素抵抗强弱、肝功能等指标的差异,了解新生大鼠低血糖和NAFLD易感性之间的关系,为了解NAFLD的发生机制和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购SPF级成熟Wistar雌性大鼠20只和雄性大鼠10只,合笼交配,从所生仔鼠中每窝随机抽取0—1只,总共12只作为正常血糖+正常饮食组;然后将相同母鼠所生3只新生大鼠,随机分入正常血糖+高脂饮食组、低血糖+正常饮食组、低血糖+高脂饮食组各12只,在第20周末处死,测血清空腹血糖(FBG)、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脂肪酸、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肝组织石蜡切片染色判断肝脂变和炎症活动情况。结果20周末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脂肪酸、TG、ALT、AST在正常血糖+高脂饮食组、低血糖+正常饮食组中明显高于正常血糖+正常饮食组,低血糖+高脂饮食组中明显高于正常血糖+高脂饮食组、低血糖+正常饮食组;TCH在正常血糖+高脂饮食组、低血糖+高脂饮食组中明显高于正常血糖+正常饮食组、低血糖+正常饮食组。病理学指标检测中,肝脂变指数及炎症指数在正常血糖+高脂饮食组、低血糖+正常饮食组中明显高于正常血糖+正常饮食组,低血糖+高脂饮食组中明显高于正常血糖+高脂饮食组、低血糖+正常饮食组。结论新生大鼠低血糖所导致的代谢紊乱会导致NAF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董闪闪  张力辉 《临床荟萃》2009,24(6):547-54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涵盖了非酒精性肝脏脂肪性改变,病理上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脂肪性肝硬化3种类型。近些年来NAFLD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在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NAFLD与营养过剩(体力活动减少及不适当的饮食)、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T2DM)以及代谢综合征的流行趋势相平行,目前肥胖和糖尿病的广泛流行提示NAFLD的发生率在不久的将来会进一步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方法对89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病例组)与60例无脂肪肝肥胖者(对照组)测定血清胰岛素等指标,比较两组差异。结果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指数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非糖尿病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PB4)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非糖尿病者91例,分为两组:NAFLD组和对照组。行腹部超声,测定血浆RPB4水平,采集有关数据。结果 NAFLD组的腰围、腰臀比、BMI、ln(TG)、ln(FINS)、ln(HOMA-IR)、ALT、AST、γ-GT、RBP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浆RBP4与腰围、腰臀比、BMI、TC、ln(TG)、ln(FBG)、HbA1c、ln(FINS)、FCP、ln(HOMA-IR)、UA、ALT、AST、γ-GT、SBP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RBP4、ln(HOMA-IR)、ln(TG)是NAFLD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浆RBP4与NAFLD和肝酶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1.
展玉涛 《临床荟萃》2011,26(14):1286-128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肝组织病理学与酒精性肝病相似但无饮酒或过量饮酒史,以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相关肝硬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NAFLD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发达国家最常见的慢性肝病,美国普通成人NAFLD患病率高达30%[1].尽管我国没有全国性的流行病学资料,但根据现有的资料(如广州及上海的患病率约为15%)推测,NAFLD也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肝病.因此,应重视对NAFLD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张颖轩 《新医学》2012,43(11):757-760
代谢综合征(MS)具有多种动脉粥样硬化(AS)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危险因素,而胰岛素抵抗(IR)是MS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NAFLD和AS为一多因素性疾病,IR、炎症、血脂异常和许多脂肪细胞因子作为危险因子促进AS和NAFLD的发生发展,它们相互作用参与多个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非肥胖人群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参加体检且符合标准者5241例,计算NAFLD的总检出率,比较NAFLD组与非NAFLD组一般资料和相关生化指标,比较不同AIP水平体检者NAFLD的发病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发病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相关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非肥胖人群NAFLD的总检出率为20.19%。NAFLD组男性比例、年龄、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量指数(BMI)和AIP均高于非NAFL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非NAFLD组(P0.01)。随着AIP水平的升高,NAFLD的发病率逐渐升高(P0.01)。性别、FPG、TC、TG、HDL-C、BMI、AIP为影响非肥胖人群NAFL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AIP预测非肥胖人群NAFLD发病的曲线下面积大于FPG、TG、HDL-C和BMI(P0.05)。结论 AIP为非肥胖人群NAFLD发病的危险因素,在预测NAFLD方面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非瓣膜性房颤人群中炎症反应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疾病(NAFL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住院已行肺静脉血管成像+上腹部CT平扫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共278例,收集基线资料及入院时的白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比例、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利用CT肝脾密度测定诊断脂肪肝,对比NAFLD与非NAFLD患者的炎症指标。结果:患有NAFLD房颤人群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水平相对更高,房颤人群中NAFLD与白细胞数量相关的OR值为1.180(95%CI,1.016-1.37,P=0.030),经过混杂因素校正后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淋巴细胞比例等指标与NAFLD无关联,OR值分别为0.786(0.386-1.603,P=0.509)、0.989(0.939-1.042,P=0.677)、0.988(0.936-1.193,P=0.669)。结论:本研究发现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中NAFLD与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等炎性标志物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PNPLA3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关系,探讨PNPLA3 rs738409G突变基因携带者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NAFLD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航天中心医院2012年~2013年体检者共617例,包括324例健康者和293例NAFLD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rs738409分型,并采用Oneway ANOVA比较不同基因型组之间年龄,性别,BMI,TG,CHOL,hs-CRP,ALT,AST,FPG,HbA1c,CEA,AFP和CA19-9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健康组和NAFLD组之间部分生化检测指标和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评估rs738409G携带者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ALT(U/L)在CC,CG和GG基因型中的血清水平分别是17.8(12.9,25.3),20.00(14.40,27.65)和20.2(14.85,38.8),表达水平逐渐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ST(U/L)在CC,CG和GG基因型中的血清水平分别是20.3(17.6,24.5),20.70(17.95,25.20)和22.3(18.60,29.65),仅在CC组和GG组(P=0.000)、CG和GG组(P=0.004)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年龄,性别,BMI,TG,CHOL,hs-CRP,FPG,HbA1c,CEA,AFP和CA19-9在不同基因型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MI(Kg/m2),ALT(U/L),AST(U/L),TG(mmol/L),hs-CRP(mg/ml),FPG(mmol/L)和HbA1c(%)在NAFLD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分别是[22.97±2.58 vs 26.74±2.35],[15.65(11.97,21.3)vs 24(17.55,35.4)],[19.8(17.3,23.5)vs 22(18.9,,27.35)],[0.99(0.75,1.40)vs 1.77(1.23,2.54)],[0.89(0.64,1.41)vs 1.43(0.96,2.51)],[4.88(4.61,5.21)vs 5.14(4.82,5.62)]和[5.50(5.3,5.7)vs 5.70(5.45,6.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论显示,BMI,TG,ALT和HbA1c是rs738409G突变基因携带者NAFLD的危险因素,回归系数分别是0.707,2.968,2.765和21.301。结论 对于rs738409G突变基因健康携带者应该定期监测BMI,TG,ALT和HbA1c,预防NAF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血清羧化不全骨钙素(ucOC)、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2(CTRP12)、心脏代谢指数(CMI)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该院诊治的T2DM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并发NAFLD分为T2DM组(65例)与T2DM并发NAFLD组(8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血清ucOC、CTRP12及CM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ucOC、CTRP12及CMI对T2DM并发NAFLD的预测价值。结果 T2DM并发NAFLD组血清ucOC低于T2DM组(P<0.05),血清CTRP12水平、CMI高于T2DM组(P<0.05)。CTRP12、CMI与TC、TG、LDL-C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ucOC与TC、TG、LDL-C呈负相关(P<0.05),与HDL-C呈正相关(P<0.05)。血清ucOC、CTRP12水平及CMI不同分层间,T2DM患者NAFLD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相似文献   

19.
自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导致了人群的生活方式改变和营养过剩,成为了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流行的基础.2017年Fan等[1]的报道显示,我国的NAFLD患病率超过25%,这不仅导致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特异性疾病风险增高,同时也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将9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肝脏B超检查结果分为合并NAFLD组50例和无脂肪肝组42例,检测其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HB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合并NAFLD组和无脂肪肝组比较,FINS、HOMA-IR、TG、L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合并NAFLD组:FINS(11.9±5.14)μU/L、HOMA-IR(3.55±1.72)、TG(2.79±1.48)mmol/L、LDL-C(3.46±1.15)mmol/L,无脂肪肝组:FINS(7.29±3.61)μU/L、HOMA-IR(2.07±1.53)、TG(1.46±0.59)mmol/L、LDL-C(2.41±1.09)mmol/L;t值分别为2.738、3.121、3.182、4.321,P均<0.01].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