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孙氏清带汤坐浴治疗带下病湿热下注证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带下病湿热下注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孙氏清带汤坐浴治疗1周,对照组用保妇康栓入阴治疗1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1周,治疗组痊愈19例,好转11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9例,好转13例,无效7例。经Ridit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孙氏清带汤坐浴治疗带下病湿热下注证有良好的短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汤治疗湿热下注型带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湿热下注型带下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清热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疗效、复发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pH值、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有效率为81.4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有效率为83.72%,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阴道pH值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SF-36评分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阴道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汤治疗湿热下注型带下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阴道、外阴环境,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止带汤联合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带下病带下过多(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带下病带下过多(湿热下注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止带汤联合治疗,治疗周期为15天。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及3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显著,治疗后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痊愈病例3个月后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带汤联合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能有效改善带下病带下过多患者的症状,并能减少患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郑静飞 《新中医》2015,47(6):178-180
目的 :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下注型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及对阴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湿热下注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龙胆泻肝汤口服;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泡腾片阴道给药。比较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变化、阴道p H值及乳酸杆菌数量评分、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45%,对照组77.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中医证侯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证候总有效率观察组96.23%,对照组83.0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阴道p H值明显降低,乳酸杆菌数量评分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p 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乳酸杆菌数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能有效改善阴道内环境及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碎石清合剂联合四妙丸治疗湿热蕴结型输尿管结石术后疗效及对双J管相关症状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湿热蕴结型输尿管结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于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10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碎石清合剂联合四妙丸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双J管相关症状评分,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双J管相关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尿路症状、躯体疼痛症状、身体一般状况及工作能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碎石清合剂联合四妙丸治疗湿热蕴结型输尿管结石术后疗效较佳,可显著降低中医症候评分及双J管相关症状评分,且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刘鹤玢  韩延华 《新中医》2017,49(9):85-87
目的:观察韩氏妇炎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蕴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湿热蕴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予口服韩氏妇炎汤联合中药妇炎灵方保留灌肠,治疗2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月后,痊愈48例,占53.3%;显效22例,占24.4%;有效11例,占12.2%;无效9例,占10.0%;总有效率为90.0%。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韩氏妇炎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蕴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满意,其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易黄止带汤加减治疗湿毒型带下病的效果。方法:选取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62例湿毒型带下病患者,以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单独给予三金片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易黄止带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 %高于对照组的70.9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湿毒型带下病通过易黄止带汤加减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康妇炎胶囊对湿热蕴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IL-2、TNF-α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96例湿热蕴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妇炎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停药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局部证候积分、总证候积分、下腹部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经期腹痛程度评分及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妇炎胶囊用于湿热蕴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能够有效改善中医证候,降低疼痛程度及改善机体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热淋汤内服及坐浴治疗湿热下注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90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分别采用热淋汤内服合坐浴、热淋汤内服、坦洛新缓释片治疗,1个月后比较三组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1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及坐浴治疗湿热下注型前列腺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带下病湿热蕴结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6~60岁的带下病湿热蕴结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生存质量状况和影响因素。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SF-36各维度得分分别为:PF:90.54±10.82、RP:69.29±34.94、BP:86.68±17.01、GH:63.05±24.47、VT:69.61±18.77、MH:74.64±19.52、SF:81.71±17.11、R E:78.12±30.25。影响患者PCS、MCS和SF-36总分的因素主要是"是否有合并病症"和"中医证候得分"。结论带下病湿热蕴结证患者的生存质量相对偏低,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是否有合并病症"和"中医证候得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荆芥、防风在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证、脾肾两虚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因溃疡性结肠炎就诊且中医证型为湿热蕴结证、脾肾两虚证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根据证型予溃结Ⅰ号方或溃结Ⅱ号方,观察组在对照组原方基础上加荆芥、防风各10 g,服药周期为14 d。分析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腹泻、腹痛、黏液血便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腹泻、腹痛、黏液血便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腹泻、腹痛、黏液血便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荆芥、防风对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证、脾肾两虚证的症状改善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范文东  李燕  熊晓芳 《新中医》2016,48(9):42-44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治疗肝胃湿热证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R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脱落1例,剩43例;治疗组脱落2例,剩42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及枸缘酸莫沙必利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大柴胡汤治疗。比较2组的内镜积分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高于对照组的72.1%;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5%,高于对照组的83.7%。2组治疗4、8周后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4周后降低(P0.05),治疗组口干、口苦,身体困倦,大便不畅的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柴胡汤治疗肝胃湿热证RE,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止带方加味结合西药治疗湿热下注型带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湿热下注型带下症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用西药奥硝唑胶囊内服及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泡腾片外用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另以止带方加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证候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积分低于对照组,积分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下注型带下症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祛湿化浊方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别给予祛湿化浊方和秋水仙碱治疗,疗程14天。结果治疗组的综合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湿化浊方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康妇炎胶囊联合美满霉素治疗女性生殖解脲支原体(UU)感染(带下病湿热下证)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美满霉素治疗,治疗组加用康妇炎胶囊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结果:痊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候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妇炎联合美满霉素治疗女性生殖UU感染(带下病湿热下注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消痞汤对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健脾消痞汤治疗。化疗2周为1个周期,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观察两组中医临床证候疗效和治疗前后生存质量SF-36量表评分积分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中医临床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改善率分别为63.3%和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SF-36量表评分,治疗组在总体健康、身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健康变化、生理职能等维度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有不同程度加重,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消痞汤治疗晚期胃癌能改善中医临床症状,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痛风方联合吲哚美辛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湿热郁结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痛风方联合吲哚美辛治疗,对照组单用吲哚美辛治疗。治疗2周后评定2组综合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WBC)、血清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57/60),对照组为81.67%(49/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医证候积分及UA、ESR、CRP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WBC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痛风方联合吲哚美辛能改善湿热蕴结型痛风患者的中医症状,降低WBC、UA、ESR、CRP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吴旭光  吴旭明 《新中医》2016,48(5):96-98
目的:观察溪黄草汤辅助治疗湿热蕴结型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0例慢性乙型肝炎,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IFNα-1b)治疗,每次50g,隔天1次,肌内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溪黄草汤辅助治疗,每天1剂,常规水煮分2次内服。2组疗程均12月。比较2组湿热蕴结证相关症状评分、临床疗效;依据慢性肝病量表(CLDQ)评价2组生活质量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9.09%,对照组70.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湿热蕴结证相关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湿热蕴结证相关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CLDQ量表各条目评分显著升高,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CLDQ量表各条目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溪黄草汤辅助治疗湿热蕴结型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可降低中医症状评分,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稳斑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栓素A_2(TXA_2)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探索。方法将60例冠心病PCI术后(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加稳斑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根据CRF表评定2组受试者心绞痛症状积分、心绞痛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ngⅡ及TXA_2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疗程结束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在心绞痛症状积分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在心绞痛症状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AngⅡ、TXA_2均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在心绞痛症状积分、心绞痛症状疗效较对照组均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在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AngⅡ、TXA_2含量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稳斑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能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抑制AngⅡ、TXA_2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王磊  潘文  田莉 《新中医》2017,49(4):94-96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4例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中药热敷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9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敷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