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益气活血化湿方案治疗膜性肾病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辨证与辨病、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祛邪与扶正相结合”为指导思想,通过大量临床实践,逐步形成“益气活血化湿方案”治疗膜性肾病。开展系列临床和实验研究,验证了其有效性,并对其机制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探索,以期确立中医药在难治性肾病治疗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张静  戴晓霞 《大家健康》2016,(8):156-156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湿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膜性肾病患者46例,分成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采用单纯益气活血化湿治疗,中西医结合组采用益气活血化湿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效果。结果:中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各项生化指标检测情况相差不大且治疗总有效率相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膜性肾病患者采用单纯益气活血化湿治疗,疗效确切,可单独作为一种中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目前采用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对一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且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较多,而中医药在治疗膜性肾病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文中对近几年的膜性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目的在于为今后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的研究提供思路,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4.
张庚  韩冬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4):472+490
膜性肾病在儿科肾病患者中非常少见,一般表现为无症状的蛋白尿或者肾病综合征[1]。在成人患者中膜性肾病是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而在儿科肾病综合征患者中膜性肾病的比例不足5%[2]。膜性肾病的组织学典型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以及临床实验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同时大量的现代研究显示出了中医药治疗IMN在减少不良反应和提高临床疗效方面的优势.文章结合近年来国内外IMN研究的相关文献,从发病机制、诊断...  相似文献   

6.
膜性肾病在儿科肾病患者中非常少见,一般表现为无症状的蛋白尿或者肾病综合征。在成人患者中膜性肾病是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而在儿科肾病综合征患者中膜性肾病的比例不足5%。膜性肾病的组织学典型病理变化是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壁的异常增厚,免疫荧光检查可以发现上皮下的呈颗粒状IgG免疫复合物沉积,  相似文献   

7.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由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的肾小球疾病,临床上以肾病综合征或无症状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发病机制为肾小球足细胞膜的 M 型磷脂酶 A2 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与足细胞表面自身抗原相结合,进...  相似文献   

8.
膜性肾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性肾病属本虚标实证,脾肾两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湿热胶着成瘀、痰瘀互结是发病的重要病机环节,治疗上应在辨证的基础上强调活血清利。雷公藤具有抗炎、抑制免疫、保护足细胞等多靶点效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从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实践及研究进展证明:祛风通络、益气清利活血法治疗膜性肾病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膜性肾病(MN)是一种常见的肾病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病情反复,迁延不愈。除了环境、免疫炎症反应等因素,遗传因素在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已发现多种与该病密切相关的易患基因,如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细胞因子相关基因、M型磷脂酶A_2受体编码基因等。因此,对MN易患基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了解MN的发病机制及其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笔自1997年以来运用自拟清热解毒化湿汤治疗病毒疱疹20倒,取得了较好的疗效。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在6月~4岁。病程2~7天;疱疹位于手足部18例次:口腔溃烂16例次,溃烂面积2~5ram;体温37.5~39.5℃.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报》2019,(10):2231-2235
目的:观察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8例脾肾阳虚兼瘀水互结型IMN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低盐低脂优质限量蛋白饮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等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阳活血利水法方药。所有受试者均进入48周的临床治疗及观察随访期,入组后每8周定期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每16周检测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antibody,PLA2R-Ab)定量、血液分析、尿液分析、肝肾功能、血脂,评价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48周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在降低24小时尿蛋白(P=0.021)、血清抗PLA2R-Ab(P=0.033)、总胆固醇(P=0.039)、三酰甘油(P=0.046)以及升高血清白蛋白(P=0.017)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受试者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温阳活血利水法可有效减轻IMN脾肾阳虚兼瘀水互结证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降低24小时尿蛋白、血脂及血清抗PLA2R-Ab水平,升高血清白蛋白。  相似文献   

12.
13.
在我院收治的肺系外感热病患者中,除常见的风热毒邪、温热毒邪为患外,每多兼挟湿毒和暑湿,燥热病邪所致者较少见,这与我省多雨潮湿的气候有关,亦与发病季节有明显关系。运用清热解毒化湿法治疗,总有效率达80%。我们体会到:在治疗该类热毒壅盛,湿毒遏滞的肺系外感热病,应以“顿挫热邪”,“既病防变”为要则。除及时有力地运用清热解毒药外,根据所兼挟湿邪的表里不同,轻重不一,及伤津耗气的不同程度分别酌情加用宣透表湿,宣化湿浊,健脾利湿之品,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使用的临床指征,做到适时、适量、适可而止。另外,须掌握好清热化湿与顾护阴精的关系,以清热化湿不伤阴,生津护阴不助湿为原则,本文对该类热病的临床辨证特征和用药规律作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膜性肾病为成人常见的肾病综合征病因,根据继发性因素的有无可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与继发性膜性肾病。特发性膜性肾病因其无明确继发因素、病情迁延、预后差异较大等临床特点而备受关注。特发性膜性肾病属于足细胞病,而特异性抗体识别足细胞抗原并活化补体,这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综述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的概况,分为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参考文献26篇。  相似文献   

16.
曹雪莹 《中国医刊》2008,43(3):20-21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中常见的病理类型,其特征是肾小球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70%~85%患者表现肾病性蛋白尿,5%~10%患者伴有肾功能不全,血尿发生率较少。对1189例患者的随访研究发现,老年患者(年龄〉50岁)、大量蛋白尿、肾功能不全及肾活检时小管间质病变重者,是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的高危因素,大量蛋白尿及其持续时间是IMN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起病时尿蛋白越多越易进展至ESRD。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常见病理类型之一。典型病理特征为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致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目前IMN的治疗颇有争议,本文对其治疗现状做一综述。1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特点膜性肾病(MN)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大量蛋白尿,70%-80%呈肾病程度蛋白尿,5%-10%伴有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及血尿发生率较少。MN常见于成人,约占成人肾病综合征的33%,儿童患者少见。  相似文献   

18.
19.
化湿清热法治疗肾病综合征6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61例肾病综合征,单纯使用中药治疗36例,基本缓解20例,缓解率为55.6%.认为湿热是肾病综合征发生、进展、变化的主要邪气,化湿清热是扭转病机的重要治法,根据证情诸法合用施治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的免疫治疗方案不断探索,利妥昔单抗(RTX)的疗效与安全性得到了肯定。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对比了RTX单药或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PMN的效果,但目前针对RTX治疗方案仍未达成一致。本文就RTX治疗PMN的方案、影响RTX治疗PMN效果的相关因素及RTX的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