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又称乳腺肉芽肿、肉芽肿性乳腺炎、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等,是一种以乳腺小叶为中心的非干酪样坏死及以肉芽肿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发于育龄期女性,并多发生在产后数月或数年,少数可见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该病临床多表现为乳房肿块或伴疼痛,肿块多位于乳晕外的其他象限,或乳房红肿伴发热,或乳房化脓,  相似文献   

2.
肉芽肿性乳腺炎以乳腺小叶为中心,呈多灶性分布.一般局限在小叶内,偶可累及小叶外.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乳腺炎性病变,其病理特征为坏死性肉芽肿性小叶炎,以乳腺肿块,化脓、破溃及腋窝肿大淋巴结体征为主.吾师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可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张萌 《中医临床研究》2012,4(9):114-117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又称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等,是指乳腺的非干酪样坏死局限于小叶的肉芽肿性病变,是一种较少见的乳腺炎性疾病。发病率低,易被忽视,关于本病的病因至今尚没有一种定论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临床表现亦缺乏特异性症状,一般均以乳房肿块就诊,极易造成误诊误治,所以本病的诊断尤其重要;超声诊断的资料较多,但无明显的特异性;影像报道较少,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尚无致死性报道,目前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主[1-3]。  相似文献   

4.
陆洪宁 《河北中医》2012,(10):1567-1569
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是指乳腺的非干酪样坏死局限于乳腺小叶的肉芽肿性病变,由于多以乳腺小叶为中心故又称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1972年由KesslerE等最先报道。目前GM治疗多以手术切除为主,同时配合以中医药综合治疗。现将近几年GM的现代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是一种慢性乳腺炎性病变,病程较长,复发率较高,常见于育龄期经产妇女。临床表现多见乳房肿块,伴或不伴疼痛,乳房局部皮色变红,日久可见肿块化脓破溃,甚至形成窦道。病理诊断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贾建东主任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多年,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是一种以乳腺小叶为中心的肉芽肿性病变。结合仝小林"脏腑风湿"理论,认为部分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类"乳房风湿病",属脏腑风湿范畴;并从脏腑风湿的角度阐述部分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等,提出风寒湿内侵是病因,产后体虚、寒湿内伏是病机,痰湿瘀互结是关键,化热溃破是进展。应以扶正祛邪为大法、分肿块期、脓肿期及溃后期三个不同阶段论治。为肉芽肿性乳腺炎提供新的辨证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预防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手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确诊为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患者106例,把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手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患者53例作为实验组,把单纯手术治疗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治疗后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的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总复发率35%,对照组总复发率73%,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后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可减少和延长复发时间,对预防手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后复发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仙方活命饮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8月~2019年1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00名病理证实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其中A组50名患者为手术+常规换药,B组50名患者为手术+常规换药+口服中药(仙方活命饮);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愈合周期及术后复发率。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年龄、肿块大小、病理结果、手术方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B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定期随访半年内,两组的复发例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术后内服仙方活命饮可缩短切口愈合周期,并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回顾我院07年5月至09年5月,经手术治疗的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和浆细胞乳腺炎38例,其中有5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和1例浸润性乳腺癌,钼靶X线误诊为浆细胞乳腺炎。术前均经钼靶X线检查,现提出进行钼靶X线误诊分析。我们采用芬兰产:PlanmedSophine高频钼靶机,KodakMin—R2000单面增感屏,KodakMin—R2000乳腺专用胶片  相似文献   

10.
<正>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又称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属于乳腺慢性良性病变,且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发病因素多与自身免疫、乳汁淤积及高泌乳血症、乳头凹陷、细菌感染等相关[1]。因其发病初期症状多表现为乳房肿块,质地较坚韧,边界不清,伴有疼痛,常常误诊为乳腺癌、浆细胞性乳腺炎等。本病发病迅速,易成脓破溃,形成窦道瘘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脂代谢相关指标与肉芽肿小叶性乳腺炎发病关系。方法:选取35例肉芽肿小叶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组;60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两组测量身高体重,行血脂分析。结果:两组在体重指数和高密度脂蛋白两项数据中具有显著性差异,而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上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超重、肥胖和脂代谢异常增加肉芽肿小叶性乳腺炎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2.
<正>非哺乳期乳腺炎发生于女性非哺乳期,以病程长、易反复、损外观为特点,常见类型包括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两种。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导管周围炎症,多由乳头内陷、乳管堵塞、细菌感染、吸烟等引起;肉芽肿性乳腺炎多发于乳腺小叶,一般多由于自身免疫、细菌感染、泌乳异常等引起[1]。急性肿块期为非哺乳期乳腺炎最常见的就诊分期,患者常因乳房红肿热痛而来就诊。目前,  相似文献   

13.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中医药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毅  梁栋  迟均敬 《河北中医》2010,32(2):208-210
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是一种局限于乳腺小叶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比较少见,近年来GM发病率有增多趋势。由Kessler & Wolloch于1972年首先报道,以后陆续有文献报告,国内马国华于1986年首先报道GM6例。GM以局限于乳腺小叶内的肉芽肿性炎症为特征,为非干酪性肉芽肿,病变内无微生物病原菌。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14.
徐飚  王蕾  刘晓雁  赖米林  张旭  康梦玲 《新中医》2019,51(2):279-283
简版:目的:了解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在国内的诊治现状,引起临床医师对本病的关注。方法:依托网络媒体对国内乳腺科及从事乳腺病领域的临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诊断、病因、治疗及疗效评价等。  相似文献   

15.
正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是指乳腺的非干酪样坏死局限于乳腺小叶的乳腺肉芽肿性改变[1]。本病在中医学中无明确记载,根据其临床特点,认为其属于乳痈范畴,但应注意本病有别于常见的急性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两者在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目前,西医往往采用激素、抗结核药物、手术等方法治疗GLM,但由于治疗药物存在不良反应及手术会一定程度上导致乳房毁形,仍存在较大争议。首届全国名中医林毅教授本着"祛邪不伤正,祛腐可生新"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6.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是一种少见的、局限于乳腺小叶的肉芽肿性病变,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临床上很容易误诊。本文结合2例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表现及临床文献,探讨该病临床特点。1 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30岁,左乳肿块伴疼痛2个月,哺乳期。无诱因出现左乳肿块,初约杏核大小,生长明显,皮肤微红、微热,无恶寒、发热。以急性乳腺炎应用阿奇霉素、锋派新等治疗无效收入院。查体:左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118例,采用中药消痈乳康汤为主方辨证分型加减内服治疗,并根据乳腺局部肿块、脓肿、瘘管情况灵活结合外治法(如箍围法、切排法、祛腐生肌法、提脓祛腐法、垫棉绑缚法)治疗。结果:痊愈115例,好转3例,复发2例。痊愈率97.5%,复发率1.7%。结论:中药内外合治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62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复发率13.16%显著低于对照组37.50%(P0.05)。观察组乳房外形优良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保持乳房外形,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是少见的、乳腺炎症疾病,治疗上没有共识,病因不明。在临床病因学调查中,发现IGM患者患侧乳头发育不良率非常高,占总患者的64%;本组为外科手术治疗,全部具备病理诊断。本组乳头发育不良患者表现为先天性,自幼存在。从胚胎发育学上,乳头发育不良可能存在后续小叶腺管发育不良的可能性。在乳汁淤积或泌乳素增高等不利条件下,乳腺腺管通畅障碍,导致IGM发生。乳头、乳管发育不良是IGM重要基础性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徐露 《河南中医》2014,(6):1164-1164
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是一种以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且局限于乳腺小叶为特征的乳腺肉芽肿性炎症病变,病变内无微生物病原菌。既往文献报道认为其发病病因与哺乳史、乳房外伤、口服避孕药物史、乳头内陷,乳腺分泌物过敏,或分支杆菌、棒状杆菌感染有关,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