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痞证是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症的病证。文章从痞证的渊源、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等方面总结痞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根据病因病机和临床特征将痞证分为"胃痞""肝痞""肺痞",采用"辛开苦降、泻中寓补、甘温扶脾、调和肝脾、开宣肺气"五法展开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2.
笔者归纳总结了以酸甘化阴法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小儿肠痉挛、多发性抽动症、支气管哮喘及小儿夜啼症的辨证应用经验及典型病例。结果显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小儿夜惊虽然表现不同,但其病机均体现小儿"肝常有余"、"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特点。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调和肝脾,具有养血滋阴、平肝抑木、敛肝柔肝之功效,治疗切中病机,故可取得满意疗效;芍药甘草汤应用于治疗小儿肠痉挛、支气管哮喘肺部听诊有广泛哮鸣音,在辨证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芍药甘草汤具有解痉、镇痛、抗炎、止咳、平喘、抗过敏作用,提示参照中医理论与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选择用药可提高疗效,起到事半功倍、一举多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是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急危重症,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通过多年理论探索及临床总结,笔者发现本病的中医核心病机在于肝脾不调,现代病机与肠-肝轴紊乱密切相关,因此提出"肝病实脾、肝脾同治及调节肠-肝轴"的理论治疗本病,经多年临床验证及其他研究证实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及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强调“肝脾同治”理论在气血津液及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对小儿机体的影响,并指出“肝脾同治”理论在儿科疾病的诊疗及预防中的重要性。本文试从“肝脾同治”理论出发,阐述咳嗽、厌食、心肌受损及多动症等儿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法及方药特点,并通过总结临床经验及各家见解,为“肝脾同治”理论治疗及预防儿科疾病提供新观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肝脾同治”理论,结合患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探讨小儿抽动障碍的病因病机、中医发病机制、辨证思路及治疗方法,并分析导师杨志华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的临床经验,为本病的临床有效治疗提供指导。导师杨志华论治小儿抽动障碍以“肝脾同治”为主,强调镇肝息风、疏肝理脾为根本治法,临床效果显著。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6.
根据肝脾两脏在生理及病理上相互制约、相互传变的关系,临床上常用"见肝实脾""肝脾同治"的方法进行治疗。文中通过总结临床相关病例,以"见肝实脾"为指导思想进行积极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总结李乃庚辨治小儿久咳的经验,李乃庚认为小儿久咳治疗时应首辨病性虚实,需注重"护阳益阴",重视"肺肝同治""肺脾同治"等治法,治疗时需顾护脾胃并配合饮食调养,另外需重视痰邪在久咳致病中的作用,治疗以化痰为要,常用黄芪止嗽饮、百部麦冬汤、平喘汤等验方。附典型医案2例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T2DM合并NAFLD)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方面的表现。通过对中医典籍的阅读及分析,发现中医"脾瘅"理论与T2DM合并NAFLD有诸多相似之处。从病名、病因、病机、防治等方面讨论脾瘅与T2DM合并NAFLD之间的相关性,并基于"脾瘅"理论从"异病同治""无症论治""治未病"出发,阐述T2DM合并NAFLD的特色治疗,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基于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及五脏相关理论,治疗哮喘不能单纯针对体内宿有伏痰留饮,而单纯从肺、脾、肾三脏入手,文章从理论基础及临床实践两方面论证肝脾同治论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通过阅读大量古代文献,分别从小儿肝脾生理、病理的特点,肝脾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宿根的形成的影响及肝脾与气机升降的关系进行论述,提出肝脾同治的理论依据及可行性;通过整理归纳相关文献,分析中医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发现肝脾同治在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次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为临床常见病,不仅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还严重影响其工作及生活。刘建设老师以"痰火致郁"为指导,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刘老师认为,抑郁症的发生与情志因素、体质因素及社会因素等有关,其中情志因素是致病的关键;病位在心、脾、肝、胆,系痰、火、郁三者交结,影响气机,使心、脾、肝胆俱病所致;秉持"辨证论治"的原则,谨守病机、随症加减、灵活运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抑郁症,体现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治疗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临床研究发现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多有心烦、寐迟等症状。夏桂成教授认为部分反复种植失败的病因病机为心肾不交,临床治疗时应以调补心肾阴阳为主,以经验方清心滋肾汤为基础方随症加减,配合心理调节,心肾同治,肝脾同调,为临床治疗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朴星春 《环球中医药》2012,(10):757-758
赵志付教授创立刚柔辨证理论治疗心身疾病。该理论认为,失眠病病位在肝,旁及心、脾,病机为肝之刚柔不能相济,心主神、肝藏魂功能异常使然,临床常见证型有心肝火旺证、心肝阴虚证、肝气郁结证和肝郁脾虚证,临床常用自拟方治疗,并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心身同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介绍刘建平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刘教授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常,其于临床根据不同病情分别采用脾胃同治、肝脾(胃)同治、心脾同治、心肝同治等法治疗本病。脾胃同治拟定健脾和胃法、补脾和胃法、醒脾和胃法;肝脾同治拟定疏肝健脾法、疏肝和胃法、清肝泻胃法;心脾同治拟定养心补脾、安神定志法;心肝同治拟定清心泻肝法、养肝安神法。并列举了每种治法的常用药物和药对。  相似文献   

14.
分析卒中后焦虑障碍的病机特点,结合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探讨"心""脑"与卒中后焦虑障碍的相关性。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临床针灸治疗本病取穴规律,进一步探讨调理"心""脑"治疗卒中后焦虑障碍的针灸取穴思路。卒中后焦虑障碍属于脑器质性焦虑障碍,神机受损是其基本病机,"心""脑"共患是发生卒中后焦虑障碍重要原因。针灸治疗从"心""脑"同治的角度出发,以五脏、气街、四海、经络等理论为依据,结合针灸配穴的方法进行选穴,穴取百会、风府以调脑,取心俞、神门以调心,心脑同调,有助于缓解卒中后焦虑障碍。  相似文献   

15.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医将其归属"多寐""嗜睡""多眠""多卧""嗜卧"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主要与脾、心、肝、肾、脑髓等脏腑密切相关。金教授认为发作性睡病的形成和发展与脾有着密切的关系,脾具有主运化的水谷精微,以维持机体后天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理机能,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并且"四季脾旺不受邪",临床治疗发作性睡病以健脾升清、化湿降浊为治则,能取得满意疗效,文章通过阐述金教授从脾论治发作性睡病的理论基础与治则,并结合案例分析总结,认为脾虚清阳不升、浊阴上犯,可引起多寐、嗜睡等症,临证通过健脾升清、化湿降浊的思路诊治该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从脾论治发作性睡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金虎主任医师认为小儿厌食症与肝脾两脏关系密切,并提出肝郁脾虚,湿阻气滞是小儿厌食症的主要病机;疏肝健脾化湿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基本法则;自拟厌食汤为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基本方剂;临床用实例加以验证,从而提出了从肝脾同治来治疗小儿厌食症。  相似文献   

17.
王素梅教授从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阳亢有余,阴静不足"的特点出发,认为儿童抽动障碍的发生与肝脾两脏关系密切,病机关键是脾虚肝旺,风痰扰动,提出本病的辨治思路是确定病因,理清病位,分清标本虚实,做到方证症药相应。并以扶土抑木为基本原则,常用治法有疏肝解郁法、平肝潜阳法、清热平肝法、重镇平肝法、益气健脾法、健脾化痰法、运脾消滞法等。方剂配伍强调以辛、甘、温之品为基础,诸药相合而肝脾自调。主要药物有钩藤、白芍、防风、葛根、陈皮等,并随症加减,善用角药。  相似文献   

18.
张仲景认为,中风主要原因在于"外风",病机为"内虚邪中",治疗上注重肝脾同治、重镇熄风、扶正祛风;而叶天士认为,中风主要原因在于肝肾阴亏,病机为"阳化内风",治疗上在肝脾同治、肝胃同治的同时,注重四时养治,随时施治。从仲景"外风"到叶天士"阳化内风"不但体现了中风论治的多个不同角度,更体现了中风病机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通过查阅整理近十年慢性复杂性疾病的诊治方法以及临床用药规律,探究其中医证治规律,认为慢性复杂性疾病均存在"久病多虚""久病多瘀""百病多由痰作祟""久病入络"的病机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扶正固本,顾护脾肾""痰瘀同治""络病证治"的治疗原则,并将慢性复杂性疾病的治疗药物归纳为"温补培元、健脾益肾""化湿除痰、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络郁则通、络虚则补"四类,临证时亦应标本同治,随证加减,以揭示慢性复杂性疾病的共性特点和病机规律,为临床诊治慢性复杂性疾病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介绍郭军教授从痰瘀论治阴茎硬结症的思路及临证经验。郭军认为阴茎硬结症与肝、脾、肾相关,病机以肝肾阴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治以滋补肝肾、活血化痰为基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配以健脾、养心、安神、清热等治法。同时强调在治疗过程中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专方与辨证相结合,重视脑心同调、身心同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临床中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