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中医药导报》2016,(1)
目的:研究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0—2015年776篇中医药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文章,摘录其中方剂共208首,把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输入EXCEL200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频次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208首方剂中,使用198味药物共2210频次,其中使用频次在50次以上的主要有黄芪、丹参、茯苓、山药、山茱萸、生地黄、益母草、当归、大黄、川芎、泽泻、熟地黄、白术。按照中药学分类统计,补虚药居于首位,其次是清热药,第3是活血化瘀药,第4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化痰药等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结论:中医药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在益气养阴、补脾益肾的基础上,着重利水消肿、活血化瘀,并且从"肝"论治糖尿病肾病,强调疏肝理气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现代中医药》2020,(1)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用药规律。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4月23日~2018年12月31日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63例,分析中医药治疗组患者的用药规律。结果 63例患者共应用药物38种,用药总次数388次,应用率从高到底分别为山药、黄芪、麦冬、黄连、山茱萸、茯苓、丹参、熟地、葛根、五味子、白术、枸杞、知母、当归、丹皮、黄芩、黄精、白芍、玉竹、太子参、泽泻、牛膝,主要为清热药,其次为补气药、活血化瘀药、补阴药、利水渗湿药,再次为补血药、解表药,之后为祛风湿药、收涩药、芳香化湿药、安神药、湿里药、止血药,最后为泻下药。结论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主要为清热药,其次为补气药、活血化瘀药、补阴药、利水渗湿药,再次为补血药、解表药,之后为祛风湿药、收涩药、芳香化湿药、安神药、湿里药、止血药,最后为泻下药。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417篇中医药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文章,摘录其中方剂共417首,把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输入EXCEL200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 ,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 417首方剂中,共使用208种药物4524频次,其中使用频次在100次以上的主要有黄芪、当归、川芎、地龙、鸡血藤、丹参、红花、赤芍、牛膝、桃仁、桂枝、生地、葛根、白芍、水蛭。按照中药学功效分类统计,活血化瘀药居于首位,其次是补气药、补阴药和补血药,平肝熄风药、祛风湿药、补阳药等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活血化瘀、益气养阴补血为最基本的方法 ,同时配合熄风通络、祛风除湿、温肾助阳等多种治法和药物,标本兼治,方能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收集102篇中医药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文章,摘录其中方剂共102首,把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输入EXCEL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102首方剂中,共使用138味药物1141频次,其中使用频次在40次以上的主要有黄芪、当归、川芎、红花、地龙、桃仁、牛膝和桂枝。按照中药学分类统计,活血药居于首位,其次是补血药,第三是补气药,息风止痉药、解表药、祛风湿药等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治法为活血祛瘀,益气补虚,同时结合患者情况和病机特点,配合应用其它多种治法和药物,能收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仝小林教授诊治低血糖型脆性糖尿病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仝小林教授门诊的低血糖型脆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多元统计分析,探讨低血糖型脆性糖尿病的一般特征及证候分布特点,挖掘治疗本病的核心药物。结果证候分布由高到低为脾虚胃热、中气亏虚、气阴两虚、中焦气滞证、肠道湿热证、胃脘痞满、肝胃郁热、肝肾亏虚;脾虚胃热型核心药物为黄连、黄芩、生姜、知母,中气亏虚型核心药物为黄连、黄芪、枳实、白术。结论仝小林教授辨证低血糖型脆性糖尿病为脾虚胃热与中气亏虚2个典型证型,并给予黄连作为降糖靶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发热的用药规律。方法:以"发热"为检索词、以"中医"或"中药"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等数据库2005年1月至2020年2月中医药治疗发热的临床研究文献,筛选后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的方法,总结发热的症状特征、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42篇,包括症状118种,处方165首,中药186味。高频症状前5位分别为: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口干;高频舌象前5位分别为:舌偏红、舌淡红、舌尖红、舌黯红、舌红绛;高频苔象前5位分别为:苔薄白、苔薄黄、苔黄腻、苔白、苔白腻;高频脉象前5位分别为:脉浮数、脉滑数、脉浮紧、脉细数、脉弦细;高频药物前5位分别为:甘草、柴胡、黄芩、连翘、杏仁;常用组合为金银花-连翘、麻黄-杏仁-甘草等;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4类。结论:中医将发热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治疗外感发热以疏风解表药物为主,治疗内伤发热属虚者以益气、养血、滋阴、温阳为主,兼以清热;属实者以解郁、活血、除湿、清热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胰腺炎(CP)的方剂组成和用药规律.方法:整理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2月有关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中医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对药物实施频数及频率统计、药物分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分析常用药物的功效分布及常用药对、3味药的组合.结果:共纳入处方82个,涉及中药16...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中医治疗癌痛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中医中药治疗癌痛的文献,采用EXCEL表格分析中医治疗癌性疼痛的方剂、单味药、对药的使用频次,分析探讨其用药规律。结果 本文统计了772篇中医治疗癌痛的文献,并检索整理出了治疗癌痛中药的支持度、四气五味与归经、功效、用药方式等用药规律。通过统计分析,支持度排名前10的单味药分别是冰片、乳香、延胡索、没药、乌头、甘草、红花、当归、大黄、细辛;方剂排名前3位的是身痛逐瘀汤、双柏散和益肾骨康方。结论 基于中医药治疗癌痛的用药规律研究,我们建立了数据库,为临床癌痛用药提供参考并对中医药治疗癌痛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有关中医药治疗DN的相关文献,使用Excel、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中药频次、功效、性味归经、关联规则进行分析。结果:纳入中药处方365首,中药264味,高频中药主要有黄芪、茯苓、生地黄等;功效主要以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为主;药味以甘、苦最为常用,药性以温、寒为主;归经以肾、肺、脾经多见。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常用药对为黄芪-丹参。结论:中医药治疗DN以补虚为主,兼以清热利湿,且活血化瘀法贯穿疾病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医药治疗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药配伍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以古今医案云平台V1.4中整理的名医经验书籍、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献、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共享的1949年1月1日-2016年12月1日的现代中医医案为数据来源,检索筛选中医治疗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验案数据。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采用系统集成的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等方法,分析医案的组方用药频次、药性、核心处方等。结果纳入医案数据1259例、1877诊次,涉及处方1877首、药物712味,总用药频次18 056次。高频药物有黄芩(632次)、甘草(570次)、连翘(563次)、桔梗(535次)、金银花(523次)等,多属苦、寒、归肺经药物。组方以普济消毒饮和银翘散为核心处方加减。结论中医药治疗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多以清热、化痰、疏风、解表为法,药物多为寒、苦、辛、归肺经者,在清肺泻热、化痰驱邪的同时兼顾脾胃,养阴益气以扶助正气。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用药规律,为临床组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2008~2018年中医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文献,采用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中药用药规律。结果频数分析结果显示,使用频次排前十位药物分别是:夏枯草、甘草、黄芪、柴胡、当归、浙贝母、茯苓、白芍、白术、党参;常用中药(用药频次≥10)共16味,涉及药性有5种,药味7种,归属9经,分属7种不同功效类别药物。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3味药物(用药频次≥5)得到聚类方6个,多具有补益脾肾、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化痰或软坚散结的功效。结论初步探索出中医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肿瘤良方大全》《肿瘤方剂大辞典》《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局国家药品标准(修订)颁布件》中中医治疗肺癌的处方,将数据录入Excel进行数据处理,使用Lantern 5.0、SPSS Modeler 18.0及SPSS Statistics 25.0对肺癌方剂频次统计、系统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650个处方,572种药,6 120次。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使用最多为胃、脾、肾、肝、肺。使用频次最多的药物为黄芪、白花蛇舌草、甘草、茯苓、沙参、麦冬等。高频药物以清热解毒药和益气养阴药及活血化瘀药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对关联16条,三联24条,因子内得到13个公因子,系统聚类分析得出7个关联紧密的药组。隐结构得到14个隐变量,每个隐变量有2个隐类,共28个隐类。结论:补气养阴药和清热抗癌解毒、活血化瘀药、健脾利湿药、清热化痰治则,为中医药治疗肺癌提供借鉴,有待进一步结合临床及实验给予验证。 相似文献
14.
经过临床流行病学、冠脉造影、治疗学、病理学研究,目前已经证明糖尿病性心肌病是一种独立的糖尿病并发症,尽管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由于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已经引起不少学者的兴趣,中医药界也进行了一定研究,谨将目前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用药特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查阅1953年6月—2018年3月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文献153篇,分析临床中医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用药类别特点。结果:查阅出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文献中,用药方剂138首,用药197味,其中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用药频率较高,累计达62. 79%,累计用药次数最多为甘草82次,其次是防风、白芍、蝉蜕、茯苓、当归在30次左右。结论:过敏性疾病的用药体现了中医"对外祛风"及"对内滋养"的整体用药特点,为临床治疗过敏性疾病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总结中药治疗膝痹用药的规律,分析其治疗膝痹之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膝痹"为检索词在《中华医典》全区搜索,将所得82条相关条文进行筛选,对所载高频药物性、味、归经、常用组合等进行系统梳理分析。结果:所载高频药物中以活血、祛风、除湿、补益肝肾之品为主,主要集中在祛风湿、理气血及补虚类,其归经主要集中在肝、脾、肾三脏,性属温热药物(微温、温、热、大热)达62. 5%,甘、辛、苦三味较高,药物配伍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类为主,兼有理气燥湿、补益肝肾、强筋健骨等药物的配伍,共奏邪去痹除之效。结论:依数据分析,中医药治疗膝痹病以理气血及补虚类药物为主,结合临床辨证辅以祛风除湿之品论治。 相似文献
19.
《吉林中医药》2015,(11)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配伍组合及其核心药物。方法以"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等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近5年来所有相关文献,使用Epi Data建立典型病例治疗中所用中医复方的药物数据库,选取其中具有早期糖尿病肾病典型病例有效治疗的文献,用复杂网络挖掘中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用药关系及其核心药物。结果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核心处方包括以下药物:黄芪、益母草、当归、山茱萸、大黄等,其中黄芪、山茱萸、山药、丹参处于处方配伍网络的核心节点。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指导,其结果能够与名老中医的用药规律进行对比,为以后名老中医临床学术经验的挖掘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CNKI、CMAC、万方数据检索文献,查询到109首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中医方剂,将方剂中涉及的中药进行分类统计,统计出各类中药的使用次数和频率,总结用药规律。结果:经统计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方剂中,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的使用频率较高,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有丹参、黄芪、山楂、泽泻、山药,应用频率较高的常用配伍药对有丹参—黄芪、丹参—山楂、黄芪—山药。结论: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用药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为主,治疗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化湿为大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