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舒血宁注射液临床用药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杨薇  尤丽  谢雁鸣  杨虎  庄严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3150-3154
目的: 通过对舒血宁注射液真实世界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其临床用药特征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为舒血宁注射液风险管理及开展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全国20家三甲综合医院使用舒血宁注射液的共48 445例住院患者信息,采用基本数据描述方法及关联分析方法对患者住院一般信息、诊断信息、临床用药信息及合并用药信息进行分析。 结果: 用药患者多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79.24%;临床多用于冠心病(中医为胸痹)、脑梗死(中医诊断为中风)、糖尿病、高血压病的治疗,但西医诊断符合药品说明书者占29.49%,中医诊断符合药品说明书者占48.75%;用法以静脉注射为主,单次用药剂量多集中在15~20 mL,占71.96%;用药疗程多为3~7 d,占31.85%;溶媒使用符合说明书者为34.00%,临床使用多与阿司匹林合并使用。 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用药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临床中存在未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及适应证使用等情况,可能存在用药风险,应对以上用药人群用药安全情况加以重视及深入研究,做好舒血宁注射液的风险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在真实世界中的用药特征。方法收集全国16家三级甲等医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住院患者信息,参照集成数据仓库构建模式,整合为清开灵注射液HIS数据仓库,对使用过清开灵注射液的12385例患者的基本信息、住院信息、诊断及中医辨证、合并用药等信息进行描述分析,并与药品说明书进行对比。结果使用清开灵注射液的患者中以45~65岁最多,占35.14%;入院时急、危症患者占42.65%;使用清开灵注射液患者发病和死亡发生率最高的节气前两位是冬至和小寒;符合药品说明书西医诊断的患者占36.84%;符合药品说明书的中医主证占42.35%;49.64%使用清开灵注射液的患者单次剂量是30~40 ml。结论清开灵注射液的使用患者以中老年居多,临床中存在未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及适应症使用情况,普遍存在联合用药现象但可能存在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电子医疗数据的8316例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用药信息,分析在真实世界中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合理、安全的指导。方法:选取全国19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信息,运用频数统计法、基础数据描述法及关联规则进行分析。结果:在电子医疗数据库所有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患者中,大部分患者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占总人数的68.8%;临床多用于冠心病、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等缺血性血管疾病,以及炎症性疾病、高血压、骨科疾病等;94.9%的患者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82.46%以上的单次用药剂量符合说明书规定的用药范围;用药疗程多数在14 d以内;临床最常见联合用药为阿司匹林、疏血通注射液等,合并药理作用多为抗生素类、活血化瘀剂等。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使用群体主要以中老年人人群居多;临床用药适应证广泛,存在超说明书适应证用药,合并用药多为药理作用相似的药物,建议药企和临床医生注意并重视患者的受益与风险比,规范临床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必净联合醒脑静治疗阿普唑仑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阿普唑仑中毒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2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使用醒脑静注射液15 m L+0.9%生理盐水250 m L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 L+0.9%生理盐水100 m L静脉滴注,2次/d,2组均连续治疗5天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观察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总抗氧化能力变化情况,并观察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TNF-α、IL-6、CRP及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SOD水平及总抗氧化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醒脑静能降低阿普唑仑中毒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肺炎性假瘤的可能性。方法:分析患者疾病发展的特点及病理特点,研究血必净注射液的药理特点,提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肺炎性假瘤的理论依据。血必净注射液用法采用血必净治疗炎症常规用法及用量:血必净50m L加生理盐水100m L静点,2次/d,共15d,休息21d为1个周期,共计6个周期。结果:6个周期治疗后,咳嗽、胸痛症状完全消失,查胸部CT示肺部病灶基本消失;停止治疗后6个月复查胸部CT示未见明显异常病灶,并恢复工作;停止治疗后20个月胸部CT示正常。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借助抑制炎症反应来治疗肺炎性假瘤,清除肿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选取30例下肢丹毒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6 m L静滴及外治,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50 m L静滴,疗程均为10 d。观察2组治疗10 d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血必净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必净组治疗后下肢肿胀、疼痛缓解时间及发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喜炎平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下肢丹毒疗效优于单用喜炎平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支英杰  张辉  谢雁鸣  杨虎  庄严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8):2714-2717
目的:采用频数分析的方法分析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使用疏血通注射液患者的相关指标分布情况,以便了解真实世界中使用疏血通注射液的患者群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选择全国20家三甲医院使用疏血通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信息,参照集成数据仓库构建模式,使用频数分析方法对使用疏血通注射液的患者选取其人群特征、性别、住院费别、给药科室、给药途径、合并用药等方面进行描述分析;采用关联规则方法统计患者合并用药的分布情况。结果:在HIS数据库中使用疏血通注射液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岁,年龄分布的2个峰值,分别是56,71岁;享有医保或国家其他医疗保险的患者占有效信息的75.8%;95.76%的信息显示给药途径采用静脉滴注方式;患者人群常被诊断为高血压、脑梗死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其合并用药多以阿司匹林、胰岛素、肝素等为多;临床多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做为溶媒。结论:使用疏血通注射液的人群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并以医保患者或享有国家医疗保险等相关政策的患者居多。给药途径基本符合药品说明书,多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联合用药,但请临床医生注意并重视患者的受益与风险比。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018年本院住院患者使用丹红注射液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8年全年使用丹红注射液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入住科室、入院诊断、用药开始时间、用药结束时间、丹红注射液用量、用法、溶媒、疗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丹红注射液适应证不合理病历21例,占抽查病历的7.61%;用法用量不适宜(溶媒选用不合理)病历50例,占抽查病历的18.12%;其中适应证不合理且用法用量不适宜(溶媒选用不合理)病历1例。使用丹红注射液不合理病历总计70例,占抽查病历的25.36%。结论:丹红注射液在本院应用的适应证基本合理,但溶媒选用不合理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9.
陈倩  易丹辉  谢雁鸣  杨薇  杨伟  庄严  杜婧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0):2817-2820
目的:了解临床上应用丹红注射液的具体使用情况,为规范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市10家大型三甲医院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使用过丹红注射液的患者信息,利用基本统计分析方法归纳、整理如适应症、用法用量、用药天数等信息.结果:在HIS数据库所有使用丹红注射液的患者中,60%以上的患者主要诊断、入院初诊或其他诊断符合丹红注射液说明书上的适应症;约95.5%的患者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用药剂量90%以上在说明书规定的用药范围内;用药疗程多数在20 d以内;合并用药种类多为祛瘀剂、抗心绞痛药、抗血小板药、脑血管病用药等.结论:丹红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基本符合药品说明书规定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老年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总结其药理学作用,以寻找最佳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治疗的老年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 L配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PACHⅡ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5 d后、治疗10 d后CRP、ESR、TNF-α、IL-2、IL-6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改善老年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间质性肺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50 mL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29例,无效7例,有效率占80.56%;对照组有效18例,无效14例,有效率占56.25%。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间质性肺炎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金华市中医医院病区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HIS系统随机抽取2017~2019年的2 160张中药注射剂处方进行研究,根据《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临床诊疗指南》以及药品说明书,对其使用疗程、适应证、使用剂量、重复用药、溶媒选择等进行回顾性点评。结果:不合理处方388张。其中疗程不合理105张,适应证不合理88张,剂量使用不合理75张,重复用药62张,溶媒选择不合理64张。发生不良反应184例,占8.52%;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是生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结论:医院病区中药注射剂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对此应加强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合理用药意识,确保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安全与合理。  相似文献   

13.
基于HIS真实世界的参麦注射液临床实效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王连心  谢雁鸣  杨薇  唐浩  杨虎  庄严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8):2710-2713
目的:基于"HIS"真实世界研究参麦注射液临床应用实际情况。方法:对全国20家三级甲等医院"HIS"中使用参麦注射液的患者信息进行分析,涵盖年龄、性别、职业、入院病情、住院天数、中西医诊断、用药剂量、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多项指标。结果:患者年龄以46~65岁之间为最多,住院天数以15~28 d居多,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是使用参麦注射液患者较常见的疾病,约97.55%的医嘱记录符合说明书给药途径,并分析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肿瘤、休克、冠心病等联合用药。结论:参麦注射液是临床应用较多且适应症较广的一种中药注射剂,基于"HIS"得出的研究结果客观真实,为前瞻性研究及临床实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4—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血必净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文章进行文献分析。结果:血必净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以呼吸系统、皮肤及全身性损害表现为主。结论:临床应重视血必净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加强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以下简称"本院")舒血宁注射液的使用情况,促进舒血宁注射液的临床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本院2016年1-6月使用舒血宁注射液的住院病历297份进行分析。结果 297例患者中,60岁以上患者占58.9%,舒血宁注射液的适应证相符率为52.2%,单次用药剂量符合说明书者为91.2%,溶媒使用符合说明书者为6.7%。舒血宁注射液在联合用药方面亦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本院舒血宁注射液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尤其在适应证及溶媒使用方面。  相似文献   

16.
基于HIS数据库"真实世界"的参麦注射液临床用药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婧  杨薇  易丹辉  谢雁鸣  庄严  杨伟  陈倩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0):2813-2816
目的:了解参麦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在“真实世界”中认识参麦注射液使用规律,为规范参麦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10家大型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使用过参麦注射液的患者信息,归纳、整理如适应症、用法用量、用药疗程等用药规律.结果:HIS“真实世界”数据库中,使用参麦注射液的患者平均年龄为64.68岁;患者多集中于心血管内科;参麦注射液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中医诊断为胸痹);用药疗程多集中在1~7d;给药剂量和给药疗程均与药品说明书基本相符.结论:参麦注射液在临床使用中多为中老年患者,且其治疗疾病及使用方法基本符合药品说明书,但是也存在超说明书用药,请临床医师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7.
基于HIS真实世界的参附注射液临床实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靖  赵若琪  谢雁鸣  杨虎  李霖  庄严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8):2730-2734
目的:了解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为规范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全国20家大型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使用过参附注射液的患者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运用基本统计方法对适应症、用法用量、用药疗程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IS数据库"真实世界"数据库中,使用参附注射液的患者平均年龄为62.15岁;患者主要集中在心血管内科;参附注射液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中医诊断为胸痹);用药疗程多集中在3~14 d;给药剂量和疗程与药品说明书基本相符。结论:参附注射液在临床使用中多为中老年患者,其治疗疾病及使用方法基本符合药品说明书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和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5月就诊于某院的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338例,按所用中药注射剂的种类分为4组:A,B,C,D组。D组给予抗菌药物单用,在D组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0.3~0.5 m L·kg-1·d-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 L,每日1次静滴;B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5~10 mg·kg-1·d-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 L,每日1次静滴;C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 m L·kg-1·d-1,最大剂量不超过20 m L·d-1,加入生理盐水100 m L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4组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组的治愈率和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29.07%,21.25%,37.63%,15.00%和83.72%,72.15%,92.47%,56.25%,C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最短,D组最长。经统计学检验,D组与A,B,C组在痊愈率、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与C组的差异性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A组与C组的差异性均无统计学意义。D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B,C组,但A,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种中药注射剂中,血必净注射液的总有效性最高,用药疗程最短,但输液静脉炎也最高,提示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护。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6):94-98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特点及联合用药特征,为临床实践和前瞻性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运用频数计量,同时应用Apriori算法设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 12.0进行关联分析,对纳入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数据库中国内26家三级甲等医院中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的5602例住院患者的一般信息、住院信息、诊断信息、医嘱用药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中,平均年龄41.44岁,其中18~45岁的患者最多[1697例,占30.29%(1321/5602)];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单次用药剂量10~20 mL有6552例占58.04%(6552/11289);用药疗程一般多为7~14 d为1321例占25.94%(1321/5602);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关联较紧密的药物前五位有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此处均作为药物应用)、氯化钾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等。结论醒脑静注射液临床用于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以18~45岁的男性患者居多,临床用药时常与电解质补充剂、能量补充剂、脱水药、维C补充剂、脑保护及营养药物等联合应用,药物联合使用时应谨慎,充分考虑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3月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使用西医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组比较,P0.05。结论 2组比较血必净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