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韦学  丁可  赵晓英  毛艳  陈炯  黄瑞岁 《广西医学》2020,(11):1369-1372
目的探讨能谱CT肺动脉造影(CTPA)碘基物质成像技术对段以下肺动脉栓塞的评估效果。方法对32例段以下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能谱CTPA,并在普通CTPA混合能量图上进行多平面重建显示栓子的数量,观察肺纹理改变及密度减低情况。利用碘水分离技术重建出能谱CTPA碘基物质图,通过多平面重建显示栓子的数量,同时肉眼观察碘灌注减低区,并测量其及对应正常肺组织的碘含量。结果在能谱CTPA碘基物质图像上直接发现的栓子65个,碘灌注减低区72个;在普通CTPA混合能量图上仅发现栓子42个,明确有肺纹理改变及密度减低区的栓子仅8个。72个碘灌注减低区碘含量低于正常对比区,各肺叶中碘灌注减低区的碘含量均低于正常对比区(均P<0.05)。结论与普通CTPA比较,能谱CTPA可更好地直接显示肺栓子,并能通过碘基物质测定为段以下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双能量CT肺血管成像联合灌注成像技术(Lung PBV)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5例临床疑诊肺栓塞并行双源CT Lung PBV检查的患者。两位高年资医师分析所有患者的Lung PBV图像,按肺段记录灌注减低和(或)灌注缺损的部位。两周后,这两位医师再随机分析所有患者的CT肺动脉造影(CTPA)图像,按肺段记录栓子所在部位及栓塞程度。结果 CTPA确诊PE者70例,Lung PBV正确诊断65例,以CTPA为标准,Lung PBV诊断肺栓塞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9%、70.6%、72.2%和92.3%,Lung PBV诊断PE的正确指数为80.65%。以解剖部位为基础,Lung PBV对肺叶、肺段及亚段PE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3.0%、72.3%和82.0%;当肺叶、肺段及亚段肺动脉为完全阻塞时,Lung PBV表现为与肺段一致的灌注缺损为主,不完全阻塞时,Lung PBV主要表现为栓塞肺段的灌注减低。结论 Lung PBV能够较准确的发现PE所致的肺血流灌注异常,但与栓塞部位及栓塞程度有关,对亚段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正确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宝石CT能谱成像的单能量图像与碘基肺灌注图诊断肺栓塞和肺灌注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6例临床怀疑肺栓塞且CT肺血管成像(CTPA)显示肺叶和肺段动脉腔内有明确充盈缺损患者,对以上病例行宝石能谱CT扫描,获得单能量CTPA图像及碘基肺灌注图。结果56例CTPA阳性患者共显示302处血管内充盈缺损,其中叶级肺动脉65处,段级237处。56例CTPA阳性患者在碘基肺灌注图共显示203处灌注缺损区,CTPA各肺段动脉栓子显示率与碘基肺灌注图相应肺段灌注缺损区显示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碘基肺灌注图所示正常肺实质的碘基物质含量与灌注缺损肺段碘基物质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宝石CT能谱成像的CTPA单能量图像显示肺栓塞与碘基肺灌注图显示肺灌注缺损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为PE和由此引起的肺实质功能变化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沈起钧  单嫣娜  彭志毅  陈文辉  杨斌 《浙江医学》2013,(24):2176-2179,I0018
目的探讨双源CT肺灌注血池容积技术对于肺分支小血管栓塞的量化及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临床诊断为肺栓塞患者进行CT肺动脉造影(CTPA)及肺灌注血池容积(PBV)成像,所得图像以肺段为评价单位,分别对CTPA血管内栓子数量、位置、栓塞程度、PBV灌注减低区范围、平均CT值及碘含量值进行比较,分析其统计学差异。结果55例患者除3例有不同程度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或胸腔积液,双肺表现为弥漫性灌注降低,未纳入统计,其余共有832个肺段和肺段动脉纳入分析。其中197个肺段内有栓子存在。以肺段为评价单位,PBV共检出179个肺段有灌注减低,与CTPA检出197个栓子的符合率为90。8%。肺栓塞与无肺栓塞病变区域的CT值及PBV碘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完全性肺栓塞与不完全肺栓塞上述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8.9%(16/179)肺段远端肺实质内出现与栓塞程度不符的灌注减低,3.9%(7/179)肺段出现CTPA初期漏诊的情况。结论双源CT肺灌注血池容积技术避免了CTPA假阴性的可能,明显提高肺分支小血管栓塞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能CT肺灌注影像表现(DEPI)与CT肺动脉造影(CTPA)这两种方法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和实际应用性.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13例,应用双源CT先行CT肺动脉造影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再行双能扫描模式,行肺灌注影像扫描,将CT肺动脉造影上所示及亚段肺血管内充盈缺损形态及类型与CT肺灌注图像的肺灌注缺损形态与类型相对比研究.结果 该研究共计28个肺叶,62个段肺内栓子存在.在左右肺动脉栓塞中,双能CT肺灌注影像表现在部分栓塞和完全栓塞中检出率100.00%;在叶肺动脉栓塞中,检出率分别为90.00%和100.00%;在段肺动脉栓塞中,检出率分别为90.24%和95.24%;亚段肺栓塞中,检出率分别为69.23%和81.82%.可见当部分充盈缺损时,肺灌注图像以不均匀灌注缺损为主,相反CT肺动脉造影未见异常,而4个肺段区显示灌注缺损.结论 双能CT肺灌注影像表现与CT肺动脉造影上部位、肺动脉栓塞程度有关,两者相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采用临床病例调查分析的前瞻性研究方法,探讨中医证候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为COPD稳定期患者的中医辩证规范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医症候要素采集并对患者进行辩证,同时进行肺功能检测。结果:COPD稳定期患者215例,肺功能轻度者(I级)89人次,中度者(Ⅱ级)74人次,重度者(Ⅲ或Ⅳ级)52人次。肺功能不同时,肺肾气虚、肾气虚、痰浊阻肺、痰瘀阻肺、痰热壅肺、肺阴虚、肾阳虚的证候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肺功能损害加重,肺肾气虚、肾气虚、痰浊阻肺、痰瘀阻肺、痰热壅肺、肺阴虚、肾阳虚的证候分布逐渐升高(P〈0.01)。结论:COPD稳定期常见证候为肺气虚、痰瘀阻肺、痰热壅肺、肾气虚等;病位在肺并及脾肾。气虚主要表现为肺气虚、肾气虚,且贯穿始终。血瘀证、痰湿证、肺阴虚、肾阳虚随肺功能降低而渐多。  相似文献   

7.
急性肺栓塞双能CT肺灌注影像表现与CT肺动脉造影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双能CT扫描肺灌注缺损类型与CT肺动脉造影(CTPA)中肺动脉充盈缺损类型的关系.方法 2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应用双源CT先行CTPA,然后用双能扫描模式行肺灌注扫描,将CTPA上所示段及亚段肺血管内充盈缺损形态与CT肺灌注图像的肺灌注缺损相对照.结果 当段、亚段肺动脉肺栓塞充盈缺损为完全型时,相应的肺灌注图像主要是肺段或亚段分布的灌注缺损,分别占83%、62%.而当充盈缺损为部分或中央型充盈缺损时,肺灌注图像以部分型灌注缺损或无灌注缺损为主,3个肺段区肺灌注图像显示灌注缺损,而CTPA未见异常.结论 CT肺灌注缺损与CTPA上肺动脉充盈缺损不能一一对应,两者联合起来将会为急性肺栓塞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应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评估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程度及右心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双源CT检查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比较CTPA和DEPI诊断急性肺栓塞的诊断符合率及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肺栓塞的栓塞分数、灌注缺损分数、右、左心室短轴最大径比值(RV/LV)。结果 60例患者中,纳入分析的肺段及肺段动脉共有602个。CTPA和DEPI对496个肺段的栓塞程度诊断一致,42个部分栓塞无灌注损伤;非严重组的栓塞分数、灌注缺损分数、RV/LV显著低于严重的栓塞分数、灌注缺损分数、RV/LV(P0.05)。结论 DSCT检查可清楚显示急性肺栓塞的影像学特点,DEPI可很好地反映肺血管灌注状态,在评估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程度及右心功能有一定的可行性,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肺血管成像对肺栓塞病情严重性的评价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确诊的3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治疗前、治疗后1d及14d时的CTPA肺动脉栓塞指数.结果治疗后CTPA肺动脉栓塞指数逐渐减小,Qanadli和Mastora评分在治疗前(分别为平均48.5、45.6分)与治疗后1d(分别为平均43.2、11.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治疗后1d与治疗后14 d(分别为平均25.0、8.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CT肺血管成像可以动态的对肺栓塞病情进行观测,进而确定肺栓塞病情的严重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成像在肺动脉栓塞(PE)中的定性定量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7月至11月临床怀疑肺栓塞的29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双层探测器光谱CT扫描,重建得到常规及光谱图像(最佳单能量图、碘密度图及有效原子序数图),基于临床最终确诊结果,比较各个图像中肺动脉栓子分布的差异,同时分析肺灌注缺损区域与相应正常肺实质区域的碘浓度值差异以及有效原子序数值差异。结果 分析经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为PE阳性的63例患者图像,发现光谱CT图像的诊断效能较常规CTPA图像要高,碘密度图及有效原子序数图的检出率也较常规CTPA图有优势(P<0.05)。从碘浓度值及有效原子序数值来看,灌注缺损区域与相应正常肺实质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并分别以0.66mg/m L、8.91为阈值来区分两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1和0.992。结论 双层探测器光谱CT成像能够提高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尤其是亚段及其以下肺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采用640层宽体CT肺血管减影成像(DSCTPA)碘灌注分布图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朝阳市中心医院临床怀疑肺栓塞的患者共64例,所有患者均先进行CT平扫,后立即行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检查,并将所得的平扫图像和CTPA图像加载到Sure-Subtraction Lung软件进行后处理,得到两组视图模式图像:Tissue模式:碘分布融合肺动脉血管像(CTPA+碘图),Vessels模式:减影后肺动脉血管图像(CTPA+血管像)。由2名医师采用双盲法对2组模式图像和CTPA图像进行诊断分析。肺动脉血管按肺动脉主干、叶、段、亚段及以下进行分类,分别记录各患者栓子的位置与数目。研究图像显示方法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 64例患者中,经CTPA检查后诊断有30例患者存在肺动脉栓塞,按标准测得的栓子共计223个,其中栓塞位于主干28个,叶肺动脉76个,段肺动脉83个,亚段及以下36个。CTPA图像、CTPA+碘图、CTPA+血管像3组显示肺动脉栓塞栓子总数的灵敏度为83.9%/91.9%/87....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辨证分型及证候结构。方法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辨证论治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频次分析、聚类分析、证证贴近度及本病指数分析,得出共识症状和易发证候,进而拟合精简证候,获取本病证候,从中确立本病稳定期的基本证候以及各证候病机间的联系程度。结果1)咳嗽、咯痰、乏力等17种症状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共识症状;以肺脾气虚、肺气虚等7项证候为该病的易发证候。2)该病的基本证候是气虚痰阻(本病指数为0.532)。3)综合分析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基本证候为气虚痰阻,气阴两虚、痰瘀阻肺为本病的旁从证候。结论通过二次文献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证候分布情况,可为该病辨证论治提供与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相近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行CTPA检查确诊肺栓塞病人49例,进行容积再现(VRT)、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处理并计算CT肺动脉阻塞指数。结果 CTPA扫描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叶、段、亚段动脉显示良好,显示受累肺动脉240条,其直接征象为肺动脉血管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肺梗死、肺野少血征、胸腔积液等。CT肺动脉阻塞指数为0.375~0.825。结论 CTPA能清楚地显示肺栓塞的部位、范围、局部管腔狭窄程度及其他间接征象,并可以此判断肺栓塞的严重程度,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观察疗效及判定预后提供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肺动脉造影及右心导管为标准,采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CTPA)测定脊柱室间隔角,分析脊柱室间隔角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探讨脊柱室间隔角在评价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血流动力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确诊CTEPH的患者89例(男57例,女32例),年龄(53.08±12.43)岁,并随机选取最终经临床证实无肺栓塞及肺动脉高压的89例患者为对照组。所有CETPH患者均于右心导管检查前1~2 d内行CTPA检查。2名放射科医师共同根据CTPA图像测定CT肺动脉栓塞指数(采用Qanadli肺栓塞指数和Mastora肺栓塞指数)及其脊柱室间隔夹角。结果 CTEPH患者脊柱室间隔夹角为65.13°±12.26°,对照组脊柱室间隔夹角为39.69°±5.84°,两组存在显著差异(t=14.479,P=0.000)。CTPEH患者Qanadli栓塞指数为(42.50±17.67)%,Mastora栓塞指数为(30.02±15.53)%。脊柱室间隔夹角与Qanadi栓塞指数(r=0.094,P=0.552)及Mastora栓塞指数无显著相关性(r=0.025,P=0.87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脊柱室间隔夹角与肺血管阻力呈中度正相关(r=0.529,P=0.000),与右房压呈弱正相关(r=0.270,P=0.010),与末梢血氧饱和度、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嵌压无显著相关性(P〉0.05)。ROC曲线显示脊柱室间隔角为67.55°时,对估测肺血管阻力(PVR)≥1000 dyne.s.cm-5的诊断灵敏度为0.714,特异度为0.778,ROC曲线下面积为0.764。结论脊柱室间隔夹角能够较好地反映CTEPH患者的PVR变化,对评价CTPEH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或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围手术期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对117例ASAH患者进行一般资料分析和中风病中医证候评分,然后对围手术期的中医证候进行分析.[结果](1) ASAH患者围手术期中医基本证候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前及术后第1周中医证候以风证、火热证、痰湿证、血瘀证为主,术后第2周中医证候以火热证、血瘀证、气虚证为主,风证、痰证、气虚证有动态变化(与术前和术后1周比较,P<0.01).(2) ASAH患者围手术期中医证候组合形式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前证候组合形式二证、三证、四证组合均可见,证候形态中以风痰证、风火痰证、风火痰瘀证为主.术后第1周证候组合形式与术前大致相同,二证、三证、四证组合均可见,证候形态中以痰瘀证、火热痰瘀证、风火痰瘀证为主.术后第2周证候组合形式以二证和三证为主,四证较少,证候形态以痰瘀证、气虚血瘀证、气虚痰瘀证为主.[结论]ASAH患者术前及术后早期的中医证候主要表现为实证,以风火痰瘀证为主;术后后期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证,以气虚痰瘀证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使用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检查的2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DEPI)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肺叶基础上,DEPI与CTPA检出血管栓塞的符合率为96.30%;在肺段的基础上,DEPI与CTPA检出血管栓塞的符合率为90.57%。当段、亚段肺动脉栓塞充盈缺损完全时,DEPI表现为肺段或亚段分布灌注缺损,当部分充盈缺损时,DEPI以灌注降低为主,少数表现为无灌注缺损;利用DEPI诊断PE的敏感性96.30%(52/54),特异性100%。结论 DEPI表现与CTPA肺动脉栓塞程度、部位有关,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肺动脉栓塞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栓塞(PE)患者应用GE宝石能谱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18年12月我院临床疑似PE并行能谱CT检查的患者120例,以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的PE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处理获取CTPA图像及肺组织碘基物质图像。根据CTPA图像观察栓子分布情况并进行类型,于碘基图中测定栓塞区与与对侧正常区相比碘含量值。结果 120例临床可疑PE患者,经能谱CTPA证实为阳性57例,共发现289个栓子,其中完全型栓子172个,不完全型117个(包括中心型17个、偏心型86个、附壁型14个)。完全型栓子、中心型及偏心型栓子栓塞区碘基值均明显低于对照区(P<0.05);附壁型栓子碘基值在栓塞区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完全型栓子灌注减低区检出率明显高于不完全型栓子(P<0.05)。结论宝石能谱CT能够显示肺组织血流灌注异常改变,对PE诊断及病情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冠心病痰瘀证候与临床四诊信息的相互关系,为其分类及规范化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匹配矩阵、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200例冠心病患者痰证、瘀证、痰瘀互阻证及非痰非瘀证46项临床症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不同痰瘀证候舌、脉象与非痰非瘀证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中医病机脏腑定位于心和肾,以心气虚为主,兼肾气虚,痰证患者尚多伴脾气虚;在46项临床症状中,仅15项症状在痰证、瘀证和痰瘀互阻证中相伴出现频率较高。除共有的本虚证外,痰证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白腻苔和滑脉,尚见胸脘痞满和腹胀等;瘀证则以紫舌、舌生瘀斑为主,尚见痛有定处;痰瘀互阻证则兼上述两种证候的主要症状。结论综合应用匹配矩阵、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可以获得有关冠心病不同痰瘀证候主要临床特征及脏腑定位的信息,对冠心病不同痰瘀证候辨证及其分类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支气管扩张症的中医证候特征进行探究。方法 基于2 907例支气管扩张症住院患者的电子病历数据,运用Lantern 5.0和SPSS 20.0软件分别进行频次描述性统计、隐结构及系统聚类分析,综合判断潜在证型,为提出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常见中医证型提供依据。结果 纳入的2 907份病历记录中涉及43个证型,其中频率大于5%的有痰热蕴肺证(52%)、痰湿阻肺证(25.5%)、肺气阴两虚证(9.1%)、痰瘀阻肺证(7.8%)、肺脾气虚证(7.1%)、肺肾气虚证(6.6%);共记录有219个症状,将出现频次>30次的67个症状作为显变量,综合聚类成风热犯肺证、痰热蕴肺证、痰湿阻肺证、痰瘀阻肺证、阴虚肺热证、肺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肺气阴两虚证共8个证候;对频次>60次的52个症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风热犯肺证、痰热蕴肺证、痰湿阻肺证、肺气阴两虚证、肺脾气虚兼外感证、阴虚内热兼血瘀证、肺肾气虚证、脾气虚证、兼证络伤咳血证共10个证候。以上3种方法推断出的证型中,重复出现至少两次的证型共有8个,即可认定为支气管扩张症常见证型。结论 支气管扩张症8个常见的证型为风热犯肺证、痰热蕴肺证、痰湿阻肺证、痰瘀阻肺证、阴虚肺热证、肺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肺气阴两虚证。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候规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候规律.[方法]在文献调研基础上构建中医证候调查表,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10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中医证候信息和理化检查资料.[结果]"肺脾气虚、痰瘀阻肺","肺脾肾虚、痰饮瘀肺","肺脾气虚、痰热瘀肺","气阴两虚、痰热瘀肺"4种证型为COPD急性加重期主要证型,分别占34.3%、15.2%、26.3%、24.2%.是否合并肺心病、右心衰在4种证型间的分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型多为复合证型,其分布规律体现了"气虚痰瘀"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