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小续命汤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风寒袭络证)的疗效。方法 8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两组以治疗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面部残疾指数、生活质量和面神经电图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P <0.05)。观察组治疗后躯体功能(FDIP)、社会功能(FD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面部感觉、口腔功能、眼睛感觉、泪液分泌、社会功能、面部运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面神经电潜伏期、波幅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将小续命汤加减应用于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风寒袭络证)患者的治疗中效果良好,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面部残疾指数和面神经电生理图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记录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面神经功能评分、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面神经功能评分、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3.
赵卫锋 《河南中医》2014,(5):951-95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急性期给与针刺,闪罐,五官超短波治疗,配合面瘫膏贴敷患侧完骨、牵正穴;静止期给与针刺、闪罐、韩氏治疗仪、面部推拿、面部贴敷治疗;恢复期在静止期治疗基础上行鼓腮、吹口哨、抬眉、闭眼睛等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对照组临床痊愈12例,显效73例,有效19例,无效16例,有效率为86.7%,治疗组临床痊愈36例,显效80例,有效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8.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联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根据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相关指南予以对症处理,结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服用小续命汤加减.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观察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  相似文献   

5.
针刺配合热敏点灸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热敏点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期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针刺配合热敏点灸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针刺治疗,共治疗20天,于治疗前后对患者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比较2组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改善程度及临床疗效的差别.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能显著提高面神经功能积分(P<0.01),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热敏点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显著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尤其对急性期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黄丽萍  孙玲莉  张晓霞 《陕西中医》2012,(10):1389-1390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针刺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44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加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周围性面瘫均有明显的疗效,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配合针刺治疗风寒型面瘫治疗作用明显增强,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7.
观察小续命汤加减配合艾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小续命汤加减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d,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续命汤加减配合艾灸治疗面神经麻痹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风寒袭络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风寒袭络型)48例,并与西药组48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的治愈率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不仅显著地提高疗效,而且大大缩短了疗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通针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两组患者均隔日治疗1次,连续10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应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96.7%,无可比性;痊愈率治疗组为70.0%,对照组为4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通针法配合穴位注射能提高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痊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走罐治疗周围面瘫急性期的疗效。方法:80例确诊为周围面瘫急性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配合针刺走罐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走罐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火针配合针刺走罐治疗优于针刺走罐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理疗联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17)和对照组(n=16)。观察组采取针灸理疗联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取针灸理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2%,高于对照组6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针灸理疗联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艾灸翳风穴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选择门诊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艾灸翳风穴,对照组采用单独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ouse一Braekmann(HB)分级量表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组间H-B分级量表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组内H-B分级量表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示各组疗法均有效。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显示,治疗组H-B分级改善及痊愈率[92.5%(37/40)]优于对照组[82.5%(33/40)]。结论:针刺配合艾灸翳风穴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郭亚杰 《四川中医》2020,38(2):132-13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小续命汤加减对缺血性中风患者功能综合评分(FCA)、上肢肌力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针刺,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以小续命汤加减口服,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血流动力学状态[血浆黏度、血沉速率、纤维蛋白原],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量表、Lindmark运动功能评定法、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手功能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组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上肢肌力分级、Lindmark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血浆黏度、血沉速率、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于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续命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能够显著改善血液流变性,提高上肢肌力及手功能,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方小续命汤加减配合自制麝香药线埋线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方法:6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小续命汤加减+自制麝香药线埋线)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3例。疗程40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75.76%(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续命汤加减配合自制麝香药线埋线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灸结合针刺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热敷灸结合针刺疗法;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针刺疗法,观察2个疗程,并对比2组疗效。结果中药热敷灸组痊愈率83%,单纯针刺为63%。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敷灸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中药热敷灸结合针刺疗法是治疗风寒型面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比较针刺配合灸翳风穴联合强的松冲击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本研究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本院面瘫患者67名,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配合灸翳风穴治疗)与观察组(针刺配合灸翳风穴联合强的松治疗)。其中对照组34人,观察组33人。对照组针刺阳白、颧髎、颊车、牵正、地仓、合谷、风池、列缺并配合艾灸翳风穴;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强的松治疗。运用House-Braekmann(H-B)分级量表与面神经功能评价积分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风寒型面瘫方面均疗效良好。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说明观察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的H-B分级量表与面神经功能评价积分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灸翳风穴联合强的松可明显提高风寒型面瘫的临床疗效,且能有效改善患者面瘫后的面部指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竖横针刺法治疗风寒型面瘫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0例风寒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竖横针刺法,对照组运用普通针刺法,两组均配合服用相同中药和西药。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Sunnybrook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治疗后Sunnybrook评分差值、总有效率和痊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治疗风寒型面瘫,但竖横针刺法治疗风寒型面瘫疗效高于普通针刺法,且痊愈率高,可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发生,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风池穴刺络拔罐配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期(病程≤7 d)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风池穴刺络拔罐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星期治疗5次,2星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分级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3个疗程后H-B分级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池穴刺络拔罐配合针刺是一种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续命汤加减对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风偏瘫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2组西医治疗基本相同,治疗组同时给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2个月,通过比较肢体功能、头颅CT等观察2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续命汤加减治疗中风偏瘫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温静 《山西中医》2013,(11):36-36,3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足太阳经拔罐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拔罐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7%,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足太阳经拔罐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