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6 毫秒
1.
<正> 郤门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仰掌取之,在掌后第一横纹正中(大陵穴)直上5寸,掌长肌腱,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是穴。针刺得气后,施以强而持久的捻转手法(两侧相同),留针  相似文献   

2.
内关(Nei guan) 归经 穴属手厥阴心包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维脉。 定位 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当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取法 伸臂仰掌,于掌后第一横纹直上2寸,两筋之间取穴。  相似文献   

3.
定位 肘痛穴定位于曲池穴与手三里之间 ,指总伸肌腱与肱桡肌腱之间。 操作 按压肘痛穴 ,同时让病人自主行握拳活动 ,持续 1 0 min后放松 ,用 40 - 5 0 mm毫针针刺入约1 .0 1.5寸 ,提插捻转有针感后,针尾加 2 cm长艾条灸。艾条燃尽后起针。每日 2次 ,5日为 1个疗程体会 肘痛  相似文献   

4.
<正>.列缺(LU7)属手太阴肺经穴,该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1])。其主治广泛,临床常用,现总结如下。1操作列缺穴的操作~([2]),或针或灸,多以沿拇长展肌腱沟向肘侧或腕侧斜刺或平刺为主,灸3~7壮。临床针刺时,最好使患者仰卧,坐位极易晕针,前臂伸直于体侧或屈曲于腹部,手背向上;常规消毒后向肘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  66例中 ,男 2 9例 ,女 3 7例。年龄最小 13岁 ,最大 5 8岁 ,平均 2 6岁。针具  2 6~ 2 8号 ,1~ 1.5寸毫针。定位 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 2寸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方法 让患者取坐位 ,两前臂平放 ,手心向上 ,嘱患者不要紧张 ,将鼻中塞物取出 ,任其鲜血往外滴。用乙醇棉球消毒后 ,取毫针刺入双侧内关穴 0 .5~ 1寸 ,针尖逆着经脉循行方向刺入。针下得气后 ,行捻转提插泻法 ,针感循手厥阴心包经感传至腋下 ,感应重者可到胸部 ,效果快者约 1min鼻衄即止 ,效果慢者 2~ 3 min鼻衄亦止。留针 15~ 2 0 min后起针 ,中间行针…  相似文献   

6.
针刺内关治疗急性上腹痛伴呕吐85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雷 《中国针灸》2000,20(10):619
85例均为门诊患者 ,男 64例 ,女 2 1例 ;年龄 1 2~4 6岁 ;病程 1小时以内 4 3例 ,1~ 3小时以内 2 9例 ,3~ 7小时以内 1 3例。经诊断为肠痉挛、慢性胃炎、食物中毒等疾病所致上腹部疼痛 ,其中有 2例同时伴腹泻。取穴 :内关 (前臂掌侧 ,腕横纹上 2寸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操作 :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均可。使其掌心向上 ,选定穴位 ,局部作常规消毒 ,用 30号 1 5寸毫针 ,垂直快速进针 1寸左右 ,得气后 ,行小幅度快速捻转 1 1 0次/分 ,同时配合小幅度缓慢提插 ,针感放射到肘部有胀沉感后留针 ,3分钟行针 1次 ,直至症状消失后出针。…  相似文献   

7.
<正> "郤门"穴别名"四白"穴属手厥阴心包经(特定穴之郤穴).在《新针灸学》则属于上肢部前正中线(掌面正中线).考《铜人俞穴针灸图经》云:"手厥阴郤去腕五寸",此与《针灸甲乙经》以及后世的《针灸大成》甚同.又《医学入门》结合该穴之定义述其取穴曰:"在大陵后五寸".然根据我们的临床体会,是穴宜在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肌腱之间取之较合适.其下解剖内含正中  相似文献   

8.
腕踝针治疗气胸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应用腕踝针治疗气胸 5例 ,均获痊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5例均为男性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6 0岁 ;病程最短半小时 ,最长 6小时。其中胸部穴位封闭导致的外伤性气胸 4例 ,自发性气胸 1例。2 治疗方法  取腕部治疗点上1、上2 穴。上1位于尺骨内侧缘与尺侧屈腕肌间 ,上2 位于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即内关穴上。上1、上2 穴均在腕横纹上 2寸取穴 ,选好治疗点后 ,治疗点皮肤与针体常规消毒 ,用 30~ 32号、1 5寸不锈钢毫针 ,针体要直 ,针尖与皮肤呈 30度夹角进针 ,当针尖通过皮肤后 ,即将针放平 ,紧贴皮肤表面 ,沿…  相似文献   

9.
李宝吉 《山东中医杂志》2007,26(11):742-742
1临床资料56例患者,男41例,女15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7岁,平均36岁;病程最短2 d,最长1月。随机分成2组,每组28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治疗方法治疗组取穴:取第4颈椎棘突下旁开1寸处之夹颈穴。方法:选用30号2寸毫针,针身与皮肤垂直进针,深约0.8~1寸,适当调整角度,不大于10°,至呃止或得气,留针20 min。对照组取穴:取前臂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之内关穴,左右两侧针刺。方法:选用30号2寸毫针,直刺至呃止或得气,留针20 min。3疗效标准治愈:呃逆停止,随访1周无复发。显效:治4…  相似文献   

10.
外关(Wai guan) 归经 穴属手少阳三焦经;八脉交会穴之一,交阳维脉。 定位 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两骨之间。 取法 伸臂,手心向下;腕背横纹中点之上2寸,两骨缝间是穴。 刺法 直刺O.5~1寸;电针。  相似文献   

11.
笔者20年来,采用手背腰腿点配合腰部活动治疗本症40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00例中,男250人,女150人。年龄在20-60岁之间。针刺方法:在手背腕横纹下1.5寸,第二伸指肌腱桡侧及第四伸指肌腱尺侧处,左右共四穴。伤左取右,伤右取左,伤正中左右兼取,常规消毒,1-2寸毫针,针与皮肤表面呈15°-30°,针尖向掌侧面,从伸指肌腱和掌骨之间刺入,深5-8分,边捻针边活动患处。疼痛严重者在痛止后,还须继续运针1-3分钟,留针25分钟。施术期间注意;手针疗法感应较强,针刺前须向病人充分说明,防止发生晕针。沿骨缘斜刺时不要损伤  相似文献   

12.
现行五版教材《针灸学》[1 ] 在第 19页专门列表说明全身各部常用骨度分寸。前臂的骨度分寸仅仅简单表述为肘横纹至腕横纹为 12寸。但是从肘横纹上哪一点到腕横纹上哪一点相距 12寸且可以作为定位的标准呢 ?即它的起止点在哪里 ?又如要定位前臂外侧 (即手背一侧 )穴位 ,该如何应用此骨度分寸呢 ?为使骨度分寸定位法更加严密、完备 ,结合临床实际 ,笔者认为应作如下补充说明 :前臂内侧 ,上端为肘横纹中 ,肱二头肌肌腱尺侧 (即曲泽穴的定位 ) ,下端为腕横纹中 ,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 (即大陵穴的定位 )。前臂外侧 ,上端为尺骨鹰嘴 ,…  相似文献   

13.
上肢腧穴 太渊(Tai yuan) 归经 穴属手太阴肺经,本经原穴;八会穴之一:脉会太渊。 定位 在腕横纹桡侧端,当桡动脉搏动处。 取法 仰掌,在掌后第一横纹上,手摸有动膊跳动处即是太渊穴。 刺法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主治  相似文献   

14.
对3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根据受累神经支的不同,采取透穴浅刺法治疗。Ⅰ支痛:从阳白穴分别向鱼腰、丝竹空穴透刺1寸左右。Ⅱ支痛:下关向颊车穴透刺3寸左右,颧髎向迎香穴透刺1寸2分左右。Ⅲ支痛:下关向颊车穴透刺3寸左右;颊车向地仓透刺3寸左右;地仓向承浆穴透刺1寸左右。选30号毫针,与皮肤呈15°角沿皮浅刺,以针下有轻微针感即可。各支均配合谷穴直刺1寸左右。每隔5分钟轻微捻针1  相似文献   

15.
大陵(Da ling) 归经 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为心包经原穴。 定位 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中点。 取法 伸臂仰掌,在掌后第一横纹上,两筋之间取穴。 刺法 直刺O.3~O.5寸。 主治 大陵穴和内关一样可治疗心、心包和神志病。虽无治疗胸胁胃腹疾患之功,但其清心安神、舒通心络之效,却是内关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16.
<正> 患儿取座位或卧位。以患侧上5(即腕横纹上二寸,腕背面中点,外关穴部位)下4(即内踝最高点上三横指,胫骨前缘与腓骨前缘的中点)为进针点,常规消毒后,右手持28号1.5寸毫针以30°角刺入皮肤,刺至皮下将针放平,贴皮表进针,病人不出现酸麻胀痛感。否则为刺入过深,应将针退至皮下,表浅刺入。  相似文献   

17.
谢龙霞 《光明中医》2000,15(2):32-34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面,腕横纹上2寸,掌上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是于厥阴心包经之络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该穴具有安神定志,镇静除烦,宣达三焦,去痛止呕,和胃健脾,舒肝解郁,益气安神之功能,应用范围广泛,是临床常用的重要的腧穴之一。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体会,就内关穴...  相似文献   

18.
针刺内关穴治疗胁痛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1996年以来,以针刺内关穴为主结合辨证配穴治疗胁肋神经痛34例,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所治患者均来自门诊病人,34例中,男性26例,女性8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17岁;病程最长30天,最短1天。2 治疗方法  穴位部位,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取穴:内关,阳陵泉,压痛点  操作:选准穴位,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应用1.5寸毫针刺入内关1寸,以针感向上臂掌内侧传导为佳。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应用2寸毫针刺入阳陵泉,针感向下肢放射,采用…  相似文献   

19.
神门(Shen men) 归经 穴属手少阴心经, 为心经原穴。 定位 腕横纹上尺侧端, 尺侧曲腕肌腱的桡侧凹陷 中。 取法 仰掌,在掌后第一 横纹小拇指一侧,肌腱的桡侧取穴。  相似文献   

20.
内关。系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因其穴治胸膈痞塞不通之内格诸症,犹内藏之关隘,故名。其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