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毛文忠 《河南中医》2004,24(11):1-3
引起小便病的成因甚多,无论外感、内伤都可出现小便的改变。通过对病变过程中出现的小便改变进行辨证,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性质,为治疗提供依据。在六经篇中除太阴篇外,均提出了小便病的治疗及方药。  相似文献   

2.
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创立的六经辨诊 ,对脾胃病学术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由于它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意义 ,对后世脾胃病的治疗产生深远的影响。近 10年来 ,已广泛开展临床研究 ,扩大仲景方的应用范围 ,以探讨其规律性。现将其近 10年以来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1 脾胃病症分类研究脾胃病首载于《黄帝内经》 ,以后历代医家均有论述和发展 ,但以张仲景的《伤寒论》内容较丰富。近10年来通过深入研究文献 ,反复临床实践 ,对脾胃病症分类进一步深化。以搜集的资料看 ,多数学者认为《伤寒论》中脾胃病症分类主要分为实证和虚证两大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伤寒论》有关暑病之条文系统温习,从暑病之发病机理、脉证分类、治法方药诸方面进行归纳分析,以期探寻暑病证治之规律,完善仲景外感六淫致病观理论体系,并以之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是外感疾病并包括某些杂病在内的辨证论治专书,在杂病论治方面涉及脾胃病较多,如痞满、便秘、呕吐、下利及腹痛等,且所载相关方药疗效显著,沿用至今。为了在临床中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治法和方药,本文对《伤寒论》中脾胃病的证治进行探讨和总结,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心病证治20法巫少青,巫百福(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363000)关键词《伤寒论》,心病,治则《伤寒论》一书是研究心病证治的最早文献之一,书中对心病证治,立法全,组方严。今就《伤寒论》心病(含当今精神、神经系统疾患)证治进行探讨,整理为20法,...  相似文献   

6.
<正> 由张世濬、谢立业编著,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伤寒论六经病证治撮要》,是一本较好的中医书籍。本书以六经为纲,对《伤寒论》中50余种病的病因、病机、主证、主脉及其治法条分缕析,对50多个主要方剂作了重点介绍,加减化裁为160多个方剂,可用于治疗400多种病症。可供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作参考,亦可作为自学《伤寒论》之入门向导。一、结合临床,注重实践:本书强调指出:“祖国医学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是实践的科学,《伤寒论》更是临床的医学,因之在学习和挖掘时,既要掌握其理论体系,又要紧密结合临床”。(见该书第8页,下同)如“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的许多重要成果就直接来源于《伤寒论》,如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大、小小气汤加减治疗急性肠梗阻,乌梅汤加减治疗胆道蛔  相似文献   

7.
肺系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咳嗽、喘息,〈伤寒论〉中对不同原因所致的发热、咳喘(包括短气、不得息),有精辟的论述、行之有效的治法及变证和调护.这些内容至今仍为临床诊治肺系病的指南,并广泛应用,本篇初步探讨了其肺系病的证治规律和对临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朱云  杨涛 《河南中医》2011,31(2):109-11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腹泻的临床症状与病理机制与《伤寒论》六经中厥阴病相似,病位亦为厥阴经经络循行所及之处,故用厥阴病辨证提纲和厥阴病治法方药对其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伤寒论》复杂性病证辨证论治中的变法思维。方法:结合《伤寒论》中相关内容,从方证之变、病机之变、治法之变以及方药之变四个方面来阐述变法思维之法。结果:变法思维是《伤寒论》最为活泼与深邃的辨证特点。结论:变法思维为临床诊治疑难疾病和复杂性疾病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刘弘文 《光明中医》2016,(2):200-201
以"阴阳辨证"为纲,通过对《伤寒论》少阴篇的相关原文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少阴病的基本病理特点是阴阳俱虚,而从"水火不济""阴盛阳虚""阳盛阴虚"三个不同的病理层次进行研究,能更清晰的认识少阴病的病机及证治特点。  相似文献   

11.
初探《伤寒论》中有关表里同病证治的论述。表里同病表现即有太阳表证,又有他经或本经内脏为病者,属《伤寒论》中“两感”“并病”范畴,概述有表寒里热、表里俱热、表寒里饮、表病里实、表实里虚、表虚里实之证。并提出了先表后里,先里后表,标本缓急之别的治疗原则。认为其至今对临床尚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伤寒论》对于血分病证的论述内容详尽,理法方药俱全。张仲景从血分病证与六经传变的关系上,揭示了外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血分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和特点。出血是血分病证的主症,针对邪热亢盛与虚寒不固的不同病机,张仲景确立了大力祛邪、温补里虚或正邪兼顾的治疗原则,对血分病证的辨证论治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腹泻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中的描述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从《伤寒论》太阴病证治的角度探讨AIDS腹泻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为中医药治疗AIDS及其并发症提供研究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 何谓心神病证?经云:“心藏神”(《素问·宣明五气篇》),“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可知神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依附于心,而心的一种重要生理功能是体现在神明,故一切致病因素,作用于心,使神明附心有乖,或心司神明失常,而见或烦惊,或谵妄等,是为心神病证。《伤寒论》虽为论治外感疾病专著,但其中对心神病证如躁、烦、惊、悸及昏谵、狂乱等,在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论述精要,立法严谨,造方贵效,笔者仅就此作一探讨。一、心神病证的病因病机《伤寒论》中对心神病证之论述精辟明确,其病因、病机归纳有:  相似文献   

16.
对《伤寒论》中有关呕吐病证治条文进行分析归纳,初步整理出仲景呕吐病证治规律——六经皆有呕吐之证,而又以少阳较为常见,治呕倚重少阳可谓仲景论呕吐之真谛,并用诸指导临证。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中病证名的英译一直以来都是《伤寒论》英译的重点和难点,其具有多义性、抽象性、模糊性、文学性、专业性等文本特点。译者在翻译《伤寒论》的病证名时需要考虑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等对译文可接受性的影响,灵活运用直译法、直译法结合注释法、意译法、音译法结合注释法等多元化的翻译方法,以准确完整地翻译词义进而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伤寒论》少阴病篇吴茱萸汤证、桃花汤证、少阴三急下证,阐述仲景少阴病审证求机、明辨缓急的分步治疗特色。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脾胃病证治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结合医学文献,对《伤寒论》治疗脾胃病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归纳。将其治则归纳为疏肝理气,调和肝脾;行气导滞,和胃孜逆;寒热并用,调肝和胃;温化痰饮,和胃降逆;清热祛湿,和胃降逆;酸甘化阴,养阴生津;温中健脾,和胃降逆;健脾益气,行气降逆,温补脾肾,和胃降逆,泄胃导滞,通降攻下;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11大治则。  相似文献   

20.
潘超  郑丰杰 《环球中医药》2014,(11):877-879
阴阳易病首见《伤寒论》,阴阳易究属何病,临床是否可以见到,烧裈散有无疗效,历代医家对其注释不一。本文基于阴阳易病的三种不同理解和历代医家提出的各类治法方药,以及众医家对于烧裈散具体疗效的不同探讨,提出阴阳易为病与房事密切相关,阴阳易病与房劳复和伤寒“变证”无关。烧裈散并非治疗阴阳易病之唯一方药,临床当据证辨证施治,由证立法,依法选方,灵活权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