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监测经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VSD患者术前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粗筛符合封堵条件,气管插管全麻后,插入食道超声探头,开胸前行TEE检查进一步明确VSD类型、形态、大小、残缘距主动脉瓣及三尖瓣瓣根距离及周边组织情况、过隔彩带方向,有无瓣膜反流,指导选择类型和大小合适的封堵器。术中监测VSD封堵全过程,引导封堵器放置,术后即刻及半年随访封堵器是否稳固,是否有移位、分离、 断裂,有无残余分流及并发症。结果:65例VSD患者中, 58例封堵顺利, 其中1例肌部VSD封堵术后少量残余分流,3例嵴下型VSD封堵术前主动脉瓣无反流,术后出现主动脉瓣轻度反流,1例封堵术前主动脉瓣轻度反流,术后主动脉瓣反流消失;5例封堵失败,转体外循环室间隔修补术,其中4例因缺口小或与周边组织粘连严重,多次尝试导丝难进左室,1例在封堵过程中造成二尖瓣穿孔;2例放弃封堵,直接行体外循环VSD修补术,其中1例TTE粗筛发现1个VSD缺口,封堵前TEE发现2个VSD缺口,两者相距3 mm,1例封堵前TEE发现存在主动脉瓣脱垂。结论:TEE对行经胸小切口VSD封堵术病例的选择、术中监测、术后疗效的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术中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的临床价值。方法继发孔型ASD患者42例,均行TEE引导下ASD封堵术,并于术前、术后24h及出院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比较术前TEE及TTE测量的ASD最大径及残缘长度;Pearson相关分析TEE及TTE测量的术前ASD最大径与术中使用封堵器直径的相关性;TEE术后即刻、TTE术后24h及出院前评价封堵效果。结果 42例均封堵成功,封堵器直径为(21.54±6.82)mm;TEE测量的术前ASD最大径[(18.56±5.27)mm]、上缘长度[(11.69±3.84)mm]大于TTE[(16.27±4.93)、(10.14±2.76)mm],下缘长度[(10.43±3.72)mm]小于TTE[(12.28±4.04)mm](P0.05),前下缘长度[(12.14±3.77)mm]、后上缘长度[(11.57±3.43)mm]、前缘长度[(4.64±1.24)mm]、后缘长度[(7.34±2.54)mm]与TTE[(12.37±3.86)、(11.68±3.85)、(4.57±1.39)、(7.48±2.36)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术前TEE、TTE测量ASD最大径与术中使用封堵器直径均呈高度正相关(r=0.954,P0.001;r=0.912,P0.001);术后即刻TEE显示封堵器位置正常,塑形良好,房室瓣运动正常,心房水平分流消失,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4h及出院前复查TTE患者情况良好。结论继发孔型ASD患者采用TEE引导下介入封堵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初步筛选适合封堵的VSD患者150例,术前TEE明确VSD位置、大小,选择合适的封堵器,然后在TEE引导下完成整个封堵过程,并在术后即刻评价封堵效果,确认是否有残余分流或并发症.术后3~4 d复查TTE.结果:147例患者封堵成功;3例患者未成功,行体外循环下VSD修补术.术后3~4 d随访TTE,无室水平残余分流,无新出现的主动脉瓣、三尖瓣及肺动脉瓣反流,原有的瓣膜反流未加重.结论:在经胸小切口VSD封堵术中TEE在选择合适患者、选择封堵器大小、指导封堵器的释放以及疗效评价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胃超声造影探讨胃食管反流患者体位变换时胃食管反流的情况.方法 73例胃食管反流患者饮用胃肠超声助显剂后,采用平卧位、右侧卧位和左侧卧位,超声分别观察不同体位下5 min内胃食管反流的次数及总反流时间.结果 5 min内反流次数:左侧卧位为(2.85±0.67)次,平卧位为(4.68±0.72)次,右侧卧位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左侧卧位下气管插管行内镜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360例均行内镜治疗,根据气管插管体位分为左侧卧位组和仰卧位组各180例,麻醉诱导后分别以左侧卧位和仰卧位置入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记录2组张口度、Mallampati分级、摆体位时间、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插管损伤和反流误吸发生情况。结果 左侧卧位组摆体位时间[(0.5±0.3)min]短于仰卧位组[(3.2±1.5)min](t=12.150,P=0.024),反流误吸发生率(1.7%)低于仰卧位组(8.3%)(χ2=14.210,P=0.016),张口度、Mallampati分级、插管时间、插管次数及插管损伤发生率与仰卧位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侧卧位下气管插管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患者,可降低反流误吸发生率,缩短摆体位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评价非对称型封堵器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对58例拟行经导管VSD封堵术的患者,术前取胸骨旁五腔心切面、左心室长轴切面、主动脉短轴切面和心尖四腔心切面行超声扫查,确定VSD部位及周围毗邻关系,并测量VSD边缘距主动脉瓣瓣环的最小距离,测量VSD下缘距三尖瓣隔瓣距离;术后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观察封堵器在心腔内的形状及封堵效果,并随访3~12个月。结果 58例VSD患者选择使用非对称型封堵器,封堵术均获成功,其中嵴下型18例(缺损边缘距主动脉瓣最小距离为0.5mm)、膜部13例、肌部3例、嵴内型3例、隔瓣后型21例(缺损边缘距三尖瓣最小距离为1.5mm)。术后超声显示非对称型封堵器图像清晰,封堵器在心脏内呈现超声图像与体外形态相一致。其中3例囊袋形VSD在放置对称型封堵器后因残余分流多而改用非对称型封堵器,效果良好。术后即刻观察9例存在室间隔少量残余分流,24h后完全消失。57例三尖瓣、主动脉瓣均未出现因封堵引起的明显反流,1例术后出现主动脉瓣反流,瞬时反流量约0.5ml,随访3个月,反流无明显增多。结论 根据VSD部位及形态选择非对称型封堵器能进一步扩大封堵术应用范围及提高其安全性;彩色超声心动图在筛选病例、观察疗效及远期随访中起重要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胸食管超声介导封堵术在治疗小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间应用经胸超声介导下封堵治疗18例3岁以下干下型VSD患儿临床资料。结果17例VSD患儿经胸食管超声介导下,均成功置入封堵器且无并发症。仅1例3岁患儿封堵后主动脉瓣中度反流,中转开胸体外循环下手术。2例患者术后即刻存在少许残余分流,分别于调整封堵伞后分流消失或1周后消失。术后3个月随访,房室瓣及动脉瓣功能均无障碍,无轻度以上反流。结论经胸食管超声介导封堵术对于治疗小儿干下型VSD症状是一种简便、安全可行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CPB)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患儿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经胸小切口非CPB下经TEE引导VSD封堵术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精心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本组均一次封堵成功,植入封堵器直径4~12 mm。术毕TEE证实所有VSD无残余,瓣膜情况较术前均无加重,无一例心律失常、血尿发生。随访2~4个月,经胸心脏超声未发现残余分流,无抗凝不足或抗凝过度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提高一次封堵成功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经食管超声在多发房间隔缺损Amplatzer伞封堵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多发Ⅱ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经皮导管封堵治疗的可行性及经食管超声 (TEE)在其治疗中的作用和应用价值。方法  16例经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ASD患者 ,均行TEE检查并在其引导下采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封堵。结果  16例患者均经TEE确诊为房间隔多发缺损 ,其中 2例为 3个孔 ,14例为 2个孔缺损 ,测量大缺损直径 9~ 2 4mm [(17.2± 4.7)mm ] ,小缺损直径 2~ 9mm [(4 .4± 2 .1)mm ] ,缺损之间间隔组织长 2~ 11mm [(4 .5± 3 .1)mm] ,选用封堵器大小为 13~ 3 4mm [(2 4.2± 6.1)mm ] ,所有病例均封堵成功 ,术后 1月经胸超声复查 3例存在少量房间隔残余分流 ,所有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TEE可以确诊多发ASD ,采用TEE筛选封堵适宜病例并在术中引导监测封堵是理想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类型室间隔缺损封堵适应证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室间隔缺损(VSD)经导管封堵术适应证的超声心动图选择标准。方法 术前应用超声心动图确定VSD类型、大小、形态,缺损距瓣膜距离,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测 VSD分流情况;术中指导封堵器的释放及发现早期并发症或术后并发症。结果 成功封堵单纯膜部或膜周型、嵴内型和肌型VSD患者 221 例,封堵未成功者 12 例。术前超声检出膜部 VSD 209 例,左室侧舒张期最大径(7.1±3.7)mm;右室侧多孔140例,其中最大孔径为(3.6±1.1)mm;CDFI测定VSD分流宽度(7.2±3.6)mm;VSD残端距主动脉瓣距离(2.8±2.4)mm,距三尖瓣距离(3.2±2.6)mm。嵴内 VSD 9 例,大小(7.8±1.6)mm;VSD分流宽度(8.8±1.1)mm。肌型VSD 3例,大小分别为 9 mm,10 mm及6 mm。术后24 h有4例出现残余分流伴溶血。封堵术未成功者超声显示膜部VSD右室侧多孔 6 例,最大孔径<2 mm 5 例,>2 mm 1 例,缺损口左、右室侧大小相似2例;嵴内型和肌型各2例,封堵术中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及明显的主动脉瓣反流而放弃封堵术。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在术前准确判定 VSD类型、大小、形态、缺损残端与瓣周距离等,选择 VSD封堵术最佳适应证,并于封堵术后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超声(TEE)在小儿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筛选150例VSD患儿,拟行经胸微创VSD封堵治疗。术中行TEE检查根据VSD部位、类型、大小选择封堵器型号,确定胸壁切口及右心室壁穿刺点位置,指引导丝及鞘管进入并释放封堵器,评价封堵效果。结果 TEE测量VSD大小与封堵器型号具有良好相关性;150例患儿中141例患儿封堵成功,其中12例出现少量新增房室瓣或动脉瓣反流,3例存在微量残余分流,2例延长胸壁切口,3例变更右心室壁穿刺点。9例患儿封堵失败转体外循环行常规VSD修补,其中4例导丝无法进入左室,3例封堵器脱落,1例存在不能接受的残余分流,1例中量以上主动脉瓣反流。结论 TEE对VSD大小和位置的测量、手术入路的确定、封堵器的选择和释放、即刻疗效评价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彩色超声心动图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对158例膜周部VSD患者实施经导管封堵术,封堵器为国产镍钛合金双盘片封堵器,并行超声随访治疗效果.结果153例患者成功实施了VSD封堵术,成功率为96.8%.未成功的5例中,3例因导管未能通过缺损处,2例因封堵器放置后影响主动脉瓣关闭而放弃封堵术.153例封堵成功的VSD超声定位准确,包括膜部VSD 35例,嵴下型VSD 72例,隔瓣后型VSD 46例.其中嵴下型VSD的缺损上缘距主动脉瓣瓣环下缘最小距离为1.5 mm,隔瓣后型VSD缺损下缘距三尖瓣隔瓣最小距离为3 mm.121例患者封堵术后即刻观察,穿隔血流消失,术后1周超声复查,封堵器位置良好、稳定,无残余分流.32例封堵术后即刻观察存在少量分流,术后1个月超声复查,封堵器位置良好、稳定,28例残余分流消失,4例残余分流明显减少.4例术前存在三尖瓣口中量反流的患者,封堵术后2例反流消失,2例反流明显减少.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膜周部VSD介入治疗中对病例选择及术后随访具有重要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CPB)下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35例VSD患者接受了微创经胸非CPB下VSD封堵治疗,年龄3个月至6岁,体重6.0~31.0kg,VSD直径3~12mm。手术经胸部微创小切口在非CPB下进行,于右心室表面选择适当的穿刺点,在食道超声(TEE)实时引导下,建立输送轨道并完成VSD封堵。术后密切随访1个月至1年。结果 35例中32例封堵成功(91.4%),3例(8.6%)术中改为常规CPB手术。32例患者均无心律失常、残余分流等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发生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5.7%)。32例患者均于术后2h内拔除气管插管,3~5d痊愈出院。术后随访无主动脉瓣反流、心律失常、残余分流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经胸非CPB下VSD封堵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远期结果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TEE在心脏无支架生物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在心脏无支架生物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主动脉瓣位人工无支架生物瓣膜置换术患者 4 2例 ,年龄 6 1~ 85岁 ,平均 74岁 ,术中应用 TEE于开胸前及关胸前观察瓣膜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情况 ,评价自然瓣及置入瓣膜的形态及功能。结果  4 2例均为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 ,其中 2例合并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 ,均为中度以上主动脉瓣狭窄和 /或关闭不全。全部置换无支架生物瓣膜 ,包括 Elan瓣 2 6例、Cylinder瓣 10例、3F瓣 6例 ,型号 2 1~ 2 9mm不等 ,术后 TEE:置入生物瓣形态正常 ,有效瓣口面积和平均跨瓣压差分别为 (2 .2± 0 .6 ) cm2 、(8.5± 2 .9) mm Hg(1mm Hg=0 .133k Pa,下同 ;Elan瓣 ) ;(2 .1± 0 .5 )cm2、(8.9± 3.0 ) mm Hg(Cylinder瓣 ) ;(2 .4± 0 .7) cm2、(7.9± 2 .6 ) mm Hg(3F瓣 ) ,瓣膜狭窄 0例、瓣膜局限性返流 3例。结论  TEE在人工无支架生物瓣置换术前补充诊断并协助选择瓣膜类型、术后即刻评价置入瓣膜的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 ;TEE是无支架生物瓣置换手术中必备且可靠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AV)脱垂封堵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30例VSD合并不同程度的AV脱垂的患者,全部行介入封堵术,术前我们将AV脱垂的程度分为3度,Ⅰ度为AV轻度脱垂,舒张期AV窦略大,未超过瓣环连线,彩色血流未见明显反流.Ⅱ度AV窦明显扩大,舒张期超过瓣环连线脱向左室流出道并瓣膜轻度反流,反流量不超过0.7 ml,舒张期未堵塞缺损口.Ⅲ度AV脱垂,瓣窦明显扩大,有形态改变,舒张期瓣窦大部分脱入VSD口,瓣根与VSD 口部分粘连,瓣叶僵硬,活动度差,彩色血流示明显反流,反流量大于1 ml.结果 30例VSD合并AV脱垂患者,AV右冠瓣脱垂15例,AV无冠瓣脱垂13例,右、无冠瓣同时脱垂2例.15例右冠瓣脱垂Ⅰ度9例,Ⅱ度4例,Ⅲ度2例.13例AV无冠瓣脱垂,Ⅰ度8例,Ⅱ度4例,Ⅲ度1例.2例双瓣(右、无冠瓣)脱垂,均Ⅰ度脱垂.30例患者行VSD封堵术,28例封堵成功,2例封堵失败(其中1例嵴下型VSD,另1例嵴内型VSD合并AV脱垂),2例VSD均合并Ⅲ度AV右冠瓣脱垂并瓣膜反流.术中释放封堵伞后超声检查AV反流量明显大于术前,反流量大于1 ml.结论 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VSD合并AV脱垂术前程度的判断,介入术中封堵器是否加重AV的脱垂,瓣膜反流量是否大于术前,超声检查对VSD介入手术的成功,封堵器的选择起到重要的作用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微创外科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筛选拟行微创外科VSD封堵治疗患者169例,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再次评估,对具备封堵条件者进行实时引导和监控.术后3~5 d及3、6、12个月 TTE随访.结果 术中TEE评估对15例不适宜封堵者直接改行VSD修补术.行微创封堵术154例,成功137例,成功率88.9%;封堵失败改行VSD修补术17例.术中即刻观察10例有微量残余分流,3例主动脉瓣有微量反流,7例三尖瓣反流较术前减轻或消失,11例三尖瓣出现少量反流.术后TTE随访封堵器无移位,4例残余分流消失,1例三尖瓣反流较术前略有加重,左心室重构改善.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微创外科VSD封堵的术前诊断、术中监控及术后效果评价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超声心动图与心血管造影在室缺封堵术中的互补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及心血管造影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VSD封堵术成功患者221例,其中单纯膜部或膜周型209例,嵴内型9例,肌型3例。超声心动图及心血管造影于封堵术前确定VSD类型、大小,缺损残端距瓣膜距离、彩色分流宽度。术后测定封堵器腰大小。结果(1)VSD大小不同切面超声测定VSD大小及彩宽可有差别,心血管造影可测量膜部型VSD大小,对嵴内VSD显示欠佳;(2)VSD残端与瓣膜间距离超声所测VSD残端距主动脉瓣距离与心血管造影测值比较,五腔心切面(5CV)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VSD大小与封堵器型号大小及封堵器腰关系超声不同切面VSD大小、彩宽及心血管造影测值与封堵器型号大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血管短轴切面(AOS)、5CV及心血管造影各测值与封堵器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X-线透视及心血管造影不能取代超声心动图在封堵介入治疗中的作用;同时,超声心动图尚不能完全替代X-线透视及心血管造影的作用,两者在封堵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是相互弥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I)术后患者左心室的逆重构。方法入选113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均成功完成TAVI手术,对比术前术后左心室大小、左心室壁厚度以及左心室功能的变化,评估左心室的逆重构现象。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12个月随访,平均年龄(77.2±5.5)岁。术后,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较术前明显增加[(0.66±0.16)cm~2 vs(1.55±0.40)cm~2,P0.001]。主动脉瓣平均压差[(52.43±12.37)mmHg vs(9.97±4.21)mmHg,P0.001]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53.8±12.7)%vs(64.6±9.7)%,P0.001]。室间隔厚度[(12.60±2.37)mm vs (11.56±1.99)mm,P0.001]及LVPW厚度[(12.02±1.67)mm vs (11.16±1.87)mm,P0.001]减低。LVEDD减小[(51.99±6.59)mm vs (48.94±4.49)mm,P0.001]。结论 TAVI术后1年,左心室发生明显逆重构:左心室内径变小,左心室壁厚度变薄,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  相似文献   

19.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室间隔缺损(VSD)微创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TEE引导下为85例患者行VSD微创封堵术.术前行经胸超声检查,确定VSD的位置和形态,测量VSD基底部直径、膜部瘤开口直径及VSD上缘至主动脉右冠瓣的距离,选择合适型号的封堵器封堵,评价即刻封堵效果.结果 83例患者成功封堵,2例失败的患者后经TEE及时发现发生情况,并成功转体外循环行修补术.术后出现残余分流的患者13例,新发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无新发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随访3~29个月,无封堵器脱落、移位及溶血和Ⅲ度传导阻滞的发生.结论 TEE对选择适合行封堵术的VSD患者,选择封堵器大小,指导封堵器的释放,以及评价疗效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经胸微创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粗筛34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和38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拟行经胸微创封堵治疗.术中行TEE根据缺损位置、类型、大小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引导封堵器放置,评价即刻封堵效果;术后1周内复查.结果 32例ASD和29例VSD患者封堵成功.术后I周内超声随访,封堵器位置均正常,3例ASD患者微量残余分流,患者心室重构改善,瓣膜反流程度减轻,肺动脉压力下降.结论 TEE对选择适合行经胸微创封堵的ASD、VSD患者、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协助封堵器的释放,评价疗效均有重要的作用.经胸微创封堵ASD、VS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