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苏冬冬  王卫 《吉林中医药》2012,32(8):845-846
更年期综合征归属于中医"百合病" "脏躁""绝经前后诸证"等范畴,多见于45~55岁的妇女,中医认为,主要是因肾气渐衰、冲任不足、天癸将竭、精气亏虚,阴阳失衡而致.临床表现为烘热汗出,精神倦怠,烦躁易怒,头晕头痛,耳鸣心悸,失眠健忘,腰背酸痛,手足心热,月经紊乱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更年期综合征为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植物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物质代谢等方面的改变.笔者随师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发现,以调神补肾为基本原则,针药并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效果显著,选取典型病案2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调肝滋肾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9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该病属于中医绝经前后诸症,临床表现以肝肾亏虚为主,笔者近几年来,自拟调肝滋肾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9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大补阴丸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更年期综合征属于中医“绝经前后诸证”。是妇女绝经前后,肾气虚衰,冲任亏虚,天癸将竭,精血不足,阴阳平衡失调,出现肾阴不足或肾阳虚衰而产生的症候群。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雌激素替代治疗,但因其所带来的副作用使得应用受限,因而中医药治疗本证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笔者临诊时经常见到,经服雌激素而不能耐受,或服用更年安、六味地黄丸等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而中医辨证属于肾阴亏虚、虚火上炎的病人,应用大补阴丸治疗效果较好,现  相似文献   

4.
<正>常有人误认为更年期就是绝经期,其实更年期包括了绝经和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中医里有"经断前后诸证"之说,西医则将更年期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称为"绝经综合征"。中医认为,更年期主要是肾阴阳失调,与心、肝、脾密切相关。更年期的常见表现是在绝经前后出现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心悸失眠、眩晕耳鸣、面部及四肢浮肿等。所以很多女性到了这一阶段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有幸随师临诊,获益匪浅,现将罗志娟教授辨治绝经综合征的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绝经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1]。旧称"更年期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学又称"绝经前后诸证"。历代医籍对本病无单独记载,但其症状常散在"年老血崩"、"年老经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5,(9):1637-1639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妇女绝经前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出现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症状,属祖国医学"绝经前后诸证"范畴。文章从更年期综合征临证经验出发,结合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更年期综合征是肝肾阴虚基础上,痰、瘀、气、火兼夹为患的病证,以调补肝肾、平衡阴阳为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7.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前或后,经量或多或少,且伴有精神不振、急躁易怒、焦虑抑郁、潮热汗出、失眠健忘等一系列心身症状。王多让主任医师对其辨治有独到的见解。王老结合其五十余年临床辨治经验,认为更年期综合征的病机总属阴阳失调,细化则有肾阴亏虚、精血不足、冲任二脉亏损、肾阳虚衰等不同证候证型。  相似文献   

8.
正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MPS)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其中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睡眠时间、睡眠深度的不足。围绝经期是因肾阴不足,致阴不涵阳,阳不入阴,使心火独亢,肾水寒凉,产生心肾不交的病理现象。同时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肾同源,而肾阴亏虚,  相似文献   

9.
周靖  金凤丽 《河北中医》1999,21(6):345-346
绝经前后诸症即更年期综合征,为中医妇科常见的疑难病,目前中医界普遍认为其发病病机系绝经前后肾气日衰,天癸将绝,冲任虚衰,精血不足,阴阳失衡,经脉失濡,进而导致诸脏腑功能失调。现代医学认为,更年期综合征是由于45~55岁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甚至于完全消失引起的一组症候群,并与体质、社会环境、精神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包括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烘热,汗出,眩晕,心悸;精神症状:烦躁易怒,悲伤欲哭或情志异常;新陈代谢障碍症状:尿频、尿急,肢肿;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腹泻;月经异常:月经量多,周期紊乱,或40岁以前即月经稀发、量少,过早闭…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出现的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症候群。围绝经期综合征以往称为更年期综合征,1994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特别规划委员会召开了绝经研究进展工作会议,从妇科学角度认为更年期综合征是在绝经前后发病,建议停止使用“更年期综合征”,推荐使用“围绝经期综合征”,所以,  相似文献   

11.
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相玲 《光明中医》2008,23(6):847-848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一段时间内,出现月经紊乱或绝经的同时伴有烘热汗出,烦燥易怒、眩晕耳呜、心悸失眠或面目、下肢水肿,纳呆,便秘,情志不宁等症状。中医认为是由于肾气衰竭、天癸竭绝、精血不足、冲任亏虚从而月经紊乱而停止。“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甚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素问·上古天真论》。  相似文献   

12.
更年期综合征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衰退引起内分泌失调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中医称之为"经断前后症候",亦称"绝经前后诸症".笔者自1997~2004年期间采用任氏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0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七情内伤引起的绝经前后诸证称为郁证性绝经前后诸证,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两大类,其中躯体症状又可分为月经紊乱类和非月经紊乱类。肝气郁结、心肝火旺、气血亏虚、痰瘀阻滞、阴虚风动、肝郁脾虚等为郁证性绝经前后诸证的常见病机。当代中医已经逐渐意识到郁证性绝经前后诸证的存在,治疗不再仅仅局限于补肾益天癸,而是越来越多开始运用疏肝解郁、养心安神等从郁论治或辅助从郁论治的方法。现代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因素可影响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抗抑郁、激素补充以及心理认知疗法有助于缓解其临床症状,为郁证性绝经前后诸证学说提供了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二仙汤原本是针对更年期综合征研制的验方,运用于肾阴阳两虚、虚火上炎的复杂症侯。依据当今患者多有肝郁化火、脾气亏虚的特点,将二仙汤加疏肝泄热的柴胡、黄芩和健脾益气的黄芪组成柴黄二仙汤,扩大了临床运用范围,灵活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因肝郁化火、脾肾两虚、虚火上炎所致的不寐、月经不调、绝经前后诸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消渴病等多种病症多获良效;其中结合符合本病机特点的不寐、绝经前后诸症、消渴病的典型病例讨论柴黄二仙汤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5.
更年期综合征,属中医“绝经前后诸症”范畴。主要表现为在绝经前后出现一些与绝经有关的症状:烘热汗出、面色潮红、眩晕耳鸣、腰酸痛、心烦失眠、月经紊乱、情志不宁等症。上述临床症状轻重不一,时间长短不一,严重者影响生活工作,甚者轻生。笔者近年来采用青蒿鳖甲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更年期为妇女卵巢功能逐渐消退至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在更年期的过程中月经停止来潮,称绝经.绝经一般发生于45~ 55岁之间,部分妇女在此期间因性激素减少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包括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被称为“更年期综合征”.如在更年期前因病切除或破坏卵巢,或卵巢功能早衰,以致提前绝经,也可出现更年期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头晕耳鸣,情绪激动,烘热出汗,血压波动等症状和体征.本病相当于中医的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是肿瘤好发时期,所以要重视更年期妇女的健康卫生保健.  相似文献   

17.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将届经断之年(约49岁前后),肾气渐衰,冲任亏虚,精血不足,形成阴阳俱虚,以及相应的心、肝、脾等脏腑和内分泌的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4,(8):1033-1036
目的:浅述中医对更年期综合征的认识。方法:介绍中医古籍对更年期综合征病机和症状的记载,思辨中医对更年期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结论:认为更年期综合征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其"本"主要为肝肾不足,阴阳两虚基础上的阴阳失衡;其"标"为五脏功能失调变生的气、火、痰、瘀等病理产物。  相似文献   

19.
正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是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的一种常见多发妇科疾病,大多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引起神经内分泌的变化而发生,也可因为手术摘除卵巢或其他原因导致,多见月经稀发、阴道干涩、烘热、汗出、失眠、烦躁、易怒、焦虑等一系列生理及精神心理症状和体征。在我国约50%的妇女会出现典型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症状。中医学将其称为"经断前后诸证"、"脏躁"等,认为本病的发病以肾虚为本,多由肾阴亏虚导致心  相似文献   

20.
妇女在49岁左右,月经开始终止,称为绝经或断经。此期往往出现一些症状,如经行紊乱,头晕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烘热汗出,五心烦热或浮肿便溏,腰瘦骨楚,倦怠乏力,甚或情志异常等。这些症状的轻重不一地综合出现,有的可连续2,3年之久,即为“绝经前后诸证”,现代医学称“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内经》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充分说明了妇女届近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冲任亏虚,天癸将竭、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