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孟英是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温热经纬》作为温病学名著,系统论述温病包括温热类和湿热类温病,在继承《内经》《伤寒论》基础上,全面总结了叶天士、薛生白等诸多温病大家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集诸家之大成,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加以创新,融合寒温理法于一炉,切合临床实用。全面学习、深刻领会王孟英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理念,不仅有利于理解温病学理法,更有利于提高临床各学科疗效。  相似文献   

2.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诊治及其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理法方药不仅对外感热病,而且对临床各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更好的熟读温病学经典,全面掌握其理论知识,本文对温病学发展各期的温病经典著作或代表人物的主要学术思想予以略述.……  相似文献   

3.
银翘散治疗艾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翘散源于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该书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全,较具临床实用性的温病学巨著。《温病条辨》的方剂不但对吴鞠通时代以来的温病效果彰著,而且对当今新发的艾滋病亦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4.
李华  周语平  刘光炜 《吉林中医药》2009,29(12):1024-1025
吴瑭的《温病条辨》是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温病学著作。书中创立温病三焦辨证纲领一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结合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形成了温病学的辨治体系。在三焦辨证理论指导下,吴瑭提出温病三焦辨治养阴思想,治疗温病尤其重视顾护阴液,针对温邪侵袭程度,结合三焦辨证制定不同的治则、治法及遣方用药规律。三焦辨治养阴思想在临床实践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翔  郭明阳 《国医论坛》2003,18(6):41-42
在温病学的现代研究中 ,动物实验的引进促进了温病学的发展。如卫气营血动物模型的建立 ,初步揭示了温病卫气营血的本质 ,为温热类温病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温病湿热证是湿热类温病的基本证型 ,因此 ,建立符合临床实际的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对于湿热类温病的研究十分重要。本文旨在复习国内有关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文献 ,并根据我们的研究实践 ,提出建立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的思路和方法 ,以期抛砖引玉。1 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复制起步较晚 ,有关资料较少 ,1 988年郭金龙〔1〕根据中医病因理论 ,一方面模拟长…  相似文献   

6.
《温病学》是中医学专业主干课程,在中医临床中有着极其重大的指导价值,尤其在抗击非典、手足口病、甲流等急性传染病的过程中彰显了其独特的优势,所以加强温病学的教学工作对培养中医临床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将图表应用于温病学教学中,不仅便于教学对象直观地理解温病的因、机、证、治,还能用于温病类证的鉴别,同时可以帮助归纳记忆,实为《温病学》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7.
吴春光 《中医研究》2012,25(3):57-59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温病学家,温病学奠基人.通过对其温病医案的研读并列举出叶氏的典型案例.从中总结出其治疗温热类温病以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为体系,而治疗湿热类温病用"三焦治法".这些集中体现了叶氏在温病方面的学术思想、独到经验、辨证规律及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8.
介绍温病学著作在日本的传播情况。其中《温疫论》是在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探讨温病学说与日本后世派及现代医学的关系,温病学说的理法方药在日本得到了极大地应用与发挥,促进了日本后世派的壮大,推动着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温病是临床常见之病,痎疟是古今医家忽略的古病名,通过文献研究可发现,痎疟不应与疟疾、伤寒少阳证相混淆,古痎疟与明清温病有相互交叉之处。《黄帝内经》中"伏邪"原是用于解释春之温疟、秋之痎疟的机理,二者的症状描述亦与后世的春温、伏暑一致,伏气温病应包含在痎疟之中。明末瘟疫的病因、病位、症状、治法、方药都与瘴疟吻合,可证实明末瘟疫是瘴疟。因古今医家不识得痎疟,故而另立温病一派之门户。必正痎疟之名,温病学的源流才能澄清;发掘古痎疟理法方药,能印证并重释温病学相关理论,为临床实践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于琦  崔蒙  李园白 《北京中医》2010,(9):654-656
采用频次统计、共词分析、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BM)收录的1995—2009年中有关温病学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分析关键词和主题词的分布情况,截取高频关键词、主题词进行共词分析,得出国内近15年间温病学研究的现状及热点。分析结果显示,温病的中医药疗法、病因的探析以及辨证论治方面的探讨是温病学研究中关注的主要环节;湿温、风温等疾病是临床研究比较多的温病类疾病,从侧面反映了近几年疾病谱的变化;在温病学的文献研究上,《温病条辨》是研究热点的温病学著作,其对临床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而聚类分析结果提示温病与伤寒的区别与联系是温病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伏邪致病导致伏气温病也是研究与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于琦  崔蒙  李园白 《北京中医药》2010,29(9):654-656
采用频次统计、共词分析、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BM)收录的1995—2009年中有关温病学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分析关键词和主题词的分布情况,截取高频关键词、主题词进行共词分析,得出国内近15年间温病学研究的现状及热点.分析结果显示,温病的中医药疗法、病因的探析以及辨证论治方面的探讨是温病学研究中关注的主要环节;湿温、风温等疾病是临床研究比较多的温病类疾病,从侧面反映了近几年疾病谱的变化;在温病学的文献研究上,《温病条辨》是研究热点的温病学著作,其对临床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而聚类分析结果提示温病与伤寒的区别与联系是温病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伏邪致病导致伏气温病也是研究与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讨论活血化淤法在温病学教材中的地位.根据文献学习和中医学基本理论分析血淤证在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及活血化淤法在温病临床上使用的现状,认为血淤是温病过程中的重要病机,贯穿于温病过程的始终,活血化淤法已在温病临床上广泛使用.温病学教材应将活血化淤法编入温病的主要治法,并提出了编写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3.
薛生白是清代"温病四大家"之一。所著的《湿热条辨》是温病学的重要著作。该书以太阴脾和阳明胃为中心,采用多种辨证相结合的方法,选方用药体现出"平正轻灵"的特色。湿热之邪为复合病邪,与临床各科杂病的治疗密切相关。深入学习《湿热条辨》,有利于更好地服务现代临床。  相似文献   

14.
温病学是重要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本文从中医温病学在传染病治疗中的现实意义、中医温病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传染病医院中医发展存在的压力与潜力、以及中医温病教学与传染病医院联合教学模式探讨等方面谈当代中医温病学与传染病医院联合教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朱为坤  刘晓岚 《光明中医》2014,(7):1558-1559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与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对指导温病的临床诊治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其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体系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之一,故《温病学》属于中医临床基础课程,是中医学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又温病学的原著《温热论》、《温病条辨》、《湿热病篇》等被称为中医经典著作,原文的理解、记忆和运用成为学习温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温病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经典、理论及临床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由南京中医学院沈凤阁副教授任主编、王灿晖副教授任副主编、孟澍江教授审阅、温病教研室集体编撰的温病学专著《温病的理论与临床》一书,已由江苏科技出版社付梓,将于今年下半年与读者见面。该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四时温病  相似文献   

17.
刘仕昌教授辨治岭南温病"时邪类疟"证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仕昌老教授是岭南著名温病学家,文章就刘老在岭南温病“时邪类疟”证临床辨治中力主“清透兼施”的经验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由著名温病学家孟澍江教授审阅,沈凤阁教授担任主编,组织集体力量编著的当代大型温病学专著——《温病的理论与临床》一书,已于今年春季由江苏科技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笔者有幸先睹为快,获益良多,深感此书是一部不可多得之佳作。兹评介如下:一、内容宏富全面逮补古今不足众所周知,温病学说自《内》《难》肇始以降,仲景、河间代有发挥,迨至明清诸贤辈出,叶薛吴王各立新说,使温病学说日臻完善,其间有关专著迭出。建国以来,又陆续出版了多种温病学著作、教材及参考书,无疑对学习研究温病学说大有裨益,但是,纵观所有温病专著即可发现,这些著述不是偏重于理论探索,便是侧重于临床治疗,然而随着温病学理论研究的日益广泛深入,以及温病临床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运用  相似文献   

19.
"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成员既是教师,又是医师,既有很强的理论教学能力,又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本文论述了构建"双师型"《温病学》教学团队的必要性,并介绍了我校在团队建设方面的一些探索和经验。《温病学》教学团队包括以教学为主的专职教师和以临床为主的兼职教师,专职教师不脱离温病临床,兼职老师应通晓温病理论,二者相得益彰,全面提升《温病学》的教学水平,共同提高学生诊治常见温病的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刘仕昌教授温病辨治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嘉熙 《新中医》1994,26(3):14-15,17
刘仕昌教授温病辨治经验钟嘉熙刘仕昌教授在长期的温病学临床、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刘老有关温病辨证论治经验特点介绍如下。1将温病辨治理论系统化刘老认为,温病学是我国历代医学家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门临床学科。其主要理论“卫气营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