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捏脊,俗称捏积,是小儿推拿疗法之一。多以3~5岁婴幼儿为主要对象,适用于消化不良、不思饮食或饮食异常、面黄肌瘦、腹胀大青筋暴露、头发枯黄而无光泽及便溏腹泻等病症。此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长期流传于民间,兹简述如下。 一、操作方法 患儿取俯卧位,术者双手拇指在前,食指在后,余下三指自然屈曲,自患儿长强穴提捏住皮  相似文献   

2.
捏脊疗法简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捏脊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 ,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之类病症。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拈取其脊骨皮 ,深取痛引之 ,从龟尾至顶乃止 ,未愈更为之”的描述 ,是目前见诸文献的最早记录。捏脊疗法以其卓越的疗效、简便的操作深受医生和患者的喜爱。捏脊疗法主要通过两手沿脊柱两旁 ,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 ,边捏边向前推进 ,自尾骶部开始 ,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背部脊柱正中有督脉通过 ,脊柱的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 ,有脏腑之气输注的背俞穴。在捏脊时 ,不仅捏拿了脊柱正中的督脉经 ,而且…  相似文献   

3.
捏脊点刺疗法是蒙医传统独特疗法之一。它与中医捏脊疗法略为相同 ,但有它的独特之处 ,它是以捏拿按摩点刺等综合手法达到疏通督脉 ,流通气血 ,通经活络 ,而达到治疗。本疗法是以治疗小儿积症惊风。所以一般又叫小儿捏脊点刺疗法。积症是小儿四大症之一 ,原因主要以饮食不节 ,造成脾胃功能失调 ,从而导致消化不良 ,腹泻最为多见。惊风 ,蒙医理论中是风症范畴 ,是由小儿受邪风 ,白脉功能紊乱 ,气血流通受阻而引起。治疗以捏脊按摩点刺为主 ,以药物治疗为辅。1 适应症积症 (消化不良、腹泻、缺钙 ) ,惊风 (惊厥、昏迷不醒除外 )。百天以上小…  相似文献   

4.
捏脊疗法临床新用310009浙江中医学院褚海林担脊疗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小儿积滞、疳症、腹泻、呕吐、消化不良等症。因对疳积疗效显著,故又称“捏积疗法”。近年来笔者用捏脊方法治疗成人腰部急性损伤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取得很好效果。手法操作基本要领:成...  相似文献   

5.
捏脊疗法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泄泻等,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又发现它还有一个特殊作用——治疗哮喘,而且效果非常明显,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心源性哮喘12例,肺源性哮喘18例。治疗方法当患者哮喘发作时,令患者俯卧,喘息较甚、呼吸困难、不能俯卧者,令其背向术者端坐位也可,暴露脊背。术者双手拇指在前,食指屈曲在后,其余三指自然屈曲,自患者肾俞穴提捏住皮肤,双拇指、食指相互交替向前推捏皮肤至大椎穴,推捏2~3次时间断上提皮肤,共做3遍,使病人感到脊背部有发热之感,然后自大椎穴沿脊椎用掌揉…  相似文献   

6.
小儿捏脊疗法为现今临床的一种常用推拿手法,其具有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等优点。其主要机理是通过调节经络,而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重在振奋阳气,次在调节气血。小儿捏脊疗法通过刺激脊背皮部、督脉、膀胱经、华佗夹脊穴等,而起到调节全身脏腑的功效。临床可以广泛运用,从而服务小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捏脊疗法是以捏脊法为主,配合点、按、抚、拿、提弹等手法施术于脊背部的一种治疗方法,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此法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介绍如下。1基本手法1.1准备手法患者俯卧,暴露脊背部,医者站于一侧,在脊背施以攘法、擦法、按法、抚法、捏拿肩井等手法,并根据辨证点按相关腧穴。1.2捏脊法用双手拇指桡侧缘抵住骶尾部皮肤,食、中指一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捏拿皮肤,沿督脉双手交替捻动至大椎,中间可捻3下,重提皮肤一下,此法做3遍-5遍,再由下到上沿两侧膀胱经用同样手法反复做3遍-5遍。1.3提弹法用双手拇指与另四指相对,捏拿两侧膀胱经,捏起后迅速松手,靠皮肤弹性使之回复,再捏起,再松手,由上到下反复做3遍-5遍。  相似文献   

8.
捏脊疗法,其法是令患者俯卧,医者两手作九十度屈曲,由龟尾处开始,顺脊柱向上,将皮肤、肌肉往上推,然后以两拇指指腹交替往下压捏,食、拇二指相互配合,向上推捏,直到颈部大椎穴止,是为平捏。平捏两遍,作第三遍时,一边如前法推捏,一边间歇地用隐力把皮肤往上提拉,提拉时可听到“啪·啪”声响,如此提捏五遍。最后用两大拇指同时从命门穴向腰外侧肾俞穴慢慢按压,是渭一次。几年来我曾用捏脊疗法配合其他手法治疗多种疾病,每每收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自1983年笔者采用捏脊疗法治疗婴幼儿腹泻临床观察,效果满意,轻型治愈牢100%。重型治愈率90.9%。现报道如下:治疗方法:患儿俯卧位,沿患儿脊椎两侧外开一寸(即足太阳膀胱经穴位)。风门穴,肺俞,厥阴俞,心俞,督  相似文献   

10.
捏脊疗法是指按一定的技巧性动作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故又称“捏积疗法”,属于小儿外治疗法中的一种。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深受患儿家长的喜爱。本文通过查阅近十年的相关文献,从手法操作、  相似文献   

11.
12.
小儿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障碍疾病,多发生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哺乳不足、喂养不当、饥饱不均、慢性腹泻、寄生虫或细菌感染、病后失养等均可引起。  相似文献   

13.
梁忠培  崔瑾  龙奉玺 《光明中医》2011,26(5):983-985
目的对具有代表性的小儿推拿文献以及记载有关捏脊疗法的古代文献进行研究,了解捏脊疗法在古代的运用发展情况。方法 :运用文献溯源法和文献计量学方法整理古代文献中有关捏脊疗法的描述,并进行逐一查阅和统计。结果 :总结捏脊疗法在古代的动作组成、脏腑经络的关系、理论基础、适应病症、操作步骤、操作介质、注意事项等项目。结论 :在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理论的指导下,捏脊疗法有了充足的理论渊源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捏脊疗法是一种通过捏拿脊背部皮肤以达防病、治病的重要中医外治法。本文基于皮部理论,阐述捏脊疗法宣行卫表、振奋卫阳以增强人体的皮肤免疫,探讨皮肤免疫的启动对于捏脊疗法治病防病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捏脊疗法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失眠症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 ,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病程长者往往引起精神不振、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 ,甚至不能工作。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取捏脊疗法治疗失眠症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999年 4月~ 2 0 0 0年 10月共收治 35例患者 ,其中男 13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大者 6 6岁 ,最小者 38岁 ;病程长者 5浕 ,短者 2个月。2 治疗方法2 1 患者俯卧 ,暴露脊背部。医者站于一侧 ,首先用滚扌 法在患者脊背部由上到下施术 3遍~ 5遍 ,拿两侧肩井穴若干遍 ,然后双手掌重叠用掌根由上到下按揉两侧膀胱经各 3遍~ 5…  相似文献   

17.
成人捏脊疗法应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捏脊法是推拿手法之一,多施用于小儿,笔者采用捏脊法配合外治法,治疗成人多种慢性疾病,亦取得较好的疗效,今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例一、五更泻:患者陈某,男,45岁,干部,1971年3月9日初诊,诉慢性泄泻十二载,每日黎明时必泻水样稀便,有时尚夹白色粘冻物,小便清长,平时畏寒,经多处医院住院中西药治疗罔效。近年来,畏寒甚,盛夏仍穿绒衣,腰腿酸软,困倦,纳少,身形渐瘦。面(?)无华,舌质胖淡,苔厚腻,脉沉细。治法:从尾椎部用双掌交替轻轻拍打行止大椎穴旁,往返五分钟,待椎旁皮肤出现红润后,即用双手拇、食指,从尾骶部(长强穴)开始把皮肌提捏起来(捏时,双手食指要横抵在脊椎骨处),捏到腰椎时,适当加大力量,向左右交替拨动。然后转缓渐渐捏至大椎旁,如此往返20分钟左右,腰椎部出现热灼舒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们运用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单纯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患儿取俯卧位,陪护者扶助患儿。术者首先用手掌在患儿背部由尾骨上缘到第七颈  相似文献   

19.
捏脊疗法是中医学中的宝贵遗产,用途广泛.本文从形态学的角度对捏脊疗法和施术部位的穴位进行了探讨,表明穴位定位是以脊柱为基础,穴位深面富含的组织和神经网络,构成了穴位的形态学基础,也是捏脊疗法发挥作用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院采用中医捏脊疗法治疗小儿惊吓综合征,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治疗方法先将患儿衣服解开,令其伏在大人身上或诊查床上,露出整个背部;然后由施术者立于患儿股部以两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夹住肌肉提起,而后做食指向前、拇指后退的翻卷动作,两手同时向前移动,自长强穴沿脊柱两旁向上推捏,一般上至大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