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建立雄性大鼠肝郁致精瘀的动物模型,探讨情志-肝郁-精瘀的相关性,为肝郁致精瘀所致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慢性束缚应激方法建立肝郁模型,在肝郁模型的基础上,对第四组大鼠使用自制电动刺激棒刺激10 d建立肝郁精瘀模型,并通过观察大鼠生殖性腺组织相关指标的改变以确立肝郁致精瘀模型的建立。结果:肝郁模型组、肝郁精瘀组与对照组比较,行为表现为倦怠少动、叫声尖细、反应迟缓、饮食减少、毛发晦暗、大便松散甚呈水样便等;各实验组的尾悬挂实验挣扎次数存在显著差异(P<0.01)。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检测、血浆皮质醇(CORT)检测、α-糖苷酶(α-Glu)检测、大鼠生殖腺组织的酸性磷酸酶(ACP)检测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肝郁致精瘀模型组的大部分大鼠在静息状态下阴茎口内可见白色分泌物,符合中医精瘀特征。结论:情志-肝郁-精瘀之间具有相关性,说明肝气郁结,疏泄功能失常而影响精液排泄障碍而致精道瘀阻。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肝郁雄性大鼠模型,探讨肝气郁结对精瘀影响的可能病理改变。方法:采用束缚筒慢性应激法建立肝郁模型,自制电棒刺激法建立电棒精瘀模型,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测定,运用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检测大鼠股动脉血清中α-糖甘酶(α-Glu)及雌二醇(E2)含量。结果:旷场实验中,肝郁组与空白组大鼠在穿格次数、站立次数和理毛次数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空白组比较,肝郁组、电棒精瘀组的血清中α-Glu、E2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组与电棒精瘀组血清中α-Glu、E2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气郁结可导致雄性大鼠精瘀的发生,血清中α-Glu、E2含量水平改变是其病理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肝郁致瘀机理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吕志平  刘承才 《中医杂志》2000,41(6):367-368
采用捆绑式限制大鼠活动,复现肝郁大鼠模型,观察了肝郁大鼠血浆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红细胞膜流动性变化,并以逍遥散治疗作反证。结果提示,造模大鼠的动态反应与乔明琦观察的结果一致。肝郁可致:血浆TXB_2升高,6—keto—PGF_(1α)降低,TXB_2/6—keto—PGF_(1α)失衡;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认为各项观察指标的病理改变存在着复杂的内在联系,其协同导致血瘀的病理改变。逍遥散可降低肝郁大鼠血浆TXB_2浓度,提高6—keto—PGF_(1α)水平,提高肝郁大鼠红细胞膜流动性。结果表明,逍遥散对肝郁导致或诱发的血瘀倾向有防治作用。其反证了肝郁致瘀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肝郁证实验研究概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而证候则是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和客观把握,是论治的前提条件和依据,是中医诊查疾病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医发展的关键战略问题.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五脏病证中,中医肝脏病证占总体病证的40%,而肝郁证是肝脏病证的基本病理变化,是肝病证候的核心,是最为常见的中医脏腑证候之一.肝郁证即肝气郁结证,乃因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胁闷胀或易怒善哭为特征的一类临床病证.由于本证涉及许多疾病,且常常衍变转化为其他证候,影响面大,危害甚广,已成为中医学病证研究领域的重点脏腑证候.近几年来,国内许多研究机构对本证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在肝郁证动物模型及实质研究方面取得了有益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肝郁血热夹瘀证和肝郁脾虚夹瘀证患者临床特征及生物学差异。方法?本研究方案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 No. ChiCTR2200057736)。将85例ET患者按证型分为肝郁血热夹瘀证(58例)和肝郁脾虚夹瘀证(27例),分析两证患者外周血细胞计数、预后危度及影响因素、血栓危度及影响因素、基因突变情况。结果?85例ET患者中,肝郁血热夹瘀证患者血红蛋白浓度[(146.0±21.2)g/L]高于肝郁脾虚夹瘀证[(135.6±21.6)g/L,P=0.039]。肝郁血热夹瘀证患者有血栓史的比例[84.5%(49/58)]高于肝郁脾虚夹瘀证[18.5%(5/27),P<0.001]。肝郁血热夹瘀证患者高危预后比例 [41.4%(24/58)]高于肝郁脾虚夹瘀证[14.8%(4/27),P=0.015]。两证型患者的ET驱动基因(JAK2V617、CALR、MPL)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9例进行了非驱动基因检测的患者中,肝郁脾虚夹瘀证患者TET2突变率[26.3%(5/19)]高于肝郁血热夹瘀证[2.5%(1/40),P<0.001]。结论? 肝郁血热夹瘀证与肝郁脾虚夹瘀证的ET患者在血红蛋白浓度(HGB)、血栓史、高危预后、基因突变方面存在差异。与肝郁脾虚夹瘀证比较,肝郁血热夹瘀证的血栓事件发生率更高,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6.
张晓龙 《江苏中医药》2014,46(12):87-89
目前,现代科学对于肝郁证实质的实验研究涉及免疫、生殖、神经内分泌、血液、消化等多系统,但仍未能明确阐释肝郁证的实质。肝郁证的研究,应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方有可能取得突破,推动临床诊断和治疗更好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谢焕荣 《陕西中医》1996,17(2):68-69
通过研习古代文献,结合临床实践,提出精瘀症的概念,比较全面地论述了精瘀症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分为肾虚精瘀、气滞精瘀、血滞精瘀、湿热精瘀、痰浊精瘀5型,并提出相应的辨证施治方药。  相似文献   

8.
李青婷 《光明中医》2013,28(3):588-589
通过现在临床中卵巢早衰病例的统计,归纳卵巢早衰的病因,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从肝郁、肾虚、脉络瘀滞三方面进行辨证分析,指出在运用中药治疗过程中药物的配伍原则和临床经验,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9.
肝郁证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华 《光明中医》2009,24(5):983-984
肝郁证即肝气郁结证,乃因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胁闷胀或易怒苦哭为特征的一类临床病证,是肝病证候的核心.也是中医肝病发病学的主要环节.由于本证涉及许多疾病,且常常演变转化为其他证候,影响面大,危害甚广,已成为中医学病证研究领域的重点脏腑证候.近年来,为了探讨此证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0.
<正>中医所谓肝郁证,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以情志抑郁,胸胁、少腹胀痛及气滞症状为主要表现。主要症状表现:胸胁、少腹胀满疼痛,上窜不定,情志抑郁,善太息;妇女可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苔薄白,脉弦[1]。肝郁证多因精神刺激,精神不遂,郁怒伤肝,或因其他病邪侵犯,以致肝疏泄失职,气机不畅而成。肝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采用四逆散治疗大鼠肝郁症的效果进行试验和分析。方法选择一批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为空白组;肝郁模型组;治疗组采用四逆散进行治疗。使用模具进行加水浴来制作肝气郁结候动物模型。对这几组的大鼠的表现情况以及胃肠超威结构的变化等进行仔细观察,最后对大鼠的智力和胃肠激素进行测试。结果试验组中:大鼠的体重和活动情况得到了增加,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提高,大鼠的病理得到了有效改善,大鼠血清中的胃泌素以及血浆中的胃动素等含量都得到了提高。同时,降低了血浆中的生长抑素含量。结论对大鼠采用四逆散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保护大鼠的胃肠黏膜。同时也使得大鼠的脾胃得到了回复,调节了大鼠的胃肠激素。  相似文献   

12.
溃疡性结肠炎肝郁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制作溃疡性结肠炎(UC)肝郁大鼠模型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免疫法及束缚法的复合因素制作 UC肝郁大鼠模型,对其进行整体状态、病理形态学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效果观察与评价。结果:肉眼可见肠管 黏膜溃疡及糜烂面;镜下见溃疡及急慢性炎症表现;MPO活力明显增强(P<0.01)。结论:UC肝郁大鼠模型制作成功。  相似文献   

13.
白虎明  蔡效红 《陕西中医》2009,30(2):146-147
目的:观察疏肝、逐瘀类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疏肝逐瘀汤(香附、川芎、柴胡、郁金、当归、人参)治疗本病64例,并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1%,对照组72%,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疏肝解郁,逐瘀活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肝郁证免疫机能改变机制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严灿  高敏 《中医研究》1995,8(6):18-20
为了阐明肝郁证免疫功能改变的机理,本研究观察了50例肝郁证患者及实验性肝郁证大鼠的免疫机能、尿木糖排泄率、血浆cAMP、cGMP以及血浆皮质酮等的变化,结果表明:肝郁证患者及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尿木糖排泄率下降,血浆CAMP下降,CGMP升高,CAMP/cGMP下降,大鼠血桨皮质酮水平升高。研究提示:肝郁证患者免疫机能的改变与环核苷醚的代谢紊乱,尿木糖排泄率下降以及血浆皮质酮水平升高有关。P<0.05,*P<0.01(以下同)。结果与分析1、两组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的比较,见从表1可知,肝郁证患者的T淋巴细胞转化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提示:肝郁证患者细胞免疫机能下降。2、两组血清免疫三项及补体C_3值的比较,见表2。  相似文献   

15.
逍遥散与柴胡疏肝散延缓肝郁衰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免疫、自由基、神经系统三个角度观察逍遥散与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衰老小鼠的影响.方法:选用昆明种老龄小鼠,用束缚四肢法造肝郁模型,以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为检测指标,对两方进行比较.结果:逍遥散与柴胡疏肝散可提高胸腺、脾脏指数、血清SOD活性和脑组织NE含量,降低MDA含量,逍遥散的效果优于柴胡疏肝散.结论:逍遥散与柴胡疏肝散均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损伤,调整神经系统功能,两方可延缓肝郁所致的衰老.  相似文献   

16.
正精瘀,又称"败精""精瘀""精浊"等,即生殖之精在化生、流通及疏泄等过程中出现异常,瘀阻于内,日久化腐、生浊而成[1]。《华氏中藏经》中首次载有"败精"一词,指出是淋证或小便不利等疾病的原因之一。目前对精瘀的研究多从发病原因和临床治疗方面论述,而对其发病机制,一般多以临床中男科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多从中医经络理论、气机角度进行论述,实验室检查依据较少,但对其在临床中其他病证的发生机制缺乏明确  相似文献   

17.
盆瘀饮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盆瘀饮抗炎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对照组、盆瘀饮低剂量组和盆瘀饮高剂量组,通过小鼠耳廓肿胀试验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观察盆瘀饮的抗炎作用。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盆瘀饮对二甲苯致耳廓炎性水肿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并能抑制醋酸致炎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结论:盆瘀饮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显著抑制炎性水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精瘀”多由房劳过度,忍精不泄,或少年手淫,或日久不交,或湿热瘀阻,或手术所伤等所致。肾气虚而推动无力,或肝气郁结而疏泄失职,亦可致精泄不畅而成瘀。临床多用活血化瘀,疏肝理气,通精固肾兼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9.
肝郁证的动物实验研究:激怒...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20.
大鼠脾虚和肝郁型胃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去氧胆酸自饮加胃粘膜组织免疫法造成Wistar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学改变,观察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所致脾虚和根据“怒伤肝”所致肝郁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脾虚能加重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而该肝郁能缓解其胃的病变。结果提示:病证结合研究中应注意证的多重侧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