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慢性肾衰"毒"的来源与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恩超  王钢 《国医论坛》2006,21(5):10-12
慢性肾衰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最后阶段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代谢废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为病理生理特征,临床表现可以多种多样.本病可归属中医"肾劳"范畴,其某些阶段与"癃闭"、"关格"、"肾风"、"溺毒"等相类似 ,乃脾肾衰败、湿浊瘀血内阻的本虚标实之证.笔者认为就其病因及病机而言,离不开毒邪 ,而肾之生理功用正在于藏泄有度、排泄浊毒,肾衰时其泄毒之用减退乃至废用,故本病的治疗可从泄浊解毒入手,俾开启治疗肾衰之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脏病(CKD)属"水肿""癃闭""关格""虚劳"的范畴,命名为水气病。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在脾肾两虚,标在内生水湿、浊毒、瘀血、败精及溺毒,导致肾络瘀阻,其病位在肾在脾,病变涉及肺、肝、三焦、膀胱等多脏腑的功能异常。治疗上以标本兼治、补泄同施为治则,以补脾益肾敛精和化湿泄浊解毒为通治法,强调辨证论治与分期论治。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基础上,肾实质损伤,肾功能减退甚至衰竭,临床以代谢产物和毒物蓄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病程进展具有不可逆性。全国知名肾脏病专家叶传蕙教授,认为本病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阻为标,临床上重视标本兼治,治疗以补益脾肾固本,活血泄浊祛标,效果显著。本文主要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病案隅举三个方面探讨叶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对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防治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中医学没有慢性肾脏病的病名记载,但有其症状的描述,见于"水肿""癃闭""关格""腰痛""虚劳"等相关论述中。肾的气化、水液代谢功能失常是其基本病理变化。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本病中医证型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主。而虚证又以脾肾气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为主,实证以血瘀、湿浊为主[1,2]。另外有学者提出慢性肾脏病是正气虚损、邪毒渐盛,正邪交争、邪盛正虚,以及邪毒内盛、正气虚衰的病理过程[3]。恩师在诊治慢性肾脏病的过程中,总结病机总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痰、瘀、毒为标,并采用三焦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简要论述如下,以期更能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功能衰竭根据临床表现可归为中医"关格""虚劳""水肿"等疾病范畴。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肾失调,则机体气血阴阳俱虚,湿浊内蕴,瘀血内生,而其中以湿浊尤为重要。本文以中药内服、中药灌肠、中药足浴、中药穴位贴敷为主的"治浊四法"来总结中医治疗早期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脏病(CKD)属于中医学"水肿""淋证""癃闭""关格""肾风"等范畴,病情复杂多变,临床多表现脾肾两虚、瘀血阻滞、水湿停聚、浊毒壅塞等证候,水道不通、浊毒伤肾、瘀浊阻络的病机贯穿CKD的全过程。浊毒日久致瘀,瘀久亦可蕴毒,毒瘀交互错杂,更伤肾气。治宜谨守病机,重视毒和瘀在CKD中的作用,采用解毒活血法,有利于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本病中医病机是以脾肾阳虚为本,湿、寒、热、痰、瘀等邪为标,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肝、肾、肺相关,表现出本虚标实、寒热交错、阴阳失调、气机逆乱的特点。认为应以扶阳泄浊化瘀法治本,以扶脾肾之阳为基础,辅以通下泄浊、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等治标。  相似文献   

8.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谢晶日教授认为本病以肝郁脾虚为主要病机,痰、热、瘀为主要病理因素,至后期又可出现脾肾两虚证。谢师主张以疏肝健脾、通腹泻浊法治疗MAFLD,并首次提出“行气必先通腹”的观点,以达到行气和泻浊并举之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衰竭属中医学癃闭、关格、溺毒、肾劳等范畴。各种肾病迁延不愈,日久可致脏腑功能受损,脾肾亏虚;脾失运化,肾失开阂,水湿停聚,浊毒内积而发为本病。本病病位主在脾、肾两脏,涉及肝、心、肺、胃与三焦。在正虚的基础上,湿浊壅滞三焦.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而表现为各种临床证候。  相似文献   

10.
Ig A肾病是常见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为慢性肾脏病及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单纯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目前中西医综合治疗有较大优势。本病属中医"肾风""水肿""虚劳"等范畴,病因病机为脾肾亏虚、风邪扰动、痰瘀湿热内生,病性为本虚标实。在临床工作中以脾肾相关理论为指导,治疗上以健脾益肾为法,兼以祛风化痰祛湿活血通络,标本兼顾,治疗该病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长期高尿酸血症是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肾气虚、湿浊内蕴,病位在肾,与脾、肝、肺等关系密切。治疗上坚持病证结合,强调补脾益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自创矢志方以健脾益肾、活血利湿。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中医杂志》2016,(12):1053-1055
孙伟教授认为"肾常虚"是肾脏病常见病机。对于慢性肾脏病(CKD)的诊断和治疗,认为需从整体角度出发,辨证论治为主,遵循病证结合的原则,将微观、宏观相协调,他提出"脾肾衰微、湿瘀潴留"是慢性肾脏病的病机关键,治当以"补肾"为先,配合清利湿热、活血泄浊之法以调畅气机、祛邪外出,终使"阴平阳秘",诸脏调和。所论治CKD 3期为CKD中期之病,以脾肾两虚为本,以湿热、瘀浊并而为标,孙老师治以"补肾"为先,配以清热、利湿、化瘀、泄浊甚则解毒以调治本病,每多获效。  相似文献   

13.
郑平东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病因引起的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是多种慢性肾病的后期阶段,表现为毒素潴留、代谢紊乱的综合证候.属中医"水肿"、"虚劳"、"关格"等范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郑平东老师在多年临床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机关键是脾肾衰败、湿浊潴留.其病情复杂,虚实寒热错杂,病位非常广泛,晚期五脏六腑均可受累.由于脾肾衰败、气化失司、湿浊内阻中焦或动风、入血或浊毒凌心射肺均可引起种种危重症.临床宜掌握本病的变化过程和转归,初起多为脾肾气(阳)虚,久之阳损及阴,进而肾病及肝、凌心射肺,终则五脏俱损阴阳两绝.  相似文献   

14.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最常见的并发症,常见于CKD3期以上患者。主要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不足和(或)代谢产物、尿毒症毒素蓄积影响骨髓造血所致。目前西医疗效并不令人满意,而长期贫血状态是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本病属于中医虚劳、肾劳范畴,为本虚标实证,病机为脾肾衰败,湿浊瘀血内阻影响气血化生所致。其中脾肾亏虚是病变基础,湿浊瘀血是病情演变的重要病理因素。治宜标本兼顾,给予中药补脾益肾和络泄浊等治疗可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光明中医》2021,36(15)
痛风中医根据其主症、发病阶段的不同而命名,临床表现为急、慢性关节炎时,属于中医"浊瘀痹""热痹""着痹""历节病""白虎风""痛风"等范畴。其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在于人体正气不足,肝脾肾功能失调,痰浊内蕴,痰浊瘀毒。痰浊流注关节、肌肉骨骼,使气血运行不畅,最终导致痛风的发作。此病以正亏于内、肝脾肾三脏亏虚是发病基础,而痰浊毒瘀贯穿始终,决定痛风病理转归。临床健脾化痰,滋补肝肾,益气通络,兼顾解毒益肾,泄浊通络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络病"学说和"风邪"理论及其在慢性肾脏病中的长期运用与实践,构建以"肾络瘀阻,脾虚风动"为主的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基本病机。故认为慢性肾衰钙磷代谢紊乱以脾肾衰败为本,因"久病入络""久病多瘀"形成"肾络瘀滞"证,而风邪是导致慢性肾衰钙磷代谢紊乱进展的重要因素。脾气虚弱,外风乘袭,潜伏于肾,鼓动肾络;脾肾衰亏,阴血乏源,阴不敛阳,阳亢化风成为病机关键。临床应重视调整脾胃之气、补肾健脾、益气扶正,建立"和络泄浊,培土宁风"为主的治疗原则,为中医辨治拓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医将其归属"多寐""嗜睡""多眠""多卧""嗜卧"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主要与脾、心、肝、肾、脑髓等脏腑密切相关。金教授认为发作性睡病的形成和发展与脾有着密切的关系,脾具有主运化的水谷精微,以维持机体后天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理机能,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并且"四季脾旺不受邪",临床治疗发作性睡病以健脾升清、化湿降浊为治则,能取得满意疗效,文章通过阐述金教授从脾论治发作性睡病的理论基础与治则,并结合案例分析总结,认为脾虚清阳不升、浊阴上犯,可引起多寐、嗜睡等症,临证通过健脾升清、化湿降浊的思路诊治该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从脾论治发作性睡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根据其症状表现可归为中医的"癃闭""癥瘕""精癃"等范畴。崔云教授认为本病与肺、肾、脾三脏关系密切,发病的内在基础为年老肾虚,脾失健运,形成的关键为湿热蕴结,瘀浊阻滞,以健脾补肾、清化实邪、宣肺降浊辨治良性前列腺增生。本文结合临床病例对崔云教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疗思路和用药经验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痛风性肾病属"痹症""历节病"等范畴,与脾肾不足、痰瘀湿浊密切相关,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脾肾亏虚是致病之本,痰瘀湿浊是致病之标,当从脾肾论治。健脾则脾之运化升清功能正常,水谷得以化生精液,湿浊之邪难以生成;补肾能使肾藏精、主水、分清泌浊功能正常,精微物质得以保留,湿浊之邪得以排泄;化痰祛湿,泄浊通络,活血化瘀,经脉流畅,则痰瘀湿浊之邪不能滞留为害。急性发作期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明显加剧,邪气实,以风湿热痹及风寒湿痹为主,方选二陈汤;慢性稳定期正虚邪恋,脾肾虚衰为主,方选温脾汤。临症辨证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高磷血症为终末期肾病患者常见表现,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目前中西医研究热点,中医治疗本病有其独特优势。本文总结了于淑军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肾脏病高磷血症的经验,于师认为高磷血症的中医病机主要以脾肾气虚为本,风、湿、热、毒、浊、瘀为标,治疗从补益脾肾入手,兼以祛风通络、活血养血、清热利湿化浊解毒、收敛固涩等。将此法用之临床,颇有效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