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浦东新区医疗事故处理办公室自2002年9月1日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条例》)以来,共受理医疗事故争议案116例。为利于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现将116例医疗事故争议鉴定情况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案例背景患者陈某在医院就诊时死亡,经当事人申请,市卫生局于2006年10月委托市医学会就医院对患者陈某所实施的医疗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市医学会于2006年12月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鉴定结论认为医案不构成医疗事故。2013年5月24日,患者家属向市卫生局提交"关于请求市卫生局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进行审核的申请",认为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存在严重违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医疗事故争议提起鉴定的趋势及其规律,为医疗事故争议防范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兰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办公室2003—2009年度受理的235例医疗事故争议案例进行分析。结果医疗事故争议提起技术鉴定的趋势分别与成长体验、认识程度、伤害程度、期望程度和处理效率有关。结论医疗事故争议提起技术鉴定的趋势与成长体验、认识程度呈负相关,与伤害程度、期望程度和处理效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江苏省(病历书写规范)明确规定:凡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需行手术治疗、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实验性临床医燎和医疗美容的患者,应对其履行告知义务,并详尽填写同意书。这样做在于尊重患者的权利,遵循科学的原则,体现医患关系的平等,是补充和规范医疗服务合同的重要手段。应当重视和履行告知义务,减少医疗争议,既保护患者利益又维护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在医疗事故争议诉讼中如何举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医疗事故争议诉讼中如何举证和抗辩 ,是每一所医疗机构遭遇医疗事故争议诉讼后面临的难题。在此我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应用法学理论 ,结合办案经验 ,讨论在医疗事故争议中医疗机构如何抗辩及举证 ,以期对各医疗机构及其医院管理者树立法治观念、增强应…  相似文献   

6.
37起医疗事故争议技术鉴定案例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医疗纠纷问题已经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困扰和影响医护人员工作甚至人身安全的难题。但是最终判定是非,明确责任,都需要进行技术鉴定。自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我市共受理人民法院和卫生行政部门委托要求鉴定的案例(截止2005年2月上旬)共37件,其中鉴定为医疗事故7例,不属于医疗事故30例。为卫生行政处理和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及判决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上海菜三级医院在1例右腹股沟直疝修补后补片取出术后,患者出现右侧晕丸缺血性萎缩的医疗事故鉴定中因术前谈话告知书缺失,而被鉴定为告知不足,定为三级丁等院方负次要责任的医疗事故。作者对这起医疗事故进行调查时,当事医务人员一致认定告知书丢失了,因此院方拿不出术前告知的证据。分析这起事故的成因,诚如当时医务人员所述,则应加强病历管理,病历车离开医务人员视线时,应该锁好,不允许无关人员随意翻动。而告知书也应当采取备份或在病程记录中记载,再请家属签字等措施,以免证据遗失。  相似文献   

8.
南通市100例医疗事故争议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31  
对该学会 2 0 0 3年收理鉴定的 10 0例医疗事故争议在各级医疗机构、各专业学科的分布及“争议”鉴定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医方主要原因有 :误诊、漏诊 ,延误救治 ;手术适应证选择、操作方法及术后观察处理不当 ;用药不当及药物不良反应 ;未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病历书写存在问题。提出防范医疗事故争议的对策 :①严防误诊、漏诊 ;②把好手术关 ;③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的适应证及用药方法 ;④正确履行告之义务 ,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⑤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管理 ,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9.
医患双方对病历真实性的争议给申请鉴定受理的行政部门和医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如何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申请和鉴定程序中的争议病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笔者根据病历争议的现状,处理争议病历的对策,详细阐述病史真实性的确认和防止病史伪造的手段,同时呼吁及早立法,加强规范性操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医疗机构在医疗事故争议诉讼中如何举证和抗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际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应用法学理论,结合办案经验,提出了在医疗事故争议诉讼中医疗机构如何抗辩及举证,对各医疗机构及其医院管理者树立法治观念,增强应诉能力,保护医院的合法财产权,名誉权,依法经营及执业的权益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患者死亡的医疗纠纷争议中尸检结论对医疗事故(医疗损害责任)法律责任如何承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尸检结论本质属于法律上的专家证言,其"鉴定结论"或"鉴定意见"依法可以重新进行,但如何对其复核,有关规定对此语焉不详。本文通过案例评析对医疗事故争议中尸检复核途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医疗机构及其相关管理人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医疗事故争议处理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或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或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笔者经过实践论证,认为通过司法诉讼途径解决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医疗管理部门制定医疗纠纷预防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普查和横断面研究。结果有43.8%的医疗纠纷被省级医学会鉴定为医疗事故;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与疾病本身对损害后果的参与度大致相等;误诊误治(49.7%)等医疗技术方面的过失仍是当前引发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的医疗过失行为(80.9%)发生在手术科室,尤以妇产科(36.8%)、骨科(31.9%)和普外科(16.0%)常见;侵犯患者知情同意权的现象比较多见;患方对属于疾病自然转归等医学知识认识不足是非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结论对医疗争议的构成特征进行分析,能够为医疗质量管理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组织鉴定专家对医疗事故争议进行会诊分析的方法,由医学会组织开展医疗事故争议专家会诊分析服务工作,能帮助医疗机构及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体现医学会结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履行服务职能、拓展服务领域的具体行动,该项服务切实可行,是帮助医疗机构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其性质上不同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5.
我市卫生系统有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共7所,每年门诊及住院病人收容量为5.5万余人次。按照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的医疗事故标准审定,在1977~1997年间共发生医疗事故128例。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本文对此128例事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通过部分典型案例,就医疗事故发生的常见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是取得医患双方当事人配合,当事人的信任来自医鉴办工作人员与其沟通和交流之中,作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笔者认为建立、健全医鉴告知制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是做好医鉴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浅析医疗事故、纠纷的原因及防范陈富春(江苏省高邮市卫生局225600)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即为医疗事故。为了鼓励医护人员勇于承担风险,治病救人,又要避免事故、纠纷的发生,现从以...  相似文献   

18.
调解原则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时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卫生行政部门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时 ,常常应用调解的手段。医疗事故争议调解是经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确认了调解的合法性。在此 ,我们就调解原则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时的运用谈一点认识。1.调解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 85条规定的原则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 ,应当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 ,分清是非 ,进行调解。事实清楚 ,是指当事人双方对争议的案件事实陈述基本一致 ,并能提供证据的基础上 ,对事实进行进一步的查明 ,分清争议原因及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及其责任。事实清楚 ,才能明确争议焦点 ,才能有的放…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介绍了辖区内医疗事故的基本情况,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防范对策以期提高上海市宝山区医疗卫生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告知缺陷引发的医疗纠纷分析,以探讨此类医疗纠纷的成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93例因告知缺陷引发的医疗纠纷案例。结果 告知缺陷引发的医疗纠纷共93例,占医疗纠纷总数的26.2%,主要为未告知及无效告知、告知不全面等。结论 医务人员应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及告知技巧,医疗机构应健全相关制度、加强管理,防范告知缺陷引发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