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类细小病毒B19(HPVB19)感染与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高胆)发生的关系.方法对136例新生儿高胆及123例正常新生儿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血液HPVB19-DNA的检测.结果 136例新生儿高胆的患儿HPVB19-DNA阳性者48例,阳性率35.3%,123例正常新生儿HPVB19-DNA阳性者12例,阳性率9.8%,两组之间阳性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23.7,P<0.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的发生与HPVB19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类细小病毒B19(HPVB19)感染与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小性紫癜(ITP)发生的关系。方法对23例小儿急性ITP及17例对照组小儿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HPVB19一DNA的检测。结果 23例急性ITP患儿HPVB19一DNA阳性者7例,阳性率30.4%,17例对照组小儿HPVB19-DNA检测均阴性,两组间阳性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4.096,P<0.05)。结论小儿急性ITP的发生与HPVB19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人类微小病毒B19(HPVB19)宫内感染与早产儿、足月小于胎龄儿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 35例早产儿、30例足月小于胎龄儿进行了血清HPVB19 IgM及IgG的检测 ,并将 4 8例正常新生儿脐血作为对照组。结果  35例早产儿中HPVB19 IgM阳性率为 2 8 5 7% (10 /35 ) ,30例足月小于胎龄儿组HPVB19 IgM阳性率为 2 3 33% (7/30 ) ,4 8例正常对照组中HPVB19 IgM阳性率为 4 17% (2 /48)。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χ2 =7 87,P <0 0 1,相对危险度 (RR) =6 84 ;χ2 =4 90 ,P <0 0 5RR =5 6 ]。结论 微小病毒B19宫内感染与早产的发生、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类细小病毒B19(HPVB19)感染对骨髓巨核祖细胞的影响。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PVB19-IgM、PCR检测HPVB19VP独特区DNA。筛选出并HPVB19感染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骨髓行巨核祖细胞体外培养,集落细胞计数。结果外周血HPVB19-DNA阳性及血清HPVB19IgM阳性ITP 31例患儿中,巨核祖细胞集落细胞形成减低,与正常对照组及非HPVB19感染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HPVB19可影响巨核祖细胞集落形成。  相似文献   

5.
呼吸道感染儿童人细小病毒B19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患儿是否存在人细小病毒B19(HPVB19)感染。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对2 0 0 0年9月至2 0 0 1年8月2 5 6例临床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进行血清及咽分泌物HPVB19 DNA检测,并选择同期且检查前2~4月无呼吸道感染的 10 4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结果:①血清标本显示,观察组HPVB19 DNA阳性率18.8% (4 8/2 5 6 ),对照组HPVB19 DNA阳性率5 .8% (6 /10 4 ) ,二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观察组4 8例阳性血清样本中,第1季度阳性者为15例,第2季度18例,第3季度7例,第4季度8例,第1,2季度阳性率高于第3,4季度阳性率(P <0 .0 1)。②咽分泌物标本显示,观察组阳性率2 0 .1% (5 4 /2 5 6 ) ,对照组阳性率 3.8% (4 /10 4 ) ,二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 ,观察组第1,2 ,3,4季度咽分泌物阳性例数分别为17,2 0 ,8,9例,第1,2季度阳性率高于第3,4季度 (P <0 .0 1)。结论:人类细小病毒B19可导致儿童呼吸道感染,说明HPVB19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因素之一,对呼吸道感染儿童有必要进行HPVB19的检测;HPVB19所致的儿童呼吸道感染在第1,2季度高于第3,4季度。  相似文献   

6.
探讨弓形体(TOXO)人巨细胞病毒(HCMV)及人微小病毒B(19)(HP—VB(19))对新生儿畸形及生长发育的影响。采取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42例畸形新生儿进行了TOXO—DNA、HCMV—DNA和HPVB(19)—DNA的检测,并对检测阳性与阴性畸形新生儿,用标准差记分法(SDS)衡量生长发育。PCR检测阳性率为18/42(42.86%),中枢及心血管系统畸形阳性率为12/18(66.67%),其他系统畸形阳性率为6/24(25.00%),P<0.05。DNA阳性者,生长发育落后率为13/18(72.22%),阴性者生长发育落后率为20.83%,生后六个月稍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果指出:TOXO、HCMV、HPVB(19)。可致新生儿畸形,以心血管畸形为主,并影响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微小病毒(HPV)B19-DNA定量检测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26例ITP患儿和40例健康儿童血清标本进行HPVB19-DNA定量检测,同时检测其血小板相关抗体。结果 ITP患儿HPVB19阳性率(DNA载量>103Copies/m L为阳性)为34.9%;健康儿童均为阴性,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新诊断ITP B19-DNA平均载量为107.55±2.05Copies/m L,持续性ITP为106.01±1.98Copies/m L,慢性ITP为104.72±1.07Copies/m L,三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在ITP组中,HPVB19阳性的患儿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G、PAIg A均显著高于HPVB19阴性ITP患儿,且B19DNA阳性组中DNA高载量的组别(≥107Copies/m L)血小板相关抗体显著高于DNA低载量的组别(103~107Copies/m L)。结论本组研究提示,HPVB19感染可能是导致小儿ITP的重要因素之一,且急性型和持续性ITP病毒DNA载量较高。血小板相关抗体浓度和HPVB19的DNA载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人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传染性红斑、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该病毒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已被人们逐渐认识,而有关新生儿HPVB19感染的临床报道较少。为探讨HPVB19感染对新生儿的影响,我们对临床诊断宫内感染的177例新生儿进行HPVB19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与人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可能存在的相关性,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法对65例HPS患儿(HPS组)及65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进行HPVB19 Ig M、Ig G及HPVB19 DNA检测,并根据HPVB19DNA检测结果将HPS患儿分为HPVB19感染组(n=14)和非感染组(n=51),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HPS组HPVB19-Ig M阳性率(26%,17/65)显著高于对照组(9%,6/65)(P=0.011);而HPVB19-Ig G阳性率(38%,25/65)与对照组(29%,19/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6)。HPS组HPVB19感染率(22%,14/65)明显高于对照组(3%,2/65)(P=0.001)。与HPVB19非感染组HPS患儿比较,感染组患儿入院时血小板计数与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肝功能损伤更严重,发病时间更早,病程迁延时间更长(均P0.05)。结论 HPVB19感染与HPS发病可能具有相关性。HPVB19感染的HPS患儿起病更急,临床表现更为严重,病程迁延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人微小病毒B19感染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传染性红斑、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该病毒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已被人们逐渐认识,而有关新生儿HPVB19感染的临床报道较少。为探讨HPVB19感染对新生儿的影响,我们对临床诊断宫内感染的177例新生儿进行HPVB19检测,并观察分析其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46例ITP患儿利3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标本进行HPVB19-IgM、IgG及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结果46例ITP患儿血清中HPVB19抗体总刚性率43.48%(20/46),30例健康儿童HPVB19-IgM、IgG均为阴性,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TP组中急性型与慢性型之间HPVB19抗体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刚性患儿的血小板相关抗体明显高于病毒感染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TP患儿血清中HPVB19抗体总刚性率高,尤其是急性型;HPVB19感染后可导致血小板相关抗体升高而致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12.
人细小病毒B19(HumanParvovirrusB19,HPVB19)与人类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可通过接触和使用血液制品等在人群中传播[1],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45例血液病患儿血清HPVB19-DNA,结果总阳性率为26.6%,其中急性白血病占38.8%(7/18),ITP占40.0%(4/10),过敏性紫癜占8.3%(1/12),再障5例均为阴性;同时检测对照组10名正常儿童均为阴性。将病例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AD)人细小病毒B19(B19)的感染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技术检测133例AD患儿血清(BS)或骨髓(BM)标本B19-DNA。另设3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AD患儿B19-DNA总阳性率为29.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2例过敏性紫癜(AP)患儿BS标本B19-DNA阳性率20.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RA)B19-DNA阳性率40.0%(12/30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身型、多关节型和少关节型B19-DNA阳性率依次为44.4%、36.4%和40.4%,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可能与B19感染有关,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B19感染相关性AP临床表现多样,症状重,关节症状更突出;B19相关性JRA可表现为JRA各型。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新生儿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状况。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20例12~28天高胆新生儿的血、尿进行HCMV-DNA序列测定。结果:因出生有窒息史、感染致高胆的新生儿中HCMV-DNA阳性率分别为3.1%(1/32),8.1%(3/37)。因高胆入院而找不到任何原因的数生儿占120例高胆新生儿的19.2%,与高胆低出生体重儿的HCMY-DNA阳性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新生儿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状况.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20例12~28天高胆新生儿的血、尿进行HCMV-DNA序列测定.结果因出生有窒息史、感染致高胆的新生儿中HCMV-DNA阳性率分别为3.1%(1/32),8.1%(3/37).因高胆入院而找不到任何原因的新生儿占120例高胆新生儿的19.2%,与高胆低出生体重儿的HCMV-DNA阳性率分别为43.5%,36.8%.结论部分未明原因的高胆新生儿和高胆低出生体重儿为HCMV感染者.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武汉地区新生儿及小婴儿人类轮状病毒(HRV)感染的研究结果。采用微型简易凝胶电泳法(PAGE)与ELISA法对250份新鲜粪样进行轮状病毒检测,两者均阳性者123例,占49.2%;表明新生儿及小婴儿腹泻的半数是轮状病毒感染。在HRV-PAGE-RNA阳性病例中,收回58份脐血和小婴儿静脉血,其HRV-CF-Ab滴度≥1:4~1:128者48例(82.75%),与粪便配对进行平行试验,其HRV-PAGE-RNA的阳性率达67.3%,新生儿大便HRV阳性率不比小婴儿阳性率低,提示新生儿及小婴儿抗HRV抗体不能保护其免受轮状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巢式PCR方法进行血清与骨髓标本中细小病毒B19(PVB19)的检测,并比较两者间的差异,进一步探讨某些疾病与PVB19感染的可能关系。方法 对住院治疗的108例血液病患儿、133例正常儿童以及23例成人血液病患者的血清标本应用巢式PCR进行PVB19 DNA检测。108例患儿中有37例同时收集血清与骨髓涂片进行PCR扩增,另外有37例同时应用ELISA方法进行PVBl9特异性IgM检测。结果 ELISA实验中的37例有2例(2/37,5.4%)PVB19特异性IgM阳性。而巢式PCR检测阳性为11例(11/37,29.7%)。血液病患儿PVB19 DNA总阳性率为27.8%,其中ITP患儿中阳性率为26.9%,白血病患儿中阳性率83.3%;成人医院收集的血液标本中阳性率为26.1%;正常儿童中未检测到PVB19 DNA。同时收集了血清与骨髓涂片的37例标本中血清PVB19 DNA阳性率27.0%(10/37),骨髓涂片总检出率为37.8%(14/37)。结论 巢式PCR方法与ELISA实验比较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而血清标本的敏感性要低于骨髓标本,在ITP、白血病等患者中PVB19有较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及预后,重点分析本地区高胆的病因。方法 收集该院近期8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加以分析。结果 经蓝光照射、静点白蛋白、口服药物等综合治疗。82例治愈,治愈率96.47%。高胆的病因依此为感染性因素46例(54.11%),非感染因素35例(41.18%),原因不明者4例(4.71%)。结论 新生儿高胆经综合治疗,愈后良好。本地区高胆红素血症因以感染为主,围产期因素及母乳性黄疸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与小儿风湿性疾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与小儿常见风湿性疾病的关系.方法用巢式PCR法对95例小儿常见风湿性疾病患者进行B19-DNA检测,对部分患者进行B19-IgM检测.结果 (1)病例组B19-DNA阳性33例(34.7%),健康对照组B19-DNA阳性2例(4.0%);病例组B19-DNA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2)病例组B19-IgM检测50例,阳性11例(22.0%),健康对照组B19-IgM均为阴性;B19-IgM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3)过敏性紫癜、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川崎病患儿B19-DNA及IgM阳性率分别为25%和20%、37.2%和20%、40%和20%、42.9%和28.6%、37.5%和25.0%.五种风湿性疾病B19-DNA及IgM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4)50例成对标本中,10例B19-DNA、IgM均阳性,1例仅B19-IgM阳性,7例仅B19-DNA阳性,B19-DNA和IgM 同时阴性32例,B19-DNA和IgM一致率为84.0%,两者结果有一致性 (P<0.01);50例中B19-DNA阳性17例(34.0%),IgM阳性11例 (22.0%),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1)我国风湿性疾病患儿有较高的B19感染率.(2) B19与小儿风湿性疾病密切相关,可能是导致这些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提高,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检出率有增高的趋势,随着新生儿专业迅速发展,围生医学的大幅度进步,对围生因素与新生儿黄疸关系研究越来越多,并日益受到重视,新生儿高胆与围生因素有明显关系。在今天细菌感染已能较好控制,新生儿高胆的高危因素己从20世纪70年代末感染因素为主转为以围生因素为主。现就我院从1997年1月~2(102年3月共收治新生儿515例,其中出现高胆214例(占41.6%),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