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湖北麦冬多糖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麦冬为常用滋阴中药,具有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的功效。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ta(Thumb.)Lour.prolifera Y.T.Ma]为《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中药“山麦冬”的主要原植物,其块根与川麦冬、杭麦冬一样,中药处方均作麦冬同等人药。为了有效的利用湖北麦冬资源,并在湖北麦冬规范化种植研究(GAP)中提供药材质量控制指标,笔者采用苯酚一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多糖含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湖北麦冬的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文双  陈家春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1939-1940
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ta(Thunb.)Loru.var.proliferaY.T.M a为《中国药典》(1995,2000,2005年版)收载中药山麦冬的主要原植物,来源于百合科山麦冬属,药用其块根,药材在湖北省及中药行业习称为“湖北麦冬”。中医临床与杭麦冬、川麦冬几乎等同入药。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Ophiopogonis Radix及山麦冬Liriopes Radix中果糖的含有量。方法分析采用Alltech PrevailTMCarbohydrate ES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0.8 m L/min。结果四川、浙江产麦冬,以及湖北、山东、福建产山麦冬中游离果糖的平均含有量分别为85.2、37.6、41.4、11.8、168.1 mg/g,而这些产地麦冬多糖水解液中果糖的含有量分别为121.0、139.2、153.1、179.4、136.8 mg/g。结论游离果糖的含有量以福建产山麦冬最高,而麦冬多糖水解液中果糖的含有量以山东产山麦冬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湖北麦冬中总多糖和总皂苷的提取、分离方法.方法 应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湖北麦冬中的总多糖和总皂苷.结果 分别得到含量为66.52%的总多糖及含量为81.15%的总皂苷.结论 运用大孔吸附树脂可以同步提取湖北麦冬中的总多糖和总皂苷,有利于湖北麦冬中总多糖和总皂苷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湖北麦冬和山麦冬减数分裂及花粉发育的差异,探讨湖北麦冬不育的细胞学实质.方法:采用常规压片法,观察湖北麦冬和山麦冬的减数分裂行为及花粉发育过程.结果:山麦冬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基本正常,染色体能正常配对和分离.湖北麦冬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异常,多表现为中期出现少数染色体及断片游离在纺锤体外面,在后期出现染色体桥、断片和落后染色体,在末期出现单个染色体游离在细胞核外形成微核的现象.湖北麦冬花粉发育异常,花粉畸形率为95.81%(2 066个).山麦冬花粉发育基本正常,花粉畸形率为3.44%(2 949个).结论:湖北麦冬减数分裂及花粉发育的异常是引起花粉败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表明,湖北地区出产麦冬药材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有多种原植物,包括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 Ker-Gaw L.,山麦冬Liriope spicata(Thunb.)Lour.等,多为野生。目前湖北地区出产的麦冬药材主要为湖北麦冬,又名襄麦冬,其原植物为湖北麦冬L.spicata(Thunb.)Lour.var.prolifera Y.T.Ma,是山麦冬的一个变种。湖北麦冬是湖北襄阳特有的种植品种,是从1960年前后开始成规模栽种的,距今有50多年的历史。由于产量宏丰,品相优良,湖北麦冬一跃成为新兴的麦冬道地药材。  相似文献   

7.
RAPD在山麦冬属四种植物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山麦冬属的4种植物进行研究,并以沿阶草OphiopogonbodlinienLevl.为组外比较,用SPSS3.1+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聚类图。观察所得结果,发现这5种植物被分为两大类群,短葶山麦冬、阔叶山麦冬、山麦冬、湖北山麦冬为一类,沿阶草为另一类,这与经典分类相一致,前4种隶属于山麦冬属,后一种属于沿阶草属;同时,我们发现短葶山麦冬和阔叶山麦冬相对遗传距离较近,结果为阔叶山麦冬是短葶山麦冬的阔叶变种提供分子遗传方面的佐证。  相似文献   

8.
三种麦冬主流商品的理化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麦冬主流商品(麦冬、湖北山麦冬和短葶山麦冬)进行薄层层析、紫外光谱及导数光谱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三者的TLC图、UV谱及其一阶导数谱均有不同,可资鉴别;同时说明三种麦冬的总皂甙数与量均有明显差异,不宜混用。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7,(4)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MS/MS)法检测妇康宁片中掺加的山麦冬(湖北麦冬和短葶山麦冬)。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e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等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5℃,以测定麦冬皂苷D、山麦冬皂苷B、短葶山麦冬皂苷C的含有量。结果 35批样品中有11批检测到湖北麦冬,7批检测到短葶山麦冬,3批同时检出两者。结论该方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筛查妇康宁片中的麦冬用药品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一个湖北麦冬疑似种的命名及其药用价值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对湖北麦冬疑似种及从形态或分布上看较有可能是其亲本或原变种的植物,还有不可能是其亲本或原变种但与其区别最小的湖北麦冬,进行ISSR,将ISSR的结果转换成由0和1组成的数据矩阵,用软件SPSS16.0计算处理这种数据矩阵,以得到任意两个供试植物的相关系数,并构建聚类图。根据对相关系数和聚类图的分析结果,作出研究结论。结果:从52个ISSR引物筛选出10条引物,这10条引物共扩增出141条带,其中140条是多态性的,能很好的区分各种供试植物。湖北麦冬疑似种与湖北麦冬间的相关系数,大于湖北麦冬疑似种与其他供试植物间的相关系数;湖北麦冬疑似种与山麦冬间相关系数的平均数,小于湖北麦冬疑似种与湖北麦冬间相关系数的平均数,大于湖北麦冬疑似种与剩余的其他种供试植物间的相关系数或相关系数的平均数。聚类图也显示,湖北麦冬疑似种先与湖北麦冬聚类,次与山麦冬聚类,然后才与其他的供试植物依次聚类。结论:湖北麦冬疑似种可能是山麦冬中的(同源四倍体)与短葶山麦冬(二倍体)杂交而产生的异源三倍体。这样推测的依据是:1、此种植物与湖北麦冬间的相关系数最大,并且都具有开花后不结果的特征,而周群等人对湖北麦冬的核型研究表明,它是一种异源三倍体;三倍体又恰好早被遗传学阐明是不能进行有性生殖的。2、湖北麦冬疑似种和短葶山麦冬都没有地下横走茎,并且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是第三大的。3、湖北麦冬疑似种与山麦冬间的相关系数是第二大的,并且两者的花药在形态上都是矩圆形范畴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山麦冬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白鼠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和注射环磷酰胺,形成免疫损伤模型,观察山麦冬多糖对模型小鼠的免疫活性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小鼠比较,山麦冬多糖高剂量组(1600mg/kg)和低剂量组(400mg/kg)对由60Co-γ射线和环磷酰胺造成的小鼠免疫器官损伤有一定的恢复作用,能显著增强免疫低下小鼠的胸腺和脾脏重量,还能升高注射环磷酰胺小鼠外周血的白细胞数.小鼠体内实验表明,山麦冬多糖还对小鼠原发性肝癌实体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山麦冬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湖北麦冬Liriopespicata(Thunb.)Lour.var.proliferaY.T.Ma的植物形态、生药性状、组织特征及TLC鉴别,并与杭麦冬及山麦冬作了比较。文中附有湖北麦冬的原植物、生药、组织及TLC图,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3.
湖北麦冬的生药鉴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ta Lour.var.prolifera Y.T.Ma的植物形态,生药性状,组织特征及TLC鉴别,并与杭麦冬及山麦冬作了比较。文中附有湖北麦冬的原植物,生药,组织及TLC图,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湖北麦冬、川麦冬及杭麦冬叶绿体基因组,分析其序列特征并完成特异性DNA条形码筛选。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湖北麦冬、川麦冬及杭麦冬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拼接及注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果:湖北麦冬的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55 998 bp,鸟嘌呤与胞嘧啶(GC)总量37. 7%,成功注释出85个蛋白编码基因,37个转运RNA(tRNA)基因和8个核糖体RNA(rRNA)基因,检测到274个简单重复序列(SSR),编码亮氨酸的密码子数量最多,编码色氨酸的密码子数量最少;川麦冬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56 078 bp,GC总量37. 8%,成功注释出85个蛋白编码基因,37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检测到265个SSR,编码亮氨酸的密码子数量最多,编码色氨酸的密码子数量最少;杭麦冬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56 207 bp,GC总量37. 7%,成功注释出85个蛋白编码基因,37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检测到274个SSR,编码亮氨酸的密码子数量最多,编码色氨酸的密码子数量最少。结论:系统发育树显示,与川麦冬相比,湖北麦冬与杭麦冬的亲缘关系更近。湖北麦冬、杭麦冬及川麦冬非编码区变异程度均大于编码区,叶绿体基因组可作为山麦冬属及沿阶草属植物物种鉴定的超级条形码。  相似文献   

15.
湖北麦冬与正品麦冬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性状、显微、理化三个方面对正品麦冬与湖北麦冬作了比较,二者有显著差异。性状上:正品麦冬味甘,湖北麦冬味淡;显微鉴别;正品麦冬韧皮部束16~22个,湖北麦冬则为7~15个;理化鉴别:正品麦冬在紫外光灯下呈浅蓝色(?)伪品麦冬为浅绿黄色。  相似文献   

16.
孙妍  王静  侯喆  綦菲  王伟明 《吉林中医药》2021,41(4):510-515
目的 确定麦冬润肺、生津有效部位提取最佳工艺条件;通过麦冬有效部位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小鼠的脏器指数、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探讨麦冬有效部位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小鼠肺组织炎症及免疫修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75%乙醇加热回流法提取麦冬皂苷,热水浸提法提取水溶性麦冬多糖.将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阿奇霉素组,养阴清肺组,麦冬多糖高、中、低剂量组,麦冬皂苷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肺炎支原体肺炎滴鼻法造模,连续造模3 d后,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阿奇霉素连续给药5 d,其他组连续给药6 d后,进行取材,采集小鼠肺组织;采集胸腺和脾脏并立即称重,并对肺组织炎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按照最佳提取工艺提取麦冬总皂苷的含量为59.21%,麦冬多糖含量为64.38%;小鼠脏器指数显示,脾脏指数与模型组对比,麦冬皂苷中、低剂量组及麦冬多糖低剂量组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阿奇霉素组、养阴清肺组及麦冬多糖中剂量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胸腺指数与模型组对比,养阴清肺组,麦冬皂苷中、低剂量组,麦冬多糖中、低剂量组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阿奇霉素组及麦冬皂苷高剂量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肺组织病理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可见明显炎症(P<0.01);与模型组比较,阿奇霉素组、养阴清肺组、麦冬多糖高、中剂量组及麦冬皂苷低剂量组的肺组织炎症明显减轻,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麦冬有效部位中总皂苷及总多糖的提取分离工艺可使有效部位总皂苷及多糖的含量均可达到50%以上,且麦冬皂苷及麦冬多糖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小鼠有免疫调节作用,对肺组织炎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苗和种植密度对湖北麦冬质量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麦冬为《中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收载中药“山麦冬”的主要品种,来源于百合科植物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ta(Thunb.)Lour.var.proliferaY.T.Ma的干燥块根,中医处方中与杭麦冬、川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Thunb.)Ker-Gawl.等同作麦冬入药。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麦冬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麦冬多糖含量为指标,以加液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醇沉浓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麦冬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是:加药材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60min,醇沉浓度90%,麦冬多糖提取率为18.18%.结论: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多糖提取率高,可用于麦冬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9.
山麦冬的HPLC/ESI-MS特征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韩凤梅  李紫  蔡敏  张玲  陈勇 《中草药》2005,36(9):1395-1397
目的 研究山麦冬Liriope spicata甲醇提取物中的物质组成情况,建立山麦冬HPLC/ESI-MS特征指纹图谱。方法 山麦冬用甲醇超声提取,提取液经C18 SPE固相萃取柱除去多糖成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HPLC/ESI-MS)分析提取物中的物质组成。结果 山麦冬甲醇提取物色谱图中有17个共有峰的重现性与精密度的RSD〈5%,建议以此为基础制作山麦冬特征指纹图谱。结论 应用HPLC/ESI-MS技术建立的山麦冬指纹图谱特征性强、重现性较好,可用于山麦冬的品质评价与品种鉴别。  相似文献   

20.
麦冬与山麦冬的组织学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建立区分麦冬与山麦冬的组织学鉴别方法。方法:用现代显微鉴别技术对麦冬和山麦冬药材的组织结构进行鉴别对比。结果:麦冬和二种山麦冬药材的组织显微图谱均有区别。结论: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麦冬类药材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