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与钼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200例乳腺疾病患者的病史资料,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比较超声、钼靶X线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超声检查灵敏度78.8%,特异度85.1%;钼靶X线检查灵敏度76.9%,特异度83.8%;联合检查灵敏度94.2%,特异度92.6%。超声联合钼靶X线检查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显著优于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钼靶X线检查是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的首要选择,特异度和灵敏度均较单一检测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王罡  高星星  李政  周滨  郑晓强 《当代医学》2021,27(14):162-163
目的 探究钼靶X线与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5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钼靶X线、高频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乳腺癌病理特征的检出情况及准确度.结果 高频超声检查方式腋窝淋巴结肿大、异常血流信号或血管特征、肿块检出率分别为62.35%、60.34%、90.59%,均明显高于钼靶X线(47.06%、31.03%、69.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微小钙化检出率为29.21%,显著则低于钼靶X线的5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方式诊断符合率、误诊率、漏诊率均明显优于钼靶X线与高频超声检查(P<0.05).结论 在诊断乳腺癌病理特征中,钼靶X线与高频超声均有优势,且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漏诊率与误诊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数字钼靶X线摄影和高频超声检查对于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32例乳腺癌患者高频超声检查资料、数字钼靶X线摄影检查资料及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资料.结果:数字钼靶X线摄影检查阳性116(87.9%)例,高频超声检查阳性113(85.6%)例,两种检查方法比较:x2 =0.540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阳性127(96.2%)例,数字钼靶X线摄影与高频超声单独应用与两种方法联用阳性率比较,x2分别为8.9833和6.2598,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钼靶X线检查对病灶内钙化检出率优于超声,超声检查对于乳腺肿块、肿块周围血流情况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判断优于钼靶X线检查.结论:数字钼靶X线摄影和高频超声检查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X线钼靶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128例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128例患者行数字钼靶X线摄影、彩色多普勒超声还有两者联合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等指标与病理分析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X线钼靶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相比于单纯应用钼靶X线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以及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诊断,两者联合检查诊断的符合率更高,且上述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本院研究表明,X线钼靶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有效提高患者乳腺癌检查的准确度,并且可以降低对患者的误诊、漏诊等,有较高的诊断应用价值,应当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数字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28例乳腺病变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钼靶X线的影像学资料,对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数字钼靶X线摄影及二者联合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等指标以及乳腺癌病理分型诊断的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联合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以及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诊断的符合率均较单纯应用彩超多普勒、钼靶X线检查有明显提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查能将彩色多普勒和钼靶X线的检查结果有机结合,对提高乳腺癌检查的准确度,降低误诊、漏诊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片、高频彩超及其两者联合应用对提高健康体检者早期乳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健康体检中发现或可疑乳腺癌后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136例女性患者,对其术前彩超及X线钼靶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频彩超及X射线钼靶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2.35%(112/136)、81.62%(111/136),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超与X射线钼靶联合的诊断符合率为90.44%(123/136),与单纯超声或钼靶摄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早期乳腺癌的灵敏度及准确性,降低乳腺癌的漏误诊率。  相似文献   

7.
庞业勤  陈国新 《吉林医学》2011,32(26):5450-5451
目的:探讨X线钼靶、超声检查以及两者联合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女性乳腺癌患者212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确诊,分为单纯X线钼靶、超声检查、两者联合检查三组,比较三组的检查结果。结果:单纯X线钼靶检查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8.2%,单纯超声检查乳腺癌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4.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P>0.05)。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检查乳腺癌阳性诊断符合率为97.2%,与单纯行X线钼靶(χ2=4.32,P<0.05)或超声(χ2=6.66,P<0.01)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X线钼靶摄片检查和超声检查各具优势,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乳腺癌的阳性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患者中采用高频超声结合钼靶X线摄影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68例疑似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钼靶X线与高频超声检查,并将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线摄影的诊断结果、病理特征检出率。结果: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阳性为40例,阴性为28例;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线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钼靶X线单独诊断,误诊率、漏诊率明显低于钼靶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线微小钙化、异常血管特征、肿块以及腋窝淋巴结肿大检出率均高于钼靶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线诊断较单一的钼靶X线诊断价值更高,两种方法能相互弥补,有效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和X线钼靶检测乳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拟诊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和X线钼靶影像学检测资料,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超声、X线钼靶以及超声和X线钼靶联合检测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75例拟诊乳腺癌患者最终确诊62例。超声检测能够较好显示乳腺癌肿块,而X线钼靶能够较好的检出乳腺癌钙化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测乳腺癌的准确率为69.33%、敏感度为77.42%、特异度为30.77%,X线钼靶检测乳腺癌的准确率为60.00%、敏感度为62.90%、特异度为46.15%,超声和X线钼靶联合检测乳腺癌的准确率为84.00%、敏感度为88.71%、特异度为61.54%,超声和X线钼靶联合检测乳腺癌的准确率最高,超声检测次之,钼靶检测乳腺癌的准确率最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X线钼靶检测乳腺癌均有一定的检出率,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超声与钼靶 X 线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学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72例,其中61例予以高频超声检查,51例予以钼靶 X 线,60例予以两者联合检查,分析超声、钼靶 X 线及两者联合诊断结果与病理学结果的符合率及病理特征检出率。结果超声确诊50例,诊断符合率为81.97%;钼靶 X 线确诊40例,诊断符合率为78.43%;两者联合诊断共确诊56例,诊断符合率为93.33%,超声联合钼靶 X 线诊断乳腺癌的病理符合率明显高于两者的单一诊断,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超声对异常血流、肿块等特征检出率明显高于钼靶 X 线,钼靶 X 线对微小钙化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超声与钼靶 X 线检查诊断乳腺癌各有优势,两者联合应用具有互补性,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检出率与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乳腺X线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术前测量乳腺癌肿瘤大小的准确性。方法:术前乳腺X线、超声测量70例原发性乳腺癌肿瘤大小,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理学测量的肿瘤大小为参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绝经前患者术前乳腺X线所测肿瘤大小与术后病理大小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术前超声所测肿瘤大小与术后病理大小无相关关系(P>0.05);绝经后患者术前乳腺X线、超声所测肿瘤大小与术后病理大小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和P<0.01)。腋窝淋巴结无转移时,术前乳腺X线、超声所测肿瘤大小与术后病理大小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和P<0.05);腋窝淋巴结有转移时,术前乳腺X线、超声所测肿瘤大小与术后病理大小均无相关关系(P>0.05)。不考虑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时,术前乳腺X线、超声所测肿瘤大小与术后病理大小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和P<0.05)。结论:术前乳腺X线对乳腺癌肿瘤大小的评估优于乳腺超声。但在部分特殊的乳腺结构及疾病类型中,乳腺X线术前评估肿瘤大小准确性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临床检查中触诊、B超和钼靶检查判断浸润性乳腺癌原发病灶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1日2008年9月1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45例经手术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的女性患者的临床检查和病理资料。记录原发肿瘤和腋窝淋巴结触诊、B超、钼靶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545例患者触诊和病理资料完整,其中522例接受了B超检查,516例接受了钼靶检查。触诊的准确率为59.1%(322/545),B超的准确率为84.9%(443/522),钼靶的准确率为69.8%(360/516),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评价原发肿瘤大小方面,触诊和B超一致(均为T1、T2、T3或T4)的几率为68.0%(355/522),触诊和钼靶一致的几率为35.IYo(181/516),B超和钼靶一致的几率为37.4%(185/495),而三者均一致的几率为32.9%(163/495),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判断腋窝淋巴结状况方面,触诊、B超和钼靶与病理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为0.000),三者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164、0.401和0.171(P值均为0.000),灵敏度分别为25%、63%和31%,特异度分别为93%、78%和87%。结论B超判断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乳腺原发肿瘤的准确性最高。触诊、B超和钼靶判断原发肿瘤大小差异较大,其中B超和触诊结果一致的可能性最大。触诊、B超和钼靶判断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准确性均不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钼靶(MG)、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诊 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乳腺癌的女性患者109例,以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 准,比较和分析MG、CT及DCE-MRI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LNM)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 值。结果纳入的乳腺癌患者中,39.4%(43/109)的患者病理确诊LNM。MG诊断LNM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 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4.0%、84.8%、56.9%、37.5% 和60.0%。CT诊断腋窝LNM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以及 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0%、57.6%、71.6%、58.8%和92.7%。DCE-MRI诊断腋窝LNM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以 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3%、65.2%、77.1%、64.1% 和95.6%。与病理结果相比较,MG、CT、DCE-MRI 的κ值分别为-0.13、 0.459、0.558。MG的特异度高于CT和DCE-MRI,但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低于CT及DCE-MRI,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CE-MRI与CT相比,前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腋窝LN 有无转移,DCE-MRI 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CT 和MG,而CT 明显优于MG。 DCE-MRI和CT均可以提供相对较准确的LNM相关情况,在这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MG常不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信 息,利用MG判断LNM时必须谨慎,并结合其他检查。  相似文献   

14.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tent of tumor invasion and the tumor size, axillary lymph nodes metastasis, Her-2 gene overexpression, and histologic grading in breast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as well as the optimal extent of excision during the breast-serving surgery, the clinical data of 104 patients with breast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who had received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were analyze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invasive extent, which was evaluated by serial sections at an interval of 0.5 cm from 4 different directions taking the focus as the centre, and the tumor size, axillary lymph nodes metastasis, Her-2 gene overexpression, and his- tologic grading was processe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invasive extent and tumor size (r=-0.766, P〈0.01), and lymph nodes metastases 0=0.574, P〈0.01),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invasive extent and Her-2 expression (r=-0.106, P〉0.05), and histologic grading (r=-0.228, P〉0.05). The 100% negative rate of infiltration in patients without nipple discharge with tumor size 〈2, 2-3 and 〉3 cm was obtained at 1.5, 2.0 and 2.5 cm away from the tumor respectivel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breast-serving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should be evaluated by tumor size in combination with axillary lymph nodes involvement to decide the possibility of breast-serving and the secure excision extent.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中雌、孕激素受体和p53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p53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挝氧化物酶链接法(SP法)检测96例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良性增生病变组织中ER、PR和p53的表达,并对不同临床分期和有无腋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p53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4%、62.5%、59.4%,乳腺良性增生病变组织中ER、PR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80.0%、0,乳腺良性增生病变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53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组织中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无腋淋巴结转移者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有腋淋巴结转移者(P〈0.05),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有转移者(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ER、PR和p53的表达对于判断乳腺癌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Kodama法在乳腺癌Auchincloss术中清扫LEVELⅢ淋巴结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对68例女性初治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在Auchincloss术基础上,加行Kodama法清扫LEVELⅢ淋巴结,并单独标记送病检,对该组淋巴结转移率及临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EVELⅢ淋巴结转移率为30.88%。与LEVELⅢ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和肿瘤数目(P>0.05);与LEVELⅢ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肿瘤的大小、患侧腋窝淋巴结状态、TNM分期和分子分型(P<0.05)。结论:对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乳腺癌患者行Auchincloss术时,加行Kodama法清扫腋窝LEVELⅢ淋巴结是必要且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与钼靶X线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对268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绝经前后2组,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及钼靶X线的诊断准确性。结果绝经前组:超声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7%、90.7%和89.4%,钼靶X线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3.2%、89.3%和78.0%;绝经后组:超声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0%、93.4%和91.9%,钼靶X线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7%、90.8%和90.0%。结论超声与钼靶X线的应用,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有很大价值;钼靶X线在绝经前患者的灵敏度明显低于绝经后患者;在绝经前患者中,超声的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钼靶X线。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钼靶X线、SCT诊断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钼靶X线、螺旋CT(SCT)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 对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病理资料对照,比较钼靶X线、SCT对病灶和周围情况的显示。结果 钼靶X线、SCT对病灶检出率为90.1%、95.3%,SCT在显示病灶与周围关系、腋窝淋巴结转移、小或致密乳腺的病变上优于钼靶X线,腋窝淋巴结转移显示正确率分别为93.3%、71.1%;对微小钙化的显示,钼靶比CT敏感。结论 钼靶X线、SCT具有互补性,两者结合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朱明霞  欧阳羽  向守洪  刘祥 《重庆医学》2011,40(17):1728-1730
目的评估X线摄片在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X线摄片,对其进行乳腺X线诊断分类评估,取患者腋窝淋巴结密度最高或体积最大一枚进行病理检查,将其与手术后的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165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检查提示腋窝淋巴结转移82例;X线能显示腋窝淋巴结的106例中病理证实有腋窝淋巴结转移56例,不能显示腋窝淋巴结的59例中病理证实有腋窝淋巴结转移26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与淋巴结密度、短径大小以及乳腺X线诊断分类相关。结论乳腺X线摄片是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简便而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利于患者的术前全面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及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至2008年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就诊治疗的310例乳腺疾病患者的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超声、钼靶X线和两者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总结了20例加做核磁共振(MRI)的乳腺癌病例,探讨其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结果超声对乳腺癌诊断的符合率为85%,对乳腺良性疾病符合率为89.5%,钼靶X线对乳腺癌诊断的符合率为86%,对乳腺良性疾病的符合率为83.8%,两者联合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符合率为95%。在行MRI检查的20例患者中,三者联合应用的诊断符合率达100%。经统计学分析,超声和钼靶X线单独监测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监测和单独监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联合应用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是现阶段早期诊断乳腺癌的首选方法;②MRI可作为超声和钼靶检查必要的补充方法;③钼靶X线在乳腺癌癌前病变-乳腺非典型增生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是诊断乳腺非典型增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