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慢性间歇低氧状态下大鼠脑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情况,结合HIF-1转录活性的测定,研究以HIF-1为核心的神经系统缺氧应答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3组雄性Wistar大鼠,每组8只,分别在常氧、慢性低氧及间歇低氧状态下30d,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检测HIF-1α和iNOS,逆转录PCR检测二者mRNA的表达,电泳迁移率分析(EMSA)测定HIF-1的DNA结合活性.结果 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3组iNOS灰度值分别为508±77、1118±106和1937±119,HIF-1α灰度值分别为673±82、1325±139和2088±130,间歇低氧组HIF-1α和iNOS的含量增加最为明显(F=394.5,362.6,P<0.01);间歇低氧组iNOSmRNA增加最为显著,但HIF-1αmRNA无明显增加;间歇低氧组HIF-1的DNA结合活性较常氧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 间歇低氧更易诱导HIF-1α和iNOS的表达;HIF-1可能是间歇低氧状态下促进iNOS转录的主要调控因子;HIF-1通过增强的转录活性来促进iNOS的转录合成.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近年研究证实 ,缺氧诱导因子 1 (HIF 1 )在低氧应答反应中起关键作用。我们的实验观察了HIF 1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基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和对照组肺部的表达情况及COPD患者肺构型重建情况。对象与方法 1 999年 1月~ 2 0 0 0年 2月因肺癌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行肺叶切除术患者肺组织标本 1 6例 (取材部位距离肿瘤病灶 4cm以上 )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肺功能检测 ,COPD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 1 997年制定的标准[1 ] 。COPD组 8例 :男 5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61± 7)岁 ,其中轻度 3例… 相似文献
3.
活性氧可介导基因转录激活的启动和转录因子活性的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一种核转录因子,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形成中起关键作用。我们观察缺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的活性氧变化,探讨其与HIF-1α和细胞增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2DM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DM微血管并发症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成年T2DM患者75例,进行睡眠呼吸监测,评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最低氧饱和度(LOS)和平均氧饱和度(AOS)、血氧饱和度<90%或85%的累计时间(CT90%、CT85%)等,并测定血清HIF-1α水平。结果按照血清HIF-1α中位数进行分组,高HIF-1α患者颈围(NC)较高[(39.9±4.4)vs(37.9±3.1)cm],HDL-C较低[0.9(0.8,1.1)vs1.1(1.0,1.2)mmol/L],AOS较低[(92.7±3.1)%vs(94.3±1.7)%],CT90%较长[25(5,76)vs9(2,31)min]。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后,HIF-1α与NC呈正相关(β=0.338,P<0.05),与夜间AOS呈负相关(β=―0.275,P<0.05)。血清HIF-1α与DM微血管并发症及心脑血管疾病不相关。结论血清HIF-1α与T2DM患者夜间缺氧程度相关,可能成为T2DM患者OSA严重程度的血清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缺氧诱导因子(HIFs)是调节细胞适应缺氧的一个主要调控因子,存在三种亚型:HIF-1、HIF-2、HIF-3,其中HIF-1和HIF-2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关系密切。HIF-1由α亚单位和β亚单位组成异源二聚体,α亚单位是主要氧调解亚单位。在缺氧条件下,HIF-1α的DNA结合活性和HIF-1α蛋白水平增加。本文就HIF-1α的结构、功能、调控机制和在消化系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的治疗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酒精性肝病形成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酒精性肝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酒精灌胃法建立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肝组织HIF1-α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HIF1-α mRNA表达阳性率为62.5%(5/8),对照组为16.7%(2/12),x~2=3.94,P<0.05。两组大鼠肝脏HIF1-α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分分别为3.13±0.83和0.83±1.27,差异有非常显著必,t=4.88,P<0.01。结论 HIF1-α在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的表达明显增高,缺氧是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对缺氧诱导因子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氧是导致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的直接原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目前所发现的介导细胞缺氧反应最关键的特异性中介因子^[1]。我们以前的研究提示.HIF-1α和内皮素1(ET-1)基因的表达增高与HPH的发生有密切关系^[2]。众多研究证明,一氧化氮(NO)可通过调节血管张力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而影响HPH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缺氧诱导因子-l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HIF-lα)是近来发现的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的一种缺氧应答调控因子,在调节缺氧诱导的基因表达中起关键性作用。它可调节表达多种靶基因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对改善脑缺氧缺血后能量代谢障碍、促进脑血流动力学恢复、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减少细胞凋亡等起重要作用。通过进一步对HIF-lα及其靶基因的研究,可能为临床治疗脑缺氧缺血性损伤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
缺氧诱导因子-1α反义寡核苷酸对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 ,由于组织增生过快必然会造成局部组织缺氧和供能与耗能之间的不平衡[1] 。缺氧诱导因子 1(hypoxia induciblefactor 1,HIF 1)能通过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糖酵解相关酶的表达 ,增加供血、供氧、供能 ,改善这一失衡 ,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 ] 。本研究拟设计HIF 1α的反义寡核苷酸 ,并研究它对体内、外肺癌细胞株A5 4 9的抑瘤效应 ,为肺癌的基因治疗寻找一条可行的途径。材料与方法 细胞株与试剂 :肺癌细胞株A5 4 9购自武汉大学典型生物保藏中心 ;脂质体lipofect2 0 0 0和新生牛血清购自Gibcol…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与滑膜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关系。方法雌性SD大鼠,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再将两组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溶媒组和沙利度胺治疗组。模型组用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沙利度胺组每天600mg/kg灌胃;溶媒组以相同剂量的溶媒(10%二甲亚砜)灌胃;每天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炎症大鼠的关节炎指数,16d后麻醉断头处死.评价疗效包括分析腕关节或踝关节的病理变化和关节炎指数,应用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一步分析膝关节滑膜组织的HIF-1α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中的对照组比较,沙利度胺治疗组在用药1周后症状明显改善,2周后病理变化有明显改善,关节炎指数明显降低;模型组滑膜组织HIF-lα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5),而沙利度胺治疗组显著受到抑制(P〈0.05)。结论沙利度胺能明显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和病理变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滑膜组织HIF-1α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缺氧诱导因子-1(hy 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是一种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主要通过其活性亚基HIF-1α参与机体对缺氧环境的应答.脑缺血缺氧时,HIF-1α表达上调,可激活涉及糖酵解、血管生长、细胞生存和细胞凋亡的多个下游靶基因表达,对脑缺血后能量代谢障碍的改善以及微循环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HIF-1α既可促进神经元存活,也可诱导神经元迟发性死亡.各种预处理和后处理方法可能通过激活HIF-1α调节神经细胞存亡. 相似文献
12.
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 α(HIF-1 α)基因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检测35例肝细胞癌、26例肝硬化组织及15例正常肝组织中HIF-1 α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HIF-1α蛋白在肝硬化和肝癌组织中普遍表达,在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但肝癌组织中因大片状坏死后伴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肝细胞条索中HIF-1 α蛋白的表达强度高于肝硬化组织,肝硬化组织HIF-1α蛋白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肝癌组织(54%与31%,x2=4.09,P<0.05);westernblot和RT-PCR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相似。HIF-1α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分化程度有关(x2=4.64,P<0.05),与有无肝内外转移有关(x2=7.15,P<0.05);但HIF-1α的表达与门静脉有无癌栓、预后及HBsAg表达无关。 结论 HIF-1 α蛋白在肝癌和肝硬化组织中普遍表达,且只受缺氧因素的影响,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肝癌的转移有关,但与有无门静脉癌栓、HBsAg表达及预后无关,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睡眠呼吸暂停、间断缺氧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SAHS)的长期睡眠时间断缺氧/复氧通过两种不同机制:(1)缺氧;(2)非缺氧机制,诱导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转录活性,从而短期缺氧引起生理的和可逆的血管张力和血流调节障碍(缺血、缺氧预适应);长期(慢性)缺氧/复氧会导致不可逆的血管和周围组织的重塑,伴有平滑肌的增生、纤维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4.
缺氧诱导因子1与脑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细胞缺血、缺氧时,缺氧诱导因子1产生并处于缺氧应答的关切环节,通过作用于靶基因的缺氧反应元件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在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及血管生成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并将成为脑血管病基因治疗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蛋白激酶B和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肌醇3激酶(PI3K)、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肺小动脉形态学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肺小动脉壁内磷酸化蛋白激酶B(p PKB)、磷酸化胞外信号调控激酶(p ERK)、磷酸化c Jun氨基端蛋白激酶(p JNK)、磷酸化p38(p P38)表达水平,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肺小动脉壁内HI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COPD患者管腔面积与管总面积比值(LA%,18±3)及肺小动脉中膜厚度[PAMT,(31±3)μm]均较对照组[30±5、(40±4)μm]显著增高(t=7.58、6.57,P均<0.01)。COPD患者肺小动脉壁p ERK蛋白、p PKB蛋白、HIF1α蛋白和HIF1αmRNA表达[均以吸光度(A)值表示]水平(0.164±0.012、0.113±0.009、0.232±0.008、0.154±0.013)较对照组(0.062±0.010、0.031±0.011、0.058±0.006、0.052±0.008)显著增强(t=23.18、21.03、62.14、2.44,P均<0.01),而p JNK、p P38蛋白表达(0.041±0.012、0.031±0.010)与对照组(0.048±0.013、0.028±0.00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分析表明HIF1α蛋白、HIF1αmRNA、p ERK蛋白和p PKB蛋白表达与COPD组LA%呈显著负相关(r=-0.920~-0.892,P均<0.05),与PAMT呈显著正相关(r=0.895~0.934,P均<0.05)。结论MAPK信号通路和PI3K信号通路以及HIF1α可能参与了COPD患者HPH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一个在缺氧状态下发挥活性的核转录因子,在胰腺癌组织及细胞中高表达,促进胰腺癌生长和血管生成,缺氧状态下,间质细胞和胰腺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行心肺复苏的心搏骤停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因子-2α(HIF-2α)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常山县人民医院共有151例心搏骤停患者接受接受心肺复苏治疗,其中105例复苏成功(心肺复苏成功组),46例复苏失败(心肺复苏失败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 研究低氧时小鼠肺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变化,探讨低氧与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2005年4月至6月实验用雄性昆明小鼠,分为低氧组与对照组,低氧仓浓度分别为10%,7%和5%。低氧时间分别为3d.6d和9d。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小鼠在低氧条件下肺组织中的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微血管密度(MVD),用Westem blotting法检测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低氧组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均增加,并且随低氧时间的延长及低氧浓度的降低而增强,而对照组HIF-1α无表达,VEGF有少量表达,P〈0、05;低氧组的MVD也高于对照组;VEGF、MVD的表达均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730与0.691)。结论HIF-1α/VEGF通路在低氧致小鼠肺组织血管新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