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组织间插植125I放射粒子对兔肝VX2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5只).所有动物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法制作兔肝VX2肿瘤模型.于模型制作后14 d,治疗组在肿瘤近中心位置植入125I放射粒子,对照组不予处理.各组动物分别于动物模型制作后14 d、21 d、28 d进行MR扫描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检验肝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动物肿瘤生长有所延缓,动物模型制作后14 d肿瘤体积无明显变化(P>0.05),21 d、28 d体积缩小(P<0.05)且平均存活期延长(P<0.05).结论 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粒子可抑制肝肿瘤生长、延长动物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125I粒子条联合金属支架门静脉内植入+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的疗效.方法 选取17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患者,行125I粒子条联合门静脉内支架+TACE.粒子植入数量17~23粒(6711型,0.7 mCi/粒),第1个半衰期组织内平均吸收剂量为73.51~76.22 Gy.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改变等.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的生存时间、支架通畅时间、累积生存率和累积支架通畅率.结果 所有患者门静脉支架和125I粒子条均成功植入,未发生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2~13个月,12例存活,5例死亡(肝功能衰竭4例,多发转移1例).60、180和360 d的累积支架通畅率为94%、94%和94%;累积生存率为87%、65%和53%.结论 125I粒子条联合金属支架门静脉内植入+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可以提高支架通畅率,延长生存时间.但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125I粒子串近程放射治疗兔植入性门静脉主干癌栓(MPVT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32只新西兰大白兔门静脉主干植入VX2肿瘤细胞株,随机分为治疗组(T组,n=16)和对照组(C组,n=16).治疗组、对照组兔MPVTT中分别植入出I粒子串、无放射性粒子串,术后定期监测兔一般情况、体重、实验室检查变化,术后2周治疗组、对照组各处死8只兔,作病理学检查.余下兔饲养至死亡作尸检,对比两组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Ki-67标记指数、凋亡指数,并以此为基础评估该疗法的有效性.结果 近程放射治疗后每个观察时间点均表明,对照组兔体重下降更加明显,两组兔肝功能、血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平均MPVTT体积为分别为(565.4±220.9) mm3、(2 269.9±437.0) mm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Ki-67蛋白指数分别为(4.14±1.84)%、(33.82±6.07)%,凋亡指数分别为(6.51±1.92)%、(0.91±0.26)%,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39.50±2.37)d、(27.38±1.22)d,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125I粒子串近程放射治疗兔植入性MPVT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经肠系膜上静脉插管注入VX2肝癌瘤粒或瘤条,构建不同类型兔门静脉癌栓(PVTT)模型.方法 剖腹后直视下穿刺肠系膜上静脉,在兔门静脉主干近端置入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套管.20只健康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A组(n=10)注入0.1~0.2 cm瘤粒,B组(n=10)注入0.1 cru×1.5~2.0 cm瘤条.术后1周,DSA造影观察癌栓生长情况,处死后作病理学观察.结果 两组实验兔均成功完成门静脉插管,瘤株接种成功率均为100%.术后1周造影显示,A组8只兔见门静脉一级分支癌栓,2只兔见门静脉主干癌栓,10只兔均见肝内弥漫散在的多发转移灶;B组10只兔均见门静脉主干癌栓,肝实质内未见弥漫性转移灶.结论 采用介入技术将不同大小的VX2肿瘤瘤粒或瘤条种植于兔门静脉内,能形成伴有或不伴有肝内弥漫性转移灶的门静脉主干或一级以上分支癌栓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BABL/c裸鼠右下肢旁腹股沟区偏背侧皮下,成瘤后取瘤块接种,6周后成瘤8~10 mm.共16只成瘤大小合适的裸鼠用于实验,分别植入125I粒子(8只)和空载粒子(8只).粒子植入后,每4天测量肿瘤的长径和短径并称裸鼠体重,裸鼠处死后称量瘤体重.瘤体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生物素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结果 125I 粒子治疗组肿瘤体积增长缓慢,而对照组肿瘤体积增长迅速.实验组和对照组瘤体重分别约(2.68±0.70)g和(4.68±1.45)g,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抑瘤率约42.66%.粒子植入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问裸鼠体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肿瘤细胞坏死明显,而对照组肿瘤细胞无明显或仅有少许坏死.TUENL法检查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凋亡指数分别为(23.2±1.9)%和(8.1±1.5)%,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实验组及对照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染色指数分别为(49.8±1.8)%和(82.2±2.4)%,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裸鼠心、肝、肺、肾及脾脏等组织无明显放射性炎症表现.结论 125I 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是有效的,其作用机制包括: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降低细胞增殖,并且 125I 粒子植入瘤体内对周围脏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比较不同活度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强度。方法将24只兔VX2肝癌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植入不同初始活度的125I粒子:0 mCi组(对照组,n=8)、0.7 mCi组(n=8)及1.0 mCi组(n=8)。5周后处死实验兔,取出肿瘤病灶,检测125I粒子对肿瘤细胞凋亡、肿瘤生长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及caspase-3活性改变。结果不同初始活度125I粒子均可使肿瘤细胞凋亡率上升, Bcl-2、VEGF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1.0 mCi 125I粒子组作用均更加明显(P<0.05)。不同初始活度125I粒子可增加肿瘤组织中caspase-3活性,两治疗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粒子植入后不仅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增殖,还影响凋亡相关基因及编码蛋白表达,抑制肿瘤细胞新生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兔下腔静脉腔内置入125I粒子条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影像学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两组:A组(2枚粒子)和B组(4枚粒子),各12只。将6711型125I粒子制成粒子条。备好的粒子条经下腔静脉前壁荷包中央置入并悬挂固定在下腔静脉内壁。比较125I粒子条置入前后血常规及肝功能的变化;分别饲养1周、2周、4周、2个月、4个月后称体重,行实验室、多层螺旋CT(MDCT)增强扫描、DSA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两组间做比较。结果两组均未发现与125I粒子辐射相关的腹泻及死亡。各组125I粒子条置入前后及两组间体重、血常规、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CT增强及DSA显示下腔静脉血流通畅,但CT显示粒子金属伪影严重、计数困难。大体标本示下腔静脉无穿孔、血栓形成。两组光镜下均见血管内皮细胞坏死、脱落,中膜及外膜无明显改变。两组邻近125I粒子旁肝细胞坏死明显,B组较A组严重,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有所修复;远处肝脏及其他组织无异常。结论兔下腔静脉管腔内置入线状排列125I粒子条是安全、可行的。影像学尤其DSA是粒子置入术对血管影响较好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25Ⅰ粒子植入对荷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和细胞增殖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建立12只荷人肝癌BEL-7402裸鼠模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只.治疗组每只裸鼠移植瘤内植入1枚活度为33.3 MBq的125Ⅰ粒子,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治疗后每3~4 d测量1次肿瘤直径,并计算治疗组肿瘤的体积抑制率.21 d后处死裸鼠,制作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125Ⅰ粒子治疗组肿瘤体积最大抑制率为49.2%,病理检查显示近粒子处肿瘤细胞变性坏死,远离粒子处可见存活肿瘤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治疗组PCNA表达强度和bcl-2/bax比值均低于对照组.结论125Ⅰ粒子植入低剂量持续照射可直接杀死荷瘤鼠肝癌细胞或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总活度相同时,不同分布的组织间植入对荷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疗效的影响.方法 建立人胃低分化腺癌BGC-82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植入总活度33.30 MBq125I粒子,按照植入单枚活度及分布不同分为高活度组(33.30 MBq×1枚)、中活度组(16.65 MBq×2枚)、低活度组(11.10 MBq×3枚);对照组植入空源粒子.每组8只裸鼠模型.比较实验和对照组及125I粒子不同分布状态下对移植瘤体积的抑制率、组织病理学改变、局部皮肤反应、裸鼠体质量和存活率.采用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各组存活率均为100%.125I粒子植入第30天裸鼠体质量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中、低活度及对照组分别为(26.44±1.07)、(26.58±0.51)、(27.15±1.37)和(26.92±0.60)g,F=2.23,P>0.05].第30天各实验组125I粒子对肿瘤体积抑制率分别为92.47%,97.15%和89.01%;平均体积各实验组[高、中、低活度组分别为(138.85±16.45)、(52.52±30.54)、(202.72±126.97)mm3]与对照组[(1843.99±447.63)mm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92,3.376,3.269,P均<0.05),中活度组和低活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8,P<0.05),高活度组分别和中活度组、低活度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00,1.007,P均>0.05).高活度组与中活度组组织病理学分级按直肠癌消退分级标准(RCRG)均为RCRG 1级;低活度组3只为RCRG 3级,4只为RCRG 2级,1只为RCRG 1级.中、低活度组均未出现放射性损伤,高活度组中4只裸鼠于125I粒子植入后9~12 d出现放射治疗肿瘤学组织(RTOG)1~2级放射性损伤.结论 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单源活度的选择和分布方式可直接影响疗效和放射性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125I粒子植入治疗荷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对荷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和细胞增殖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建立12只荷人肝癌BEL-7402裸鼠模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只。治疗组每只裸鼠移植瘤内植入1枚活度为33.3MBq的^125I粒子,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治疗后每3~4d测量1次肿瘤直径,并计算治疗组肿瘤的体积抑制率。21d后处死裸鼠,制作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 ^125I粒子治疗组肿瘤体积最大抑制率为49.2%,病理检查显示近粒子处肿瘤细胞变性坏死,远离粒子处可见存活肿瘤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治疗组PCNA表达强度和bcl-2/bax比值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125I粒子植入低剂量持续照射可直接杀死荷瘤鼠肝癌细胞或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 方法15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患者行门静脉125I粒子条植入术,手术操作在超声及DSA引导下进行。术后对肝功能、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癌栓的改变、不良反应进行评价。 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条,门静脉主干癌栓的有效率为40.00%(6/15),疾病控制率为86.67%(13/15)。术后2个月复查所有患者的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出现与粒子条植入相关的严重并发症。 结论植入125I粒子条治疗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iodine-125 (125I) seed strand implant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related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with portal vein invas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6, 76 HCC patients with type II tumor thrombu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Twenty patients underwent 125I seed strand im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group A; n = 20), while 56 patients underwent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alone (group B; n = 56). The procedure-related and radiation complications were assessed. Overall survivals were compared by propensity-score analysis.

Results

The technique was successfully performed in all patients. The mean intended dose (r = 10 mm; z = 0; 240 days) was 62.6 ± 1.8 Gy. No grade 3 or 4 adverse events related to the procedure occurred in either group. After propensity-score-matching analysis, 19 patients were selected into each group, respectively. In the propensity-matching cohort, the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time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in group A than in the group B (19 pairs; 28.0 ± 2.4 vs 8.7 ± 0.4 mo; P = .001). Treatment strategy, arterioportal shunt, and number of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sessions we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favorable overall survival time.

Conclusions

125I seed strand im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HCC patients with portal vein invas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25I粒子在门静脉癌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8年2月~2008年8月,我科共对8例经CT或B超证实为门静脉癌栓的患者进行了125I粒子植入术,术后观察门静脉通畅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复查CT显示门静脉癌栓不同程度的缩小,甚至消失,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25I粒子植入术对门静脉癌栓具有疗效可靠,无明显副作用等优点,是介入治疗门静脉癌栓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兔肝VX2移植瘤经门静脉阻断后显示肝动脉与门静脉血供改变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门静脉阻断后即刻移植瘤体组(实验A组)、移植瘤体生长3周后门静脉阻断组(实验B组)、阴性对照C组、移植瘤体未行门静脉阻断的阳性对照D组各10只,分别行兔肝动脉与门静脉的MSCTA、DSA及钡剂血管灌注检查.结果 肝动脉的DSA检查成功率为85%,明显低于MSCTA检查(100%)( P<0.05),但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其他检查方法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经MSCTA检查对Ⅲ级以上肝动脉分支的显示率(40%)明显低于Ⅰ、Ⅱ级肝动脉分支的显示率(分别为100%和70%) (P<0.05),同样也明显低于DSA和血管灌注的Ⅲ级以上肝动脉分支的显示率(分别为88.24%和75.77%)( P<0.01).在门静脉各级分支的显示方面,MSCTA、DSA和血管灌注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SCTA 可无创直观地显示兔肝动脉与门静脉的空间解剖细节,在兔肝门静脉阻断效果的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门静脉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联合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学栓塞术(DEB-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HCC)伴门静脉主干癌栓(MPVT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单臂研究,7例确诊患者顺序入组接受治疗,比较门静脉支架植入前后门静脉压力变化,术前和术后1~3 d、4d和5~7 d肝功能变化的差异,总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例患者均为BCLC-C期,Child-Pugh A~B级.均为巨块型肝癌,左肝1例,右肝6例,门静脉左支癌栓1例,右支癌栓6例,均伴有MPVTT.所有患者均顺利进行放射性粒子支架门静脉内植入联合DEB-TACE治疗.支架植入前后门静脉平均压力分别为15.3和10.2 cmH20,压力下降明显.血清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术后一过性增高,3~4 d后逐渐下降,TB恢复较ALT、AST慢.2例患者伴心肌损害,2~3 d后逐渐恢复.结论 联合应用放射性粒子支架门静脉内植入和DEB-TACE治疗HCC合并MPVTT是安全可行的,远期疗效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家兔氟尿嘧啶胃左动脉灌注与静脉化疗药物动力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氟尿嘧啶动物胃左动脉灌注和外周静脉化疗药物动力学的基础实验比较。方法 实验家兔 18只 ,随机分 6个时间组 ,由胃左动脉注入氟尿嘧啶 (按 5 0mg/kg) ,于不同时间点 ,留取门静脉及外周静脉血 ,同时处死动物 ,取部分胃组织。血样及组织样经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对照组由耳缘静脉注入氟尿嘧啶 (5 0mg/kg) ,不同时间取血和组织 ,同上处理后测定。 结果 两种途径给药后的门静脉及外周静脉的药时曲线均为 5min达到高峰值 ,之后迅速下降 ,30min后下降缓慢 ,符合二室模型 ;动脉灌注组门静脉血药浓度明显高于外周血药浓度 ,亦明显高于静脉注药组的门静脉浓度 ,而且持续时间较长 ;5min后动脉灌注组胃组织药物浓度 11倍于静脉给药组 ,2h后两者浓度接近。结论 经胃左动脉灌注在门静脉及胃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高的水平 ,而且能使局部药物相对集中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原位种植的方法制备VX2兔肝门静脉主干癌栓动物模型,观察癌栓生长过程中的影像学与病理学特点.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6只)和对照组(8只).实验组通过外科手术方式将VX2瘤块固定于门静脉主干内壁.对照组取自体肌肉组织块以同样方法固定于门静脉主干内壁.术后分别于第7、14、21天和第28天对2组兔进行CT检查.实验组每个观察点随机取3只兔进行DSA检查,随后处死作病理学检查.对照组在每个观察点完成CT检查后随机取1只兔处死做病理检查.剩余兔观察生存时间.结果 实验组16只兔中15只顺利完成手术,接种成功率93.8%,15只兔门静脉主干内均形成癌栓,剩余3只兔平均生存时间为(39.3±2.1) d.CT及DSA检查可显示癌栓影像学特征,病理学检查证实癌栓存在并发现新生肿瘤血管形成.结论 通过原位种植的方法可以成功获得门静脉主干癌栓的动物模型,其影像和病理特征与人原发性肝癌合并的门静脉癌栓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血管内近程放疗(EVBT)与序贯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门静脉主干癌栓(MPVTT)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接受支架植入和TACE治疗的176例肝细胞肝癌合并MPVTT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3例(A组)同期在门脉主干内植入125I粒子条,余53例行序贯3-DCRT(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期、疾病无进展生存期、支架通畅期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无严重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平均随访(11.7±8.3)个月,A组及B组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11.7±1.2)和(9.5±1.8)个月(P=0.002),平均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5.3±0.7)和(4.4±0.4)个月(P=0.010),平均支架通畅期分别为(10.3±1.1)及(8.7±0.7)个月(P=0.003).结论 相对序贯3-DCRT,EVBT联合支架植入和TACE能显著延长HCC伴MPVTT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