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联合前列地尔和缬沙坦来治疗的糖尿病肾病,分析其临床疗效,总结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将50例已经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前列地尔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前列地尔治疗;第二组为缬沙坦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缬沙坦治疗;第三组为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前列地尔,加上口服缬沙坦治疗.测定三组患者治疗24 h后的尿微量白蛋白、血压等指标,观察其变化情况,总结药物的治疗作用.结果:24 h后测定50例患者的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均下降,(P<0.01);达到正常血压水平的占有62.0%,基本接近正常水平的占24.0%,未达标的占14.0%;三组的血糖值基本已经达到正常水平.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第一二组,具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和缬沙坦均具有保护肾脏功能和降低蛋白尿的作用,如果将两者联合起来应用来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身上可明显提高其治疗效果,延缓病情发展,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应及早诊断糖尿病患者,以选择合理的方法控制其病情发展,提高其生存之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贝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0例,试验组20例,在控制血糖基础上多贝斯1 500 mg/d,分3次口服,12周后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前后血糖及HbA1c均无统计学改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UAER无明显变化,治疗组UAER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多贝斯,可以降低尿蛋白排泄率,阻止肾脏损害的发展,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联合前列地尔和缬沙坦来治疗的糖尿病肾病,分析其临床疗效,总结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将50例已经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前列地尔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前列地尔治疗;第二组为缬沙坦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缬沙坦治疗;第三组为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前列地尔,加上口服缬沙坦治疗。测定三组患者治疗24 h后的尿微量白蛋白、血压等指标,观察其变化情况,总结药物的治疗作用。结果:24 h后测定50例患者的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均下降,(P<0.01);达到正常血压水平的占有62.0%,基本接近正常水平的占24.0%,未达标的占14.0%;三组的血糖值基本已经达到正常水平。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第一二组,具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和缬沙坦均具有保护肾脏功能和降低蛋白尿的作用,如果将两者联合起来应用来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身上可明显提高其治疗效果,延缓病情发展,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应及早诊断糖尿病患者,以选择合理的方法控制其病情发展,提高其生存之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老年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54例年龄大于60岁得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A组)和胰岛素泵(B组)治疗并对比分析。结果:B组血糖达标时间优于A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各点血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明显下降,各点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血糖达标时间优于A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积极的胰岛素强化,可以有效的稳定血糖,改善自身胰岛细胞功能。其中诺和锐用于胰岛素泵治疗老年糖尿病与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相比较,所需时间更短且安全性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 将124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降糖、饮食控制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片20 mg/d,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片20 mg/d和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肌酐(SCr)及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FBG、HbA1c、TC、TG、LDL-C和UAE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TC、TG、LDL-C及UAER的下降幅度更加显著(P<0.05).结论 与单用贝那普利相比,瑞舒伐他汀钙联合贝那普利能更好地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马荣炜  姚媛  刘苔 《武警医学》2014,(5):491-493,496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的影响.方法 2005-05-12选择门诊和住院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68例,入组前均未诊治.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丹参组(33例).比较治疗期间UAER变化,并分析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压等关系.结果 (1)第5年、7年时对照组患者血总胆固醇(TC)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低(P<0.05),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1DL-C)治疗5年后与治疗前比较降低明显(P<0.05).丹参组治疗7年后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7年前后的空腹血糖(FPG)、HbA1c、血压及血脂水平同期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2)两组UAER均逐渐增高,治疗5年、7年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7年后丹参组(22.31±3.14)mg/24 h增高低于对照组(25.81 ±3.83)mg/24 h.(3)治疗7年后,对照组糖尿病肾病发生率(33.3%)高于丹参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以厄贝沙坦治疗。记录治疗期间的血压、血清肌酐值、肾小球滤过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与治疗前相比,血压均显著下降(P〈0.01),但观察组收缩压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清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均无显著变化;而在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坦联合氨氯地平对于高血压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在控制血压和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方面均优于单用厄贝沙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治疗A组、治疗B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糖尿病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A组加厄贝沙坦片;治疗B组加厄贝沙坦片及阿托伐他汀钙,疗程3个月.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β2微球蛋白(U-β2 MG)等.结果 治疗3个月后,各组FPG、2 hPG、HbA1c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A组、治疗B组U-mAlb、U-β2MG、Scr、TC、TG较治疗前下降,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比较,治疗B组U-mAlb、U-β2MG、Scr、TC、TG较对照组、治疗A组下降,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糖尿病肾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能明显减少U-mAlb、U-β2MG,保护肾脏、减缓糖尿病肾病进程,同时对脂代谢紊乱也起到了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01~2009-12因Ⅱ型糖尿病合并早期DN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20例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如糖尿病教育,患者均接受低盐、低脂、优质蛋白糖尿病饮食,口服降糖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口服安氯地平5~10 mg/d控制血压,观察组在此基础替米沙坦80 mg口服,1次/d;西洛他唑50 mg,2次/d,12周为一疗程。结果: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Cr)、尿素氮(BUN)(P〉0.05),治疗后观察组UAER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HbA1C、Cr、BUN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无心脑、低血压事件发生,替米沙坦组出现一例头痛,能够耐受,所有患者均完成整个疗程治疗。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西洛他唑可显著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排泄率,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缬沙坦与氯沙坦钾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n=30)和氯沙坦钾组(n=30),分别给予缬沙坦80 mg/d和氯沙坦钾50 mg/d,治疗30天。血压控制无效者予加倍剂量服用,治疗期间均不使用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观察两组间及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缬沙坦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明显下降( P<0.05),氯沙坦钾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明显下降(P<0.05),但缬沙坦组与氯沙坦钾组比较,血尿酸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可降低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氯沙坦钾降尿酸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来得时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HbA1C指标经统计学比较分析,无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来得时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与单独使用瑞格列奈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明显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HbA1C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体重增加也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来得时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黄芪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单用贝那普利 B组为治疗组,灯盏花素、黄芪、贝那普利联合应用.疗程均为4 w,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空腹血糖.结果 A、B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UAER、血β2-MG均下降,B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 灯盏花素、黄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DN,可明显地减少DN患者尿蛋白,对肾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延缓DN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舒洛地特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舒洛地特,8w后测定两组病人空腹血糖(FBG)、24h尿蛋白定量(UAE)、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甘油三酯(TG)、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胱抑素C、24h尿蛋白定量都有所下降,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而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只在治疗组有所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舒洛地特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可通过有效改善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而达到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4.
郭武辉  张静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0):1241-124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65例,正常对照组55例,分别检测其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清胱抑素。结果:正常对照组与单纯糖尿病组三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及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及胱抑素C差异显著(P〈0.01),血肌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糖尿病肾病组经辛伐他汀治疗1个月后,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功能损害中,CysC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水有很好的相关性,是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且可以作为肾功能好转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胰岛素加丹红注射液降低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排泄率及血糖、血脂等的效果。方法:选择尿微量蛋白排泄率〉20μg/min糖尿病。肾病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及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每次30m1加人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30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24h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栓素B2(TxB2)、内皮素(ET),以及空腹血糖(FPG)、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肌酐(Set)、尿素氮(BUN)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UAER、ET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P〈0.01);TC、TG、BUN、Scr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P〈0.01)。结论:胰岛素加丹红注射液降低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排泄率、血脂等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与阿托伐他汀单用或联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3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口服厄贝沙坦150mg/d;B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mg/d;C组联合应用厄贝沙坦与阿托伐他汀钙,剂量同前。3组疗程均为16周。结果:3组的尿蛋白量和血脂均降低(P〈0.01),C组尿蛋白降低幅度大于A组和B组(P〈0.01,P〈0.05),且C组的血脂改变程度优于A组和B组(P〈0.01,P〈0.05);3组血压、血肌酐、尿素氮均下降,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可获得良好作用,但两药合用较两药单用的肾保护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何香芝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1):1362-1363
目的:观察口服福辛普利联合阿魏酸钠静脉点滴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口服福辛普利10 mg/次,1次/d,并予阿魏酸钠0.3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点滴,1次/d,而对照组只予口服福辛普利10 mg/次,1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并分别检测治疗前后尿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结果:两组治疗后尿蛋白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1),而治疗组治疗后尿蛋白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肾功能治疗后略有改善,组内及组间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福辛普利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减少白蛋白尿,稳定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收集临床相关信息,应用中西医治疗,评价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补肾益气法治疗DN(肾阴亏虚兼气虚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上,治疗组总有效率90.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中医症候表现上,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在腰膝酸软、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症状改善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在血糖变化中,治疗后两组FBG、2hPG及HbAlc均能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有优势.结论:中西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泡足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具有益气活血祛瘀通络的中药方剂泡足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股浅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血流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股浅动脉、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及峰值流速、血流量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泡足联合前列地尔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量,临床用于治疗糖尿病下肢硬化闭塞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坎地沙坦与非洛地平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及肾功能的疗效.方法: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坎地沙坦酯治疗组(60例)和非洛地平治疗组(60例),疗程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两药均可以降低患者动脉压(均P<0.01),且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坎地沙坦酯治疗组微量白蛋白尿显著减少(P<0.001),而非洛地平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白蛋白尿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坎地沙坦酯改善微量蛋白尿作用不依赖于动脉血压的降低,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肾脏血流量或肾小球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