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验证采用新型光敏剂的光动力学治疗方法对于SD大鼠膀胱癌动物模型的有效性。方法 :将用 0 0 5 %BBN诱导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试验组 2 0只和对照组 7只。试验组大鼠用剂量为 50mg kg光敏剂溶液灌胃 ,2 4h后打开膀胱进行激光照射 ,能量密度为50J cm2 。 72h后取肿瘤标本送病理分析和DNA含量测定。对照组未用光敏剂。结果 :PDT治疗后试验组的肿瘤坏死发生率和面积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样本的平均DNA质量均数 :试验组 9 50 5pg,对照组 1 4 2 69pg。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实验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对新型光敏剂光动力疗法的反应。方法 :采用进口苯并卟啉衍生物 (BPD)及自行设计的波长 6 90nm单色光照光仪 ,功率 15 0W ,光纤直径 7 5mm。在裸小鼠皮下移植SO RB5 0瘤细胞获得视网膜母细胞瘤模型。按瘤体大小 ,将 33只荷瘤裸小鼠分成A、B、C、D、E和F组 ,其中A、B及C组为PDT治疗组 ,A组瘤体厚度≤ 5mm ,B组瘤体厚度 >5mm ,≤ 10mm ,C组瘤体厚度 >10mm。D、E及F组为对照组 ,D组给光敏剂不照光 ,E组不给光敏剂而照光 ,F组既不给光敏剂也不照光。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  相似文献   

3.
3种光敏剂对5株人鼻咽癌细胞PDT量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MTT法比较了不同能量的脉冲铜蒸气激光、不同浓度的3种光敏剂(PSD-007、BHpD和YH-pD)对5株人鼻咽癌细胞(CNE2、HNE1、HNE2、HNE3,和HoNE1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表明:(1)激光合并光敏剂即令能量较低、剂量较小,也能显示明显的杀伤效应,而单用激光或单用光敏药物则只在较高能量和较大剂量时才显示轻微杀伤效应。(2)5株鼻咽癌细胞对3种光敏剂的PDT敏感性彼此存在着差异。(3)在一定激光能量和光敏剂浓度时,PSP-007的杀伤效应优于BHpD和YHpD,而YHpD又稍优于BHpD。  相似文献   

4.
光动力疗法合并化学疗法治疗恶性肿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人癌HeLa细胞株的裸鼠接种瘤进行了光动力疗法(PDT)联合应用肿瘤DNA合成酶抑制剂,目的在于探讨增强PDT作用的有效途径。观察到在本实验条件下,仅做激光照射或单纯采用抗癌剂,对这种移植癌均无抗肿瘤作用;PDT组的肿瘤生长阻止率为35.1%~47.9%,而PDT并用化疗组的肿瘤生长阻止率达80%~95%。研究表明,PDT合并应用化学疗法比单独实施PDT对抑制肿瘤生长、破坏肿瘤组织的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局部灌注血卟啉单甲醚(HMME)结合血管外激光照射的方法对移植静脉吻合口处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兔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光动力学治疗组、单纯激光照射组、单纯光敏剂灌注组、空白对照组,每组4只兔。光动力学治疗组局部应用血卟啉单甲醚HMME(15/μg/ml)溶液充盈在移植静脉段,再以532nm波长半导体激光器在吻合口(每只兔2处吻合口)附近进行血管外照射5min,功率密度100mW/cm^2,能量密度30J/cm^2;单纯激光照射组以生理盐水充盈移植静脉段,再用激光照射;单纯光敏剂灌注组仅用HMME(15μg/ml)溶液充盈移植静脉段5min;空白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充盈移植静脉段5min.术后第4周于各实验组移植静脉的动静脉连接都及其两侧0.5cm处的动脉端、静脉端取材,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组织病理观察,采用IMAGE-Pro Plus生物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观察不同处理组内膜增生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黑素瘤动物模型上观察二氢卟吩e6(Ce6)和5-氨基酮戊酸(5-ALA)的光动力学治疗作用。方法:将培养的人恶性黑素瘤细胞株接种至裸鼠腹部皮下,接种细胞数为2×106个/只,接种后1周开始PDT实验。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不给予光敏剂处理,只进行激光照射;5-ALA-PD  相似文献   

7.
应用铜蒸汽脉冲染料激光配合光敏剂 ,对 5 9例上消化道癌患者进行光动力学治疗 (PDT) ,即 2 4、48、72h分别进行癌灶区域的激光红光照射 ,在每一处病灶的每一个光斑照射2 5~ 30min ,依次移动照射 ,3次为一个疗程。照射结果 :完全有效 2 9例 (49 2 % ) ,明显有效 2 0例 (33 9% ) ,稍有效 6例(10 2 % ) ,无效 4例 (6 8% ) ,总有效率为 93 2 %。表明该法有效、安全、痛苦小、费用低 ,近期疗效显著 ,可成为不适于手术或拒绝手术的病人 ,尤其是年老体弱患者的首选方法。内镜下铜蒸汽激光光动力学治疗上消化道癌疗效分析@于晓辉$兰州军…  相似文献   

8.
光动力学疗法(PDT)主要副作用之一是皮肤光敏反应。我们研制了激光引发微型喷药装置,直接喷射给药以减少皮肤光敏反应。以小鼠S-180实体移植瘤为模型。腹腔注射(I.P.)和肿瘤表面喷药(S.T.)两种给药方法,但剂量相同。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给药后不同时间内肿瘤、血液和皮肤的HpD浓度,发现给药后3h~168h肿瘤内HpD浓度,S.T.法明显高于I.P.法(P<0.01),而皮肤HpD浓度恰好相反,I.P.法高于S.T.法。肿瘤与皮肤HpD浓度之比,S.T.法明显高于I.P.法(P<0.01),提示此方法可能提高肿瘤的光动力学效果,减轻皮肤光敏反应和全身损害。两种方法给药3h及24h后的PDT治疗,较对照组均能延迟肿瘤生长(P<0.01),其中以S.T.法3h后照光效果最佳,说明该方法确能增强光动力学效应,其机理可能主要是对肿瘤的直接损伤。  相似文献   

9.
光敏剂HpD、PSD-007对小鼠骨肉瘤的光动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630nm激光激发不同剂量光敏剂HpD、PSD-007对小鼠皮下移植骨肉瘤的光动力效应,并对两者进行比较。方法 C3H小鼠56只左侧腰骶部接种LM-8小鼠骨肉瘤细胞,待皮下瘤块直径约7~8mm时,随机分成3个对照组:(1)比较空白对照。(2)生理盐水加光照。(3)单纯光敏剂未光照和4个光动力治疗PDT组:HpD和PSD-007各设5mg/kg、10mg/kg两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光敏剂后6h垂直瘤区行激光照射,激光波长630nm、功率密度167mW/cm2、能量密度200J/cm2、照射时间20min、光斑直径1.5cm。实验后第7天比较各组肿瘤直径、重量、抑瘤率及病理学变化。结果光动力治疗后,各光敏剂组肿瘤表面均出现了坏死,肿瘤的体积及瘤重均显著减少,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光敏剂HpD、PSD-007光动力疗法对小鼠LM-8骨肉瘤细胞有明确的抑制作用,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骨肿瘤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ALA-PDT)体外杀肿瘤细胞的最佳照光时机和最佳照光能量。方法 用ALA诱导人喉癌细胞株HEP-2产生内源性的原卟啉Ⅸ,以功率密度为30mW/cm^2的He-He激光,分别照射与ALA共同培养1、4、8、12、48h的HEP-2细胞,并对与ALA共同培养8h的HEP-2细胞,以同样功率密度的He-He激光,分别照射0.5、1.0、2.0、3.0、4.0min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初步探讨PDT与热损伤对正常胃损伤作用机制的差异,本实验以血卟啉衍生物及氩离子泵染料激光器为光敏剂及光源,观察了大鼠胃壁在单纯氩离子激光照射和PDT时,照射部位的温度及组织学在照射后72小时和二周的改变。结果:氩离子激光照射组和PDT组胃壁温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PDT组温度均低于37℃。氩离子激光照射后的胃壁组织在72小时各层组织均明显出血,炎细胞浸润,组织凝固坏死。电镜下见胶原纤维肿胀,排列紊乱,甚至溶解吸收。二周后损伤部位以纤维瘢痕组织修复。PDT组在72小时胃壁组织也有充血和炎细胞浸润,但仅有轻度组织坏死,损伤深度未超过粘膜下层。电镜下见胶原纤维结构基本正常。二周后损伤部位以组织再生修复,未留瘢痕。结论:PDT与氩离子激光组织损伤及修复方式不同,PDT不损伤胃粘膜下胶原纤维。  相似文献   

12.
光动力学疗法主要副作用之一是皮肤光敏反应。我们研制了激光引发微型喷药装置,直接喷射给药以减少皮肤光敏反应。以小鼠S-180实体移植瘤为模型。腹腔注射和肿瘤表面喷药两种给药方法,但剂量相同。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给药后不同时间内肿瘤、血液和皮肤的HpD浓度,发现给药后3h ̄168h肿瘤内HpD浓度,S.T.法明显高于I.P法,而皮肤HpD浓度恰好相反,I.P.法高于S.T.法,肿瘤与皮肤HpD浓度之比  相似文献   

13.
血啉甲醚用于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用新一代光敏剂血啉甲醚 (HMME)治疗鲜红斑痣 ,比较HMME和HpD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 :鲜红斑痣患者 12 16例 ,粉红型 13 2 % ,紫红型 6 8 3% ,增厚型 18 4%。静注HpD或HMME3~ 7mg/kg后给予铜蒸气激光、KTP/5 32激光或氩离子激光照射 ,功率密度 5 0~ 10 0mW /cm2 ,能量密度 90~ 5 40J/cm2 ,随访观察。结果 :HMME PDT和HpD PDT对各型鲜红斑痣均能有效地消除病变颜色 ,所治疗的 16 32个病灶经 2个月至 9年的随访未见复发。治疗后反应有 :局部水肿 5~ 7天 ,部分患者有结痂 ,部分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经皮穿刺光纤导入瘤内光动力疗法对肺癌裸鼠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光动力疗法对肺癌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将35只裸鼠随机分为两个大组:对照组(A组)和PDT组(B组)。其中,(1)对照组(A组)又分为2个小组:模型组(A1组),接种肿瘤后不给予光敏药物,不进行激光照射;单纯激光组(A2组),接种肿瘤后仅给予激光照射,不给予光敏药物。(2)PDT组(B组)根据光敏剂5-ALA剂量不同有分为3小组:低剂量5 mg/kg组(B1组);中剂量10 mg/kg组(B2组);高剂量15 mg/kg组(B3组)光动力治疗组。实验共5组,每组各7只。各组均背部肩胛骨处接种肺癌A549细胞,建立肺癌动物模型。采用经皮穿刺光纤导入瘤内进行光动力治疗,激光波长635nm,每隔3 d治疗一次,共治疗5次,治疗结束后3 d,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比较各组肿瘤组织中VEGF和b-FGF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治疗后3 d,各组VEGF和b-FGF的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模型组激光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模型组和激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光动力组随着光敏剂浓度的增加,VEGF和b-FGF在移植瘤中的表达减弱,治疗效果较佳。结论经皮穿刺光纤导入瘤内光动力疗法可以通过下调肿瘤组织中VEGF和b-FGF的表达水平,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阻断其获取营养物质的通道,导致病变组织局部缺血缺氧坏死,达到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注射光敏剂与激光照射间隔时间的光动力学疗法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恶性肿瘤光动力学疗法注射光敏剂后的最佳照光时间.方法 制作昆明小鼠S180肿瘤实验动物模型155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为单纯肿瘤组,不给以光敏剂和激光照射.实验组尾静脉注射光敏剂Photofrin 7.5 mg/ml并以能量密度为120 J/cm2的630 nm激光照射肿瘤,注射光敏剂后激光照射时间间隔分别为1、5、15、30和60min,6、12、24和48 h相应的分为T1~T9组.在光照后即刻、光照后48 h每组各处死1只小鼠获取肿瘤标本,另有12只小鼠作长期疗效观察.光照后每天观察肿瘤及皮肤变化情况并计算小鼠生存率.光照后40 d处死所有小鼠获取肿瘤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 光照后小鼠皮肤反应以T1~T5组为重;T6~T9组光照后患侧肢体瘫痪的发生率较低;光照后40 d T6~T9组部分小鼠修复皮肤易形成瘢痕;用光敏剂后1~12 h肿瘤复发率低;从皮肤组织学修复方面看PDT的光照时间应当在应用光敏剂后6 h以内;电镜观察细胞结构显示T5、T6、T7组光照后即刻线粒体肿胀最为明显.讨论PDT的最佳光照时间在注射光敏剂后6~12 h.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子宫颈癌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待移植瘤平均体积增至5 mmx5 mmx5mm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裸鼠分为对照组、单纯药物组(青蒿琥酯)、单纯照射组( 10 Gy)及药物+照射组(青蒿琥酯+ 10 Gy).测量移植瘤体积,计算...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经皮穿刺光纤导入瘤内光动力疗法治疗肺癌的实验研究,探讨光动力疗法对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2只实验裸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各7只裸鼠,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激光组以及光动力治疗组4个大组;按照不同的光敏剂浓度,再将光动力组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3个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背部肩胛骨处接种肺癌A549细胞进行造模;激光组仅给予波长为635 nm的激光照射;光动力组分别给予5、15和30 mg/kg的五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光敏剂,给药后1 h采用635 nm的激光经皮穿刺光纤导入瘤内的方法进行照射。空白组和模型组不给予光敏剂和激光照射处理,激光组和光动力组每隔3 d治疗1次,共治疗5次。通过测量瘤体体积,绘制瘤体体积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观察光动力疗法对肺癌的抑制作用;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组织形态的变化,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各组间瘤体体积改变比较。激光组、光动力组瘤体体积的增长速率,与模型组比较均变化较缓慢,增长速率依次为:模型组激光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PDT治疗后1次(P=0.947)和PDT治疗后2次(P=0.532),各组间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次治疗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间抑瘤率比较:治疗结束后,激光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13.5%、31.9%、43.2%、54.6%。(3)组织病理学改变。光镜下结果显示,各治疗组的动物瘤体组织均有一定程度的坏死,高剂量组坏死程度最为严重,治疗效果最佳。结论经皮穿刺光纤导入瘤内光动力疗法对肿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对细胞结构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导致细胞坏死,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对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建立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模型,60只荷瘤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单纯药物组、单纯放射治疗组、吉西他滨联合放射治疗组。单纯照射组和联合治疗组根据照射剂量不同各分为3个亚组。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单纯药物组经腹腔注射吉西他滨50mg/kg;联合治疗组经腹腔注射吉西他滨50mg/kg,24h后分别进行单次10、15和20Gy的照射;隔日测量移植瘤的最大径及最小径,计算肿瘤体积及生长延缓天数等,利用增敏系数(EF)评价吉西他滨的放射增敏作用。结果单纯照射组各亚组肿瘤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联合治疗组较其他实验组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10、15和20Gy3个亚组的EF值分别为1.14、1.74和2.08;20Gy亚组延缓天数最长,且大于单纯药物组和单纯照射组延缓天数之和。结论照射组前24h给予吉西他滨对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放射增敏效应。  相似文献   

19.
采用X射线间接激励光敏剂的光动力学疗法新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克服光动力学治疗(PDT)的某些缺点,提出一种利用X射线间接激励光敏剂的新设想。其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寻找到某种药物,它可能含有三价稀土离子,在X射线激发下,能产生可见的、峰值波长最好在光敏剂吸收峰附近的荧光,并且无毒性。本方法的核心,是以对X射线敏感的荧光药物在X射线作用下所发出的荧光,取代目前PDT技术中的各种激发光,作为激发光敏剂(如HpD)的光源。由于X射线在人体组织中的穿透性极好,本方法的优点是对人体任何部位和体积的、凡有光敏反应的肿瘤组织均可施行PDT疗法,完全不存在现有PDT技术中,诸如激光照射穿透深度十分有限、遗漏病灶以及组织间穿刺照射的种种问题。应特别指出,本方法可望同时治疗原发癌和已向深部浸润或远处转移的肿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靛氰绿(ICG)光动力学作用中激光照射猪食管的最佳功率和照射时间以及此等参数的激光对猪食管壁的损伤程度,为临床应用光动力学疗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不同功率的半导体激光照射离体猪食管标本,通过黏膜变性发白的功率-时间关系,确定激光照射最佳功率;再采用该功率,对猪食管黏膜下分别注射靛氰绿溶液(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的猪食管离体标本进行照射,肉眼观察2组激光照射后猪食管壁的变化.结果激光照射最佳功率10W.采用功率为10 W激光照射后,实验组猪食管黏膜激光照射时黏膜变性快,变性范围大,且深部组织不受损伤.对照组猪食管黏膜变性慢,变性面积小,且深部组织有损伤变性.结论激光照射离体猪食管功率10W较合适,黏膜下注射光敏剂靛氰绿可以加强治疗热效应,且对深部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