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士是为患者提供健康服务的特殊职业群体,护士的心理素质是护士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不但要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术操作,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管理的不断进步,实施整体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繁琐的工作任务、社会价值不对称、无形的工作竞争严重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沈雪芝  邹文华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4):1814-1815,1831
目的:对民政医院临床一线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利于采取应对措施。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院临床一线护士156名进行工作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我院护士工作压力大、福利待遇低、深造机会少、编制紧张、超负荷工作是重度压力源;因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患者不合作、担心出差错事故、仪器设备不足是较为突出的压力源;护士的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紧张等因子分较高,显示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结论:建议从管理角度关注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积极创造条件减轻其工作压力和改善其亚健康状况,有助于稳定护理队伍,保证护理质量和提高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护士的心理状况及与年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不断的转变,特别当今整体护理全面展开,更离不开用药中的心理护理。从医学的发展和医疗保健的社会客观需要出发,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在应用药物治疗时,必须了解心理因素与药物作用的关系,并进一步对患者做好用药的心理  相似文献   

5.
李湘桂 《广西医学》2002,24(7):1131-1132
以人为本 ,以病人为中心 ,把病人看成是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种需要的综合体 ,从而对人进行系统的、全方位护理的整体护理 ,融合了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 ,对护士职业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我们所护理的对象是人 ,实施护理计划的也是人 ,这其中对护士的心理发展与成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促进人类健康事业 ,提高人类生命质量 ,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在从事一线护理工作的护士年龄大多在 2 0~ 4 0岁之间。她们受过一定的教育 ,积累了一定的工作和社会经验 ,获得成熟、尊重和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公立医院护士心理契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方法:采用护士心理契约量表和医院护士工作绩效评定量表,对某市523名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心理契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结果:护士心理契约中医院责任和护士责任评分分别为(3.16±0.88)分和(4.49±0.58)分,工作绩效评分为(4.65±0.43)分;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护士心理契约各维度与任务绩效和情境绩效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与有损组织行为呈负相关关系(P<0.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医院性质、护士团队责任及护士发展责任4个影响因素进入回归方程.结论:护士感知到的心理契约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医院责任方面未满足部分高于护士责任方面,管理者应重视医院责任的满足;护士工作绩效处于较高水平,并主要受心理契约中护士责任方面的影响,建立和维护护士心理契约是提高护士工作绩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神经外科护士心理状况,探讨心理疏导、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方法 采用护士工作应激源调查量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广州地区5家三甲医院134名神经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州地区神经外科护士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以低学历、高职称为主,表现在工作压力及SCL-90因...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许多国内外学者在阐述“人的心身耗竭综合症”的概念时指出,因心理能量在长期奉献给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而产生的极度心身疲惫和感情枯竭为主的综合症。急诊科护士在高工作压力下,会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影响。1产生高工作压力的原因从心理压力分析看,急诊科是医院对外开放的窗口,工作节奏快,病人病情难以预见,往往是处于一个连续的抢救过程中,当班护士常不能按时下班。同时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多科抢救知识,而且要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娴熟的抢救技能,稍有不慎就会给病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特别是夜班护士,既要完成繁重的工作,又要担心病人会出意外。不论是体力上的消耗,还是精神上的高度紧张,都会给护理人员带来心身疲惫,长期持续会导致身心疾病。急诊创伤死亡现象,酒后外伤病人的粗暴行为及家属的不理解,都会给护理人员带来精神伤害。急诊科收治各种病情复杂、危重多变的病人往往在送往急诊抢救的过程中病人已经死亡或濒临死亡,在经过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但仍不能挽回生命时,家属往往不能接受眼前的一幕,拼命要求继续抢救,面对不理智的家属和出于职业的性质,不得不接受最后的要求。一个病人的死亡对护士的心理影响比每天处理危重病人产生的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9.
何兰燕 《广西医学》2004,26(9):1387-1389
急诊科护士肩负着院前急救、院内抢救、重症监护、抢险救灾及留观病人观察及护理等重任,因此比普通病房护士所承受的身心压力要大〔1〕。为了解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来源及压力感受程度,对广西百色市14所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共13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急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状况,为护理管理者及护士本人提供依据,以最大限度地对其进行减压,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1 调查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广西百色市12所二级、2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共13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14 5份,回收135份,回收率93 8% ,有效问卷134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不良的心理影响。方法抽取出7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普通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每组39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不良心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较好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心理应激能力,促进躯体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已日益受到重视。由于精神科护士的护理对象是丧失理智的病人,无自知力,随时可能出现自伤、自杀、冲动伤人、出走、严重药物反应等意外事件,工作风险大,责任重,尤其是三班护士,直接接触病人时间长,长期在高风险和压力下工作,  相似文献   

12.
13.
合同制护士心理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黄柳妮 《广西医学》2003,25(11):2315-2317
由于卫生体制改革及人事编制有限 ,目前 ,公立医院不同程度地聘用合同制护士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护理人力资源短缺的矛盾 ,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就业的机会〔1〕,但也给医院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院聘用合同制护士占护士总数 38% ,为了解这一特殊群体人员的心理状况及对职业的认知能力 ,作者对本院 30名合同制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分析寻找对策 ,为科学地指导护理管理实践提供一定的依据。1 对象与方法以本院合同制护士为调查对象 30人。年龄 18~ 30岁 ,平均年龄 2 4岁 ;大专学历占 6 6 % ,中专学历占 93 4 % ;已婚 2名 ,未婚 2 8…  相似文献   

14.
盛玉 《海南医学》2009,20(11):163-164
多元化角色的儿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分析了儿科护士的不良心理状态特点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儿科护士形成良好角色适应能力,保持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护理工作压力对护士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旋惠碧 《医学文选》2002,21(5):753-754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们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给护理人员造成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护士压力的高低与他们身体健康、工作满意度及护士所提供的护理质量息息相关 [1] 。因此 ,有必要对有关压力源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寻求改善减轻工作压力的对策 ,以保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1 工作压力的定义及应对能力状况  工作压力是职业要求与个体不平衡知觉所引起的从业人员的身心压力状态。当个体不能从各方面应对或减轻压力源时 ,便出现了工作压力。突然而强烈的心理压力或持久而慢性的心理压力 ,可以降低机体对外界…  相似文献   

16.
护士被称为呵护人类健康的“白衣天使”。一名优秀的护士应具有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察细微变化的敏锐性,遇事沉稳与敏锐果敢,柔韧而坚强的性格,永不衰落的进取心。社会的期望、健康的需求,使护士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在医院中护士处于精神最不健康、耗能比例最高的状态。英国对1800名护士调查:60%头痛,62%睡眠障碍,31%性冷淡或丧失性欲,82%的人有疲乏感,67%心情不好,29%易被激怒,42%人际交往困难。以上事实表明:紧张、繁重的护理工作中存在较大的精神、心理压力。长期、过于强烈的压力会严重损害护士身心健康,导致护理质量下降,应该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使护理管理模式由以疾病为中心逐步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并且进而转变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这就使护士的角色由单纯的关怀和照顾的提供者发展到教育者、咨询者、病人的辩护人、管理者。护士长除了扮演护士角色以外,还是组织协调者、计划者、实施者、护理纠纷处理者等。角色的转换过程是影响护士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表明情商的培养在这个角色转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情商(Emotional Quotient)是美国心理学家塞诺维和梅耶于1990年在加特纳智能多元化理论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挥了人格思维的基本思路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18.
王玉萍 《四川医学》2013,(9):1517-1518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门诊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00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5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观察比较两组银屑病患者就诊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及对所受到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就诊后,实验组银屑病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就诊前,实验组银屑病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银屑病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银屑病患者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提高了门诊银屑病患者对护理工作服务的满意度,减少了患者焦虑和抑郁,提高医护工作者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对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的奇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况、护理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性为93.62%(44/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2%(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2/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2%(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提高其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以病人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是现代化医疗服务的趋势,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要求,是现代社会和现代化入的需要。我院进行整体护理教育及实践已将近二年,实践证明:整体护理改变了护土工作方法和角色,加强了护主责任心,增加了病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使病人处于接受治疗,维护健康的最佳心理状态。为了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对我院且呈6名护土的心理需求进行了调查,以便引起各级管理者掌握护土心理动态,重视并满足护士心理需求,进一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1领导重视是鳖体护理顺利开展的保证从调查结果看,有18%的护士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