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总结亚低温冬眠疗法对救治32例重度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治疗体会。方法: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6年11月应用亚低温冬眠治疗了32例DM病人,对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给予综合阐述。结果:亚低温冬眠疗法能显著降低DM病人的死亡率,致残率。改善病人神经功能预后。结论:亚低温冬眠治疗DM具有疗效肯定和安全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冬眠与低温保护脑细胞的实验分析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311800)郭小红冬眠与低温保护脑细胞临床护理时,由于缺乏基础理论的实验指导。导致冬眠与低温保护脑细胞护理的方法欠妥,从而影响护理效果。为了对冬眠与低温保护脑细胞护理的理论指导作实验动物模型分析。...  相似文献   

3.
总结36例危重症患者实施浅低温人工冬眠疗法的并发症及护理.结果表明:早期、足够降温是救治脑损害危重症成功的关键.正确掌握冬眠药物的应用可有效防止寒战的发生.当肛温降至32℃左右时,易引起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故有自主呼吸的患者,肛温应维持在34℃以上.及时纠正患者的低血钾及酸碱失衡,对预防心律失常尤其重要.治疗结束后,应采用自然复温方法,首先撤去冰袋、冰帽及冰毯机,待其自然复温,再逐渐减少冬眠药物直至完全撤除.防止体温反跳、寒战及脑损害加重.  相似文献   

4.
亚低温冬眠疗法的护理问题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5月间 ,用亚低温冬眠疗法护理期间 ,出现有御寒反应、胃肠功能减弱、心律失常等多种护理问题 ,现将临床分析及早期预防护理对策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来源于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5月神经外科应用亚低温冬眠疗法的 139例患者。重、特重型颅脑伤 88例 ,(CGS评分 <8分 ) ;脑胶质瘤术后 18例 ;脑膜瘤术后 2 7例 ,颅咽管瘤术后 6例。年龄在 3~ 6 7岁 ,其中 15岁以下的 8例 ,16~ 5 0岁的 119例 ,5 1岁以上的 12例 ,男性 12 1例 ,女性 18例。本组病例死亡 5人。2 降温方法对实施亚低温冬眠疗法的患者均…  相似文献   

5.
我科2000—2003年对颅脑重症高垫患者用亚低温冬眠疗法,效果好,但其中10名患者首次使用冬眠药物就出现休克,现将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亚低温指用人工方法,使人体脑部温度下降2~6℃达到治疗目的。亚低温治疗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新生动物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HIBD后3h内实施降低脑温2~6℃并持续3~72h。脑损伤程度减少25%~80%,显示亚低温的神经保护作用。亚低温治疗目前视为具有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它是使用冬眠药物及物理降温的方法,使机体处于休眠和低温状态,从而降低脑组织代谢,减少耗氧量,调节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紊乱,增强脑细胞对创伤和缺氧的耐受性,因而可防止或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力,改善脑的缺氧状态,有利于受伤脑细胞的恢复。大量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证明,33℃~35℃的亚低温能显著减轻脑水肿,控制颅内压,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亚低温治疗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温指用人工方法 ,使人体脑部温度下降 2~6℃达到治疗目的。亚低温治疗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新生动物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模型HIBD后 3h内实施降低脑温 2~ 6℃并持续 3~72h ,脑损伤程度减少 2 5 %~ 80 % [1] ,显示亚低温的神经保护作用。亚低温治疗目前视为具有临床应用潜力。成人脑外伤病人应用亚低温治疗取得成功[2 ] ,国外已有临床多中心研究新生儿HIBD亚低温治疗报道[3,4 ] 。亚低温治疗中对病人的监护非常重要 ,护理贯穿于全程治疗中 ,现就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BD护理进展综述如下。亚低温对缺氧缺血脑损伤的…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8分者),是各种外伤中最严重的损伤,其死亡率一般为30%~50%,除严重外伤致及时死亡外,影响重型颅脑损伤转归的因素有很多,若处理得当可改善其预后。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4年3月采用亚低温冬眠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2例。在治疗,护理原发伤,保护和恢复脑功能的同时,加强了对亚低温治疗的护理,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它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冉配合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亚低温治疗常用于心肺复苏(CPR)后、颅脑损伤及重型颅脑手术后、低温麻醉、高热惊厥或超高热、感染巾毒性休克早期及颅内感染等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