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急性胰腺炎136例,其中手术16例,其他为保守治疗,年龄15岁~76岁,分类水肿型胰腺炎96例,出血坏死性胰腺炎50例,按发病原因分为酒后、高脂肪饮食后、胆道病史、胃手术后等.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合并化脓性胆管所致的重症胰腺炎,手术行胆总管切开,置"T”管引流,胰腺被膜、十二指肠间沟、左侧侧腹膜切开冲洗引流大部分保守治疗病例,行胃肠减压、补液、抗炎、支持、免疫、激素疗法,尤其是胰酶抑制剂善得定的应用.同时口服中药"清胰汤”以去滞解毒、通里攻下来治疗,中西结合.结果16例手术病例中,6例合并胰腺囊肿,3例死亡;除手术外,经保守治疗的病例均痊愈,发病与饮酒、饱餐、冷食有关,有过胆道疾病及胃手术史的人易患胰腺炎.结论易感人群注意病因,急性胰腺炎首选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和中转手术的指征.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157例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死亡率、并发症和中转手术的情况.结果 157例中治愈145例,死亡12例,治愈率92.4%.治疗过程中有65例出现各类并发症,其中多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18例(11.5%),坏死组织继发感染6例(3.8%),胰腺假性囊肿29例(18.5%),急性肺损伤25例.患者预后与入院时APACHE-Ⅱ评分有关.有9例中转手术(5.7%),包括6例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和2例不能控制的胆道感染.梗阻性和非梗阻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在死亡率和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发生率上相似.结论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经积极非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梗阻性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当存在不能控制的胆道感染时需早期行胆道手术.中转手术的指征为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不能控制的胆道感染及治疗期间出现其他外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致心电图异常4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年 6月至 1999年 8月 ,我院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 95例。其中并发心电图 ( ECG)异常者 4 6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34例 ,女 12例 ;年龄 19~ 70岁 ,平均 4 1岁。其中水肿型胰腺炎 30例 ,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16例 ,均经实验室、B超检查或手术确诊。患者均以腹痛为首发症状 ,部分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往无心脏病史。其中 2 7例行保守治疗 ,19例采用手术治疗 ;治愈 4 3例 ,好转 2例 ,死亡 1例。入院后2 4小时内及出院时描记 ECG,其变化情况见表 1。表 1  4 6例患者治疗前后 ECG变化 (例 )水肿型胰腺出血坏死型胰炎 (…  相似文献   

4.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临床病理分期和治疗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临床病理分期和治疗措施.方法从1990-12以来,我院对23例ANP病例采用早期手术,切口开放引流,观察胰腺病理形态改变.结果通过对ANP胰腺病理形态改变的观察,将ANP的病理演变过程分为四期:①组织坏死合并急性生理紊乱期:约在术后1wk内,以胰腺坏死、胰外器官损害为主③坏死组织液化继发感染期:发生于术后4d~12d,表现为坏死组织液化感染,体温、血WBC上升,出现全身中毒症状.③胰腺感染坏死脱落及晚期并发症期:术后14d~31d,以全身性细菌性感染及随后的深部霉菌感染或双重感染为特点,并发生胰腺脓肿、胰瘘和MOF等并发症.④胰腺炎恢复期:术后40d以后,胰腺及胰周创面被健康肉芽组织代替,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全身营养不良.结论治疗以改善微循环、坏死组织清除、充分引流和营养支持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非感染性胰腺坏死手术时机.方法对62例非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进行临床和CT评估以决定手术指征,根据手术发现对手术治疗的时机进行评估分析.结果经CT评估病灶大于6 cm、术前诊断为非感染性胰腺坏死41例患者中,32例发病3 ~ 4周后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大网膜及肠系膜根部见大量皂化斑,正常胰腺与坏死胰腺组织分界清楚,10例患者胰腺坏死已合并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5%;术后5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2%;发病2周内手术治疗的9例患者,术中发现正常胰腺组织与坏死胰腺组织之间分界不十分清楚,胰腺及胰周组织水肿明显,术后有1例患者死亡.CT评估病灶小于6 cm,但胰周及腹膜后大片脂肪坏死、液体积聚、消化道有压迫梗阻症状的21例患者全部于发病后3 ~ 4周手术治疗,术中见4例患者胰腺坏死合并感染,3例有粘连性或压迫性消化道梗阻,术后2例死于腹腔内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对急性胰腺炎非感染性胰腺坏死,是否需要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应行定期CT评估分析,对于病灶大于6 cm和/或病灶不足6 cm但胰周及腹膜后大片脂肪坏死、液体积聚并有消化道压迫梗阻症状患者,应行手术治疗.手术时机宜在发病后3 ~ 4周.过早手术,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尚未完全分离,术中易出血,增加手术难度和再次手术的机会;过迟手术,坏死组织已合并感染,腹腔内感染严重,需再次手术甚至多次手术.  相似文献   

6.
非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和中转手术的指征。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收治157例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死亡率、并发症和中转手术的情况。结果 157例中治愈145例,死亡12例,治愈率92.4%。治疗过程中有65例出现各类并发症,其中多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18例(11.5%),坏死组织继发感染6例(3.8%),胰腺假性囊肿29例(18.5%),急性肺损伤25例。患预后与人院时APACHE—Ⅱ评分有关。有9例中转手术(5.7%),包括6例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和2例不能控制的胆道感染。梗阻性和非梗阻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在死亡率和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发生率上相似。结论 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经积极非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梗阻性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当存在不能控制的胆道感染时需早期行胆道手术。中转手术的指征为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不能控制的胆道感染及治疗期间出现其他外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以急性上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发热及血、尿淀粉酶增高为特点.根据胰腺的病理改变不同分为水肿型及出血坏死型,临床以水肿型居多,占80%~90%.笔者自2001年2月起,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AEP)21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急诊十二指肠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9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诊十二指肠镜行胆胰管引流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价值及可行性,扩大完善内镜在胆胰疾病中的治疗范围.方法:2004-01/2005-12急诊十二指肠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94例,治疗方式以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为主,必要时行Oddi′s括约肌切开(EST).结果:94例患者中成功91例,成功率96.81%.无发展为重症胰腺炎患者.上腹痛症状平均症状缓解时间42.3 h;尿淀粉酶平均56 h下降到正常.内镜治疗后1 wk,复查B超,61例伴有胰腺水肿患者49例水肿消退,形态恢复正常:29例伴有胰周积液患者中21例胰周积液完全吸收,8例积液量明显减少,无伴随临床症状.结论:急诊十二指肠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安全可靠的,可以阻止胰腺向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非感染性胰腺炎坏死手术时机。方法:对62例非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进行临床和CT评估以决定手术指征,根据手术发现对手术治疗的时机进行评估分析。结果:经CT评估病灶大于6cm、术前诊断为非感染性胰腺坏死41例患中,32例发病3-4周后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大网膜及肠系膜根部见大量皂化斑,正常胰腺与坏死胰腺组织分界清楚,10例患胰腺坏死已合并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5%,术后5例患死亡,病死率为12%,发病2周内手术治疗的9例患,术中发现正常胰腺组织与坏死胰腺组织之间分界不十分清楚,胰腺及胰周组织水肿明显,术后有1例患死亡。CT评估病灶小于6cm,但胰周及腹膜后大片脂肪坏死、液体积聚、消化道有压迫梗阻症状的21例患全部于发病后3-4周手术治疗,术中见4例患胰腺坏死合并感染,3例有粘连性或压迫性消化道梗阻,术后2例死于腹腔内感染和多感官功能衰竭。结论:对急性胰腺炎非感染性胰腺坏死,是否需要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应行定期CT评估分析,对于病灶大于6cm和/或病灶不足6cm但胰周及腹膜后大片脂肪坏死,液体积聚并有消化道压迫梗阻症状患,应行手术治疗,手术时机宜在发病后3-4周,过早手术,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尚未完全分离,术中易出血,增加手术难度和再次手术的机会;过迟手术;坏死组织已合并感染,腹腔内感染严重,需再次手术甚至多次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以改进诊治方法.方法对110例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0例中83例确是胆源性胰腺炎,其中入院时胆道仍有梗阻者(梗阻型)34例,梗阻已解除者(非梗阻型)49例.其余27例不是胆源性胰腺炎,20例只是胆源性一过性胰高压,7例乃一般胰腺炎,发病与胆道无关.结论诊断胆源性胰腺炎要有根据,临床上不可凡遇胆道有结石,血或(和)尿淀粉酶升高就诊断为胆源性胰腺炎.要根据治疗前胆道有无梗阻对胆源性胰腺炎分型论治:梗阻型应尽早引流解除胆道梗阻,非梗阻型宜积极保守治疗,病情缓解后在同一住院期内手术.胆源性一过性胰高压和胰腺炎要按胆道或胰腺病情处理,不可一概按胆源性胰腺炎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喀什地区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13例急性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急性胰腺炎后12例,外伤后1例。所有病例经B超和CT提示,囊肿直径3.4-17 cm,囊肿位于胰头2例,胰尾4例,胰体尾7例。除1例胰腺外伤后手术感染患者急症行囊肿外引流术,其余12例经非手术保守治疗。结果急症手术患者5周后治愈,顺利拔管;12例非手术治疗者病情趋于稳定,痊愈7例,5例因囊肿呈渐进性增长趋势于发病后3-6个月行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恢复良好,无胰瘘及手术死亡。结论对于急性胰腺假性囊肿应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治疗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舒胆和胰汤对急性胰腺炎水肿型及出血型的治疗效果.方法急性胰腺炎100例,应用舒胆和胰汤(主要有柴胡、公英、五灵脂、大黄、胡连、桃仁等17味中药组成)进行治疗,其中水肿型67例(67%),出血型33例(33%).男64例,女36例,年龄15岁~49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0.5d~15d.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剧烈腹痛,上腹偏左呈刀割样持续疼痛,可放射致左腰背部,左肩部,或呈束带感.伴有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时有发热,黄胆.10d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舒胆和胰汤治疗10d后,水肿型67例,痊愈52例,好转1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出血型33例,痊愈25例,好转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通过分析发现急性胰腺炎水肿型与出血型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胆和胰汤对急性胰腺炎水肿,出血型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防治胰腺缺血、坏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并讨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早期非手术治疗适应证,措施和中转手术指征.方法总结我院外科1988-01/1998-01收治的41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经验.结果41例患者假性胰腺囊肿形成3例,肺部感染4例,无严重并发症34例:中转手术6例,死亡2例,死亡率4.8%.结论治疗适用于诊断明确,无胰腺及胰周感染,无明显胆道梗阻的患者非手术治疗措施除严密监护下的常规治疗外,特别强调抑制胰腺分泌促进肠道功能、肠道应用抗生素、利尿、营养、支持、中药、胰外器官损害对症治疗;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胰腺或胰周感染,假性囊肿并发症时应及时中转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诊治情况。结果 42例复发病例中,胆源性25例,特发性9例,乙醇性6例,高脂血症、胰腺肿瘤各1例。42例均先行内科保守治疗,其中中转手术治疗14例(均治愈,愈后无复发);28例坚持内科治疗,愈后再次复发9例。本组死亡4例(手术、非手术各2例)。结论急性胰腺炎愈后复发的病因复杂,与疾病及多种药物使用有关,最常见的病因为胆石症、酗酒和暴饮暴食及特发性胰腺炎等有关。明确病因,积极恰当治疗,可减少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的64例患者,其中非手术治疗43例,手术治疗21例.非手术治疗以禁食、胃肠减压、改善胰腺微循环,抑制胰酶分泌,抗感染等为主;手术治疗包括清除坏死胰腺、胰床及腹腔引流、胆囊切除切胆道取石等.将手术治疗21例、非手术治疗43例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比较分析.结果 (1)死亡率:比较非手术组死亡2例(4.7%),手术治疗组死亡5例(23.8%),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 0.001).(2)非手术组与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ARDS 16.28% vs 23.8%;肾功能不全9.30% vs 28.57%;休克6.98% vs 14.29%;心功能不全4.65% vs 19.05%;胰腺脓肿2.33% vs 9.5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 0.01).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非手术治疗明显优于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探讨其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我院确诊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 50例急性胰腺炎中,22例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CT表现为胰腺不同程度的肿大,胰周脂肪层模糊或消失,胰胆管扩张。28例为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表现为胰腺内点状、斑片状、大片状不均匀影,增强扫描时不均匀强化,合并假性囊肿、胰周蜂窝组织炎或脓肿。结论 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检查方法,但需做好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急性胰腺炎系胰酶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急性化学性炎症,近3年来笔者采用静脉点滴穿琥宁粉针剂结合内服大柴胡汤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3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38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18~55岁;病程3h~2d;全部病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方法.方法对1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尽早灌注清胰汤和肠内营养液,强调体位而不主张多放引流管的临床总结.结果16例中非手术治愈9例,手术7例,死亡1例.2例并发胰瘘和脓肿,经长期留管加压冲洗治愈.结论早期灌注清胰汤和肠内营养液,注意体位,少置放引流管对改善胰腺微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治愈率有着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并讨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早期非手术治疗适应症、措施和中转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外科1992年1月~1994年12月收治的37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经验。结果:全组37例病人,假性胰腺囊肿形成15例、ARDS5例、胰疹4例,无严重并发症20例;中转手术6例,死亡2例,死亡率5.4%。结论:非手术治疗适用于诊断明确、无胰腺及胰周感染、无明显胆道梗阻的病人;非手术治疗措施除严密监护下的常规治疗外,特别强调抑制胰腺分泌、改善微循环、促进肠道功能、肠道应用抗生素、利尿、营养支持、胰外器官损害对症治疗;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胰腺或胰周感染,假性囊肿并发症时应及时中转手术。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水肿型或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消化系统各脏器均可发生变化。如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黄疽,肠麻痹、肠梗阻、腹膜炎,假性囊肿、胰腺腹腔脓肿等。现重点介绍急性胰腺炎时消化系统的变化。 1.腹痛:腹痛是由于胰腺水肿和炎症引致胰包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