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老年患者颈动脉病变,探讨高血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78例老年患者及30例健康老人(对照组)的颈动脉,测量管径、内中膜厚度、斑块、收缩期最大流速、舒张期峰值流速及计算管径狭窄度。结果 高血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管腔狭窄发生率均显著增高,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显著增高。结论 高血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密切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及斑块是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检查手段,临床应用广泛。文章总结了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临床应用及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早期发现飞行员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早进行干预治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方法高频超声检测150例飞行人员的颈动脉,测量颈总动脉后壁及分又处内中膜IMT,观察内中膜的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结果飞行员颈动脉内中膜40岁以上异常检出率明显增加为24%(36/150),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高频超声是无创诊断颈动脉早期动脉硬化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彩超在诊断糖尿病动脉硬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这一无创性的技术,探讨其诊断糖尿病动脉硬化的价值。方法:30例糖尿病患及对照组,分别检查其颈动脉、股动脉、Guo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观察管壁有无斑块形成,有无狭窄、血流充盈度,分别测量其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收缩期最大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及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结果:糖尿病组较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提高,血管内径较对照组减少,内中膜较对照组增高。结论:糖尿病患动脉硬化发生率较同龄人增高;彩超在诊断糖尿病动脉硬化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160例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观察粥样斑块的发生情况,冠心病组110例,对照组50例。结果:冠心病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的非侵入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持续时间与动脉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病程分组,记录血生化指标;观察患者颈总动脉、股总动脉的内中膜厚度,颈内动脉血流阻力指数,颈总动脉和下肢动脉的斑块发生率,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结果糖尿病病程持续时间的增长,患者动脉内中膜厚度渐增加,颈内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增加,当病程持续时间为8年时,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的斑块发生率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下肢动脉斑块发生率较颈动脉更高。结论糖尿病患者病程的持续时间是动脉病变进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运用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运用高频超声检测对照组与冠心病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有无粥样斑块。结果 :冠心病组内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与冠心病间存在良好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定量技术对2型糖尿病颈动脉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分为糖尿病无高血压组(20例)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20例),另选择1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应用高频超声和超声定量技术测量双侧颈总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IMT)最大值(IMTmax)及平均值(IMTmean)。结果:3组研究对象的IMTmax和IMTmean在左、右颈总动脉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IMTmax与糖尿病无高血压组无显著差异,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IMTmean显著大于糖尿病无高血压组。结论:应用超声定量技术能尽早及全面反映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血管病变,其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平均厚度较最厚值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检测 ,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率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B型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指数。检测 130例 ,其中脑梗死组 6 5例 ,健康对照组 6 5例。结果 在脑梗死组 ,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0 1)外 ,颈动脉管腔直径无差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在两组中以球部为最高 ,其次为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脑梗死组颈总动脉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脑梗死组中颈动脉硬化斑块指数亦较对照组高 (P <0 .0 1)。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脑梗死发生率呈正比 ,临床上应加强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筛选本院EH患者78例(EH组),并选取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进行心脏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分别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分叉处内-中膜厚度(BIMT)、斑块以及两侧颈总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EH组依据LVMI又分为左心室肥厚(LVH)组和非左心室肥厚(NLVH)组。对所测得的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H组CCA-IMT、BIMT高于对照组,其中LVH组最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及严重程度在LVH组最高,NLVH组次之,两者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EH组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降低,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增高,LVMI与IMT,BIMT,RI和PI成正相关,与PSV成负相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测EH患者颈动脉血管重构与左心室重构的一种可靠方法,颈动脉IMT与左心室重构的发生密切相关,且颈动脉重构的发生早于左心室心肌重构。  相似文献   

11.
对160例高血压Ⅰ~Ⅲ级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高频超声(美国ATL公司HDI35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进行检测,着重测量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以同龄健康老年人110例为对照组。结果显示随着高血压分级的逐渐增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逐渐增厚,且以高血压Ⅲ级者最厚,与高血压Ⅱ级、Ⅰ级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颈动脉内-中层厚度与高血压的分级呈显著正相关;随着高血压程度的不断加重,斑块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也不断增加;血流动力学检测显示老年高血压Ⅱ级组、Ⅲ级组颈总动脉、颈外动脉的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末期速度低于对照组(P〈0.05),阻力指数、搏动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彩色超声多普勒可通过无创性检查颈动脉硬化程度,颈动脉内-中层厚度厚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对判断高血压患者有无动脉硬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特征及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检测50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60例单纯高血压(EH)患者的颈动脉。结果:脑梗死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内径增大、斑块指数增多,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增快、舒张末期峰值血流速度减慢,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增高(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颈动脉硬化,血管外周阻力增高,血流量下降。彩色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作为脑梗死病因诊断的一项无创性手段,对脑梗死预测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检测,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率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B型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指数。检测130例,其中脑梗死组65例,健康对照组65例。结果在脑梗死组,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外,颈动脉管腔直径无差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在两组中以球部为最高,其次为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脑梗死组颈总动脉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脑梗死组中颈动脉硬化斑块指数亦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脑梗死发生率呈正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方法 93例EH患者(EH组)和32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行心脏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分别测量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Dd),计算LVMI,测量颈总动脉IMT、斑块以及两侧颈总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EH组又分为LVMI正常组和LVMI增高组。结果 EH组IMT高于对照组,其中LVMI增高组最高。EH组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降低,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增高。斑块检出率及严重程度在LVMI增高组最高,LVMI正常组次之,两者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LVMI与IMT、PI、RI成正相关,与PSV成负相关。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LVMI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检测,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率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B型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指数。检测130例,其中脑梗死组65例,健康对照组65例。结果 在脑梗死组,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lt;O.001)外,颈动脉管腔直径无差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在两组中以球部为最高,其次为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脑梗死组颈总动脉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lt;O.001)脑梗死组中颈动脉硬化斑块指数亦较对照组高(P&;lt;0.01)。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脑梗死发生率呈正比.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分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超声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高血压病各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血管超声技术分别对66例高血压病患者(其中Ⅰ级组21例,Ⅱ级组22例,Ⅲ级组23例)与22例健康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 随着高血压分级的逐渐增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逐渐增厚,斑块检出率逐渐增加,对照组及高血压各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高血压组随着高血压分级的逐渐增加,颈动脉狭窄程度呈逐渐增加趋势。高血压病Ⅱ级组和Ⅲ级组颈总动脉(CCA)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而颈内动脉(ICA)的PI、RI与对照组比较则变化不大(P〉0.01)。结论 应用血管超声技术综合检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助于了解疾病的不同状态,便于判断病程及颈后,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超声检测111例糖尿病患者和97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的双侧颈总动脉IMT、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结果糖尿病组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平均IMT均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PSV)、EDV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勤招声可直接反应颈动脉IMT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对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复发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预测复发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05例脑梗死患者(复发性脑梗死58例,初发性脑梗死47例)及5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并对斑块进行分级。结果与初发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比较,复发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检出率增高,软斑及溃疡斑数目增多,3级斑块例数增多(P〈0.05)。复发性脑梗死的预测模型显示:有斑块患者患复发性脑梗死的概率是无斑块患者的2.46倍,斑块分级高患者患复发性脑梗死的概率是斑块分级低患者的11.86倍。结论超声能有效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管壁及管腔的变化,为临床预报复发性脑梗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超声检测颈动脉,旨在评价其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超声检测健康人组(Ⅰ组)、单纯高血压组(Ⅱ组)和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组(Ⅲ组)的颈动脉的内径,最大内膜中层厚度(IMT),有无斑块及斑块的部位、分类,血流参数及频谱形态。结果:Ⅱ、Ⅲ组患者IMT显著高于Ⅰ组,P<0.01;斑块发生率:Ⅱ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Ⅱ、Ⅲ组颈总动脉血流速度减低,RI和PI均增高,P<0.0l。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不仅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和监测有重要价值,而且对病变的转归、预防及疗效的评价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9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80例正常对照组颈动脉病变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随着高血压分级的逐渐增加,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逐渐增厚且相互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高血压程度的不断加重,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也不断增加;血流动力学检测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末期速度低于对照组(P〈0.05),阻力指数、搏动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可通过无创性检查颈动脉硬化程度,对判断高血压患者有无动脉硬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