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制备并鉴定人疱疹病毒6型(HHV-6)单克隆抗体.方法:用纯化的HHV,6南京分离株E5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O融合,经间接ELISA法筛选,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实验等方法鉴定单抗.并采用套式PCR法和ELISA法,在口腔癌中进行了初步的应用.结果:获得了一株分泌抗HHV-6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命名为JA9.单克隆抗体亚类鉴定表明:其为IgGl亚类,轻链为K.用间接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单抗效价为1:500;单抗腹水滴度为1:8.0×104.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表明:JA9单抗腹水与约75 ku HHV-6 E5病毒蛋白结合.口腔癌患者唾液的HHV-6阳性检测率结果分别是:套式PCR法60%.ELISA法40%.结论:成功制备并鉴定一株抗HHV-6南京分离株E5单克隆抗体,为HHV-6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快速诊断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2.
三株抗白念珠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白念珠菌保护性抗体以及系统性念珠菌病早期诊断奠定基础。方法 :运用细胞融合、间接ELISA、IIF、SDS PAGE及免疫印迹等技术 ,制备并鉴定抗白色念珠菌单克隆抗体。结果 :建立了3株分泌抗白念珠菌胞壁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1B5、3E8、4C7 ,亚类分析显示1B5为IgM ,3E8和4C7为IgG1,3株单抗皆能使白念珠菌孢子和芽管染上荧光 ,1B5单抗能识别白念珠菌胞壁外膜上分子量约为32×103u抗原成分。结论 :制备成功3株抗白念珠菌胞壁外膜成分单克隆抗体 ,其中1B5单抗是抗白念珠菌胞壁外膜上分子量约为32×103u抗原成分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3.
抗结核杆菌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单克隆抗体技术 ,以结核杆菌H37Rv的培养滤液免疫Balb/c小鼠 ,以H37Rv及BCG抗原同时筛选杂交瘤细胞 ,得到了 7株稳定分泌的抗结核杆菌的杂交瘤细胞株 ,并对它们的特性作了初步鉴定。在 7株单克隆抗体杂交瘤中 ,5株 (2C5、2C11、2D1、2E11及 3D3)为IgG1亚类 ,另两株 (3C3及 5D8)为IgM。腹水经ELISA检测 ,效价可达 10 -3 ~ 10 -4 ,同时应用ELISA及免疫印迹试验分析了 7株单抗的种间反应性 ,结果 7株单抗与其它结核杆菌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 ,其中 1株单抗 (5D8)与大肠杆菌超声抗原也有明显交叉反应 ,提示结核抗原组分十分复杂 ,不仅分支杆菌种间有共同抗原决定簇 ,甚至与其它种属也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将这 7株单抗用于结核血清学诊断的价值有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谷胱甘肽转硫酶偶联的血小板衍生因子受体氮端的融合蛋白(GST-PDGFR-N)制备有生物活性的单克隆抗体.方法 用GST-PDGFR-N融合蛋白作为免疫原,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抗PDGFR的单克隆抗体,用间接ELISA、Western blot、免疫组化等方法对抗体的抗原结合特性进行鉴定.结果 获得两株能稳定分泌抗PDGFR单克隆抗体的细胞3B12F5和3C6H7C11,亚类鉴定两种单抗均为IgG1.间接ELISA法测定两株细胞腹水抗体的效价分别为1:102400为和1:25600.Western blot法显示PDGFR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地识别免疫原和胶质瘤细胞株U251中的抗原成分.细胞免疫组化显示此单抗可以特异的识别胶质瘤细胞株U251和膀胱癌细胞株BIU87中表达的PDGFR抗原.结论 成功制备PDGFR单克隆抗体,为研究PDGFR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检测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制间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vLDH)单克隆抗体,并对抗体特性进行了初步鉴定。方法用纯化的重组PvLDH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测定其免疫球蛋白亚类及效价,结合ELISA、Western blot试验分析其特异性。结果共获得5株稳定分泌抗PvLDH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为6D1、6D2、5A10、5C7、4A8。5株单抗培养上清的ELISA效价为1∶512~1∶1024,腹水效价为1∶12800~1∶25600,其中5C7、6D1经Western-blot鉴定能与天然的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LDH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本研究方法成功制备并获得了针对PvLDH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疟疾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重组人3型腺病毒六邻体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备抗人3型腺病毒六邻体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单抗进行鉴定.方法 用纯化的重组六邻体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ELISA间接法筛选和克隆化培养,获得4株分泌抗腺病毒六邻体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纯化其腹水获得单抗.使用ELISA、Western blot和中和实验等方法鉴定单抗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中和活性.结果 ELISA和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这4株单抗与腺病毒六邻体蛋白可以特异性结合.而且,4C6株单抗具有中和活性.结论 获得了4个单抗为腺病毒六邻体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3型腺病毒的早期诊断和药物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分泌抗HBV 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鉴定其特性,为建立快速诊断HBV感染的方法奠定基础.方法:以重组乙肝疫苗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建立了能稳定分泌抗HBsAg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利用间接ELISA技术和Western blot进行单抗特异性的鉴定,同时采用间接ELISA方法鉴定mAb的Ig亚类,检测mAb的效价及相对亲和力.结果:获得1株可分泌特异性mAb的杂交瘤细胞4D2,其抗体亚类为IgG1型,腹水效价为1:10(6),相对亲和力在10(5)以上.结论:成功地制备出抗HBV 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建立快速特异检测HBV感染的实验方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人源IgM转基因小鼠制备全人源抗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以灭活的狂犬病病毒CTN株作为抗原免疫人IgM转基因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结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高通量交叉筛选技术(HTS)制备全人源抗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通过双抗体夹心ELISA鉴定单抗的人源性和抗体型,间接ELISA?斑点杂交(Dot Blot)实验及Western blot检测单抗的特异性,BiaCore X-100测定单抗结合抗原的亲和力?结果:建立了2株稳定分泌抗狂犬病病毒人源性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9E3和9F2?双抗体夹心ELISA结果显示2株单抗均为人源性免疫球蛋白IgM型?间接ELISA?斑点杂交实验结果表明2株单抗均能特异性识别灭活的狂犬病病毒CTN株?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株单抗均能与狂犬病病毒糖蛋白特异性结合?2株单抗与狂犬病病毒CTN株抗原结合的亲和力分别为 2.62 × 10-10 mol/L?4.06 × 10-11 mol/L?结论:筛选制备了2株特异性?高亲和力的全人源抗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本研究为进一步筛选人源抗狂犬病病毒免疫预防性中和抗体及其免疫治疗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重组狂犬病病毒糖蛋白(RVG)免疫人源IgM转基因小鼠,制备全人源抗重组RVG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初步鉴定?方法:以重组RVG蛋白作为抗原免疫人源IgM转基因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筛选全人源抗重组RVG蛋白杂交瘤细胞株,双抗体夹心ELISA实验鉴定单抗的人源性及抗体类型,并对其特异性及与灭活狂犬病病毒CVS-11株的结合能力进行鉴定?结果:建立了5株稳定分泌抗重组RVG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5D1?6H11?9A3?15D6?19E6,均为人源IgM免疫球蛋白,5株单抗均能特异性识别重组RVG蛋白,其中3株能与灭活狂犬病病毒CVS-11株特异性结合?结论:筛选制备了特异性全人源抗重组RVG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能与灭活狂犬病病毒CVS-11株特异性结合,为进一步研制用于狂犬病防治的抗体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抗FLT3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以PET46-FLT3-His-tag表达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经多次筛选及克隆化,建立可以稳定分泌抗FLT3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用ELISA、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对此抗体特性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到两株能稳定分泌抗FLT3受体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5F381181和D3H2C12,亚类鉴定两种单抗为IgG1,ELISA法测定两株细胞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1:409600和1:102400,抗体相对亲和力为7.85×10^6L/mol。Western blot显示抗体能特异识别免疫原。细胞免疫组化显示此单抗可以特异的识别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人骨髓中原始细胞表达的FLT3受体。结论成功制备抗FLT3受体单克隆抗体,为进-步研究其与白血病等血液疾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给三只犬在体外循环下主动脉阻断前、阻断后60min及再灌注45min取心肌活体做电镜标本,测定线粒体比表面(Specific surface)以衡量和比较心肌损伤。结果表明,缺血60min心肌无明显损伤,再灌注45min表现有广泛性和较严重的线粒体损伤,称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当前心肌保护工作中的中心课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靶向敲低人乳腺癌MCF-7细胞膜联蛋白A7(AXNA7)的表达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3组,以靶向ANXA7的siRNA转染MCF-7细胞为siRNA干扰组,另设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MCF-7细胞ANXA7的表达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NXA7低表达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转染后,siRNA干扰组细胞ANXA7的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敲低ANXA7后,MCF-7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5)。结论:ANXA7低表达可促进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红三叶总异黄酮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在体外细胞培养下,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红三叶异黄酮和5-Fu处理MCF-7细胞,MTT法测定红三叶总异黄酮抑制MCF-7细胞增殖的量-效关系;TUNEL法、流式细胞术分析其细胞凋亡率和周期分布。结果红三叶总异黄酮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药物质量浓度提高和作用时间延长而更加明显,而在低质量浓度时却出现轻微促细胞增殖现象。TUNEL法、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表明,红三叶总异黄酮能诱导MCF-7细胞凋亡,阻滞细胞于G2/M期,降低细胞增殖指数,且这种作用也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论红三叶总异黄酮可抑制MCF-7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国债项目日立CR-7离心机制备悬浮红细胞易发生血袋破损的原因。方法采用热电偶温度计测定离心腔的实际温度,测量5次计算平均值。结果实测温度平均值比设定温度值低2.4℃。结论设置恰当的离心参数,可减少或避免离心时血袋破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ic protein-7,BMP-7)能否诱导人肾成纤维细胞出现间质-上皮的转化.方法 原代培养获得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传至第3代用于本实验.培养液中添加1 000 ng/L BMP-7 72 h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ELISA法测定上清Ⅰ胶原含量,Western blot分析E-cadherin和Pax2蛋白表达.结果 细胞与BMP-7孵育72 h后,出现细胞聚集类似小管细胞团块.与对照组相比,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减低,Ⅰ型胶原分泌下降,上皮标志物E-cadherin和肾发生的标志分子Pax2表达增加.结论 肾成纤维细胞至少保持部分它胚胎时的印迹和可塑性,BMP-7可诱导人肾成纤维细胞呈现间质-上皮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一种适合乳腺癌细胞MCF-7蛋白提取的裂解液配方用于免疫印迹分析。方法:配制两种不同的细胞裂解液A与B,分别对培养的密度相当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进行总蛋白的提取,Bradford法测蛋白含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蛋白进行分离,免疫印迹法检测β-actin和Twist的表达,比较2种裂解液裂解效果。结果:2种细胞裂解液均可满足免疫印迹分析的要求,B液提取的蛋白含量虽比A液高,但A液用于免疫印迹检测β-actin和Twist的效果更佳。结论: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显示:A细胞裂解液(50 mM pH 7.4 Tris-HCl,150 mM NaCl,0.1%SDS,1%NP-40,1 mM EDTA,临用前加入PMSF使终浓度为1mM)可作为提取乳腺癌细胞MCF-7中蛋白的一种理想配方。  相似文献   

17.
趋化因子与趋化因子受体结合后可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如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凋亡、组织损伤和肿瘤的生长、转移等[1,2].本研究通过检测趋化因子CCR7在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CR7在甲状腺乳头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动态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Smad7和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依那普利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4只,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16只)、模型组(24只)和治疗组(24只),治疗组从造模前24 h开始以依那普利10 mg/(kg·d)灌胃。分别于造模后3,7,14,21 d取梗阻侧肾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结构变化,并进行肾间质损伤指数评分;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肾组织TGF-β1和CTGF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免疫印迹检测肾组织α-SMA,Smad7和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鼠肾间质损伤指数评分逐渐增加。TGF-β1和CTGF mRNA以及α-SMA和CTGF蛋白表达逐渐增加,Smad7蛋白表达逐渐减少。依那普利治疗后,肾间质损伤指数下降,TGF-β1和CTGF mRNA以及α-SMA和CTGF蛋白表达较模型组降低,Smad7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增加,依那普利对各时间点 TGF-β1 mRNA的表达均有明显的下调作用,对 CTGF mRNA,α-SMA,CTGF和Smad7蛋白对以单侧输尿管梗阻术后3,7,14 d作用最明显。结论:依那普利可减轻梗阻肾间质纤维化, 以单侧输尿管梗阻后14 d内效果最好,这一作用可能与抑制肾组织TGF-β1,CTGF和α-SMA的表达,增加肾组织Smad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探讨适用于我院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实验室信息系统(LIS).方法 LIS信息系统使用多层体系工作流实施的方案,遵循Health Level 7(HL7)医疗信息交换标准实现异构系统信息交互.结果 基于HL7多层体系工作流的LIS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异构系统的互操作问题,实现各部门数据资源安全的互通互连.结论 基于HL7多层体系工作流的LIS系统,能为提高临床研究的效率、保证数据质量、加强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共享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基质溶解素(MMP-7)的表达与肾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肾癌组织及其正常肾脏组织中MMP-7的表达, PCR产物的定量方法采用比较Ct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发现MMP-7平均模板量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肾脏组织的表达(P<0.01),且MMP-7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水平(P<0.01)。MMP-7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肾组织的表达水平(P<0.01);肾癌MMP-7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期、肾包膜侵袭、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MMP-7基因及蛋白的高表达与肾癌分化、浸润及淋巴转移有关,有望成为评判肾癌恶性程度、转移潜能及预后的新的有效指标。 [关键词] 肾肿瘤 MMP-7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侵润 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