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们曾检测了矽肺患者体内PAF(血小板激活因子)的含量,结果表明矽肺病人血浆PAF含量升高,提示PAF参与矽肺的发生发展。为了解PAF对FB(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体外细胞学研究的方法研究PAF对FB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AF能有效地促进FB的增殖、它与其它细胞因子如TNF、IL-1等井同调控FB的增殖和胶原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Ⅱ期高血压患者42例和正常人28例血浆内皮素(ET)含量,并比较其与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BP)的关系。对高血压患者以洛汀新(盐酸苯那普利)治疗3周,观察其血浆ET变化。结果显示:高血压组血浆ET(102.73±26.33)n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5.81±11.21)ng/L(P<0.01);血浆ET水平与血压升高的程度呈正相关;以洛汀新治疗3周后,血浆ET降至(54.63±12.04)ng/L(P<0.01)。  相似文献   

3.
一例肝细胞癌患者情志疗法的护理张玢所谓情志疗法是指家庭成员的感情融洽程度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1995年1月我科收治了一名AFP〉675ng/ml(正常值AFP〈20ng/ml)临床诊断为早期肝硬化,肝细胞癌的患者,由于采取了积极合理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应用放射免疫法同时检测了30例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空腹(FINS)与内皮素(ET)。结果:(1)正常对照组的FINS、ET分别为6.73±2.83mU/L、40.23±10.62ng/L。高血压病组为15.62±8.36mU/L、62.36±10.82ng/L。两组相比P<0.01;(2)高血压病患者的FINS与ET有一定的相关性,r值为0.36,P<0.05,作者认为胰岛素、内皮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C—反应蛋白相放射免疫分析法的改进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种竞争性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SP-RIA),用于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或脑脊髓液(CSF)中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最小可测量为5ng/ml;批内CV为4.9%,批间CV为12.6%。68份健康人血清的CRP含量为0.028-3.400μg/ml(中位数0.166μg/ml);16份新生儿脐带血清的CRP含量为0.013-9.000μg/ml(中位数0.095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NIDDM患者Fn、PAG改变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关系,分析53例NIDDM患者Fn、PAG测定结果,并与35名健康人比较。患者组Fn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前者PAG(1)、MAR、Ⅰ与后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组中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Fn、Ⅰ较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并发症组PAG(1)、MA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IDDM患者Fn降低、PAG增强是易患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予以抗凝、抑制血小板活化及抗氧化作用药物,能够降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肝康灵和左旋咪唑布剂联合应用,对无症状HBV 携带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用ELISA 法测定了治疗Ⅰ组(38 例大三阳) 、治疗Ⅱ组(97 例小三阳) 、对照Ⅰ(28例大三阳) 以及对照Ⅱ组(55 例小三阳)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 2 receptor,SIL-2R) 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factor- α,TNF- α) .结果 结疗Ⅰ、Ⅱ组血清SIL- 2R 水平治疗前为344 .94U/ml、306 .11U/ml,治疗后下降至285 .20U/ml、247 .55U/ml,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5) ;血清TNF- α水平由治疗前3 .61ng/ml、3 .44ng/ml 下降至治疗后的2 .04ng/ml、2 .07ng/ml,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5) 。而对照Ⅰ、Ⅱ组治疗前后比较则无此等变化(P< 0 .05) 。提示 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等三种药物物联用,对无症状HBV 细胞因子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特异性放免技术测定7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发作组)、临床控制(缓解组)和1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浆内皮素(ET)含量。结果显示:发作组血浆含量(116±3.6)ng/L分别显著高于缓解组[(68±2.7)ng/L,P<0.01]和对照组(50±7.32)ng/L;而缓解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发作组血浆ET含量分别与血氧分压(PaO2)及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呈显著负相关(r=-0.717,r=-0.7016,P<0.01)与峰流速变异率(PEF%)呈显著正相关(r=0.6364,P<0.01)。上述结果提示ET参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工频磁场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为了探讨极低频(ELF)磁场可能存有的促癌作用或协同促癌作用,观察了50Hz磁场对CHL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GJIC)功能的影响。利用离子电渗注射法将荧光染料引入细胞内,以5分钟后的荧光偶合细胞(DCC)数作为GJIC功能的指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十四酰基咐拜醇酯(TPA)、不同强度的工频磁场及工频磁场与TPA(5ng/ml)共同作用对CHL细胞GJIC的影响。结果表明,TPA对GJIC的抑制具有浓度依赖关系,TPA抑制CHL细胞GJIC的阈浓度在1~5ng/ml之间;CHL细胞经0.80mT的工频磁场暴露24小时后的DCC数降至6.08±1.59,与空白对照组(9.84±2.2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20,0.40,0.80mT强度的工频磁场与5ng/mlTPA共同作用后的DCC数分别降至5.52±1.53,5.00±1.22,4.00±1.29,与单用5ng/mlTPA组(6.38±1.39)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说明一定强度的工频磁场具有抑制或协同抑制GJIC的作用,提示其可能存有促癌或协同促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5例结核性和31例癌性胸膜炎患者血清和胸水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浓度。结果发现,结核组血清GM-CSF[(19.56±12.64)ng/L]明显高于正常组[(9.52±3.61)ng/L,P<0.01]和癌性组[(9.35±6.13)ng/L,P<0.01],而癌性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核组胸水GM-CSF浓度[(24.34±14.86)ng/L]明显高于癌性组[(6.35±3.13)ng/L,P<0.01]。若以血清GM-CSF14ng/L为界限值,则结核组的敏感性为4800%,特异性为8387%;若以胸水GM-CSF9.5ng/L为界限值,则结核组的敏感性为8000%,特异性为9032%。提示血清、胸水GM-CSF测定对鉴别这两组胸膜炎有较高的价值,可作为鉴别结核性和癌性胸膜炎的一项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补硒对低硒居民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化罗明  徐光禄 《营养学报》1997,19(2):167-172
应用125I标记放免法测定血浆血栓素(TXA2)、前列环素(PGI2)和血小板TXA2生成,以比浊法和ELISA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性和β-血小板球蛋白(βTG),电镜观察血小板形态,对比研究补硒(200μgSe/d,亚硒酸钠,12周)和未补硒低硒居民上述参数的变化。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和谷胱甘肽还原酶偶联法测定硒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表明,补硒使红细胞硒和GSH-Px活性显著增高(P<0.01);血浆TXA2、TXA2/PGI2比值及血小板TXA2生成和聚集性均显著低于未补硒组(P<0.01或0.05),但血浆PGI2和βTG含量以及血小板βTG含量和释放率无显著改变(P>0.05);补硒可明显减轻病区低硒居民血小板的形态变化,使α-颗粒数显著高于未补硒组(P<0.01);红细胞硒或GSH-Px活性分别与血浆TXA2和血小板TXA2生成呈显著负相关(r=-0.696,-0.780;-0.676和-0.796,P<0.01),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性显著负相关(r=-0.390,-0.372,P<0.05);与凝血酶诱导的聚集性呈不显著的负相关(r=-0.279,-0.309?  相似文献   

12.
牛磺酸对血小板功能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颜崇超  赵熙和 《营养学报》1996,18(4):379-385
作者等曾发现牛磺酸可有效地预防花生四烯酸引起兔急性死亡。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了牛磺酸对血小板功能和花生四烯酸代谢有影响。牛磺酸可明显地抑制兔血小板的体外粘附率和抑制ADP、花生四烯酸及胶原诱导的兔体外血小板聚集,并具有剂量反应关系。牛磺酸还可抑制ADP诱导的健康成人体外血小板的聚集性,并降低其膜脂质的流动性。在花生四烯酸代谢中牛磺酸可选择性地抑制TXA_2合成酶的活力,而对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酶和PGI_2合成酶的活力无明显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抑制血小板的激活反应和TXA_2合成酶活性是牛磺酸预防花生四烯酸引起兔急性死亡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茶油对动物血脂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王苹  王春荣 《营养学报》1993,15(4):377-384
本文报道了富含油酸的茶油对兔和大鼠的血脂与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新西兰雌兔22头,分3组,饲常备饲料。每日以灌胃法分别给予茶油、红花油和椰子油5ml(含0.5克胆固醇),饲养8周。结果表明,茶油组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低于椰子油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C的比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红花油组的TC,LDL-C虽也较低,但与椰子油组无明显差异。茶油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B_2(TXB_2)水平亦显著低于椰子油组,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水平与其他两组差别不明显,但TXB_2/6-Keto-PGF_(1α)比值较低。 Wistar雄性大鼠120只,分4组,分别饲予15%茶油,红花油和椰子油及1%胆固醇配制的半合成饲料9周。结果表明:茶油可降低大鼠的血小板聚集率及TXB_2/6-Keto-PGF_(1α)比值,并使血小板膜中的MUFA含量增高和PUFA含量减少。 基于本实验结果,作者在文中对茶油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可能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对反复输注浓缩红细胞、血小板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方法 对本组 54例需要反复输注浓缩红细胞、血小板的恶性血液病患者 ,采用淋巴细胞毒试验 (LCT)检测 ,研究这组患者的血小板校正增加值测定 (CCI)与淋巴细胞毒试验、血小板输注无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组 54例患者中 ,LCT阳性 40 7% ,其中男 1 6 7% ,女 2 4 0 % ,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3 .2 0 ,P >0 .0 5) ;CCI无效组 35 1 % ,其中LCT阳性者 63 1 % ,CCI有效组 64 8% ,其中LCT阳性者 8 5 % ,CCI无效组与CCI有效组LCT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χ2 =1 8.2 9,P <0 .0 1 )。结论 本组患者CCI无效组LCT阳性率明显高于CCI有效组 ,这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发现大多数患者LCT滴度越高 ,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15.
富含EPA浓缩鱼油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小燕  孙明堂 《营养学报》1992,14(3):235-243
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资料均提示富含EPA鱼油(简称鱼油)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鱼油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理。实验分别将大鼠和家兔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高脂组、鱼油组、橄榄油组。按各自不同饲料喂养3个月以后,4组大鼠血浆TXB_2/6-酮-PGF_(1a)比值分别为1.4,2.2,1.0,1.7。鱼油组血小板内cAMP含量明显高于高脂组(P<0.05)。鱼油组血清总胆固醇值、血浆TXB_2、5-羟色胺(5-HT)、钙离子浓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液粘度(低切)均明显低于高脂组(P<0.05)。鱼油组血浆、血小板、心肌及肝脏中EPA、DHA含量明显高于其它3组(P<0.001)。以上结果提示,鱼油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机理可能是,鱼油中的EPA和DHA等高不饱和脂肪酸纳入细胞膜后竞争抑制花生四烯酸(AA)代谢,减少血小板TXA_2生成和释放,降低血中TXA_2/PGI_2比值,同时增加血小板内cAMP含量,稳定血小板功能,减少5-HT,钙离子等具有促聚活性物质释放。另外,鱼油降低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液粘度,从而改善血液流变性,使血小板本身及其周围环境得以改善,防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6.
棕榈油对成人血脂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坚  王春荣 《营养学报》1997,19(2):186-190
报道了棕榈油(PA),花生油(PE)对血清总胆固醇水平(TC)在5.5~7.0mmol/L的受试者血脂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51名受试者(男31人,女20人,年龄30~66岁之间)分为两组,一组男15人,女11人,称PE组;另一组男16人女9人,称PA组,预备期3周,膳食以当地日常食用的花生油烹调,实验期6周。PA组受试者食用以棕榈油烹调的实验膳;PE组受试者仍食花生油烹调的膳食。脂肪约占膳食能量的30%,其中60%~65%来自实验油。实验结果表明:与起始值相比,6周末PA组受试者血清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C/HDL-C)显著下降,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比值显著下降,全血血小板聚集率未见显著变化。PE组受试者的血脂、血浆TXB2、6-keto-PGF1α及全血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均未出现显著变化。提示,棕榈油作为我国居民家庭烹调用油并不会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姜油树脂调节血脂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燕  田泽  葛毅强  蔡同一 《营养学报》2001,23(4):338-341
目的 : 研究姜油树脂 (GO)对大鼠体外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和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影响。方法 : 分别以二磷酸腺苷 (ADP)、花生四烯酸 (AA)作致聚剂诱导大鼠体外血小板聚集 ,采用比浊法检测 GO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通过小鼠实验性高脂血检测 (GO)对血脂和肝脏的影响。结果 :  GO能有效抑制 ADP、AA诱导的大鼠体外血小板聚集 ,分别高达 5 8.93 %和97.5 3 %,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能显著降低高脂膳小鼠血清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动脉硬化指数和肝脏丙二醛 (MDA)的异常增高 ,分别达 1 6 .45 %、6 0 .45 %、3 7.3 0 %和5 4 .2 7%;防止甘油三酯 (TG)升高 ,且对肝脏无影响。结论 : 长期食用 GO有一定调节血脂 ,预防血栓形成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贾春媛  张楠  庞桂芝  张趁利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9):3967-3968,3971
[目的]观察血液病患者反复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66例血液病患者反复输注冰冻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后的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CI)和血小板回收率,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试验(SEPSA)检测血小板抗体,并通过ELISA法和磷酸氯喹试验鉴定抗体特异性,评价其临床输注效果。[结果]66例血液病患者输注冰冻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后的CCI和血小板回收率分别为:14.35±9.21和103.29±76.20;血小板无效输注率为33.3%;108次血小板输注后的血小板抗体阳性者34次(28例),阳性率为31.5%(34/108),其中HLA抗体19次,HPA抗体3次,HLA+HPA抗体12次;血小板抗体阳性的无效输注率(76.5%或26/34)明显高于血小板抗体阴性的无效输注率(13.5%或10/74)。[结论]检测血小板抗体并鉴定其特异性,有利于临床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血小板相关指标与脓毒症预后密切相关,包括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和血小板聚集率等,可作为脓毒症发生、发展的重要评估指标。本文主要阐述血小板相关指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以期帮助临床医生了解监测脓毒症患者血小板相关指标的临床价值,准确识别高危脓毒症患者。  相似文献   

20.
凝血纤溶系统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关系及运动对其的影响,一直以来是医学界和运动医学领域关注的课题。与血栓形成有关的生理过程主要有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和血小板系统。运动对此三系统可以产生影响。研究运动医学领域的已有成果发现:大多数文献报道局限于某一个系统的某一个或几个因子,缺乏对三大系统的整体性研究。致力于探讨能综合反映三大系统功能的研究方法和检测项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