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以腺病毒作为载体,将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与小鼠淋巴细胞趋化因子(Ltn)基因体内联合转染,观察了其抗肿瘤效应并分析了免疫机理.小鼠皮下接种结肠腺癌CT26细胞后3天,肿瘤局部注射表达Ltn的重组腺病毒AdLtn和表达CD的重组腺病毒AdCD,然后连续10天给予5一氟胞嘧啶(5-FC)300mg/kg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荷瘤小鼠皮下肿瘤结节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小鼠存活期明显长于单用AdLtn治疗组或单用AdCD/5-FC治疗组.经联合治疗后小鼠脾细胞的NK活性和对(37结肠腺癌细胞的CTL杀伤活性明显增强.瘤体细胞FACS分析结果表明,经联合基因治疗后,肿瘤组织CD4~ 、CD8~ 细胞浸润增加,结肠腺癌细胞表达H-2Kd和B7-1分子明显增加.提示经CD自杀基因和Ltn基因联合治疗后,肿瘤细胞免疫原性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应用自杀基因和Ltn基因治疗可以提高机体对肿瘤细胞免疫的应答,增加机体的抗肿瘤作用,是肿瘤基因治疗中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重组腺病毒AdCD为载体将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体外传染小鼠红白血病细胞FBL3,结果显示,转染了CD基因的FBL3细胞对5-氟胞嘧啶(5-FC)的敏感性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AdCD/5-FC系统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将经AdCD/5-FC处理过的FBL3细胞上清倍比稀释后,加入到野生型FBL3细胞中,发现当上清仅占6.25%时,即对野生型FBL3细胞发挥明显的杀伤作用,提示旁观者效应在AdCD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实验还观察了CD基因体内转染后的杀伤效果,荷瘤小鼠局部注射AdCD并连续10天给予5-FC(300mg/kg)治疗后,小鼠皮下肿瘤结节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3.
本室以往的研究表明,用腺病毒作为载体将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与小鼠淋巴细胞趋化因子(Itn)基因联合体内转染,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应.本文对其免疫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发现CT26结肠腺癌细胞体外经过CD/Ltn基因转染并给予前体药物5-FC后,CT26结肠腺癌细胞表达CD80和CD54分子明显增加,提示经CD自杀基因和Ltn基因联转移后,肿瘤细胞免疫原性增加.荷瘤小鼠体内经联合治疗后,小鼠脾细胞分泌IL-2和IFN-γ明显增加.体内用抗CD4、CD8抗体阻断实验研究结果的表明,联合应用自杀基因和Ltn基因治疗主要通过诱导CD8~ T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单用自杀基因疗法或单用细胞因子基因疗法抗肿瘤效果不理想,本研究中我们观察了大肠杆菌胞嘧啶脱胺酶(CD)基因与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联合转移对荷瘤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抗肿瘤免疫的诱导作用。复制荷瘤小鼠模型后在荷瘤部位注射表达CD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CD)及表达小鼠IL-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IL2),并连续10天、每天1次腹腔注射5氟胞嘧啶(5FC)对荷瘤小鼠进行治疗。结果表明,AdCD/5FC/AdIL2联合基因治疗能显著抑制荷瘤小鼠皮下肿瘤的生长,并明显延长其生存期(P<0.01)。联合基因治疗组小鼠肿瘤细胞发生明显的坏死,瘤内及瘤周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瘤内CD4~ 和CD8~ T细胞明显增加,脾细胞NK和CIL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单用AdCD/5FC、对照病毒AdLacZ/5FC或PBS组。实验结果表明,联合应用自杀基因与细胞因子基因治疗可更有效诱导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更显著地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对实验性白血病小鼠模型大剂量化疗后,直接腹腔注射IL-2重组腺病毒(Ad-IL-2)和/或IL-3重组腺病毒(Ad-IL-3),发现腹腔注射对照腺病毒载体小鼠虽经大剂量化疗,仍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浸润至骨髓、血管、肝脏及脾脏。而腹腔注射Ad-IL-2或Ad-IL-3组小鼠肿瘤生长缓慢,注射Ad-IL-2组小鼠脾NK、CTL活性显著提高,注射Ad-IL-3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数量及杀伤活性明显提高,联合应用Ad-IL-2,Ad-IL-3组小鼠抗白血病作用最为明显,骨髓中虽然仍见白血病细胞,但可见较多正常造血细胞,且肝、脾中未见白血病细胞浸润。表明腹腔内注射Ad-IL-2和Ad-IL-3可显著增强大剂量化疗对白血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了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5-氟胞嘧啶(5FC)自杀基因疗法对肝癌模型的治疗作用。以CMV启动子调控CD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exCMV.CD在体外能有效转染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HepG2,转染后的细胞体外生长能力无明显变化,对5FC的敏感性明显增高。当以AFP上游调控序列驱动CD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exAFP.CD分别转染SMMC-7721和HepG2时,CD基因能在HepG2中表达,使HepG2对5FC的敏感性增高,但不能使SMMC-7721的生长受到5FC的抑制。[~3H]TdR掺入法观察体外旁观者效应时发现,当细胞总数中转染细胞数超过20%时,其生长明显被5FC抑制。将AdexCMV.CD直接注射入裸鼠接种SMMC-7721细胞形成的皮下肿瘤中,并全身应用5FC后,与对照组相比,肿瘤大小在开始治疗后第8天约缩小3倍,第18天约缩小4倍,以上结果表明,腺病毒介导的CD/5FC自杀基因系统能在体内、外有效地抑制肝癌的生长。以AFP上游调控序列驱动CD基因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染能在AFP阳性的肝癌细胞中特异表达。  相似文献   

7.
将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转移至肿瘤细胞内可以大大增加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有效诱导肿瘤细胞特异性的抗肿瘤免疫,但是该作用不够强大,对已建立的肿瘤作用较弱.而自杀基因治疗虽然可以消除肿瘤负荷,但是不能有效地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本研究以腺病毒作用载体,将小鼠GM-CSF基因与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CD)联合转移,在体内可以观察到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小鼠体内接种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后3天,肿瘤局部注射表达GM-CSF的腺病毒载体Ad-GM-CSF和表达CD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诱导小鼠红白血病细胞产生的树突状细胞,对白血病特异性CTL细胞的诱导作用,及体内免疫后对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诱导效果.方法:采用4/小时~(51)Cr释放法,检测CTL杀伤活性;观察小鼠红白血病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体内免疫冶疗后对肿瘤的抑制作用,采用了HE染色和电镜等技术,分析肿瘤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IL-12诱导FBL-3细胞产生的DC,在体外可诱导出FBL-3细胞特异性的CTL.采用IL-12诱导FBL-3细胞产生的DC免疫C57 BL/6小鼠.体内诱导出的CTL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小鼠能够有效的抵抗野生型FBL-3细胞的再攻击;肿瘤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组织学观察显示,肿瘤局部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坏死;透射电镜可观察到典型的凋亡征象,结论:IL-12诱导小鼠FBL-3红白血病细胞产生的树突状细胞,在体内外可诱导出FBL-3细胞特异性的CTL,体内免疫后可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该结果为白血病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贾林涛  汪静  王喆  李国全  王智  杨安钢 《肿瘤》2005,25(4):316-320
目的建立共表达人生长抑素受体2(SSTR2)和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D)的细胞系,为"自杀基因"/前体药物系统联合SSTR2介导的放射性免疫杀伤和显像治疗肿瘤提供细胞模型.方法应用反转录PCR方法从人胚肾293细胞中克隆人sstr2基因,通过基因重叠延伸拼接(SOE)结合PCR方法将CD、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2)和sstr2连接,并构建表达载体.体外转染人乳腺癌SKBr3细胞并筛选,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检测SSTR2的表达,并研究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5-FC)对上述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成功克隆了人sstr2基因,并构建了CD和sstr2基因的双顺反子表达载体,进一步建立了稳定转染上述表达载体的SKBr3细胞系,间接免疫荧光证实了SSTR2的表达,同时建系细胞能够被前体药物5-FC高效杀伤.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人乳腺癌细胞系可以共表达sstr2和CD基因,为在体内研究放射性核素标记的SSTR2配体显像和免疫杀伤,并协同CD/5-FC治疗肿瘤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HSV-TK/CD基因联合IL-12基因体内治疗肝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HSV-TK/CD基因联合IL-12基因体内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SCID小鼠双侧腋部皮下植入5×105(0.2ml)HepG2细胞,同时腹腔注射PBL 2×107(0.5 ml).荷瘤小鼠分为4组,左侧腋部瘤内分别注射5×105(0.1 ml)丝裂霉素处理过的HepG2-IL-12细胞、5×105(0.1 ml)HepG2-pALBeAFP-CD/TK细胞或两者(各0.05 ml),次日起腹腔注射PBS或GCV 100 mg/kg 5-FC 500 mg/kg,连续10天.Ⅰ组:HepG2-IL-12 GCV,5-FC;Ⅱ组:HepG2-pALBeAFP-CD/TK PBS;Ⅲ组:HepG2-pALBeAFP-CD/TK GCV,5-FC;Ⅳ组:HepG2-pALBeAFP-CD/TK HepG2-IL-12 GCV,5-FC.治疗结束5天后作常规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Ⅱ组比较,Ⅰ、Ⅲ、Ⅳ组治疗侧均有明显的生长抑制,第30天较Ⅱ组分别减小20.5%、54.9%和87.6%,且Ⅰ、Ⅲ、Ⅳ组之间差异明显.Ⅰ、Ⅲ、Ⅳ组右侧肿瘤较Ⅱ组同侧显著缩小,分别达23.2%、24.9%和45.0%.结论pALBeAFP-CD/TK双自杀基因体内治疗肝癌有效.在免疫活性鼠,局部转染IL-12基因可增强双自杀基因的疗效和远处旁观者效应.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酵母菌胞嘧啶脱氨酶(yeast cytosine deaminase,YCD)可将无毒性的抗真菌药5-氟胞嘧啶(5-fluorocytosine,5-FC)转化为细胞毒性产物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进而阻抑DNA、RNA和蛋白质合成,引起细胞死亡.本研究中构建含YCD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质粒,体内外观察YCD/5-FC自杀基因系统的杀伤效应.方法:应用亚克隆技术将YCD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连接至慢病毒空载体pFUW,构建获得pGC-FU-YCD-GFP.将3质粒系统(含包装质粒、包膜蛋白质粒和转移质粒)脂质体法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获得的慢病毒转染人Jurkat细胞,流式细胞仪(FACS)和Western blot检测Jurkat/YCD-GFP表达水平;加入前体药物5-FC,观察对靶细胞的杀伤情况和旁观者效应.转基因细胞接种至裸鼠前肢皮下,观察体内肿瘤杀伤情况.结果:慢病毒载体3质粒系统感染293T细胞后,获得的慢病毒滴度为1.2×108TU/mL.该病毒可高效转染人Jurkat细胞,感染率达96.93%,Western blot显示转基因细胞可分泌YCD蛋白.100 μmol/L 5-FC作用96 h可杀伤(89.37±6.57)%的Jurkat/YCD-GFP细胞.混合培养提示存在明显的旁观者效应.转基因细胞可在小鼠体内致瘤,5-FC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结论:成功构建慢病毒载体pGC-FU-YCD-GFP,YCD/5-FC自杀基凶系统在体内外均有显著的特异性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自杀基因CD和TK对K562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及前体药物对肿瘤的杀伤作用。方法:将目的基因转染入K562细胞,MTT法观察细胞在体内外的增殖状况及5-FC/GCV对转染细胞的杀伤作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将K562/CDgly TK和K562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各种肿瘤细胞在体内的成瘤情况及对前体药物治疗的敏感性。结果:单独使用GCV或5-FC对K562及K562/CDgly TK细胞产生明显的杀伤作用,联合应用该2种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更强。将K562细胞和K562/CDgly TK细胞接种于小鼠皮下后小鼠成瘤率为100%,GCV或5-FC可明显抑制裸鼠体内的肿瘤形成,联合应用GCV和5-FC治疗K562/CDglyTK细胞在小鼠体内形成的肿瘤,较单独应用GCV和5-FC及对照组小鼠形成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生存期也明显延长。结论:双自杀基因在体内外对K562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增加前体药物GCV和5-FC对瘤细胞的杀伤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壳聚糖(Chitosan)纳米粒作为自杀基因载体进行前列腺癌自杀基因治疗的可行性,为前列腺癌的基因治疗寻找新的基因载体。方法将壳聚糖纳米粒包裹含报告基因质粒pEGFP-C1转染至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和22Rvl,观察EGFP的表达情况,再将含胞嘧啶脱氨酶(Cytosinedeamiase,CD)自杀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CD转染至该2种前列腺癌细胞,转染48h后,以RT-PCR检测CD基因的表达。对转染的两种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前体药5-氟胞嘧啶(5-fluorocytosine,5-FC)24h后,采用MTT比色法测定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壳聚糖纳米粒能够将质粒pEGFP-C1转入2种前列腺癌细胞,并表达EGFP,在PC-3细胞其转染效率高于脂质体转染试剂。采用壳聚糖纳米粒转染pcDNA3-CD于2种前列腺癌细胞后,RT-PCR证明在癌细胞中有CD基因的表达。给予前体药物5-FC后,实验组细胞生长抑制率与只给壳聚糖或裸质粒的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说明壳聚糖纳米粒可将CD自杀基因递送至前列腺癌细胞中,并在细胞中进行表达,从而使CD/5-FC自杀基因系统发挥杀伤细胞的作用。结论壳聚糖纳米粒能将质粒基因转入前列腺癌细胞并表达,可做为前列腺癌自杀基因治疗的基因载体,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腺癌组织特异性自杀基因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采用病毒感染法,将癌胚抗原(CEA)基因启动子所驱动的CD基因的组织特异性逆转录病毒载体(G1CEACDNa),导入分泌CEA的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研究裸鼠体内抑瘤效果;应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裸鼠体内治疗A549肿瘤,观察G1CEACDNa/5-氟胞嘧啶(5-FC)对A549细胞致瘤裸鼠的治疗作用及毒副反应。结果 (1)将转基因的A549细胞和未转基因的A549细胞接种至裸鼠皮下.两者成瘤性无明显差异;(2)在转基因细胞致瘤裸鼠实验中,5-FC对转CEA启动子调控自杀基因的肿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将G1CEACDNa重组逆转录病毒上清直接注射到裸鼠成瘤部位.然后腹腔内注射5-FC同样获得明显的抑瘤效果;(4)与直接注射5-FU相比,组织特异性自杀基因治疗对骨髓的抑制明显降低。结论 组织特异性自杀基因治疗可能成为肿瘤治疗个体化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mdr1启动子调控胞嘧啶脱氨酶∷尿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CD∷UPP)融合基因联合5-氟胞嘧啶(5-FC)对紫杉醇耐药卵巢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扩增、纯化含有mdr1-CD∷UP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人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A2780/Taxol和亲本细胞株A2780,RT-PCR检测mdr1和CD∷UPP基因的表达水平;之后加入5-FC,MTT法检测细胞抑制情况及旁观者效应,并观察腺病毒转染后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结果:mdr1和CD∷UPP基因在A2780/Taxol细胞中可稳定表达,转染后A2780/Taxol组的细胞生长明显低于A2780组;转基因的A2780/Taxol细胞联合5-FC后可通过旁观者效应杀伤周围未转基因的耐药细胞;耐药组移植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肿瘤体积为(569.10±187.93)mm3,对照组肿瘤体积为(2111.98±230.82)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dr1启动子可调控CD∷UPP基因特异性表达并特异性杀伤紫杉醇耐药卵巢癌细胞。  相似文献   

16.
p16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对人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达大肠杆菌胞嘧啶脱胺酶(CD)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CD体外转染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结果显示转染了CD基因的B16F10细胞对5-氟胞嘧啶(5FC)的敏感性显著提高.将经AdCD/5FC系统处理的B16F10细胞上清倍比稀释后.加至野生型B16F10细胞中,发现当上清仅占6.25%时即可对野生型B16F10细胞发挥明显的杀伤作用,提示AdCD/5FC介导的旁观者效应可能是通过5FC经CD酶代谢产生的毒性产物扩散而实现的.本实验还观察了CD基因体内转染后的杀伤效果,荷瘤小鼠经注射AdCD并连续10天给予5FC治疗后,与PBS、对照病毒AdLacZ/5FC治疗小鼠比较,小鼠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小鼠存活期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含胞嘧啶脱氨酶基因(CD基因)重组腺病毒(AdE1CMVCD),并鉴定;用自杀基因治疗系统(AdE1CMVCD/5-FC)对肺癌进行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方法:体外实验:用不同稀释度的AdE1CMVCD)转染人肺癌细胞H460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5-氟胞嘧啶(5-FC),用MTT法检测OD570nm值,按公式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体内实验:建立T739鼠肺腺癌荷瘤模型,瘤体内导入AdE1CMVCD,腹腔注射5-Fc,观察实验组及各对照组瘤体及生存期差异。结果:该系统转染的人肺癌H460细胞生长抑制率随前药5-FC浓度及感染重组病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大抑制率达61.29%,同时观察到了明显的旁杀伤作用;在体内实验中观察到AdE1CMVCD/5-FC对小鼠肺癌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结论:本文建立的AdE1CMVCD/5-FC系统体内外对肺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临床肺癌基因治疗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们将IL-6基因转染至FBL-3红白血病细胞,建立了高分泌IL-6的FBL-3-IL-6~ 细胞克隆株,并观察了不同照射剂量下其体外生长情况,IL-6分泌水平及不同途径接种人体内后血清和注射局部细胞培养上清中IL-6含量。将IL-6基因转染的FBL-3-IL-6~ 细胞调成1×10~5/ml浓度,分放于瓶中,置钴~(60)下分别照射不同剂量后,置5%CO_2中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和半数死亡时间和全部死亡时间,并每日收集上清冻存待测IL-6。另外将高分泌IL-6的FBL-3-IL-6~ 细胞以2×10~5浓度分别通过腹腔和左股部皮下注入小鼠体内,并于不同时间取小鼠血清测IL-6含量(同时没对照组)。结果表明,当体外照射剂量<500Rad时,不能有效地控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能力,且于半个月中能保持较高水平的IL-6分泌量。所以当制备灭活的瘤苗时,以选用800Rad的钴~(60)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酵母菌胞嘧啶脱氨酶(yeast cytosine deaminase,YCD)自杀基因对人白血病Jurkat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方法:制备YCD-GFP慢病毒上清,转染Jurkat细胞(即Jurkat/YCD-GFP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YCD-GFP基因的表达。体外观察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5-fluorocytosine,5-FC)对Jurkat/YCD-GFP细胞的杀伤情况和旁观者效应;建立Jurkat/YCD-GFP荷瘤小鼠模型,体内观察5-FC对移植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以上实验均以Jukut/GFP细胞为对照。结果:成功制备YCD-GFP慢病毒和感染YCD-GFP慢病毒的Jurkat/YCD-GFP细胞,YCD-GFP慢病毒对Jurkat细胞的感染率达96.93%。232μmol/L的5-FC作用72h可使(95.61±2.07)%的Jurkat/YCD-GFP细胞死亡,且上清中5-FC含量下降80%左右。体外实验显示,Jurkat/YCD-GFP和Jurkat细胞效靶比1∶10混合培养[(68.69±4.97)%vs(97.87±1.11)%,P<0.05)]和Transwell1∶25分层培养[(1.46±0.27)×105vs(3.00±0.16)×105,P<0.01]均存在旁观者效应。体内实验显示,Y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Jurkat/YCD-GFP荷瘤小鼠亦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的Y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人Jurkat白血病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食管癌细胞株(EC109细胞)的杀伤效应以及与放射联合应用时对食管癌肿瘤细胞协同杀伤效应。方法:采用PCR方法,从大肠杆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CD基因;构建重组真核载体pcDNA3.1-CD;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食管癌ECl09细胞,观察CD/5-FC体系对EC109细胞的杀伤效应和杀伤时的旁观者效应以及对放射的增敏效应。结果:RTP—CR分析结果表明CD基因已转入ECl09细胞并开始转录。体外实验证实,5-FC对转CD基因后的食管癌细胞株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CD/5-FC体系对肿瘤细胞对放射增敏效果明显,加5-FC及放射治疗组细胞存活曲线低于单纯加前药5-FC对照组或单纯放射对照组。结论:CD/5-FC体系对肿瘤细胞的自杀效应具有旁观者效应和放射增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