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文杰  何晓非  王露  周红雨 《华西医学》2011,(11):1639-1641
目的分析合并免疫指标异常的视神经脊髓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0年11月收治的62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中24例合并免疫指标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24例均为女性,发病年龄14~53岁。对其临床表现、视觉诱发电位、影像学检查结果、免疫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脊髓和视神经同时或先后受累的表现。24例视觉诱发电位检查23例异常。脊髓MRI显示病变集中于颈段、上胸段脊髓。颈段和胸段脊髓同时受累17例,单纯颈段脊髓受损6例,单纯胸段脊髓受损1例。所有患者抗核抗体滴度均≥1∶100,合并抗SSA抗体阳性14例(55.5%),同时合并抗SSB抗体阳性11例(45.8%),合并抗Rib抗体阳性1例,合并抗SCL-70抗体阳性1例,合并抗dsDNA抗体1例。结论视神经脊髓炎合并免疫指标异常的患者以女性较为多见,易复发,青壮年患者发病率最高。脊髓MRI示病变集中于颈段、上胸段脊髓,表现为长节段脊髓损害。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合并结缔组织病的病例较多。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一般认为是在遗传、病毒感染和性激素异常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异常反应,致使唾液腺和泪腺等组织发生炎症和破坏性病变的一种慢性疾病。除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外,血液中有多种自身抗体。PSS患者的唾液腺中浸润的淋巴细胞大多为具有记忆表型的CD4+T细胞,CD4+T细胞可释放细胞因子使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这种B细胞表面有CD5阳性标记码,属于分化不良细胞或者是不完全成熟的B淋巴细胞,其本身又有自我激活和增殖的作用,从而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血小板抗体及抗人球蛋  相似文献   

3.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32岁,蒙古族,因"双下肢皮疹11月余,发现尿蛋白阳性3月余"入院。患者缘于11月前无明显诱因双下肢出现皮疹,呈紫癜样,压之不褪色,不伴有瘙痒,未在意,未系统诊治;3个月前就诊于当地医院,发现尿蛋白3+,尿潜血3+,血肌酐107μmol/L,抗dsDNA抗体阳性,患者未住院治疗,后口服中药1个月,出现全身大面积皮疹后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唾液腺动态显像(salivary gland scintigraphy, SGS)对疑为干燥综合征口干患者唾液腺功能受损的诊断评价,并探讨定量功能参数的临床意义。方法疑为干燥综合征口干患者22例行Tc99mO4- SGS,通过肉眼影像、时间-放射性曲线和功能参数定量分析(前3min的初始摄取率UR1-3min、第18分钟最大摄取比值UR18 min,最小排泌时间Tmin)评价唾液腺功能受损情况,对照组8例。功能受损程度不同组与对照组间各功能参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并依据抗SSA/SSB抗体、抗ANA抗体、抗ds-DNA抗体和RF(类风湿因子)是否阳性,比较唾液腺功能受损情况。结果(1)SGS显示唾液腺功能受损为82%(18/22),左右侧腮腺或颌下腺基本同步受损;功能正常为18%(4/22)。功能重度受损组与其他组间UR1-3 min、UR18 min均有统计学差异;功能正常组、中度受损组与对照组间UR18 min有统计学差异;功能正常组与对照组Tmin无统计学差异,功能中及重度受损组无或极少量排泌。(2)抗ds-DNA抗体均阴性,抗SSA/SSB抗体、抗ANA抗体及RF阳性分别为8、10和8例,抗SSA/SSB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在唾液腺功能受损程度不同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SGS能敏感的发现口干患者唾液腺功能受损情况,但应将摄取和排泌功能分开评价;UR1-3 min、UR18 min和Tmin分别是评价唾液腺摄取和排泌功能不同程度受损的灵敏指标。(2)SSA/SSB自身抗体阳性者,唾液腺功能受损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表现为孤立眼内肌麻痹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报道我院收治的急性孤立单侧眼内肌麻痹伴颅内病变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1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40岁中国女性,其临床表现为感染后出现孤立的单侧瞳孔扩张及视力模糊。右侧瞳孔光反射减弱,左侧瞳孔光反射正常;双侧眼球运动不受限制。脑部核磁显示左侧海马和丘脑信号异常,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中枢传导时间延长。血清抗人神经节苷脂抗体检测显示Ig M抗GQ1b抗体滴度升高。患者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后逐渐康复。搜索既往报道,获得表现为孤立眼内肌麻痹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的患者7例,其中6例对光反射减弱,5例腱反射减弱,3例出现共济失调,7例均有血清IgG抗GQ1b抗体阳性。7例均完全康复,预后较好。结论:表现为孤立眼内肌麻痹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很罕见,本病例有助于加深对该类疾病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合并抗Ro52抗体阳性的抗Jo-1抗体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生存分析。方法抗Jo-1抗体综合征患者84例,其中合并抗Ro52抗体阳性者41例为阳性组,抗Ro52抗体阴性者43例为阴性组。比较2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抗Jo-1抗体综合征患者发生抗Ro52抗体阳性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2组生存情况。结果阳性组患者病程[(15.9±13.2)个月]短于阴性组[(25.0±21.6)个月](P0.05),阳性组患者关节炎、雷诺现象和Gottron征发病率(87.8%、58.5%、73.2%)高于阴性组(58.1%、27.9%、51.2%)(P0.05);关节炎(OR=5.988,95%CI:1.805~19.869,P=0.003)、雷诺现象(OR=3.666,95%CI:1.076~12.482,P=0.038)是抗Jo-1抗体综合征出现抗Ro52抗体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阳性组中位生存时间(24个月)短于阴性组(25个月)(P0.05)。结论合并抗Ro52抗体阳性的抗Jo-1抗体综合征患者病程短,关节炎和雷诺现象是发生抗Ro52抗体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7例AE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AE患者中,4例为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其中2例伴畸胎瘤;2例为抗富含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脑炎;1例为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BR)脑炎。以精神行为异常(5/7)、癫痫发作(4/7)、意识清晰度下降(4/7)、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FBDs)(1/7)、近事记忆力下降(2/7)为主要临床表现。2例颅脑MRI检查异常。2例脑脊液(CSF)抗NMDAR抗体阳性,2例CSF抗LGI1抗体阳性,1例CSF抗GABABR抗体阳性。2例血清抗NMDAR抗体阳性,1例血清抗GABABR抗体阳性。7例经治疗后4例基本恢复,2例遗留癫痫发作(1例伴精神行为异常),复发1例。结论:以急性发作的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及FBDs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要警惕AE可能。AE临床治疗以激素、免疫球蛋白及手术(伴有畸胎瘤患者)治疗为主,早期诊疗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于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神经内二科诊治的12例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脑脊液检测、抗NMDAR抗体检测、影像学表现、脑电图表现及治疗预后。结果 12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9例;年龄15~59(33.14±5.47)岁。起病形式多呈急性或亚急性,临床表现为有前驱感染症状4例,精神行为异常12例,认知障碍9例,癫痫发作6例,意识障碍4例,言语障碍3例,自主神经功能障碍3例。脑脊液检测:压力升高8例,白细胞数升高10例,蛋白升高8例。抗NMDAR抗体检测:脑脊液抗NMDAR抗体阳性12例,血清抗NMDAR抗体阳性4例。影像学检查:头颅MRI增强扫描结果异常8例,其中颞叶内侧6例、岛叶4例、额叶3例(有的患者异常部位多处)。胸部及全腹CT检查发现异常1例,提示卵巢畸胎瘤。脑电图检查:轻度异常5例,中度异常2例,重度异常1例,主要表现为局灶性或弥漫性慢波节律。治疗预后:多数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等免疫治疗,其中1例转外院行畸胎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脑出血患者血清中抗脑抗体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中抗脑抗体在精神分裂症、脑出血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补体结合试验方法检测40 例精神分裂症和30例脑出血患者血清中抗脑抗体含量。用间接荧光免疫试验方法对抗脑抗体中免疫球蛋白抗体类型进行分型。结果在补体结合试验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组的抗脑抗体滴度最高;脑出血患者组次之;而正常对照组的抗体滴度最低。若以抗体滴度1:32倍为异常,其异常率分别为:精神分裂患者其异常率为87%,脑出血患者异常率为6.6%,而正常对照组为阴性。精神分裂症和脑出血患者血清中抗脑抗体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采用间接荧光免疫方法检测精神分裂症、脑出血患者血清中抗脑抗体免疫球蛋白抗体类型,其结果为IgG阳性,而IgA、IgM均为阴性。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抗脑抗体的存在,其免疫球蛋白抗体类型为IgG。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移植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对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9年移植术前抗HLA抗体阳性,交叉配型阴性且已手术的20例肾移植患者于近期(2014年6月至2014年8月)观察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状态。PRA检测采用美国莱姆德公司提供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HLA-I类、II类抗体筛选板。结果 20例术前抗HLA抗体阳性肾移植患者,其中7例为再次肾移植;术前有输血史或/和妊娠患者13例。7例再次移植患者中,术前抗HLA-I类抗体阳性患者1例,目前肾功能丧失(死亡),抗HLA-II类抗体阳性患者2例,1例肾功能下降,1例正常;抗HLA-I+II类抗体阳性患者4例,2例正常,2例失功。13例初次移植患者,2例抗HLA-I类抗体阳性,移植肾功能均正常,6例抗HLA-II类抗体阳性,其中3例肾功能正常,3例肾功能下降或丧失。5例抗HLA-I+II类抗体阳性,其中4例患者移植肾功能下降或丧失,仅1例正常。结论抗HLA抗体仍是影响移植肾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不产生新的抗供者特异性抗体仍可保证移植肾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明确其分布特点,并探讨同种抗体、自身抗体与患者免疫史、疾病种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1日-2018年9月1日于本院申请输注红细胞的患者49 820例,采用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卡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标本均行进一步抗体鉴定。结果:49 820例患者标本中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861例,阳性率为1.73%;产生不规则抗体的患者中,女性与男性接受异体免疫史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8.54,P 0.01)。本研究中,同种抗体最多,占抗体总数的59.50%;抗筛阳性常见的抗体有温自身抗体、抗-E抗体、抗-M抗体、抗-cE抗体及抗-Ce抗体,占抗体总数的68.50%;同种抗体中,Rh、MNS及Lewis血型系统占92.40%,其中抗-E抗体最多,占38.60%。产生同种抗体的患者经历的异体免疫史与输血史多于自身抗体的患者(χ2=20.13,P 0.01;χ2=5.40,P 0.05);2种抗体在不同疾病中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51.80,P 0.01),同种抗体多见于血液病、实体肿瘤、骨关节病等患者,自身抗体多发生于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结论:导致抗筛阳性的主要因素为同种抗体,其中Rh血型系统的抗-E抗体最多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抗TIF1-γ抗体阳性特发性炎性肌病(IIM)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就诊且临床资料完善的IIM患者264例,根据肌炎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分别比较TIF1-γ抗体阳性组与抗体全阴性组、抗MDA5抗体阳性组及抗Jo-1抗体阳性组的临床特征。将抗TIF1-γ抗体阳性组根据是否合并恶性肿瘤进一步分为肿瘤组和非肿瘤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抗TIF1-γ抗体阳性组患者吞咽困难、眶周皮疹、恶性肿瘤占比高于抗体全阴性组,补体C3水平、CD3+、CD3+CD4+低于抗体全阴性组(P<0.05)。抗MDA5抗体阳性组患者吞咽困难、“V”形疹、恶性肿瘤占比及CK水平低于抗TIF1-γ抗体阳性组,Gottron征、关节炎、间质性肺炎占比及ESR、CEA、IgG水平高于抗TIF1-γ抗体阳性组(P<0.05);抗Jo-1抗体阳性组患者吞咽困难、呛咳、眶周皮疹、“V”形疹、恶性肿瘤占比低于抗TIF1-γ抗体阳性组,间质性肺炎占比及补体C3水平高于抗TIF1-γ抗体阳性组(P<0.05)。肿瘤组患者肌无力、肌痛、眶周皮疹占比高于非肿瘤组,CK、IgG水平低于非肿瘤组(P<0.05)。结论有明显肌痛、皮疹,低水平血清CK和IgG的抗TIF1-γ抗体阳性患者伴发恶性肿瘤的风险高,临床应尽早进行肿瘤筛查,以早期诊断,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3.
自身免疫性肝炎44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hepatitis,AIH)的免疫学实验诊断特点。方法 观察 44例AIH的临床表现,并分析有关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肝功能各项指标普遍异常,有 38例患者抗核抗体 (antinuclearantibodies,ANA)阳性, 29例抗平滑肌抗体 (smoothmuscleantibodies,SMA)阳性, 22例抗线粒体抗体 (antimitochondrialantibodies,AMA)阳性(其中 1例M2阳性), 2例抗肝肾微粒体(anti liver/kidneymicrosomalantibodies,anti- LKM)- 1抗体阳性, 4例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anti solubleliverantigenantibodies,anti- SLA)阳性。结论 AIH无典型临床症状,患者可以通过自身抗体的检测结合临床表现获得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着丝点抗体(ACA)的肝功异常患者中出现的频率、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000例肝功异常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和抗细胞骨架抗体等,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着丝点抗体及其它抗可提取的核抗原(antextractablen2uclearantigens,ENA)抗体。结果 (1)10000例肝功异常患者中,间接免疫荧光法筛选结果显示抗核抗体阳性,着丝点型的患者为134例,占1.34%。其中滴度1∶100的占35.8%;滴度1∶320的占40.3%;滴度大于等于1∶1000的占23.9%。滴度大于等于1:320的患者再免疫印迹法检测,抗着丝点抗体均为阳性。部分患者伴有其他核型的抗核抗体以及抗线粒体抗体等自身抗体。(2)134例ACA阳性患者,诊断为硬化型肝病的有83例,包括PBC、PBC和AIH重叠症、肝炎肝硬化以及原发性肝癌硬化型。诊断为非硬化型肝病的有51例,包括病毒性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和病毒性丙型肝炎等。抗着丝点抗体高滴度组患者的肝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低滴度组。(3)分析高滴度组(滴度大于等于1∶320)和低滴度组(滴度1∶100)组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ACA高滴度组AST/ALT比值明显高于低滴度组,ALB和PA明显低于低滴度组,IgM的含量也高于低滴度组,两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病患者中,抗着丝点抗体并不少见,高滴度的抗着丝点抗体更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男性不育症患者血清抗精子相关抗体及精子细胞形态异常的意义,为男性不育症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312例男性不育症作为观察组,100例正常生育男性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分为血清抗精子抗体IgG阳性组、精子膜表面抗精子抗体IgG阳性组及阴性组.统计各组之间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精子...  相似文献   

16.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自身抗体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出现的自身抗体。方法对3000例经间接免疫荧光法及免疫印迹法进行过自身抗体检测的肝功能异常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000例肝功能异常患者中药物性肝损伤患者36例,占肝功能异常患者的1.2‰。36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有29例自身抗体检测阳性,其阳性率分别为抗核抗体(ANA)66.7%(24/36)、抗平滑肌抗体(SMA)16.7%(6/36)、抗线粒体抗体(AMA)19.4%(7/36)、抗肝脏特异蛋白抗体(LSP)2.8%(1/36)、抗细胞骨架抗体(CS)19.4%(7/36)、抗胃壁细胞抗体(APCA)5.6%(2/36)、抗心肌抗体(AHRA)8.3%(3/36)。ANA、SMA和AMA阳性的拟诊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进一步检测AMA亚型-M2、抗肝肾微粒体1(LKM-1)和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结果全部阴性;肝细胞型和胆汁淤积型、混合型自身抗体检测结果比较,其阳性率分别为95.2%(20/21),60.0%(9/15)。自身抗体阳性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其免疫球蛋白升高的比例比自身抗体阴性的要高,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但滴度较低;自身抗体(尤其是ANA、SMA和AMA)阳性的肝功能异常患者在拟诊药物性肝损伤时要注意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的排除。  相似文献   

17.
病例:患者,男,84岁,因"双下肢浮肿伴泡沫尿2个月,肾功能异常1个月"入我院诊治。入我院前2个月,患者自觉双下肢胫前区轻度浮肿,同时有尿中泡沫增多,遂至外院就诊。外院查尿常规示,尿蛋白(+++),红细胞(RBC)(-),尿蛋白定量1 130 mg/24 h;血清白蛋白(ALB)40 g/L,血肌酐(Scr)83μmol/L,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外院予缬沙坦(代文)治疗后,患者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抗核抗体检测结果,探讨抗核抗体检测在AS患者分类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8-2019年明确诊断为AS的患者45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AS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12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2例AS合并其他AID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453例AS患者中,抗核抗体阳性139例,阳性率为30.68%.12例AS合并其他AID患者,抗核抗体阳性11例,阳性率为91.67%.在抗核抗体阳性检测结果中,女性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4,P<0.01).AS患者抗核抗体核型以核颗粒型(45.32%)为主;抗核抗体阳性的AS患者整体滴度中位数为1:100;抗核抗体滴度≥1:320患者占18.71%,其抗核抗体谱检测中特异性抗体检出率达30.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抗核抗体阳性为AS合并其他AI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AS患者中30.68%可检出抗核抗体,滴度以1:100为主,部分患者出现中高滴度,为合并其他AID的表现.应加强抗核抗体阳性且病程较长的中老年AS患者的分类管理,进行长期的医学观察,评估是否并发其他AID.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体(C)1q检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AID患者203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8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5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32例、其他结缔组织病29例]及体检健康者(对照组)100名,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1q、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线性免疫印迹法(LIA)检测抗Sm抗体,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LE组C1q水平下降(P0.05),RA组C1q水平升高(P0.05)。C1q的水平随ANA滴度升高而降低(P0.05)。抗ds-DNA抗体(+)且抗Sm抗体(+)组C1q水平显著低于抗ds-DNA抗体(-)且抗Sm抗体(-)组(P0.05)。CRP的水平在AID各组中均明显升高(P0.01)。C1q与CRP间的相关系数0.300(P0.05),由二者的回归方程计算出C1q的临界值(COV)范围为167.42~198.37 mg/L。定性分析C1q与自身抗体的关系:AID ANA阳性组C1qCOV的异常率高于ANA阴性组,ANA(+)且抗ds-DNA抗体(+)组C1qCOV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其他自身抗体分布模式组,ANA(+)且抗Sm抗体(+)或抗Sm抗体和抗dsDNA抗体同时阳性的患者C1qCOV的异常率明显升高,ANA阴性组C1qCOV的异常率达67.2%。结论 AID患者C1q水平与CRP呈中度正相关,C1q异常率与某些自身抗体的分布模式、AID患者的病情相关,C1q在AID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16岁,因发现"血小板减低10年,尿检异常3个月"于2011年1月17日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患者5岁时因磕碰后皮下淤斑至当地医院检查示血小板39×109/L,抗血小板抗体阴性,抗核抗体(ANA)及抗ds-DNA抗体阴性,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