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底蜂窝织炎是口腔颌面部急性感染之一。因小儿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常伴有严重并发症,所以应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我科收治28例小儿口底蜂窝织炎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临床病例:本组28例患儿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1~12月者8例,1~5岁者11例,6~14岁者9例。2.感染来源:牙源性感染8例,上呼吸道感染10例,面部外伤感染及疖肿10例。3.临床表现:早期症状多为发热,体温38℃以上,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部分患儿有牙痛。晚期出现高热、烦燥、双侧颌下、口底及颏下区肿胀。部分病例累及颞间隙(1例)、嚼肌间隙(2例)…  相似文献   

2.
92例婴幼儿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临床分析陈振东,曲文,陈京奕婴幼儿坏死性口底蜂窝组织炎是口腔颌面部严重的急性感染之一,全身症状及局部表现均较成人患者严重,病情发展迅速,常伴有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我科自1981—1994年共收治...  相似文献   

3.
<正>在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现代研究中,仍然延续传统的以感染途径分类的方法:即牙源性感染和非牙源性感染。其中牙源性感染是颌面外科临床中最多见的感染类型。有资料显示:牙源性感染病例占口腔颌面外科病例总数的11.3%[1]。亦有学者报道,牙源性感染占颌面颈部脓肿及蜂窝织炎病例的77.7%[2]。陈文君等[3]报道,在112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中,牙源性感染99例,占88.3%。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的临床特点及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45例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病例,由急诊科与口腔颌面外科协作诊治,对其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诊治过程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38例经内、外科协作综合治疗痊愈,7例死亡。结论:对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采取内科与外科治疗相配合、全身与局部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感染又导致血糖的增高,增加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形成恶性循环,给治疗带来困难。近年来,我科治疗了15例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综合处理;急性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30例临床分析;口腔颌面部感染伴严重并发症23例临床分析;超声洁治术治疗近中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急性冠周炎的体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磁共振影像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例及其磁共振影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探讨MRI在诊断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3例经临床证实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MRI表现。包括咬肌间隙感染1例,翼下颌间隙感染1例,颞下间隙感染3例,舌下间隙感染1例,颊间隙感染1例,下颌下间隙感染1例,多间隙感染5例。并分析临床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典型病例在应用MRI后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设计。结果:蜂窝织炎在T1WI(T1 weighted imanging)呈等、低信号,T2WI(T2 weighted imanging)呈高信号;脓肿在T2WI上呈显著高信号,在增强T1WI上呈边界强化表现。MRI能够清楚地显示出软组织的肿胀,脂肪间隙的移位、缩减甚至消失。MRI能够正确指导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复杂病例的诊断及治疗。结论:MRI可以清楚地显示口腔颌面部间隙的蜂窝织炎和脓肿,通过MRI可以了解病变发展的动态、程度和病变范围,从而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实施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为了观察颌面部蜂窝织炎局部外敷金黄散的临床疗效问题,我们以1980年出版的口腔颌面外科学中所述十一个间隙的蜂窝织炎作为临床观察的对象,并统计了400例资料完整的患本病患者,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与非糖尿病患者的比较,分析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91例诊断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有无罹患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研究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病因学、临床指标(症状发作到入院治疗的时间、受累间隙的数量和分布)、实验室检查(细菌学、入院血糖水平、入院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治疗结果(切口数量、住院天数和并发症).采用SAS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x2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2组患者中,牙源性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最容易受累的间隙是下颌下间隙.糖尿病组分离出的最常见的细菌是肺炎克雷伯菌,而非糖尿病组是链球菌.与非糖尿病相比,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糖尿病患者受累的间隙更多,切开引流的切口数量更多,住院时间更长,全身各种并发症更多见,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结论:通过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本研究揭示了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中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报道4例面颈部腐败坏死性蜂窝组织炎合并下行性坏死性纵膈炎病例资料,其中3例患者通过治疗完全康复,1例因中毒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面颈部蜂窝织炎病情进展迅速,合并下行性坏死性纵膈炎者病死率急剧升高,及时实施颈部切开引流、纵膈脓肿切开引流及胸腔闭式引流是临床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舌系带矫正术致口底蜂窝织炎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莉 《口腔医学》2002,22(1):28-28
<正>舌系带矫正术是对舌系带过短或其附着点前移,颏舌肌过短进行矫正的手术,临床比较多见,因其能导致舌活动受限,使患儿舌腭音或卷舌音发音障碍,家长容易发现,要求矫正的较多。口底蜂窝织炎是颌面部最严重的炎症之一,感染波及颌下,颏下以及舌下间隙,一般是来自牙源性与腺源性感染。舌系带矫正术导致口底蜂窝织炎报道较少,现将临床  相似文献   

12.
口底蜂窝织炎合并纵膈感染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底蜂窝织炎是颌面部严重的感染之一 ,可为化脓性或坏死性 (也称卢德威咽峡炎 )。常起病急 ,病情发展快 ,全身症状严重 ,主要危险是影响呼吸道通畅以及全身中毒 ,如不及时处理 ,可发生窒息或伴发败血症甚至引起纵膈感染而危及患者生命。口底蜂窝织炎引起纵膈感染非常少见。笔者自 1985~1995年 10年间曾遇到 3例典型的病例 ,介绍如下 :  病例 1:张某某 ,女 ,2 6岁。左下颌后牙疼痛伴口底弥散性肿胀 7d ,曾在当地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静滴 ,口底切开引流 ,效果不佳。于 1993 0 1 0 2以口底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收入我科。入院查 :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治疗结果 (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转归因素,并比较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7—2010年间收治的117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变量包括一般资料、病因学、临床指标(症状发作到入院治疗的时间、受累间隙的种类和数量)和实验室检查(细菌学、入院时血糖水平、入院时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结果变量为患者住院天数和并发症。采用SAS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前者受累的间隙更多,住院时间更长,全身各种并发症情况更多见,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糖尿病存在与否与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治疗转归(住院时日和并发症)直接相关。入院时血糖水平是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并发症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转归不同,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11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的多发病。为了缩短疗程 ,防止并发症 ,及早明确诊断 ,采用有效的抗生素 ,切开引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现将1 996年 8月~ 2 0 0 1年 8月在我科的 1 1 2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996年 8月~ 2 0 0 1年 8月期间在我科诊治的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 1 1 2例 ,男性 5 7例 ,女性 5 5例 ,年龄最小 1 61 2 岁 ,最大 68岁 ,平均年龄 3 1岁 (见表 1 )。表 1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年龄分布表 年龄 (岁 )0~ 1 1~ 2 1~ 31~ 41~ 51~ 61~例  数 1 81 71 4 2 3 2 1 1 2 7  在 1 1 2例…  相似文献   

15.
李康  谢春  周姮  武斌 《口腔医学》2019,39(3):231-234
目的对比分析伴糖尿病及不伴糖尿病的口腔颌面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4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伴糖尿病,划分为伴糖尿病组(n=38)、无糖尿病组(n=66)。对比两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结果与无糖尿病组对比,伴糖尿病组年龄更高,受累间隙数量更多,入院时血糖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更高,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更高,切开引流切口数量更多,住院时间更长,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因均以牙源性感染为主,累及间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伴糖尿病的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病情更严重,表现为感染间隙更多,并发症更多,切开引流的切口更多,住院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6.
颌面部蜂窝织炎是颌面外科的常见疾病,本地处陕南贫困山区,由于文化、经济、交通等因素,颌面部重症蜂窝织炎病人较多见。现将我科自1994年1月以来收治的颌面部蜂窝织患者中,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54例重症病案归纳报告如下,并就其发生、分类、治疗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44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144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男女比为1.18∶1;60岁以上人群(34.02%)为好发人群;牙源性感染为首要致病原因(65.97%);单间隙感染70例(48.61%),多间隙感染74例(51.39%),下颌下间隙在单间隙感染患者和多间隙感染患者受累间隙所占比率分别为31.43%和30.81%。合并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以气道梗阻最为常见(16.67%)。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以牙源性引起的间隙感染最为常见,应及早有针对性(特别是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进行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18.
口底颈胸肩背部广泛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并气管食道血管神经受损一例报告何一川,杨卫东口底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是口腔颌面部死亡率较高、严重感染性疾患之一。作者近期收治一切波及口底,扩散到颈、胸及肩背部广泛腐败坏死佐蜂窝织炎,同时并发口底贯通流涎,气管、食道、...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研究颌面部间隙感染(MSI)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要点,以及MSI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4-06—2011-12在甘肃省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65例MSI患者的临床资料,要求有详细的病历记录。分析其病因、手术方式、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65例患者年龄2~86岁(平均年龄44.4岁),男34例,女31例;牙源性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主要原因;下颌下间隙是最容易发生感染的颌面部间隙;6例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其中3例死亡(病死率4.6%);糖尿病患者有14例(21.53%)。结论:早期的牙病治疗、脓肿切开引流协同使用抗生素是治疗MSI的有效措施。尤其对西北地区农牧民患者,需要重视口腔卫生宣教;针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严重颌颈部坏死性蜂窝织炎44例临床治疗分析李才友,王贺忠,裘愉德,李海英严重颌颈部坏死性蜂窝织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病情发展迅速,短时间内可出现中毒症状及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近几年来,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城市中的发病率明显下降。然而,在偏僻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