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建立反映下颌智齿阻生程度的数字模型,以预测下颌智齿拔除难度.方法 收集356例下颌智齿拔除病例的相关资料.根据Pell-Gregory升支分类、Pell-GregoryNFDC5平面分类和Winter分类三种分类方式将智齿阻生程度进行分类,分别以阻生指数Ri、Oi、Wi表示.下颌智齿综合阻生指数以Ci表示,Ci=Ri Oi Wi.以手术时间表示智齿拔除难度.通过方差分析,研究下颌智齿不同综合阻生指数(Ci)之间拔除难度的差异.结果 下颌智齿拔除手术时间随着综合阻生指数增大而增加,大部分综合阻生指数之间,手术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下颌智齿综合阻生指数数字模型(Ci=Ri Oi Wi)可以预测智齿拔除难度. 相似文献
2.
楚德国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0,24(4):316-316,300
根折(Root fracturc)是下颌智齿拔除术中经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时出现根折的几率为21.7%,根折会明显增加智齿拔除的手术时间,从而会增加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冯启才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5,15(2):116-116
患者男, 35岁。因右下颌磨牙疼痛、张口受限就诊,检查及处理:右侧下颌智齿近中阻生,牙周感染,右侧下颌肿胀,张口度一横指。静脉给青霉素、甲硝唑治疗 5d,炎症消除后,于局麻下切开覆盖牙面上的牙龈组织,翻瓣拔除。因牙间隙小,光线不易到达,阻力较大,又缺少支点,用锤敲击牙挺柄,将牙挺插入牙间隙,反复多次,不能挺出。牙钳又不能到达,强行用牙挺,由于用力过猛,牙未挺出,下颌骨纵行骨折,移位 0. 5cm。智齿从骨断端挺出,缝合翻瓣的牙龈组织,止血,拍X线片,见右侧下颌角骨折,经手法复位,在X线下见对位线可,用绷带沿头顶下颌外固定,进流食,抗炎治疗… 相似文献
4.
下颌阻生智齿预防性拔除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颌阻生智齿预防性拔除问题的探讨ANALYSISOFPREVENTIONEXTRACTINGIMPACTEDMOTAROFMANDIBLE王友山胡顺广作者单位:汕头市中心医院口腔科(515031)下颌阻生智齿是临床上最多见的阻生牙,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Gow-Gates下颌神经传导麻醉在下颌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下颌神经传导麻醉的成功率,增强麻醉效果。方法 实验组30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采用Gow-Gates下颌神经传导麻醉;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下齿槽神经、舌神经及颊神经传导麻醉,分别拔除智龄,观察并比较二组麻醉出现时间及麻醉后的止痛效果。结果 麻醉出现时间实验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麻醉效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下颌智齿拔除术中如遇麻醉效果不佳时,Gow-Gates下颌神经传导麻醉为一种有效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下颌阻生智齿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由于食物精制致使咀嚼功能降低,颌骨的发育逐渐退缩而产生。最常见的阻生牙是下颌第三磨牙。由于下颌阻生智齿形态多样,牙根变异较大,手术视野小,创伤大,操作难度高,也较易引起并发症,拔除手术存在一定风险。现对笔者在工作期间拔除的485例下颌阻生智齿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7.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干槽症预防的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玫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1,21(2):124-125
目的:探讨如何从拔牙术前、术中采取措施预防干槽症的发生。方法:对216例需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患者严格按照事先制订的预防措施进行操作。结果: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干槽症。结论:从术前、术中采取一些简单、切实可行的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干槽症。 相似文献
8.
赵殿才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9,13(3):239-239
笔者从1992年开始,对53例下颌前倾阻生的第三磨牙进行了挺正+调牙合的矫正手术,经2~5年门诊随访,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均来自本院门诊,患者年龄20~48岁。其中20~25岁21例;26~30岁8例;31~35岁11例;36~40岁8例;41~45岁4例;46~48岁1例。男性31例,女性22例。53例患者中8|、|8阻生分别为17例、36例。2.术前准备:拍阻生齿X线片,了解阻生程度,有无分根及根有无明显弯曲;测量远中牙槽嵴至前邻牙远中面之间的距离,阻生智齿牙体总长度及复位所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颌智齿牙胚拔除围手术期规范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级职称医师接诊的186例,年龄11-14岁的下颌智齿牙胚拔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94例、对照组92例。研究组给予围手术期规范化护理,预约手术时间、在专用诊室手术;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当日在普通诊室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心理恐惧程度及手术时间的差异,术后第3天手术侧面部肿胀程度,术后伤口感染和干槽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上述检测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下颌智齿牙胚拔除患者围手术期的规范化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缩短手术时间,同时降低术后感染和干槽症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分析成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 impacted M3M)拔除术后6个月的第二磨牙(mandibular second molar, M2M)远中骨缺损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已拔除阻生M3M的25例患者(37颗M3M)的术前及术后6个月CBCT资料。采用SPSS 25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手术前、后M2M远中骨缺损深度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M2M术后6个月远中骨缺损深度减少,骨高度相比术前改善;年龄、阻生类型是影响M2M术后6个月骨缺损的因素。结论: 年轻患者高风险M3M拔除后,M2M远端的骨高度有所恢复;年龄、阻生类型是其影响因素。当M3M需要拔除时,早期拔除可能对M2M的牙周健康产生有益影响;如M3M为低位阻生,应同期植入骨移植材料,以期获得更好的远中骨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使用口腔常用材料制作可反复使用的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仿头模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前教学。方法:根据口腔常用材料特点、下颌阻生智齿的解剖特点及拔除的技术特点,设计并制作可反复使用的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模型;将该模型固定于仿头模内,由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医师及实习学生试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使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成功设计并制作出了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模型;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仿头模模型很好的模拟了临床下颌阻生智齿的拔除。结论:使用口腔常用材料可以成功的制作出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模型,有助于临床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13.
运用曲面断层全景片测量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间隙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早期预测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或萌出的一些客观指标 ,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 2 68例患者 (共 417颗下颌第三磨牙 ) ,将其随机分为萌出组、阻生组 ,运用曲面断层全景机对下颌第三磨牙的近中倾斜角、萌出水平、牙冠近远中径、牙根形成、磨牙后间隙、磨牙后间隙 牙冠近远中径的比值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阻生组中 (15 4例 ,2 18颗下颌第三磨牙 )近中倾斜角平均为 15 .64° ,性别之间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阻生组磨牙后间隙比萌出组小 ,二者之间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萌出组与阻生组磨牙后间隙 牙冠近远中径的平均值分别为 1.0 5、0 .74(P <0 .0 0 1)。阻生组与萌出组的牙冠近远中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发生率与近中倾斜角呈正相关 (P <0 .0 1) ,而与磨牙后间隙呈负相关 (P <0 .0 1)。结论 :大多数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磨牙后间隙 牙冠近远中径比值小于 1。由于没有足够的间隙萌出 ,是导致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德国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2,(6):394-396
目的研究导致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558例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病例数据,将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与下颌第三磨牙的阻生类型、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牙位等变量之间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58例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病例中,120例出现远中邻面龋。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类型中的Pell-Gregory牙合平面分类(P=0.00〈0.01,OR=0.43〈1)和Winter分类(P=0.00〈0.01,OR=2.45〉1)以及性别(P=0.00〈0.01,OR=1.99〉1)、年龄(P=0.00〈0.01,OR=1.06〉1)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下颌第三磨牙在下颌骨内的位置越高,近中倾斜的角度越大,越容易导致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年龄越大,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发生率越高,男性较女性更容易发生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去端肽胶原对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邻牙远中骨缺损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7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的双侧下颌第三磨牙均为水平中位阻生的患者32例,采用第二磨牙颊侧龈沟内结合远中颊侧切口、不去骨的方法拔除双侧下颌第三磨牙后,随机选择一侧作为实验组,拔牙窝植入去端肽胶原;另一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分析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牙槽骨缺损及下牙槽神经(inferior alveolar nerve,IAN)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500例口腔门诊顺利完成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随访资料等,对比分析发生与未发生牙槽骨缺损及神经损伤患者的资料,明确危险因素。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发生牙槽骨缺损及神经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500例患者中,52例 (10.40%)发生IAN损伤。经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手术切口、拔牙器械、拔牙术方案、术后其他并发症(血肿、感染、干槽症)均为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牙槽骨缺损及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充分考虑患者年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阻生形态、解剖结构、牙根和下颌管位置关系,进而评估拔除风险、个性化拟定手术方案并选择最佳的手术器械,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可能遗留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根的牙周组织缺损,其发生及预后受年龄、第三磨牙的阻生状态、术前局部的感染情况、术前邻牙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拔牙时年龄较大、低位阻生、术前存在冠周感染或反复食物嵌塞、邻牙龋坏等因素将使这种牙周骨质缺损加剧且预后不佳. 从预防的角度,尽可能在小于25岁的低龄期拔牙,有利于阻止这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加剧;进行骨质移植可以有效促进术后第二磨牙远中牙周骨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患者疼痛、焦虑情况及其与人格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85例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患者,术前采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odified dental anxiety scale, MDAS)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RSC)进行调查评分,术后第2天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进行评分,分析VAS 评分、MDAS评分与人格特点的相关性。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5例患者中,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分别占52.94%与47.06%,轻度焦虑、中度焦虑与重度焦虑分别占61.18%、28.23%、10.59%;轻、中度疼痛患者L、P、E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轻度疼痛患者N评分显著低于中度疼痛患者(P<0.05);不同焦虑程度患者L、P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N评分为轻度<中度<重度(P<0.05),E评分为轻度>中度>重度(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疼痛与神经质之间呈正相关性(r=0.198,P=0.001);焦虑与神经质之间呈正相关性(r=0.205,P<0.001),与内外向之间呈负相关(r=-0.312,P<0.001)。结论: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焦虑及术后疼痛,且焦虑情绪与神经质、内外向人格存在显著相关性,疼痛程度与神经质人格特点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侧下颌第三磨牙伸长患者的接触特征以及拔除伸长牙后对患者咬合关系的改善程度。方法: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仪记存22例单侧下颌第三磨牙伸长患者牙尖交错位、前伸及侧方运动的咬合记录,并与正常组以及患者拔牙后的咬合记录的结果作对照。结果:单侧下颌第三磨牙伸长组的力中心距中线距离与正常对照组以及拔牙组相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侧下颌第三磨牙伸长组的闭合时间、分离时间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拔牙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仅闭合时间、前伸分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接触、干扰出现率与单侧下颌第三磨牙伸长存在关联性。结论:单侧下颌第三磨牙伸长患者咬合稳定性和平衡性较差,拔除伸长的下颌第三磨牙可使咬合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