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葛根素磺酸钠和葛根素对异丙肾上腺素( ISO)诱导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ISO方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监测葛根素磺酸钠和葛根素对大鼠心电图、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 葛根素磺酸钠和葛根素均能有效对抗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J值的升高,降低血清中LDH、CK和MDA的含量,升高血清中SOD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P <0.01).但葛根素磺酸钠的影响更大,与葛根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葛根素磺酸钠比葛根素对ISO诱导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闭夹大脑中动脉造成局部脑缺血模型,对实验标本作HE染色后观察其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葛根素干预组死亡神经元数明显少于单纯缺血组(P<0.05),同时脑水肿程度明显较轻。结论:葛根素对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rarin)对百草枯(paraquat,PQ)致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百草枯致肺纤维化模型,光镜观察组织学改变,测定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肺组织均浆中羟脯氨酸(HYP)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结果]PQ染毒后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降低,血浆丙二醛(MDA)和肺组织均浆中HYP和TGF-β1含量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相应观察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葛根素能降低PQ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过高的HYP和TGF—β1水平和血浆中MDA的含量,提高大鼠体内的SOD的活性。病理组织学检查亦表明,葛根素明显改善PQ致大鼠肺纤维化程度。[结论]葛根素对百草枯致肺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肺组织TGF—β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复制大鼠血栓模型及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冠脉康胶囊对大鼠血栓模型及对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肾下方下腔静脉致血栓模型形成法,观察冠脉康胶囊抗血栓形成作用;采用小鼠断头缺血模型,观察冠脉康胶囊抗急性脑缺血作用。[结果]冠脉康胶囊能减轻血栓模型大鼠的血栓重量,增加小鼠张口呼吸次数,延长小鼠张口呼吸时间。[结论]冠脉康胶囊具有抗血栓形成、抗急性脑缺血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异黄酮类化合物乙酰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CAO)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的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并进行神经生物学评分。结果乙酰葛根素能使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缺血再灌组(P<0.01)。乙酰葛根素能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的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显示,缺血再灌组在大脑皮质、基底节等均出现梗死灶。乙酰葛根素对缺血性脑梗死有改善作用。结论乙酰葛根素具有脑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葛根素(Puerarin)是从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 illd.)ohw i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化学成分,其化学名为8β--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1]。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葛根素药理作用明确,副作用少。现就葛根素的药理作用综述如下。1对心肌的保护作用葛根素可抑制大鼠心肌细胞的L型钙离子通道电流,使钙离子电流内流减少,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2]。徐平湘等[3]采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30 mg·kg-1,诱发大鼠心肌缺血模型,2h后舌静脉注射葛根素(分20,40,80 mg·kg-13种剂量),发现葛根素可对抗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缺血大鼠的心电图ST段的…  相似文献   

7.
刘蓉  唐方 《天津中医药》2007,24(2):144-146
[目的]观察紫苏梗水提液对正常及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结肠环形肌条收缩波平均振幅和张力的影响。[方法]利用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制备胃肠动力障碍(FD)模型。取大鼠结肠环形肌条,置于恒温灌流肌槽内,通过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紫苏梗在结肠环形肌条收缩活动中的作用。[结果]紫苏梗水提液能升高FD模型大鼠结肠环形肌条收缩波平均振幅、降低结肠张力,对正常大鼠则无明显影响。[结论]紫苏梗水提液对FD模型大鼠结肠环形肌条收缩运动具有明显兴奋作用,而对正常大鼠结肠收缩运动无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8.
葛根素注射液对血瘀证大白鼠血液高粘滞性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的血液粘滞性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反复注射肾上腺素和施以冰水浸泡的方法制作急性血瘀证大鼠模型;以全自动血流变学仪测定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指标.结果: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均明显增高,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血瘀证导致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的高粘滞性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具有明显改善血瘀证所致大鼠血液高粘滞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井穴放血法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脑缺血 井穴放血治疗组,一侧大脑中动脉阻塞致急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MCAO),治疗组在脑缺血后即刻给予井穴放血治疗,出血量为每穴1滴。分别于缺血后的1、3、6、24h处死,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缺血区皮层脑组织c-fos蛋白(FOS)及HSP70蛋白免疫阳性细胞,以观察井穴放血法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后早期抑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c-fos蛋白和HSP70蛋白在缺血区皮层脑组织表达增加,缺血后1h HSP70无表达,FDS表达增加,在随后观察的3、6、24h时程内HSP70和FOS均有随缺血时间延长表达增多的趋势。井穴放血治疗组在以上各时程c-fos及HSP70免疫阳性细胞数均高于同时段的缺血病模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缺血后应用井穴放血干预治疗可明显增强缺血区脑组织对抗神经细胞凋亡的即刻早期基因c-fos蛋白和抗应激HSP70蛋白的表达,从而提高了缺血后神经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和适应能力,提高了缺血后神经元的可塑性,进而可影响晚期目的基因的表达,抵抗细胞凋亡的发展,增强脑修复能力。表明井穴放血法对中风初期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葛根素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葛根的主要成分是葛根异黄酮(大豆苷、葛根素)和葛根苷,具有通络活血、抗氧化、益智作用。张光成[1]等认为,葛根黄酮对降低血、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酶(LPO)含量有明显作用,而且能提高血、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徐晓虹[2]报道葛根素可对抗东莨菪碱、D-半乳糖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动物学习记忆障碍。Dong等[3]认为,葛根素对损伤的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有报道葛根素可治疗血管性痴呆[4],但未见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  相似文献   

11.
何堪生  谭玉枫  李忠林  王茁  郭党学 《陕西中医》2009,30(12):1664-1666
目的:观察大鼠实验性脑出血经葛根素治疗后的病理学改变。方法:利用脑立体定向仪在左尾状核处注血20uL制作脑出血模型后,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盐水对照组,分别给予葛根素(5mL:250mg/kg/d)、等量生理盐水治疗3d。应用HE、尼氏、GFAP染色后进行观察。结果:葛根素治疗组水肿、脑组织坏死及神经元缺血变化减轻,新生毛细血管明显增加,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增生明显。结论:葛根素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有促进毛细血管,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增生的作用,从而可能利于血肿的消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葛根素磷脂复合物(Puerarin—phospholipidComplex,PPC)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损伤的影响。方法: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5分法”进行神经症状评分,用盐酸2,3,5-三苯基四氮唑(TI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百分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脑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葛根素磷脂复合物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症状,明显减小脑梗死百分比,提高缺血脑组织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葛根素磷脂复合物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脑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优于等剂量的葛根素,具有良好的新药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葛根素及其衍生物对SD大鼠急性血瘀证模型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2mL,置冰水中浸泡5m in,复制急性血瘀模型,同时应用葛根素及其衍生物进行治疗,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各参数变化。结果:葛根素、葛根素衍生物4 ac均可使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降低。结论:葛根素及其葛根素衍生物4 ac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能防治高黏血症和缺血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聚乙二醇(PEG)化葛根素前药(mPEG5000-Pur)体内药效学进行初步评价,为开发新型无溶血不良反应的葛根素制剂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mPEG5000-Pur对心肌的保护作用;采用氯仿诱导小鼠心律失常模型,观察mPEG5000-Pur抗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葛根素PEG化后增强了对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并且PEG化也可增强葛根素的抗小鼠心律失常作用,但是药效不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葛根素经PEG化后仍然保持了抗心肌缺血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且药效均优于相应剂量葛根素注射液组,这可能与PEG化后对葛根素体内组织分布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5.
贾栋 《国医论坛》2014,(5):48-49
目的:研究旱莲草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120min,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MIRI)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旱莲草高剂量组[10.0g/(kg·d)]和旱莲草低剂量组[(5.0g/(kg·d)]。分别预处理1周后,假手术组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不结扎,其余3组复制MIRI模型。测定各组大鼠心肌MDA(丙二醛)、NO(一氧化氮)含量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NOS(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以及血清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6(白细胞介素-6)含量。结果:旱莲草高剂量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MDA、TNF-α、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NO含量和NOS、SOD活性明显增高(P〈0.05)。结论:旱莲草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与抗氧化、调节NO和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6.
葛根素对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Hsp7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闭夹大脑中动脉造成局部脑缺血模型,对脑组织用免疫组化SP法作Hsp70染色,观察其Hsp70表达情况。结果:葛根素干预组Hsp70表达强度显著强于单纯缺血组(P<001)。结论:葛根素有上调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时Hsp70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葛根素联用非洛地平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肾脏局部组织中Apelin与APJ mRNA及蛋白的影响.方法:62只SD大鼠随机选取8只为假手术组,剩余大鼠采用两肾一夹(2KIC)制造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KIC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非洛地平组(0.8mg·kg-1 ·d-1)、葛根素组(50mg·kg-1 ·d-)、葛根素联用非洛地平组(葛根素25mg· kg-1·d-4+非洛地平0.4 mg·kg-1·d-1)、非洛地平联用卡托普利组(非洛地平0.4 mg·kg-1·d-1+卡托普利15 mg·kg-1·d-1)、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给药8周.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分析各组肾性高血压大鼠缺血肾与非缺血肾中Apelin和APJ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缺血肾与非缺血肾中Apel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缺血肾中APJ mRNA及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差异,非缺血肾中APJ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下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均能显著降低缺血肾与非缺血肾中Apel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1);各给药组均能显著上调非缺血肾APJ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1).与非洛地平组相比,葛根素联用非洛地平组Apelin mRNA及蛋白在缺血肾与非缺血肾中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APJ mRNA及蛋白在缺血肾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在非缺血肾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葛根素能下调缺血肾与非缺血肾中Apelin的表达并上调非缺血肾中APJ的表达;与非洛地平联用后作用增强,且该作用与非洛地平联用卡托普利的作用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提示葛根素可通过Apelin/APJ通路调节血压、保护靶器官,与CCB类药物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吸附树脂对葛根中葛根素的分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葛根为常用中药 ,具有调节血压、增加冠脉血流量 [1] 、改善脑循环[2 ] 、抑制血小板聚集[3 ] 、抗氧化自由基等作用。临床应用于冠心病、脑血栓[4,5] 均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由于粉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远远低于野葛根 ,从而大大限制了粉葛根的药用。目前虽然也有利用野葛根分离得高含量葛根素的报道 ,但大多采用酸水解法 [6] 或溶剂萃取法 ,但酸水解法虽然得到了高含量葛根素 ,却破坏了药材中其他未知或已知药效成分 ,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药特色。本实验采用吸附树脂仅通过“吸附 -脱附”一步的简单工艺即可从粉葛根中得到较高含量的葛根素 ,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脑缺血时3’-甲氧基葛根素对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牛磺酸和γ-氨基丁酸的抑制作用,探讨脑缺血损伤再灌注过程中其对神经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利用脑微透析技术收集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的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并3’-甲氧基葛根素灌胃治疗;HPLC荧光检测用药前后4种氨基酸的含量变化。结果:3’-甲氧基葛根素可降低缺血时脑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Asp,Glu的浓度,同时使抑制性氨基酸Tau,GABA含量明显降低。结论:3’-甲氧基葛根素能降低缺血引起的脑内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调节脑内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因此,该药改善脑内氨基酸的变化状态是改善和保护急性期脑梗死大鼠脑内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张平  朱斌  李彤  袁彬 《中医药研究》2008,6(3):297-299
目的研究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后缺血区脑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葛根素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108只雄性SD大鼠,用线拴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手术加葛根素组、手术组、假手术组。每组又分5个不同时段观察点(6h、12h、24h、48h、72h),手术加葛根素组大鼠应用葛根素干预治疗,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大鼠给予同等容量生理盐水对照,用SAN2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时间点TGF-β1的表达,测算72h后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和手术加葛根素组各时间点缺血区脑组织TGF-β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手术加葛根素组各时间点TGF-β1的表达均较手术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可能通过上调TGF-β1的表达,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