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重度脊柱侧凸的定义目前仍存在分歧,一般认为冠状面Cobb角>80°即为重度脊柱侧凸,如果同时合并凸侧Bending像上柔韧性<30%则为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1-2].重度脊柱侧凸的治疗一直是脊柱外科的难点,由于其侧凸严重、僵硬,脊髓对牵拉耐受能力差,患者多合并心肺功能障碍,同时术中神经损伤、假关节形成、脊柱失平衡风险高,手术时间长、失血大,均增加了矫治的难度和风险[3].因此,为降低重度脊柱侧凸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的处理就显得非常重要.现拟从术前评估、手术方式的选择、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对重度脊柱侧凸围手术期处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度脊柱侧凸伴有呼吸功能影响的病例手术治疗及注意事项.[方法]采用颅盆牵引逐渐将脊柱弯曲拉直,使凹侧闭合靠拢的肋间隙张开,凸侧垂直的肋骨外展与脊柱分离,如同时有凹侧胸廓塌陷,则在颅盆牵引下进行塌陷肋骨的折弯变圆和平行牵引,肺功能改善后,用分叉生长棒作内固定.[结果]本组病例术前均有明显的肺功能下降、肺容积和肺气体交换异常,脊柱侧凸Cobb角在75°-186°之间.经术前颅盆牵引3-6周后肺机械能力、肺容量和动脉血气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50例作了分叉生长棒矫正脊柱侧凸手术,术后外固定治疗.随访3-10年效果满意.[结论]颅盆牵引加分叉生长棒治疗重度脊柱侧凸合并肺功能障碍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1)
目的探讨前路松解、后路矫形、凸侧短段肋骨切除胸廓成形术对重度僵硬性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06年1月-2007年7月,对16例重度僵硬性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行前路松解、后路矫形、凸侧短段肋骨切除胸廓成形术。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10~24岁,平均16.9岁。Lenke分型:1型1例,2型9例,4型6例。术前侧凸Cobb角(104.8±10.9)°,胸段后凸Cobb角(30.0±4.2)°,剃刀背高度(5.9±1.2)cm。患者术前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expiratoryvolumein1second,FEV1.0)实测值分别为(2.04±0.63)L和(1.72±0.62)L,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分别为70%±16%及67%±15%。术后3、6、12、24个月复查肺功能,了解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24个月随访,侧凸Cobb角(53.4±18.6)°,矫正率49.0%±15.3%;胸段后凸Cobb角(34.0±2.4)°,矫正率13.3%±2.2%;剃刀背高度(2.2±0.8)cm;以上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FVC和FEV1.0实测值较术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及24个月,FVC和FEV1.0实测值接近术前(P0.05)。术后3~24个月,FVC及FEV1.0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持续改善,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FVC下降19%,FEV1.0下降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FVC下降12%,FEV1.0下降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个月,FVC及FEV1.0接近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路松解、后路矫形、凸侧短段肋骨切除胸廓成形术治疗重度僵硬性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3~6个月患者肺功能下降明显,但术后12~24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4.
海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4):273-273
脊柱侧凸患者在畸形达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合并呼吸功能的损害。众多研究表明,脊柱侧凸尤其是胸椎的畸形越严重,出现肺功能损害的几率越大,损害的程度也越大。重度脊柱侧凸导致呼吸功能衰竭的情况并非罕见。理论上,手术矫形可以改善脊柱侧凸患者的肺功能,但在以往的文献报道和我们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患者在术后早期肺功能不但没有改善,反而进一步加重,而术后中长期(大致2年以后)肺功能才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还有患者术后出现肺功能损害加重,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5.
6.
屈鑫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2013,(2):62-63,50
脊柱侧凸是一种严量威胁青少年正常生长发育,损害了身心健康的脊柱畸形,发病率较高。是脊柱的几个或多个节段偏离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弧度,胸廓、肋骨、骨盆、甚至下肢的长度随之发生变化。严重的病例,出现心肺功能障碍、甚至脊髓畸形,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早期手术矫正。它可矫正或抑制脊柱侧弯的发展,恢复患者的各种能力。本科2011年12月~2013年5月共收治脊柱侧凸患者37例,经过脊柱后路脊柱侧凸矫形+内固定术加植骨融合,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探讨伴有呼吸衰竭的脊柱侧凸的术前肺功能评估及相应的临床治疗策略.方法 2000年9月至2008年6月,收治16例脊柱侧凸患者接受系统完整的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并成功接受后路矫形内固定手术,动脉血气分析达到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为预计值的25%~34%.5例为特发性脊柱侧凸,男2例,女3例;年龄10~16岁,平均13.5岁.11例为先天性脊柱侧凸,男5例,女6例;年龄10~14岁,平均12.4岁;椎体形成不良2例,分节不良4例,混合型5例;其中8例存在并肋畸形,7例合并肋骨缺失.按照累及部位划分,胸段脊柱侧凸10例,胸腰段脊柱侧凸1例;胸腰双主弯3例,三弯2例.16例患者术前Cobb角平均126.6°±15.5°;身高120~160 cm,平均137.6cm;体重18~40 kg,平均32.5 kg.根据术前肺功能状况和畸形严重程度决定手术方法.术前呼吸功能治疗包括:清醒状态下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Halo牵引,呼吸训练.结果 16例患者经过规范的呼吸训练和呼吸机及牵引治疗后,呼吸状况均有明显改善,可以耐受脊柱侧凸矫形手术.10例患者术后1 h顺利拔除气管插管,能够自主呼吸;另6例患者术后须转ICU,呼吸机辅助呼吸,24 h内恢复自主呼吸而拔管.术后2例患者发生肺水肿(其中1例合并肺部感染),未出现肺不张及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Cobb角72.0°±13.2°,平均矫正率43%,外观改善明显.结论 通过完备的术前肺功能评估和围手术期准备,伴有呼吸功能衰竭的脊柱侧凸患者可以接受脊柱矫形手术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28例严重脊柱侧凸患者行矫形手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松解术后1周行后路矫形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术后Cobb角平均为40.8°,侧弯矫正率平均为52.0%。术后随访6~30个月,均无并发症发生。提出在做好脊柱侧凸矫形手术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患者心理、体位、呼吸、镇痛、排便等方面的舒适护理,可增强患者舒适感,为手术获得成功和患者顺利康复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矫形加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侧凸的护理要点.方法:30例脊柱侧凸患者行该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加强术后病情观察、体位护理、功能指导、出院康复护理.结果:30例患者行脊柱后路矫形加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是保证获得和维持良好治疗效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脊柱侧凸是一种脊柱三维畸形,随病情进展可明显影响患者心肺功能、活动能力,出现脊髓受压甚至瘫痪。严重脊柱侧凸常需手术矫正,而脊柱侧凸矫正手术难度大、时间长、出血多,甚至需分期手术。部分患者同时合并其他系统先天性疾病。故此类患者围手术期管理难度较大。文章结合新近研究进展,剖析脊柱侧凸患者低体重、困难气道、肺功能受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严重脊柱侧凸矫形患者围术期的舒适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28例严重脊柱侧凸患者行矫形手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松解术后1周行后路矫形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术后Cobb角平均为40.8°,侧弯矫正率平均为52.0%.术后随访6~30个月,均无并发症发生.提出在做好脊柱侧凸矫形手术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患者心理、体位、呼吸、镇痛、排便等方面的舒适护理,可增强患者舒适感,为手术获得成功和患者顺利康复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是影响患者围术期预后的主要原因,需要麻醉科医师重点关注并有效防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围术期实行肺保护策略可减少PPCs。近5年来,围术期肺保护策略研究已成为围术期医学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围术期肺保护是加速康复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策略包括术前风险预测、术中肺保护性通气、术后镇痛及物理治疗等。本综述结合围术期肺保护策略最新进展进行阐述,以提高麻醉科医师对PPCs潜在风险的认识,为制定围术期个体化肺保护方案提供策略。未来还应进一步研究以阐明围术期肺保护策略对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重度脊柱侧后凸是指Cobb角超过90°的脊柱畸形,是一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疾病.由于畸形严重,柔韧性差,一直是临床上治疗的难题,如果一次矫正角度过大,有发生脊髓损伤导致截瘫的危险.本组46例应用头盆环先行牵引,后再采用后路矫形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既避免了脊髓不可逆性损伤,又取得了单纯内固定矫形所无法取得的疗效,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脊柱侧凸翻修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脊柱侧凸手术后患者进行翻修手术,探讨翻修的原因、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1996年6月~2002年8月,36例脊柱侧凸手术后患者接受翻修手术治疗。男15例,女21例;平均年龄16.8岁。既往手术史平均1.57(1~3)次。所有患者术前进行详细的影像学评价,畸形程度为侧凸52°~108°,平均76.2°;其中11例合并后凸36°~79°,平均53°。手术方法包括:内固定拆除21例、前路松解5例,原融合松解或截骨18例,所有患者均同时进行椎弓根螺钉固定矫形和融合术。对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手术均安全完成,手术时间3.8 h(2.8~5.1)h,出血量平均817 ml(630~1800)ml,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侧凸矫正平均48°(矫正率56%);后凸矫正平均47°(矫正率72%)。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12~76个月),均获得坚强融合,未发现术后假关节形成以及侧凸加重等现象。最终随访时91.7%的患者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结论脊柱侧凸翻修术具有难度大和危险大的特点,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价,针对患者的畸形特点周密设计手术方案,是获得满意矫正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张永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4):272-272
脊柱侧凸畸形对肺功能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由于胸腔骨性结构的改变,使胸腔容积缩小,肺实质受到压迫,气道也常弯曲受压。另外,胸腔骨性结构的改变常导致呼吸肌发育较差,收缩力减弱,膈肌活动幅度减小,导致通气功能的机械力学改变。这些病理改变均可导致脊柱侧凸患者的通气障碍。对于早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畸形甚至可影响患者的肺脏发育,引起肺换气障碍。 相似文献
18.
重度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评价重度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65例重度脊柱侧凸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17例,先天性脊柱侧凸30例,其它类型脊柱侧凸18例。术前侧凸Cobb角82°~171°,平均108°,其中32例合并后凸,后凸Cobb角60°~108°,平均81.8°。冠状面C7垂线偏移骶中线21~62mm,平均29.7mm。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减退,最大肺活量平均为正常值的52%。术前均进行详细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价。根据患者的畸形部位、程度和特点选择包括一期或分期前路松解、半椎体切除、椎体截骨、后路松解、内固定、融合术等进行矫正。结果:所有患者安全完成手术,无死亡及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术后侧凸矫正36°~102°,平均53°(49.1%),后凸矫正31°~68°,平均47°(58.4%),C7垂线偏移平均矫正21.2mm。随访12~72个月,平均32个月,侧凸和后凸平均丢失分别为12°和8°,无假关节形成。最后随访时81%的患者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结论:详细全面的术前检查和适当的手术方法选择是重度脊柱侧凸矫正手术的关键,术中和术后的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是获得手术安全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脊柱侧凸是脊柱的一段或几个节段向侧方弯曲产生脊柱畸形 ,常引起继发性胸廓、肋骨、骨盆畸形 ,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及心脏功能 ,甚至发生截瘫。青少年脊柱侧凸常规手术治疗方法是行脊柱后路器械矫形融合术 ,该手术难度大 ,术中操作时间长 ,出血量多 ,风险高。 1 996年 8月至 1 999年 8月 ,我科对 36例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行后路器械矫形融合术 ,围手术期护理如下。1 临床资料36例中 ,男 1 0例、女 2 6例 ,平均年龄 1 4.2岁。平均体重 43.0 kg,术前平均侧凸 Cobb s角 5 8.5°,均行后路器械矫形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采用鲁克棒 ( Luque) 1 0例 … 相似文献
20.
脊柱侧凸是复杂的脊柱三维畸形,重度脊柱侧凸是指侧凸角度、椎体旋转度更大且往往合并其它器官系统异常的脊柱侧凸。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标准[1~4],一般认为冠状面Cobb角大于70°称为重度脊柱侧凸。目前国内由于对青少年脊柱群体普查较为滞后及早期治疗尚不普及,因而重度脊柱侧凸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国外。由于重度脊柱侧凸复杂的病理特点,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是目前脊柱侧凸治疗中的难点。随着脊柱三维矫形理论的推广、手术技术的进步及内固定器械的发展、围手术期处理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对于重度脊柱侧凸的矫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现就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