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白细胞介素8(IL-8)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5例内异症患者(Ⅰ、Ⅱ期13例,Ⅲ、Ⅳ期12例),15例非内异症患者(对照)腹腔注中VEGF及IL-8的含量,分析VEGF、IL-8的浓度及其与内异症分期[美国生殖协会修正标准分期(R-AFS)]的相关性。结果;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VEGF及IL-8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及P<0.01),VEGF及IL-8与R-AFS分期无相关,VEGF与IL-8之间无明显相关。结论:内异症患者腹水中VEGF、IL-8的水平高是 空微环境改变导致内异症的可能及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中的表达,探讨其在E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35例异位内膜组织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中VEGF的表达情况,并用组织学评分对实验结果进行半定量统计,比较其表达强度。结果 VEGF在异位内膜的腺体及间质细胞中均有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浆。分泌期EM患者VEGF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异位内膜组织中VEGF的过度表达与异位内膜组织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发病率高达10%~15%,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非侵入性诊断指标,其基础与临床研究一直进展缓慢。近来有研究证实异位内膜的种植、生长和侵袭依赖新生血管形成,部分内源性血管生成因子(VEGF)参与调控了血管生成过程。因此,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目的在于探讨VEGF与EM的关系以及其作为临床诊断指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诊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动态检测25例EM患者和25例非EM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VEGF的含量。结果EM患者术前血清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非EM患者(P<0.01),Ⅲ~Ⅳ期EM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Ⅰ~Ⅱ期(P<0.01),术后EM患者血清VEGF水平迅速下降,2例术后3个月复发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呈增高趋势。结论血清VEGF在EM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可作为评价EM临床疗效及病情转归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s)是指具有生长能力的子宫内膜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生长.EMs具有黏附、侵袭、血管生成等类似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其发病机理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s)可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与肿瘤的侵袭、转移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能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对MMPs、VEGF与EMs发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谢洪哲  郭煦 《新医学》2008,39(1):4-6,F0003
1 引言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并种植生长而产生的病变.近年内异症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育龄妇女内异症的发生率约为10%~15%,而不孕妇女内异症的发生率约为30%~60%,内异症已成为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存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生存蛋白和VEGF在51例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及2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生存蛋白在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2.94%、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P〈0.01)。VEGF在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8.63%、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8,P〈0.01);生存蛋白和VEGF在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8755)。结论生存蛋白和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异常表达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干细胞生长因子(SCF)水平,初步探讨SCF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诊断证实的EMs患者35例(异位症组),同期因不孕或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SCF水平.结果:异位症组腹腔液SC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异位症组血清SCF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异位症组腹腔液SCF水平明显高于血清值(P<0.01).对照组腹腔液SCF水平略高于血清值,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异位症组Ⅰ期和Ⅱ期患者腹腔液SCF水平明显高于Ⅲ期和Ⅳ期患者(P<0.01),而Ⅲ期和Ⅳ期患者腹腔液SC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腹腔液及血清SCF水平分泌期及增殖期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EMs患者腹腔液SCF水平升高,提示SCF可能在EMs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MI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并探讨临床检测价值。方法 50例EMs患者根据美国生殖协会分期标准(R-AFS)分期分为Ⅰ期(n=12)、Ⅱ期(n=13)、Ⅲ期(n=13)和Ⅳ期(n=12);根据痛经评分分为轻度(10~14分,n=15)、中度(16~24分,n=18)和重度(26~30分,n=17),同期选择30例门诊健康体检的育龄期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及不同R-AFS分期、不同痛经严重程度血清MMIF及VEGF表达水平。结果 EMs组血清MMIF及VEGF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R-AFS分期逐渐升高,EMs组血清MMIF及VEGF表达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随着痛经严重程度逐渐加重,EMs组血清MMIF及VEGF表达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P0.05)。结论血清MMIF及VEGF表达水平可作为EMs诊断、分期及痛经严重程度评估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VEGF和IL-8水平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飞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4):697-69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EMS)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白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ISIA方法检测40例EMS患者及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VEGF和IL-8水平。【结果】EMS组血清VEGF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MSⅢ~Ⅳ期组VEGF和IL-8水平明显高于EMSⅠ~Ⅱ期组(P〈0.05)。【结论】VEGF和IL-8在EMS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相关性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9例EMs病人异位内膜组织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中的雌激素受体亚型-α(ER-α)、雌激素受体亚型-β(ER-β)及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EMs预后的关系。结果异位内膜组ER-α、ER-β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均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χ^2=9.98、4.23,P〈0.01、0.05),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χ^2=4.11,P〈0.05)。异位内膜VEGF高表达的EMs病人复发率明显高于低表达者(χ^2=6.39,P〈0.05);异位内膜中ER-α高表达者VEGF表达率亦相应较高,ER-α低表达者其VEGF表达率亦相应较低(r=0.93,P〈0.01)。结论ER-α、ER-β可能参与了EMs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及异位内膜血管生成的调节,检测VEGF的表达对于估计EMs的预后可能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白血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浆水平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慢性白血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浆水平与白血病之间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32例急性、慢性白血病患者和20例对照组血浆VEGF含量。结果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血浆VEGF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慢性白血病存在肿瘤性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叉头转录因子(FoxM1)与血管生内皮长因子(VEGF)蛋白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0例宫颈组织标本中FoxM1和VEGF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FoxM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3.64%、46.34%、60.87%,VEGF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8.18%、42.68%、63.04%,CIN组织、宫颈癌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FoxM1和VEGF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723-14.634,P〈0.01),宫颈癌与CIN组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IN各组间(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Ⅰ-Ⅱ期与Ⅲ-Ⅳ期FoxM1和VEGF表达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131-2.997,P〉0.05)。宫颈组织中FoxM1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673,P〈0.01)。结论 FoxM1和VEGF可能参与了CIN和宫颈癌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病人外周血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及Th2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偏移及其在疾病过程中的意义,从免疫学角度探讨EM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30例EM及20例正常妇女血液IFN-γ及IL-6的水平,并分析Th1/Th2比值变化。结果EM病人血液中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EM病人Ⅲ~Ⅳ期血液中IL-6的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EM组IFN-γ/IL-6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加重IFN-γ/IL-6比值下降越明显(P〈0.05)。结论EM病人Th2类细胞因子明显增多并占优势漂移的现象,Th1/Th2比值与疾病的分期相关,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在EM的发病机制及疾病进展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LISA法对68例糖尿病(DM)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ZR)水平检测.其中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48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20例。结果发现NIDDM、IDDM组血清SIL-2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IDDM组比NIDDM组升高更明显。合并血管并发症级明显高于无血管并发症组。血清SIL-2R与病程呈正相关。随着病情好转,空腹血糖下降,血清SIL-2R呈下降趋势。结果表明SIL-2R可能与DM发病有相关性。DM发病过程中存在免疫调节障碍。血清SIL-2R升高与病情发展有关。动态检测血清SIL-2R水平可能成为临床上观察DM病情变化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凝血因子水平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采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192例新生儿的血浆凝血因子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新生儿时期四种维生素K依赖因子合成速度不一致,以FⅦ最快,其次为FⅡ、FⅩ及Ⅸ。PT值在生后第三周达成人水平。FⅤ活性出生时已达成人水平。在整个新生儿时期,FⅧ活性的95%范围低限≥30%,高于诊断血友病甲标准;FⅪ、FⅫ活性明显低于成人水平;APTT较成人延长。FIB含量出生后第二周起达成人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肿瘤血管生成与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喉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运用CD34单抗、VEGF多抗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 34例喉癌中瘤内微血管密度及VEGF的表达。结果 :①颈淋巴结转移组喉癌瘤内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非转移组 ( 2 6 33± 9 70、17 6 8± 6 0 6 ,P <0 0 1) ;②喉癌微血管密度高于均数组 ,颈淋巴结转移率显著增高 ( P <0 0 5) ;③喉癌组织VEGF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结论 :喉癌瘤内微血管密度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VEGF对喉癌血管生成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哮喘中的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30例重症哮喘病人血清IL-8和TNF-α水平。结果:重症哮喘病人血清IL-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和哮喘缓解期病人(P<0.01),而缓解期与健康对照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IL-8、TNF-α与末稍血中嗜酸性粒细胞(EC)水平呈正相关(P<0.01)。重症哮喘病人EC水平升高,缓解期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IL-8和TNF-α参与哮喘发作的过程,并且与气道炎症反应及变态反应有关,阻断它们的过度效应,对防治哮喘发作有益。  相似文献   

19.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炎症痛兔血清皮质醇和白介素-8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福尔马林诱导的兔伤害反应、血清皮质醇(CS)和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用手术法在兔星状神经节附近置入导管,选择24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A组)、SGB组(B组)和对照组(C组)。B和C组在右前肢足底皮下注射3%福尔马林0.5ml致痛,A组同样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致痛前10min,B组经导管注射0.25%布比卡因0.5ml,A和C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致痛前10min(T0)、致痛后10(T1)、60(T2)和120min(T3)取静脉血,放免法测血清CS和IL8浓度。结果SGB后福尔马林诱导的Ⅱ期伤害反应明显缓解。C组致痛后血清CS浓度显著升高,在T2时点达高峰(P<0.01);B组致痛后血清CS浓度无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C组T2和T3时点血清IL8浓度较T0及T1时点显著升高(P<0.01);B组T2和T3时点血清IL8浓度明显低于C组同时点(P<0.01)。结论SGB可减轻福尔马林诱导的Ⅱ期伤害反应,可抑制福尔马林刺激引起的血清CS和IL8浓度升高,这些改变可能与其治疗炎症痛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伴疼痛患者血浆孤啡肽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伴疼痛者血浆孤啡肽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2 5例内异症无腹痛妇女 (对照组 )、31例内异症伴轻度腹痛妇女 (轻度组 )和 2 9例内异症伴重度腹痛妇女 (重度组 )血浆孤啡肽的含量。结果 :重度组血浆孤啡肽的含量为 39.82± 9.16ng .L 1,轻度组血浆孤啡肽的含量为 2 8.4 5± 7.38ng .L 1,对照组为 17.73± 4 .6 2ng .L 1。与对照组相比 ,前二组血浆孤啡肽含量显著上升 (P <0 .0 1及P <0 .0 5 ) ,其中重度组血浆孤啡肽的含量显著高于轻度疼痛组 (P <0 .0 5 )。结论 :血浆孤啡肽水平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者疼痛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