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韩璐  黄芃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0):4687-4688
膝关节损伤并手术后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等。观察组另外结合PNF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本体感觉、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疼痛进行测试和评估,并分析其功能改善效果。结果在治疗8w后,两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膝部本体感觉偏差评分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关节活动度及肌肉力量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 PNF技术能够更好的提升膝关节损伤以及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膝关节总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PNF综合康复疗法对骨折后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3例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康复组,在常规药物及肌力训练基础上分别给予传统关节松动术和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联合超声治疗。治疗前后观察关节活动度,视觉疼痛模拟评分和膝关节功能改善积分。结果:治疗2个月后在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改善积分方面,康复组优于传统组(P0.05),视觉疼痛模拟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3种评定方法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超声联合PNF模式功能训练的综合康复疗法对膝关节僵硬功能的改善优于传统关节松动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医学训练式治疗(MTT)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膝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进行系统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MTT治疗。治疗前后评估患者肌力、疼痛程度及步行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PT、TW、AP及6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提高较对照组更显著(均P〈0.01);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结论:MTT能有效地改善膝关节损伤功能障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水中康复操训练对膝关节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27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在地面上进行康复操训练,治疗组则在温水池中进行康复操训练。于治疗7周后对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4.27%和92.86%,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率(30.77%)及有效率(84.62%),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水中康复操训练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PNF技术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的促进作用。方法:吞咽障碍患者64例随机分为PNF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进行感觉促进及摄食等常规训练,PNF组加用PNF技术,包括抗阻性呼吸训练,口咽部及面部肌肉训练。治疗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实验进行吞咽困难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洼田实验达1级者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PNF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PNF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4.4%、56.3%、P〈0.05)。结论:应用PNF技术治疗能明显提高吞咽障碍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药熏浴联合PNF治疗ACLR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两组患者共48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及PNF治疗,实验组另增加中药熏浴疗法。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时进行VAS、肿胀、AROM、位置觉、BBS以及LKSS评分,并做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肿胀、AROM、位置觉、BBS、LK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实验组VAS、肿胀、AROM、LK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而位置觉、BB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实验组VAS、肿胀、AROM、位置觉、BBS、LKSS等六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单纯采用PNF相比,中药熏浴疗法与PNF相结合的康复治疗方法,对ACLR术后膝关节障碍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PNF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泰丽  黄晓琳 《中国康复》1997,12(3):139-140
PNF(propriceptiveneuromuscularfacilitation,PNF)技术是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是由神经、肌肉和本体感觉共同参与的以神经发育为促进方法的治疗手段。由美国内科医生和神经生理学家HermanKabat在40年代创立。开始主要用于儿麻、脑瘫和多发性硬化的患者,后来证明它可以帮助许多因肌力、运动控制、平衡和耐力有问题的患者,如脊髓损伤、骨关节和周围神经损伤、脑外伤和脑血管意外等。l理论基础1.IPNF技术是以人体发育学和神经生理学原理为基础,根据人类正常状态下日常生活的功能活动中常见的动作模式创立的。强调多关节、多肌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本体易化技术(PNF)对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40例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PNF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按常规康复治疗,PNF组加用PNF技术,包括徒手接触、简短口令、牵伸、拉挤等方法刺激关节,反复收缩与节律起动激活伸屈肌等。结果:上肢功能Brunnstrom分级和肩关节半脱位复位率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有提高,治疗30d时,PNF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60d时,对照组也明显提高,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PNF对偏瘫患者早期有明显疗效,但远期疗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水中运动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9例及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水中运动干预。观察康复训练前及训练后3个月膝关节主动屈曲范围、膝关节主动伸展范围、Lysholm评分。结果训练后3个月膝关节主动屈曲范围、膝关节主动伸展范围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Lysholm评分观察组(91.2±5.6)分高于对照组(78.3±4.8)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运动能提高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改善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技术在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线、CT检查在确定膝关节操作部位、程度方面较为薄弱,关节镜检查却又有创伤且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较高。MRI在这方面优于其它影像检查方法,本文对20例膝关节损伤病人行MRI检查,总结分析了关节软骨、韧带、肌腱、半月板、关节囊和骨髓及其病变的常用MRI检查技术,探讨其在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膝关节粘连所致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镜松解术后的治疗作用。方法:膝关节粘连所致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镜松解术后患者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各15例,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12周,观察组增加NJF法训练,对照组1加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训练,对照组2加用关节松动术训练。结果:治疗12周时3组患者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范围、膝关节百分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治疗4周时比较均有提高,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比较,观察组表现更明显(P0.05)。结论:NJF对膝关节粘连所致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镜松解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付清涛  李梅君 《中国康复》1994,9(4):175-177
20例因创伤或某些病变后致膝关节纤维性僵直的住院患者,关节活动范围平均40°,影响工作及生活.采用手术分离膝关节内粘连及术后康复治疗,结果,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达110°,较术前增加 70°.15例经平均27个月的随访,优者10例,良者3例,可者2例.  相似文献   

13.
车世钦  于敏 《中国康复》2012,27(2):99-101
目的:观察PNF技术治疗桡神经损伤修复术后对腕关节活动度、运动和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桡神经损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患者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NF组各17例。2组均于术后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常规肌力、关节活动度和感觉刺激训练等康复治疗。PNF组增加等张,拮抗肌反转,关节活动度牵拉等PNF技术训练。结果:治疗4个月后,2组腕关节感觉和运动功能评分及ROM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PNF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PNF组达优率及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NF对桡神经损伤修复术后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康杰  叶川东  朱英 《中国康复》2010,25(5):340-342
目的:研究环状加压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脑卒中急性期阶段偏瘫上肢恢复的影响。方法: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加强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按脑血管病常规处理,并接受PNF治疗。加强组在PNF治疗的同时进行环状加压治疗。均于治疗前、治疗3及6周、随访6及12个月时对2组患者进行Fugl-Meyer(FMA),Action Research Arm和Barthel评分评定患侧上肢功能。结果:治疗后的各时间点,以上各项指标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有明显提高;加强组在随访的6~12个月,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中病情程度严重的患者,其各项指标评分对照组均明显低于加强组(均P0.05,0.01)。结论:环状加压结合PNF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偏瘫上肢的运动功能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Fugl-Meyer评分在1年后仍持续上升。提示脑卒中早期给予最佳干预措施有潜在的益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淋巴引流手法结合持续被动活动(CPM)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关节松动、肌力训练、冰敷等),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淋巴引流手法及CPM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测量患肢膝关节周径评定水肿情况,采用关节活动度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LKSS)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2组膝关节周径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1),其中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1);2组ROM、LKSS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均P0.01),其中观察组提高更明显(P0.01)。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应用淋巴引流手法结合CPM能减轻膝关节肿胀、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康复延伸指导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47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115)和观察组(n=132).两组患者术后按疾病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请治疗师给予康复治疗,每天1~2次.观察组成立康复延伸小组,针对患者情况制定出个体化的延伸康复表,在治疗时间段内同对照组由治疗师进行康复治疗,在非治疗时间段内由延伸康复小组的护士负责患者的康复延伸指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3周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进行康复延伸指导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18.
早期持续被动运动对膝骨折术后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陶泉  俞红  杨解林 《中国康复》2004,19(6):340-341
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被动运动 (continuouspassivemotion ,CPM)训练对膝骨折术后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方法 :4 7例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G0、G1、G2和G3组 ,在完成常规物理治疗后 ,G1、G2和G3组分别在术后第 1、2和 3周时开始CPM训练 ,共 4周。结果 :治疗第 6周时测量 4组患膝关节活动范围 ,平均值分别为 (6 4± 5 )°、(89± 7)°、(78± 4 )°、(71± 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CPM训练能更快促进膝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